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動蕩政局衝擊旅遊業 國際遊客人數顯著下降

2020-12-17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泰國動蕩政局衝擊旅遊業 國際遊客人數顯著下降

  中新網4月23日電 據外媒23日報導,泰國動蕩的政局衝擊了其經濟命脈之一的旅遊業,使得泰國在去年的世界旅遊業排行榜中跌出了前十名。

  據泰國媒體報導,聯合國屬下世界旅遊組織的最新數據顯示,泰國2014年抵境的國際遊客達2480萬人次,比2013年少了6.7%,使其在國際遊客人數排行榜的排名從前一年的第10滑落至第14。

  泰國去年的旅遊收入也萎縮了8.1%,從2013年的418億美元下降至384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9。

  泰國旅遊局表示,泰國去年初政治動亂、5月軍方發動政變,加上泰國主要客源地如俄羅斯、日本和歐洲等經濟低迷,導致遊客將前往泰國遊玩的計劃取消或延後。

  不過,泰國旅遊部門的最新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度,訪泰外國遊客數量達到78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23%,中國是泰國最大旅遊客源地。泰國媒體稱,中國遊客增長「拯救」了今年第一季泰國旅遊業的表現。

  泰國旅遊部門表示,中國遊客增長幫助泰國旅遊業抵消了俄羅斯等部分歐洲國家遊客數量大幅下滑帶來的衝擊。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泰國政局持續動蕩 嚴重影響旅遊業和經濟發展
    泰國政局持續動蕩 嚴重影響旅遊業和經濟發展 2008年11月27日 09: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國內最大航空公司泰國國際航空26日表示,機場關閉造成公司每日損失約5億泰銖收入,主要損失來自貨運。此外,泰國示威持續近半年,不少外資商人及遊客都對泰國卻步,已嚴重影響當地旅遊業及經濟發展。有法國商人表示可能轉而在中國進行新投資。
  • 泰國旅遊局:2020年前三個月泰國的中國遊客人數下降六成
    泰國旅遊局發表最新報告稱,隨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衝擊全球旅遊業,今年訪泰外國遊客總數預計減少三分之二,僅為1400萬人次,為14年來的最低水平。
  • 新加坡旅遊局:2014年上半年中國遊客87.1萬 下降30%
    新加坡學者與業者指出,中國去年禁止旅行社售賣「零團費」配套,以及近期發生的負面事件如馬航MH370客機失蹤、中國旅客沙巴遭擄走和泰國政局動蕩等
  • 世界旅遊組織:疫情期間國際遊客人數下降56%,全球旅遊業損失超金融...
    歐聯通訊社7月29日消息,當地時間7月28日,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發布聲明稱,今年1月到5月間,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旅遊業損失3200億美元收入,威脅到數百萬人的生計。據報導,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聲明指出,今年1月至5月間全球旅遊業收入損失額,將是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期間損失額的三倍多。根據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所搜集的數據,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受遏制疫情採取各種限制性措施影響,對旅遊業造成的衝擊,國際遊客人數在此期間下降了3億人次,下降降幅度達到了56%。
  • 泰國經濟受動蕩政局衝擊 首季環比萎縮2.1%
    中新網5月20日電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導,受持續動蕩不安的政治局勢所影響,泰國的經濟如預期出現負增長,且情況比預期的還糟。有經濟分析師還認為,由於政治僵局突破遙遙無期,泰國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的可能性加大。  泰國國家經濟及社會發展局(NESDB)19日發布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泰國2014年首個季度的經濟環比萎縮2.1%,同比萎縮0.6%。
  • 泰國8月零國際遊客,世界旅遊組織:明年國際旅遊業發展趨勢或將發生變化
    位於西班牙馬德裡的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UNWTO),9月底發布最新版《世界旅遊晴雨表》,對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對國際旅遊業的影響進行了總結。晴雨表數據顯示,疫情對旅遊業造成了嚴重影響,今年上半年國際遊客人數同比下降了65%,其中,6月國際遊客人數同比暴跌93%。
  • 泰國國王蒲美蓬去世 政局恐陷入動蕩
    泰國國王蒲美蓬參考消息網10月13日報導,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10月13日報導,泰國國王蒲美蓬病逝,享年88歲。臺灣《中時電子報》網站報導稱,蒲美蓬是當前全球在位時間最久的君主,自1946年登基以來,一直是泰國民眾心目中的神。調解過無數次軍方政變和政治鬥爭,如今逝世,未來泰國政局恐再陷入動蕩。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6月9日曾報導,2016年是泰國國王蒲美蓬·阿杜德登基70周年。蒲美蓬18歲登基,是世界在位時間最長的現任君主。
  • 埃及旅遊業再度遭遇衝擊 7月份外國遊客僅有76萬
    7月初開始的新一輪局勢動蕩,使處於緩慢復甦階段的埃及旅遊業再度受到衝擊。據埃及政府最近公布的數據,埃及7月份外國遊客數量大幅下滑,僅有76萬遊客,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5%,相比政局動蕩之前的2010年減少了近50%。其中,來自阿拉伯地區的外國遊客減少了59%,僅有9萬人,而來自歐洲地區的遊客則減少了14%。
  • 中安保提示泰國政局動蕩可能引發治安與暴恐風險
    泰國軍人銀行首席分析師納裡斯指出,泰國學生示威若繼續擴大,恐會釀成另一波持久示威浪潮,使社會與經濟陷入動蕩。8月13日,北大年府農奇區發生一起爆炸事件,導致一名23歲士兵傷重不治身亡。據悉,爆炸發生時,這名士兵與另外五人正在為護送當地教師前往學校進行路線清查,而埋伏在路邊的不法分子隨後引爆炸彈。同日,那拉提瓦府拉艾區也發生一起爆炸事件,導致一名安保人員死亡,另有三人受傷。
  • 馬爾地夫政局動蕩 遊客取消訂單該怎麼退費?
    近日,一則「外交部提醒馬爾地夫動蕩暫勿前往,途牛網稱出行不影響,拒絕全額退款」的消息引起網友熱議。外交部提醒,因政局動蕩,請勿前往馬爾地夫旅遊。出於安全考慮,幾名預訂了馬爾地夫遊的遊客向途牛網提出取消訂單、全額退款的要求,但遭到拒絕。
  • 一季度全球國際旅遊人數下降22%
    本文轉自【文旅中國】;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最新發布的報告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全球國際旅遊人數同比下降22%。與去年相比,今年全球國際旅遊可能出現60%至80%的降幅。報告指出,疫情發生以來,許多國家採取了旅行限制和關閉機場、邊境等措施,導致今年3月份國際旅遊人數同比下降達57%,前三個月遊客人數、旅遊收入分別減少了6700萬人次、800億美元。其中,亞太地區、歐洲分別減少3300萬人次、2200萬人次。
  • 埃及舉辦國際旅遊發展會議 2016年中國遊客人數猛增引關注
    &nbsp&nbsp&nbsp&nbsp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周雷智 張一夫):當地時間2月8日下午,由埃及旅遊部和旅遊發展局聯合主辦的第十屆國際旅遊和酒店發展會議在埃及美麗的紅海海濱城市、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舉行。
  • 沒有了中國遊客,日本、韓國、泰國等國家的旅遊業舉步維艱
    而在當今疫情下,中國遊客的「閉門不出」,影響的不僅僅是某一個地區,而是整個全球旅遊業。 尤其國內遊客出境遊最喜歡去的日本、韓國以及泰國,失去了中國遊客的當地旅遊業損失慘重。
  • 政局動蕩讓孟加拉服裝業「傷不起」
    孟加拉政局動蕩影響了該國的許多行業,其中紡織服裝業就因動蕩受到很大的衝擊。雨果網從孟加拉《獨立報》日前的報導中了解到,頻繁的罷工和遊行活動嚴重影響了孟加拉的交通運輸。 孟加拉政局動蕩影響了該國的許多行業,其中紡織服裝業就因動蕩受到很大的衝擊。 雨果網從孟加拉《獨立報》日前的報導中了解到,頻繁的罷工和遊行活動嚴重影響了孟加拉的交通運輸。
  • 國際旅遊業標誌性時刻 泰國下周喜迎疫情後首批國際遊客
    財聯社(上海,編輯 史正丞)訊,泰國旅遊局長Yuthasak Supasorn周二表示,下周泰國將迎來中國廣州出發的120名旅客,這也是泰國採取疫情封鎖措施以後的首批國際遊客。據悉,該航班將從廣州直接飛往普吉島。
  • 國際旅遊業標誌性時刻,泰國下周喜迎疫情後首批國際遊客
    文 | 財聯社 史正丞泰國旅遊局長Yuthasak Supasorn周二表示,下周泰國將迎來中國廣州出發的120名旅客,這也是泰國採取疫情封鎖措施以後的首批國際遊客。據悉,該航班將從廣州直接飛往普吉島。作為泰國逐步重啟國際旅遊計劃的一部分,目前只有被泰國認定為低風險國家的國民能被允許入境。
  • 港澳臺提升對韓國旅遊警示;泰國旅遊業受衝擊…來看今日文旅大事件!
    (來源:環球時報)※中國遊客減少 泰國旅遊業受衝擊據泰國《世界日報》報導,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嚴重衝擊泰國旅遊業和相關供應鏈產業,深受中國遊客喜愛的泰國熱門旅遊城市更是受到全面影響。清邁是熱門旅遊城市,多年來大批中國遊客赴清邁旅遊,最初是中國旅行團遊客,後來自由行、家庭旅遊的中國遊客逐漸增多。
  • 土耳其醫療旅遊業遊客人數顯著增長!
    當土耳其的傳統旅遊業枯竭時,該國轉向其醫療部門以吸引新的遊客潮。土耳其醫療怎麼樣,土耳其醫療旅遊業遊客人數顯著增長。土耳其通常因其白色沙灘,蔚藍的大海和華麗的宮殿而受到全球旅行者的慶祝。伊斯坦堡國際健康旅遊協會(IstanbulInternationalHealthTourismAssociation)的數據顯示,過去10年中,土耳其有大量醫療遊客,從2007年的75,000名遊客增加到2017年的70萬名遊客。據估計,到2018年底,這一數字已突破一百萬。
  • 濟南泰國遊暫停
    濟南泰國遊暫停 2008-12-04 09:22:00    作者:   來源:   關鍵詞: [提要]
  • UNWTO:上半年國際遊客人數下降65%,損失約4600億美元
    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世界多國採取了關閉邊界的封鎖措施,2020年上半年,國際遊客人數同比下降65%,其中,6月份國際遊客人數同比暴跌93%。近日,UNWTO關注到部分國家開始向國際遊客開放。截至9月初,有53%的目的地已經放寬了旅行限制。儘管如此,許多國家的政府仍保持謹慎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