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山獨往
小學擴建時挖到6歲兒童墓,專家聞訊火速前來, 抱著笑的合不攏嘴
中國歷史悠久,伴隨著的是散布各地的古墓。古時候人們對於墓葬非常講究,特別是歷代統治者和王公大臣,其墓葬規模宏大,墓中的陪葬品不計其數,件件都堪稱精品。而在這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王侯將相的墓葬不計其數,但很少有人知道具體位置。後人們就算發現其蹤跡,也不過是歪打正著。比如說當年江蘇出土的一座東漢貴族墓,也是當地村民在翻修學校時意外發現的。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來聊一聊這座東漢墓葬。
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江蘇睢寧地區有一個叫劉樓村的地方。這個村子什麼都好,物產豐富,老百姓生活安定,但就是村裡的學校太破舊了,下雨天還漏雨,小孩子讀書也讀不安心。當時村民們對於後代教育也較為重視,於是在農忙結束之際,準備將學校返修擴建一下。然而這一修卻修出了問題。
有一天,村民們正在工地上忙碌,但挖出的一塊地磚卻引起了眾人注意。這塊磚呈暗黑色,尺寸較大,長度足有半米多,一般人要想搬起來還有些費勁。而村民們也不認識其到底是什麼東西,但村裡的老人卻說這是古時候的東西。於是村幹部也不敢怠慢,馬上向上面回報。消息很快傳到了省裡,博物館的同志認為其不簡單,於是派人來看,結果卻發現學校下面有一座古墓。
隨後考古隊進駐了村裡,他們在學校打起了臺子,而學校的施工也就此停了下來。隊員們進入古墓後,發現其損毀嚴重,並且早在此前就已經被盜過。地宮損毀嚴重,很多地方已經坍塌,墓葬品散落一地,就連墓主人的屍骨也被損壞。根據墓葬的風格以及現場的墓葬品,考古人員推斷出這座墓葬的時間大概在東漢時期。
墓主人是個小孩子,年齡不超過六歲,但在其身邊卻有大量的玉片、銀絲等,隊員們發現這是金縷玉衣的材質。由此推斷出墓主人身份不簡單,在漢代也只有皇親國戚能夠身著這樣的服裝入葬。而小孩大概是當時的一個王族成員,身份尊貴,所以墓葬能有此規模。
雖然這座墓已經被盜過了,但是專家們還是發現了一樣東西,油燈。當時專家看到了以後,直接抱著合不攏嘴,顯然這座油燈的來頭不小。油燈由青銅材質打造,造型別致,底座是一頭牛,周身刻有祥雲圖案,牛背上是裝燈油的容器,而牛角連在一起,提在手裡非常輕鬆。因此其還有一個名字,叫作雲紋銅牛燈。
當然這座油燈還有一個奇特之處,也是其珍貴的地方所在。牛角和燈油燃燒出是連在一起的,銅牛的腹部可以用來裝水,而當燈油燃燒時,產生的煙霧直接能夠通過牛角進入腹部,隨之溶解掉。這種做法能夠使煙霧做得最大化處理,基本上燃燒燈油所產生的大部分煙霧都被溶解了,所以非常環保。
想不到早在數千年以前,我國已經能夠製造環保燈具了,這體現了古人們的智慧,顯然那時候古人已經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與之相比,同時期世界其他國家遠達不到相應水準,直到一千多年以後才能夠製造同等級的環保燈具。所以這也是這座燈具珍貴的原因,證明了我國古時候勞動人民的智慧,具有非常珍貴的歷史價值,難怪專家們看了以後會笑得合不攏嘴。其實不光是這座油燈,古時候還有很多工具現在看起來不可思議,這些都是古人們智慧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