大家好呀,今天這篇推文,是來自我的好朋友菜菜~
菜菜愛琢磨做菜。她最擅長的事,就是把不同的食材變成可口的菜餚,而且365天不重樣,做法還超簡單,基本零失敗,讓下廚變得更容易!
她的食譜全都收錄在公眾號:菜菜美食日記。近300萬人都跟著她學了,趕快來加入吧~
「不是我們選擇了城市,而是城市選擇了我們。」
昨天和同事們聊天,大家說起廣州的生活,都對這句話深有共鳴。
一位最近剛辦完落戶的同事說,綜合來看,在廣州生活,最具幸福感。
首先,好吃的當然不用說。以前在哪裡都改不了的一顆北方胃,來廣州不到半年,就「被廣東化」了。
飯前拿開水涮碗,點菜前先問今天的例湯是什麼,曾經無肉不歡的他,也習慣了最後來一碟綠葉青菜作為收尾。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廣州是一座讓普通的外地人覺得,自己努努力,也能留下來的城市。
同事說,北上廣深四大一線城市,他都或長或短待過,以前在北京上海,落戶買房想都不敢想。
但在廣州,他頭一回覺得,把家安在這裡,並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
若說生活在廣州有什麼遺憾,大概就是,想吃到一口正宗家鄉風味,不容易。
畢竟廣州的餐飲市場競爭實在太激烈,外地餐館在廣州很難存活。
在廣州生活的這兩年,這位瀋陽老鐵,無數次跟大家安利家鄉的烤雞架,說那是刻在記憶裡的味道。
烤雞架
以前聽他念叨烤雞架,我還挺疑惑。
雞架在廣東,一般是用來煲湯的,一副空架子,有什麼吃頭?
後來看《人生一串》,寒氣襲人的瀋陽街頭,焦炭鐵架激發的嫋嫋白煙,烤好的雞架滋滋冒油、緊緻入味。
唇齒和雙手齊上陣,撕扯、啃咬,香味隔著屏幕拍在我臉上!
被他這麼一提,饞蟲又給勾出來了,烤雞架,整上!
瀋陽烤雞架的小攤,多得能開滿一條街,家家有秘方,個個生意都火爆。
最主流的烤法,一個是生烤,另一樣是先醃再烤。
咱們自己在家搗鼓,還是先醃後烤更方便,快手還原,風味十足!
烤雞架的美妙,不在於吃肉,而在嗦味兒。
靈活地用牙齒和舌頭,將骨頭縫縫裡細碎的肉、熱烈的汁、刺激的孜然辣椒麵都拆解入腹。
爆炸般的香辣中帶著綿柔的甜,完事兒後手指頭都要嘬個遍,越嗦越有味!
蘇軾曾寫詩說,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大家都是生活路上的趕路人,無論你生活的城市是原鄉還是他鄉,讓你心安,便是故鄉。
菜菜常說,身體和味蕾,總有一個要在路上。
如果兩者可以兼得,那簡直是人間太值得!
在廚房裡頭待久了,也想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嘗一嘗不同的味道。
截至目前,我們已經去了17個城市探店,很多都是坐高鐵幾個小時就能到的,方便你們說走就走!
每個城市,都有本地吃貨帶路,帶你們領略最地道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