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個哲學的問題,真的古蹟到底有多重要?後來者為了種種目的對前人的遺蹟進行維修,復建,或異地重建……我們今天可以在惠州另建一個奧地利的村莊,1:1,連豬圈都一絲不苟,在橫店另造一個故宮1:1,其實每個異地重建都有個體的原因,並非要詬病「山寨」,「盲目」,「荒唐」,大眾就地參觀一下世界著名景點,滿足一下好奇心和求知慾,無可厚非。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古堡這些事,每一個中國人輸入古堡,或城堡的關鍵詞,看到的照片有一半都是類似迪斯尼城堡的,專業點說是「新天鵝堡」模式的。可是大家從我們給古堡的排名第1,看到第20,甚至到第1000,都沒有新天鵝堡。第一個反應,這個排名不靠譜。為了即討好歐洲專業雜誌,也遷就中國大眾對城堡的片面認識。我們來細講一下,這幾個著名的非古堡的城堡。
非古堡的城堡。嚴格區分古堡和現代城堡,這裡的評判標準主要有:
1,這些中世紀的城堡通常是一個矩形或筒型城堡,或組合型。熱兵器發明後許多城堡失去了中世紀的防禦功能。 重修的現代城堡和改建的目的是更舒適和美觀。 大概1600-1800這兩百年間,以法國為首,出現了一批這樣的現代城堡的例子有:香波堡,舍農索城堡,於澤城堡,昂布瓦斯城堡,舍韋尼城堡……
香波爾城堡 Chteau de Chambord 位於法國羅亞爾-謝爾省的香波爾,是世界上的城堡中最容易辨認的其中一個。它是融合了法國中古時代的形式與古典義大利式的文藝復興建築。
舍農索城堡 Chteau de Chenonceaux,又稱雪儂梭城堡或女人城堡,位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羅亞爾河流域,靠近雪濃梭小村落,建立在羅亞爾河的支流謝爾河上,11世紀時初見於歷史記錄。現在的城堡是由法國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築師菲利伯特·德洛姆所設計的。
於澤城堡(le chateau d'Ussé)是你一定要選擇的旅遊地之一,也被稱作睡美人城堡,昂布瓦斯城堡阿澤勒麗多往西走,就會到達於澤城堡,打動了無數少女的睡美人故事正是發源於這裡。
昂布瓦斯城堡 chteau d』Amboise,達文西在此度過了他生命中的最後時光,並長眠於此,從城堡裡可以看見蜿蜒的羅亞爾河。
除此之外,羅亞爾河谷比較有名的還有舍韋尼城堡 chteau de cheverny,是《丁丁歷險記》中阿道克船長家的原型。除了看城堡聽八卦,羅亞爾河谷的田園風光也是非常浪漫,這裡還是法國極好的白葡萄酒產區,很適合度假。
2,浪漫城堡建於19世紀末,反映了業主對懷舊中世紀法院生活理想化形象的懷舊渴望,技術上使用了鋼筋混凝土,建築師可以天馬行空地構築更高和更奇幻的椎體。 這種浪漫城堡以阿爾卑斯山區為主的例子有:新天鵝堡,霍亨索倫城堡,列支敦斯登堡,布勞恩費爾斯城堡,瑪琳堡,奎德林堡城堡巴爾莫勒爾堡,蒂爾堡市廳……
新天鵝堡 Schlo Neuschwanstein,這個就不費口舌了,原來我們第一個認識的城堡--新天鵝堡是現代城堡不是古堡。它是徹頭徹尾的為了個人名利和旅遊事業而修建的,人類第一個鋼筋混凝土城堡。但是新天鵝堡還是美學意義上的一個標杆,建築學上的一個裡程碑。
列支敦斯登堡(Schlo Lichtenstein)。它所處的小城名為霍瑙(Honau,它的北面確有一座城叫利希滕施泰因),位於斯圖加特以南約1小時車程的位置,屬圖賓根(Tübingen)管轄。該地區地處Swabian Alb邊緣。
霍亨索倫城堡 Burg Hohenzollern。城堡本身始建於11世紀,普魯士皇帝把自己的祖宅全部夷平,然後再建造的一所不可能存在於中世紀的「中世紀城堡」來昭顯自己祖先的榮耀。城堡為曾統治德意志的霍亨索倫家族私有,但對公眾開放。城堡始建於11世紀,19世紀重修,與新天鵝堡在修建時間、規模和重要性上可以等量齊觀。
布勞恩費爾斯城堡 Schloss Braunfels
瑪琳堡 Schloss Marienburg
奎德林堡城堡 Quedlinburg
巴爾莫勒爾城堡 Balmoral Castle 是位於英國蘇格蘭阿伯丁郡皇家迪賽德的一處城堡。自1852年起,巴爾莫勒爾城堡就是皇家居住地之一。現在巴爾莫勒爾城堡是蘇格蘭A級保護建築。
蒂爾堡市政廳(荷蘭語:Paleis-Raadhuis)是位於荷蘭城市蒂爾堡的一座建築,也是蒂爾堡的市政廳。
3,二十世紀初,有些更冒進的業主對中世紀宮廷生活嚮往和鋼結構技術的產生,對中世紀城堡進行重建,因違背修舊如舊的原則,改建用力過猛,破壞了做為古堡的特徵。所以我們排除在這種古堡在隊伍外,這種做法後面就沒有再發生,今天歐洲的大眾對古堡維修和復建的態度非常謹慎。這樣的例子有:阿爾梅勒城堡 Kasteel Almere
4,皇帝和國王,建立宮殿(「Pfalzen」)具有住宅,管理或會客功能,但沒有防禦功能,就是行宮。這樣的例子有:荷蘭國會大廈,巫婆城行宮,英國議會大廈。
荷蘭的國會大廈(Binnenhof)位於海牙Plein廣場旁邊,是十三世紀建立的城堡,當時是荷蘭伯爵的居所,16世紀之後成為荷蘭的國會大廈。自1446年起,它即為荷蘭國會(Staten-Generaal)開會之所,也是許多世紀以來荷蘭的政治中心。
巫婆城行宮 Pfalz Goslar,德國老城戈斯拉爾(Goslar)位於德國下薩克森州哈茨山區,古有「北方羅馬」之稱,因為當地有獨特的「巫婆」文化,所以又有「巫婆城」的綽號,其代表有:巫婆博物館、巫婆節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威斯敏斯特宮 Westminster Hall又稱國會大廈,無論是算宮殿,還是教堂,還是城堡,西敏寺都是倫敦乃至英國的至尊榮耀。威斯敏斯特宮坐落在泰晤士河西岸,接近白廳範圍內的其他政府建築物。威斯敏斯特宮是哥德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5,古城的城樓,實際上防禦性前哨。 他們主要在中世紀之後建造,並且不像城堡一樣居住。這樣的例子有:聖莫斯,潘登尼斯城堡 ,阿格拉堡,紅堡
聖莫斯城堡(St Mawes castle)是亨利八世在1540年到1542年修建的一座城堡,她實質上更像一座炮臺。她採用三葉草形狀的設計。
潘登尼斯城堡 Pendennis Castle 建成由亨利八世在 1540年-45 作為一對炮兵堡壘保護免受來自天主教的法國和西班牙入侵的威脅這一戰略領域之一。St 莫斯城堡建在對面的海岬上,它們之間其大炮可涵蓋整個入口的 Fal 河口。
阿格拉堡 Agra Fort,又名為阿格拉紅堡,位於印度阿格拉,距離泰姬陵西北2.5公裡,是印度三大紅堡之一。1983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它的建造與使用歷經莫臥兒王朝的阿克巴、沙賈汗、賈漢吉爾、奧朗則布等多位皇帝。城門和城牆為阿克巴大帝所建,結合了印度和中亞的建築風格。
德裡紅堡 Lal Qilah,位於印度德裡,莫臥兒帝國時期的皇宮,自沙賈汗皇帝時代開始,莫臥兒首都自阿格拉遷址於此。紅堡屬於典型的莫臥爾風格的伊斯蘭建築,位於德裡東部老城區,緊鄰亞穆納河,因整個建築主體呈紅褐色而得名紅堡。 紅堡有護城河環繞,東北角為建於1546年薩林加爾古堡,四面環以厚重的圍牆。
6,古城的城牆,護城河,吊橋。這樣的例子有:開羅大城堡區,聖米歇爾山,君士坦丁堡的城牆
開羅大城堡區,Saladin Citadel,又稱薩拉丁大城堡區,是位於埃及開羅的著名景點,原本是薩拉丁在1176年到1183年間用來防衛十字軍的堡壘區。
聖米歇爾山,Mont Saint Michel,聖米歇爾山是法國諾曼第附近,距海岸約1公裡的巖石小島,為法國旅遊勝地,也是天主教徒的朝聖地,山頂建有著名的聖彌額爾山隱修院。聖米歇爾山及其海灣於1979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君士坦丁堡的城牆,The city walls of Constantinople(土耳其語:stanbul Surlar)是一道圍繞並保護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的石牆:,城牆自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大帝建都以來已存在。君士坦丁堡城牆經歷過無數的加建及修補,是現存的古代要塞體系,也是世上最複雜及最精密的要塞體系之一。
城牆最初是在君士坦丁一世在位時興建,全方位地環繞著新都,防禦來自陸路及海路的攻擊。雖然城牆的某些部分略欠精巧,在部署得當的情況下,君士坦丁堡城牆在任何中世紀時代的圍攻下都堅不可破,有效地在阿瓦爾人、阿拉伯人、羅斯人(Rus')、保加利亞人等的圍攻下保護君士坦丁堡及拜佔庭帝國。
小結:對於大眾而言,這些城堡有著視覺上的美感和細緻的維護,是旅遊業所對應的景點。反之,比利時《古堡》雜誌所評選的這1000個古堡,比如,第一名騎士堡,狀況是:戰亂中,無法觀光,周邊已經沒有人居住,無人維護,違背了觀光業的基本要求,絕對不是「景點」。所以我們同時呈現兩種評判的結果給大家,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我個人對這個類型(騎士堡、圓明園)充滿了感情,它們代表了一種殘缺美,沉甸甸的擊中了我們表面「無所謂」,內心卻異常渴望真實存在的深層次需求。當然古堡最好是大部分殘存,或關鍵地方殘存,有歷史的滄桑感和衝擊感,能觸發「感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