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看不懂鄭春華?弄清楚這5個男人和她的關係,就懂了!

2020-12-12 清朝那些人

導讀:作為《雍正王朝》中為數不多的女性角色之一,康熙皇帝的後宮嬪妃鄭春華,和太子胤礽之間的不倫戀情鏡頭,在本劇開端就將我們帶入了這場波詭雲譎的朝堂爭鬥,而後就幾乎貫穿了整個「九王奪嫡」事件。

在整個奪嫡過程中,除了康熙皇帝和太子胤礽,鄭春華還和皇四子胤禛、皇十三子胤祥、太子師傅王掞之間直接或間接的產生了聯繫,並且幾乎直接影響了最後的奪嫡結果。

康熙皇帝對犯下「不倫」醜聞的鄭春華,一直抱有的曖昧處理態度;太子胤礽對鄭春華從迷戀到痛下殺手,用以自保;皇十三子胤祥對鄭春華從奉命處決到善心保護;皇四子胤禛接受胤祥託付,但最終也沒能「保護」了鄭春華;王掞,則直接「送走」了這個「不祥」的女人。

這五個始終處在混亂競爭中的朝堂代表人物,和一個原本應該默默無聞的後宮女子發生了一系列看似無法理解的糾葛。

對於鄭春華,筆者認為她並不屬於「小女人」的行列,更不屬於為了一己私慾而放縱自己、踐踏倫理道德的浪蕩女子,最起碼在對於政治形勢的判斷和自我保護的智慧方面,她在《雍正王朝》中的排名並不會太低。

按照《雍正王朝》的演繹,鄭春華和太子胤礽在一起發生的不倫戀情,鄭春華一直都是被動承受的一方,每次出現和胤礽在一起的鏡頭,鄭春華永遠都是先行勸阻和刻意迴避。但是,鄭春華只是一個後宮位分並不高的妃嬪,而胤礽則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之儲君,兩人雖有名義上的母子名分,但在當時的國家制度下,胤礽的地位和權勢遠遠高於鄭春華。

也就是說,面對太子胤礽的強迫,鄭春華有著太多的無奈和被迫因素在內。

但在鄭春花和太子胤礽交往的過程中,鄭春華一直小心翼翼的在保護著自己,而就在其自我保護的過程中,展現出的心機智慧,就絕非一般男人能比。

01 鄭春華「自我保護」過程中的智慧

「花錢買命案」以後,康熙皇帝帶領諸位皇子前往熱河狩獵,而就在康熙皇帝的行宮旁邊,太子胤礽再次和鄭春華約會於鹿苑。

在這次約會中,鄭春華向太子胤礽透露了自己已經身懷有孕的消息,胤礽央求道:

「春華,求求你,好歹把孩子給我生下來!」

鄭春華哭著回道:

「皇上已經快一年沒翻我的牌子了,這孩子我能生下來嗎!」

太子胤礽和鄭春華之間的一求一答,有著很多疑問,其中有三個問題較為明顯:

1、太子胤礽為何非讓鄭春華為自己生下孩子?

2、康熙皇帝真的快一年沒翻鄭春華的牌子了?

3、鄭春華為什麼不願意生下這個孩子?

首先,從胤礽被復立太子以後,向皇十三子胤祥下達處死鄭春華的舉動來看,胤礽在面對鄭春華和自己的儲君位置時,他既然決然的選擇了自己的太子之位,而並非和自己有了「不倫之戀」的鄭春華。

這說明,太子胤礽和鄭春華之間並沒有牢固的感情基礎,更沒有到達「為愛情而放棄皇位」的地步。所以,太子胤礽想讓鄭春華將孩子生下來,並非因為和其之間的感情,更不是想要和鄭春華擁有一個愛的結晶。

對於胤礽而言,鄭春華只不過是一個填補自幼缺失母愛的人物所在,只是一個可以讓自己忘卻奪嫡煩惱的縱慾人物所在,更是一個在康熙皇帝面前戰戰兢兢以後,用以報復康熙皇帝的人物所在。

不生下孩子,胤礽和鄭春華之間的「醜事」一旦被撞破,胤礽就沒有任何狡辯的可能。

而生孩子,如果沒有女方的主觀意願和迫切希望,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就算有著太子胤礽的逼迫,鄭春華也有著非常多的機會讓這個孩子消失。

所以,鄭春華一旦生下孩子,就幾乎可以坐實在這件「不倫戀情」中,鄭春華才是那個主動的一方。而胤礽就能很大程度地降低自身的罪行,這才是胤礽讓鄭春華生下孩子的原因所在。

鄭春華口中所說的「皇上已經快一年沒翻我牌子了!」,是果真如此還是鄭春華為了不生下這個孩子而刻意編造的謊言?

當然是謊言!

為什麼這樣說?有三個方面可以證明:

1、鄭春華乃係康熙皇帝煩悶時的第一人選

該劇開端,黃河泛濫,內心焦急煩憂的康熙皇帝又得知了國庫嚴重虧空的消息,這更讓康熙皇帝煩悶異常、坐立不安。而此時,在鑾駕中陪伴康熙皇帝的就是鄭春華。

康熙皇帝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其畢竟是一個正常男人,在其最為煩憂焦慮的時候,選擇陪伴自己的妃嬪一定是自己認為最為通情達理,也是最得自己恩寵和喜愛的。此時,鄭春華陪伴在康熙皇帝身邊,就足以說明其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

2、熱河狩獵中,鄭春華隨駕

「花錢買命案」以後,康熙皇帝的內心苦悶和煩憂遠勝於黃河泛濫、國庫虧空之時。康熙皇帝拼命飲用的鹿血和李德全的跪求停止「翻牌子」舉動,都能證明此時的康熙皇帝也只能用縱慾來麻痺自己當前的煩悶。

那個善解人意、通情達理又深得康熙皇帝信任和恩寵的鄭春華就是隨駕妃嬪之一。

鄭春華會得不到康熙皇帝的寵幸?

不可能!

3、鄭春華的兩句搖籃曲

前往鹿苑散心的康熙皇帝,撞破了殿閣中的醜事,得知太子在裡面以後,康熙皇帝抬腳就要往裡闖。

可是等到鄭春華的搖籃曲唱起,康熙皇帝一下停住了腳步,身子也隨即軟了下來,說道:

「是春華在裡面!」

這說明了什麼?

說明鄭春華口中所唱的搖籃曲並非光給太子胤礽唱過,還在侍寢的時候,給康熙皇帝唱過,而且不止一次。所以,康熙皇帝才能僅聽兩句就能立馬分辨出是鄭春華在裡面。

這更說明鄭春華深得康熙皇帝恩寵,而且寢室次數非常之多,並非「快一年沒被翻牌子了」

那麼,鄭春華為何不惜製造謊言,也要拒絕生下這個孩子?

躲開太子胤礽將「偷情」罪責歸到自己身上是一方面;

出於母性對孩子將來命運的考慮和擔憂是一方面;

但更重要的原因在於,沒有孩子,康熙皇帝很可能會將這等「醜事」掩蓋;而一旦孩子生下來,就算是極力掩蓋,也終將會敗露。而事情一旦敗露,和太子胤礽相比,康熙皇帝肯定會更傾向於處死鄭春華。

所以,不把孩子生下來,才是鄭春華不用考慮的必然自保措施。

02 鄭春華對政治形勢和人物性格的非凡判斷

被罰至辛者庫以後,太子胤礽為了消除自己有可能被人掌握的把柄並皇十三子胤祥拉上自己的「賊船」,派其前往處決鄭春華,將胤礽的無恥、無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可在和鄭春華一番對話以後,皇十三子胤祥決定違抗太子諭令,救下鄭春華。

按照鄭春華的說法:

「我原本就是多餘的人,多餘來到這世上,可我遇見了他。當初我不敢死,是怕他說不明白,是我勾引他的!老天爺,現在太子沒事了,你就饒了我的罪過,讓我到天上見見我的爹娘吧!」

從鄭春華的話中,可以看出,鄭春華在得知「太子沒事」以後,是「捨己為人、甘願付出」的一心想死。

可是,鄭春華如果真想死,為何胤祥一句「我不許你死,我能讓你安安穩穩的過完下半輩子」,就讓鄭春華輕易改變了之前「想死」的念頭?

這說明,鄭春華原本就不想死!

她對胤祥說出的話,乃係對當前政治形勢的正確判斷和對胤祥的足夠了解之下,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自我解救」

皇十三子胤祥在和鄭春華結束談話以後,徑直從靴子裡拿出一包「歸去來兮散」交給了文寶生。

按照胤祥的說法,這「歸去來兮散」的功效乃係:

「這藥如果喝下去,就和死了一樣,十二個時辰她會昏迷不醒的!」

這說明胤祥早在和鄭春華談話之前,就壓根沒想著處死鄭春華,就已經決定將其偷偷弄出宮,留下鄭春華的性命了!

胤祥為什麼要這樣做?

就當時的政治形勢而言,太子胤礽被復立的同時,皇四子胤禛在胤祥的「勸諫」下也做出了主動參與奪嫡之爭的決定。鄭春華對於胤礽是一個潛在威脅,是一個隨時都能當成扳倒胤礽的利器;但對於皇四子胤禛而言,鄭春華無疑是制約太子的絕佳把柄。

所以,鄭春華的利用價值很大,她不會死!

胤礽被復立為太子的同時,也重新成為了其餘皇子的眾矢之的,成為了其餘皇子奪嫡之爭的主要對手;而作為和胤礽有過「不倫之戀」的鄭春華,肯定會成為各皇子勢力黨派都想牢牢控制,用以制約和扳倒太子的有效把柄。

如果換成是別的皇子前來,鄭春華可以很確定自己不但不會死,還會很好的活著!

但在和太子胤礽的交往過程中,耳濡目染下,鄭春華肯定非常清楚皇十三子胤祥對於太子胤礽的忠心和兄弟感情,所以她會在第一時間認定胤祥就是來執行胤礽諭令,來處死自己的!

所以,鄭春華就必須根據自己對於這位「俠王」的了解,予以針對性的「自我解救」

將自己已經故去的父母搬出來,是為了喚醒胤祥心中對於「仁孝」的堅持,以達到讓胤祥可憐自己這樣一位「孤兒」的目的。

和太子胤礽之間的「醜事」,到底誰才是主動的一方,以胤祥對胤礽的了解,能不清楚?鄭春華將罪責全部攬到自己身上,就是為了獲得一向「捨己為人、俠肝義膽」「俠王」胤祥的共鳴和憐憫。

原本對鄭春華有著明確「不守婦道的賤女人」形象設定的胤祥,被鄭春華的幾句話徹底顛覆,引發了對鄭春華的憐憫和認知上的共鳴,讓其在政治目的考慮以外,更生出了想要保住鄭春華性命的決定。

03 面對皇四子胤禛和王掞的配合,鄭春華失算了也無可奈何了

從上述解析來看,鄭春華的政治智慧和自保能力,絕非一般男人能及,但就算如此,為何鄭春華最終也沒能逃過被「羞死」的下場呢?

如果康熙皇帝對於鄭春華尚有「過往感情」的顧及,而饒其性命;

如果皇十三子胤祥對於鄭春華有著「認知的共鳴」「感情的憐憫」,而讓鄭春華延續了性命;

那麼,對於皇四子胤禛而言,那把龍椅才是自己的最終追求,天下蒼生、軍國大事才是自己應該施展抱負的對象。除了這些,沒有任何人是不可以犧牲的,沒有任何事是不可以做出的。

在王掞和皇四子胤禛的交談中,王掞說道:

四爺,您是百密一疏啊!您將鄭春華保起來這件事,不但我知道,八阿哥他們更是了如指掌,他們一直佯作不知,就是為了捏著這張牌,等到時機一到打出來,置於你死地啊!她早已是該死之人,如今她已幹礙到國務社稷,四爺不可操婦人之仁。現在的當務之急,您應該當機立斷,立刻把她處死!

這就讓皇四子胤禛明確了這個「任何人」裡面,必須包括已經影響到自己奪嫡之爭的鄭春華;這個「任何事」裡面,也必須包括對於皇十三子胤祥的承諾。

和鄭春華用以「自我解救」「感情牌」相比,此時的鄭春華已經「幹礙到國務社稷」,干係到皇四子胤禛的奪嫡結果。面對皇位傳承、面對江山社稷,尤其是面對素有「冷麵」之稱、不講情面的皇四子胤禛,鄭春華已經無計可施了。

對於王掞而言,他出於公心,對於皇位人選的執拗認定,讓其不惜親自出面將他明知道「並未犯錯,只是被迫從之」的鄭春華「羞死」

不管為何,鄭春華都將王掞的學生太子胤礽「害死」了,都將王掞用一生完成的「兩步棋」,下輸了一步。王掞對其的怨恨,讓鄭春華再有政治智慧和說服能力,也無法完成生死逆襲。

而且,康熙皇帝的默許態度,也讓鄭春華的死,成為了必然結果。

王掞在和皇四子胤禛夜談以後,立馬向康熙皇帝上了一份舉薦胤禛為皇儲人選的諫章,但被康熙皇帝「無情」駁回,並給予了嚴厲處罰:

「朕早有此意,不再設立太子,以免邪佞之人借擁立之功,紊亂朝政。渠料王掞在朕體欠安之時,又妄言奏立太子,其心殊不可測。著即免去王掞一切職務,限明日遞解回原籍。」

康熙皇帝就算是「朕體欠安」的關鍵時刻,也不願明立太子的目的何在,王掞真不清楚?

王掞對於皇四子胤禛的舉薦,乃係出於公心,出於為江山社稷的考慮,康熙皇帝會不清楚?

這正是康熙皇帝和王掞之間,為了給皇四子胤禛鋪設登基之路而完成的一場「心照不宣」的君臣配合!

王掞是如何知道鄭春華被皇四子胤禛保起來了?

他又是如何知道皇八子胤禩對此也已經心知肚明了?

大膽猜測一下:

康熙皇帝在壽宴上昏倒以後,王掞就一直在外等候康熙皇帝的病情消息。王掞既不屬於決策層的上書房大臣,又不屬於皇親國戚,更不屬於擁有決定政權走向的關鍵人物,他為何會在康熙皇帝病床外長時間等候?

他在等待什麼?

而且,王掞白天在宮中等候康熙皇帝病情消息,夜晚就去了皇四子胤禛的府邸,對其進行了最後勸諫,第二天就徑直上了舉薦諫章。而在此關鍵時刻,公然舉薦太子的行為,原本該受到極刑處罰的王掞,卻只被康熙皇帝給予了「回家養老」的懲罰,這和當初的佟國維有何兩樣?

王掞一系列不可解而又在表面看來太過順理成章的舉動,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王掞和當初的佟國維一樣,和康熙皇帝之間達成了「政治默契」

這個「政治默契」就是讓王掞出面除掉影響皇四子胤禛繼位的最後一個障礙——鄭春華。

鄭春華「毀掉」了胤礽,作為胤礽的老師,王掞將其「羞殺」,是最合情合理,也是最不會讓人產生懷疑的唯一人選。也只有王掞出面將鄭春華處死,才不會讓皇八子胤禩引起警覺,早早的認定胤禛就是康熙皇帝屬意的皇位繼承人,從而生出太多的變故。

王掞的回報是什麼?

別忘了王掞的身份——廢太子胤礽的師傅!不管哪位皇子繼位(包括皇四子胤禛),王掞都不會落得一個好下場!

王掞的回報就是康熙皇帝聖旨中的「回家養老」!

但是,王掞畢竟明白鄭春華和胤礽之間的緣由,畢竟明白鄭春華乃係「無罪之人」,將鄭春華「羞殺」的強大負罪感,在遣散家人,完成保護家人的目的以後,用一杯毒酒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王掞的「一步贏棋」,也只是滿含辛酸和無奈的不勝之勝,這才是他不輸(保全了家人)、不贏(背負罪惡感、不得不毒酒謝世)說辭的原因所在。

費盡心思保全自己性命的鄭春華,到底沒能贏過康熙皇帝、雍正皇帝兩代帝王的帝王心術,可嘆、可悲、可憐!

參考資料: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太子與鄭春華通姦,為何胤禛登基之前要殺鄭春華
    在《雍正王朝》中, 鄭春華就是康熙皇帝諸多妃子中極為平凡的一個,但是她也不簡單,和太子胤礽勾搭上了,鄭春華應該並不受康熙皇帝寵愛,從她懷上胤礽的孩子,並出現明顯的妊娠反應就可以看出來,康熙皇帝應該很久沒有臨幸她了。
  • 雍正王朝:太子與鄭春華私通,是太子風流,是鄭春華淫蕩?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給我們的印象是誤國誤民、損公肥私、濫用職權、草菅人命、賣官鬻爵、沒有擔當。這樣的人德行這麼差,怎麼配做太子? 其實不管是二月河的原著還是電視劇,都有過交代,太子與鄭春華有非常特殊的緣分。在鄭春華還是宮女的時候就邂逅太子。第一眼見到鄭春華的胤礽,就沒有把持住,可是被自己的貼身太監攪了局。 第一次的偶遇使得鄭春華這個宮女,在太子心裡留下了位置。後來當康熙因某事大罵太子時,由於言語過於激烈,使得太子猶如喪家之犬,非常狼狽。
  • 《雍正王朝》中,康熙都已經放過了鄭春華,為何太子卻不放手?
    《雍正王朝》中,鄭春華是康熙的妃子,但她卻和太子胤礽秘密私會,不僅違背了人倫綱常,更觸犯了「勾引太子、淫亂後宮」的欺君之罪。康熙為什麼不殺鄭春華呢?因為鄭春華不能死,鄭春華若死了,便等於是默認了胤礽跟鄭春華有私情。康熙皇帝丟不起這個人。雖然康熙不想殺鄭春華,但胤礽這個心狠手辣的人卻想除掉她。之前他太子的位置被廢,就是因為他與鄭春華偷情這個導火索。而後來康熙皇帝為了平息皇子們的儲位之爭,第二次立胤礽為太子。
  • 雍正王朝:太子胤礽,為何會看上康熙的妃嬪?各取所需罷了
    在《雍正王朝》的演繹中,諸如四福晉、年秋月、阿蘭和喬引娣等女性角色看似遠離政治、遠離紛爭,實則與朝堂對決、奪嫡之爭緊密相連,甚至一定程度上推動和改變了皇位爭奪的最終結果。康熙皇帝的後宮妃嬪,和太子胤礽之間產生荒唐關係的鄭春華,就是這樣一位幾乎直接導致「九子奪嫡」事件出現的特殊女人。
  • 雍正王朝:四個女人在「九子奪嫡」中角色不同,結局為何都很慘?
    《雍正王朝》是一部男人戲,所有的女性角色因為所處時代原因,幾乎都是附庸,結局幾乎都是悲劇。 《雍正王朝》最尊貴的女人,當數胤禛和胤禵的親娘——德妃烏雅氏。
  • 雍正王朝:十三阿哥得知鄭春華的死訊後,為什麼連聲說好?
    作為一部主打改革與權謀的歷史正劇,《雍正王朝》裡的「女人戲」少之又少。相比於現下流行的「大女主宮鬥劇」,《雍正王朝》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好的故事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的「愛恨情仇與恩怨糾葛」;有時候,只需要一兩個情節,就可以將人性與現實展示的淋漓盡致。
  • 一個女人是不是很隨便,看看她的這四個日常就懂了!
    一個女人是不是很隨便,看看她的這四個日常就懂了!1。炫耀你的魅力,炫耀男人為自己付出。現實生活中有一種女孩。為了展示他們的魅力,他們總是希望男人會為一切付出代價。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她遇到一個不願意為她付錢的男孩,她會認為男孩不愛她,她自然會找到一個願意為她付錢的男孩。這樣的女孩偶爾會互相接觸,但她們絕對不能深入了解。2。男人的身體接觸不是禁忌因為在中國文化的影響下,與男性相比,女性應該更保守。在中國有一句古老的諺語,男人和女人互相給予或接受或不親吻。
  • 雍正王朝:鄭春華的遭遇是報應還是紅顏薄命?跟武則天對比明顯
    羅志祥、蔣凡等事件的發生,給了女生一個重要啟示:靠人不如靠己,有了獨立的自我,才不至於成為男人的附屬品。《雍正王朝》中的鄭春華,就是因為感性大於理性,以至於漸漸失去自我,越陷越深,成為男人之間爭鬥的犧牲品。
  • 雍正王朝:看懂百官行述的真正作用,也就懂了何為國產劇的巔峰
    雍正王朝電視劇距今已有21年之久,這部電視劇有個特點,那便是大體劇情走向符合歷史走向,但在小事情小細節方面進行了二次藝術加工。添加了很多獨特的見解,雖然不符合歷史,但邏輯縝密,為觀眾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 雍正王朝:年秋月,到底愛不愛鄔思道?其實,她並不可憐
    但鄔思道非但沒有提出這個要求,反倒主動做媒,成全了胤禛和年秋月之間的好事。就此來看,年秋月似乎更像是一個「政治犧牲品」,更像是一個「男人附屬品」,存在價值、婚嫁方向都是為男人們服務。年秋月,到底愛不愛鄔思道呢?要想弄明白年秋月和鄔思道之間的感情是不是,我們先來弄明白這樣一個問題:當時正在杭州將軍手下任參將的年羹堯,為何要讓自己的親妹妹去伺候一個落魄書生,一個六根不全的刑餘之人?以年羹堯的官職和權勢,從哪裡不能找個服侍鄔思道的女婢?
  • 雍正王朝:康熙賞賜保舉雍正的王掞中藥「續斷」,是在暗示什麼?
    在此之前,太子胤礽本是要借鄭春華之事脅迫十三阿哥胤祥,同時也能藉此控制住雍正。也正是因為如此,雍正和胤祥便將鄭春華暗中保了下來,目的就是要以此來防備著太子胤礽有一天「翻臉不認人」,從而借鄭春華來自保。可隨著太子胤礽的二度被廢,鄭春華也失去了其應有的價值。
  • 雍正王朝:迎娶年秋月當晚,雍正為何要冷落年秋月而給李衛寫信?
    《雍正王朝》中有這樣一個頗為耐人尋味的場景,雍正在迎娶了年羹堯的妹妹年秋月為王府側福晉的當晚,便將這件事情以書信的方式告訴了已經出任四品的糧道、成為朝廷命官的李衛。那麼,雍正為何要在自己的「新婚之夜」,選擇將「新娘」年秋月晾在了一邊,第一時間致信給李衛告知自己娶親一事呢?在這裡我就為大家細細道來。
  • 《雍正王朝》中雍正是個憋屈的好皇帝,那歷史上雍正到底如何?
    可以說在眾多演員、老戲骨的演繹下,這部電視劇中的諸多歷史人物,成為大眾最認可的一版,這也是這部電視劇能經久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像杜志國版的年羹堯,讓人看了雍正王朝電視劇以後,感覺這就是真正的年羹堯,再看其他版本的年羹堯,感覺有明顯的表演痕跡,感覺是索然無味。
  • 《雍正王朝》7位女性角色:鄭春華苦命痴情,年秋月一生被安排
    《雍正王朝》作為一部「男人戲」,展現了有著血緣關係的男人之間的鬥爭和衝突,導致大家容易忽略劇中的女人們,今天和大家聊一聊《雍正王朝》的7位女性角色。許多人可能對雍正為什麼獨留下喬引娣,其實看過小說就知道了,小說中的喬引娣其實是雍正的私生女,後來她還成為了雍正妃子,這是一段不正常的關係。兩人了解真相之後,雙雙自盡而亡。喬引娣是第一女主角,當年試鏡的有一百多位女演員,胡玫導演都不滿意,後來她想到李穎,覺得喬引娣這個角色非她莫屬,所以當時都沒有試鏡就開拍了。
  • 雍正王朝-歷史簡介
    康熙選擇了胤禛為雍正皇帝。西北用兵、數省天災,急需軍費和賑災,抄貪官汙吏的家財,解決急需。而後的「攤丁入畝、火耗歸公」、「士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河南罷考案」、「鐵帽子親王大殿發難逼官」、「含淚殺親子」等一系列旨在推行新政、抑制官紳斂財和宮廷內部黨爭、擠壓的歷史事件貫穿雍正的一生和雍正王朝。
  • 思文:我太懂別人需要什麼,而懂我的人卻很少,脆弱和獨立不矛盾
    在我看來,脫口秀一姐思文是個很可憐的女人,和我一樣。在一次採訪中,主持人問到關於她和程璐離婚的原因,她說:「我覺得我一直以來,就是太懂別人需要什麼,而懂得我需要什麼的人很少。」 就這一句話,我就可以看出思文有多善良。善良的女人在戀愛或者婚姻時,永遠都是以愛的人為第一,把自己放在第二。正如上街想給自己買一件衣服,但是看到男裝店會忍不住走進去,然後眼睛一邊看,心裡一邊想:這件衣服他穿應該不錯,那件褲子挺適合他的。
  •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情看不懂?捋清人物關係就全懂了!
    《地球最後的夜晚》:劇情看不懂?捋清人物關係就全懂了!哈嘍,大家好!今天小編給大家講一講《地球最後的夜晚》這部電影的人物關係。很多小夥伴在看完這部電影後表示:劇情完全看不懂!理髮店女老闆是白貓的母親,她與羅紘武的母親是閨蜜,所以她知道羅紘武母親的很多事。她給羅竑武講她的母親跟一個賣蜂蜜的男人跑了,她的母親曾說過想染個紅頭髮,但是還沒有實現就跟著那個男人跑了。所以,後半段的那個紅頭髮女人其實是夢境中羅紘武的母親。
  • 5本男主是和尚的小說,和尚不妖,何以撩人,貧僧懂愛,更懂她
    男主是和尚的小說,和尚不妖,何以撩人,貧僧懂愛,更懂她大家好,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男主是和尚的小說,和尚不妖,何以撩人,貧僧懂愛,更懂她。希望你能喜歡。1.佛王妃作者:聖蘭苗苗小說簡介:5本男主是和尚的小說,男主超禁慾。佛王:江山為聘佛為媒,待我長髮及腰,孩兒她娘,你嫁我可好?
  • 雍正王朝:雍正能放過知道他太多秘密的鄔思道嗎?鄔思道結局如何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是一個神一般的人物,不出門便知天下事,運籌帷幄,最終幫助胤禛走向至尊之位。在封建王朝歷史裡,「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悲劇不斷上演,有很多一心輔佐主子成為帝王的人物,功勞顯赫卻落沒有好結局。那麼,鄔思道的結局又如何呢?
  • 雍正王朝中,李衛出入妓院戲院酒樓禁地,為何敢堂皇稱之為奉旨?
    文/小青菜看過《雍正王朝》的人都知道,劇中雍正三申五令,嚴禁各級官員出入戲院、妓院和酒樓,可偏偏作為雍正的寵臣,李衛卻膽敢頂風作案,那麼這中間又有著什麼趣聞呢?各位看官們別急,且聽小編為您分析道來。可唯獨有一人,不僅逛了,而且還被舉報了,可到了雍正面前,不僅沒被怎麼著,相反,還被表揚了。這人正是李衛,對於李衛,電視劇裡與正史上還是有區別的,電視劇裡的李衛是雍正的家奴,是雍正還是皇子時,去揚州賑災時,從災區買回來的,當時一塊兒買回來的還有翠兒和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