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博會·花博會,不僅有別致的展館、馨香襲人的花海、豐富多彩的活動,更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名優特產——雲霄楊桃鮮果、印尼千層糕、臺灣花枝丸鳳梨酥……極富地域風情的特色美味,在滿足各路「吃貨」味蕾的同時,更讓商家打響了品牌、賺足了人氣。
花博園各種美味吸引眾多遊客品嘗選購
「健康」有商機
還未走進花博園2號館食品展區,便聽到了此起彼伏的吆喝聲。步入場館,熙攘的人群、熱氣騰騰的現做美食、讓人眼花繚亂的各式特產,將偌大的場館打造得如同節日中的遊樂會般熱鬧非凡。
記者穿梭在各個展位,「生態」「綠色」「環保」等字樣頻頻出現,而主打「健康」的食品最受遊客歡迎。如,主營傳統糕點的龍海「興業食品」針對老年人特殊的健康需求,開發了無蔗糖系列產品;老字號片仔癀公司將漳州特產食用菌融入營養食譜,在展會現場推出了秋冬季菌類養生系列。
會呼吸的大米、有機生態食用油、手工烘焙烏龍茶……各參展企業紛紛打開食品包裝,熱情邀請市民品嘗,展館裡隨處可見手拿一杯杯或一包包食品的市民以及收集了許多食品資料和樣品的客商。
「古味」牽著情
食品展館內展銷品種豐富,「閩南風·漳州味」更是十分濃鬱:龍海的白水貢糖、龍文的港昌罐頭、長泰的紅酒姜酒……優質的「漳州味」食品突出農產品精深加工的同時,更是成功用美食推動了各地客商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打響漳州「中國食品名城」品牌。
「我們準備了300多斤的清水筍乾,現在已經賣出了150多斤。」來自南靖的店家潘阿妹告訴記者,「第一次參展沒想到會有這麼好的銷量,還有不少外地商客前來洽談合作經營。到了周末,客流量肯定更多,銷量可能會進一步增加,我已經打電話回家催著趕緊進貨啦!」
在臺灣美食展區,被人群圍得裡三層外三層,鳳梨酥、山葵餅、古坑咖啡、臺式果酒……只聞陣陣飄香。
「刈包!刈包!好吃的刈包!不好吃不要錢!」來自臺灣高雄的吳老先生熱情地邀請來往遊客品嘗自家的特色小吃。「在我們家鄉,這種食物被稱為『虎咬豬』,是臘月祭神和過節的常備菜。」綿密的餅皮包裹著Q嫩的豬肉、甜香的花生粉、切碎的鹹菜香菜,一口咬下去酸甜鹹層次豐富,好吃的刈包讓在場遊客大呼「太過癮!」
「我發現這個『刈包』跟我們家鄉的『掛包』好像啊!」來自詔安的蔡亮鵬品嘗後情不自禁地說。「臺灣的『刈包』用閩南語發音就是『掛包』,最早是從福建傳到臺灣,經過改良後融入當地特色,又傳回福建。說來說去,咱們是同根相連啊,吃的口味自然是一樣的!」吳老先生笑著回答。
「智慧」顯魅力
在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展區,一群「搖手族」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只見他們每個人手持一臺手機,不停地上下搖晃。「啊,我中到了!」驚喜的叫聲,引得周圍遊客紛紛停下腳步參與到搖手機的行列。
原來在這裡,遊客不僅可以現場參觀實物、品嘗美食,還可以通過手機藍牙搖一搖,贏取參展企業送出的精美食品。「參與『魅力漳青贊農博花博』微活動,有機會贏取智能掃地機。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還能進入我們中青農網上展館,詳細了解參展企業和產品信息,充分體驗『網際網路+』時代下智慧營銷新模式。」展區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本屆展會中,利用科技智能化手段,實現線上美食共享的企業有很多。掃描微信二維碼贏取美食紅包、網上展館答題美食大闖關、手機幸運大轉盤……參展商花樣繁出的促銷方式各顯神通,賺足人氣的同時,更讓遊客真實體驗到智能展館的獨特魅力。(記者 蔡柳楠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