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最佳休閒城市2018/09/12四川成都
我們正在成都市內坐車,去尋找寬窄巷子,那個成都的名片。
在詩聖杜甫眼裡,成都「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詩人陸遊說「當年走馬錦城西,曾為梅花醉似泥。二十裡路香不斷,青羊宮到浣花溪」。唐朝時成都就盛產蜀錦,設置很多管理蜀錦的官員,所以稱為「錦官城」。這些詩句真切道出當年成都的休閒生活與優美環境。
現在各地的所謂古城古街都類似了,大同小異,也只是規模大小的差別,有的還沒去就已經想像出它大致的模樣了。
但是成都寬窄巷子不一樣,你走進它就會被它吸引,被它融化,令你想起舊日時光,並很快融入到那種生活。
沒有叫賣,沒有嘈雜、一切靜悄悄,就是店鋪門前的四川「變臉」也是在悄悄表演,並沒有震天價響的音樂。想起雲南麗江古城,現代音樂競相比賽,各種色彩的氙氣燈,鐳射,攪得天翻地覆。說是古城,其實一點也不古了。
我與隊友在「寬巷子」入口一路走來,巷子兩邊大大小小的院落,三面環牆,臨街只留一道門臉兒,雕花的窗戶,氣派的門樓,講究的門飾,雖有的院門已經很不合時宜,卻依然在訴說著老巷子裡的滄桑歷史。現在一些門樓因為地基變化,梁柱歪斜,有的門樓牆磚已經風化凹進去很多,被幾個鐵箍加固著,還是努力保持原貌。沿街實實在在一派古風。
1721年,康熙皇帝派正紅旗軍隊駐防成都,當時的四川總督年羹堯下令在秦代遺址上修建「滿城」,給旗兵居住。也就是現在的寬窄巷。
寬巷子住的是文武官員,窄巷子住的是士兵,等級森嚴。其後,寬窄巷子的人員結構也就這樣延續下來了,寬巷子多為達官顯貴,窄巷子聚居的則是平民。再後來寬窄巷子居住的都不是一般平頭百姓了。300年後的今天,還是寬窄巷子,還是那些院落,但是主人世代變換,這些宅院的後人也不知哪兒去了,恐怕其後人要遍布世界了吧。
寬窄巷子是「老成都」的舊夢,清朝的味道一直飄到現在。沿街的店鋪沒有一家閒置,或熱氣騰騰,或客人進出,好像幾百年來什麼都沒改變。好像那些清朝閒適靜好,衣食無憂的遺老們,就在前面某個角落高談闊論。說不定還能撞見滿清貴族遛鳥喝茶的八旗子弟。
這都是幻想,眼前各種小吃店鋪離奇古怪,名字古怪,食品也五花八門,但是什麼都很精緻,精緻的門面,精緻的炊具餐具,精緻的文化環境,精緻的店鋪小姑娘,各色古典服飾,一款藍花短袖,一縷搞笑的頭髮。有的店小二臉上還畫上臉譜,沒有程式化,既有古老韻味,也有現代的生機。就是一個小小的收款「微信二維碼」也製作得古色古香。
寬窄巷子不同的院落門樓都有編號,每一編號都是有說法的,名字諸如:「天趣」、「隔壁子」、「寬坐」、「蘭亭敘」、「四川記憶」、「寬一府」、「三隻耳」、「寬居」、「三塊磚」,還有的名字很古怪,不認識。這些名字不是現代人杜撰的,是歷史上就有的。那些宣傳小牌子也製作得十分韻味:「寬窄十年,不問東西」、「天堂眼.寬窄印記」。
我們在每家老門樓前都停留品味,想通過時光隧道看見舊日時光。同伴還坐在門檻上感受一番,不願意起來。20號院「天趣」高大木門,門樓講究,我推開向裡看看,裡面是深宅大院,大戶人家的古老情調。但是不知道是客棧還是在經商。旁邊文字介紹:絲毫沒有改動原建築,但是不知道這個原建築的始建年代是清朝還是民國。我們路過25號院,門前的上馬石還保留著,那是當年旗人的生活痕跡。
從寬巷子可以繞到窄巷子,窄巷子依舊繁華。雖然古時候窄巷子是平民居所,早就演化的戶戶不是一般人家了。窄巷子1號院主人原是民國一富商,現在其後人也不知何處去了。窄巷子30號是當年傳教士居住的院落,保留得相當完整,其後人已經在美國了。處處保留舊日框架,點綴花花草草。 門樓、石獅、磚雕、門廊、小弄,精巧自然。
從窄巷子還可以繞到「井巷子」,三條巷子平行。井巷子更傾向於現代的味道,21號院是一家酒吧,名字叫「點醉」,有法國名酒600多種,這是一般的巷子嗎。傳統休閒享受與現代休閒相結合,守傳統,不固守傳統,不能只休閒在清朝,也要休閒在現代。每到華燈初上,井巷子便熙攘笑靨如花的女子,風流倜儻的男人,這絕不是青樓風塵,是老成都的新生活。所以成都人說「閒在寬巷子,品在窄巷子,泡在井巷子」。
我想,數百年來寬窄巷子一定改變很多,比如燈光,一定不是在用蠟燭了,比如炊具,一定不都是鐵鍋燒煤燒柴了,也不再是單一的茶館了,而是有了「咖啡館」,沒有改變的是那種街巷框架,房屋結構,那種樂觀通達,安靜悠閒的空氣。
巴山夜雨,現在都上午9點了,蒙蒙雨星還沒停,我把雨傘放在地上,拍一幅幅古舊的門窗。隊友的旗人衣服風格正合了這裡的氛圍,拍片創意很投入,舉手投足就是這寬窄巷子的人了。
前面有幾個攤位是「掏耳朵」,在其中一個攤位上,一個年輕人閉著眼睛,正在享受掏耳朵,掏耳朵的女人頭戴聚光鏡,用一根細長的金屬棒正在給客人耳朵各個部位點穴,不同的穴位換不同的工具。耳朵的穴位通達全身,耳朵點穴一遍,全身通暢,很是舒服,所以成都這掏耳朵代代相傳,成為一絕。
成都因其「幸福度高、人情味濃、包容性強、好逸不惡勞,既享受生活,更創造生活」曾獲得「中國最佳休閒城市」的稱號。寬窄巷子濃縮成都的幾百年的慢生活,是「巴蜀文化」的集中體現,一定是成都「最佳休閒城市」的名片。
之前早就聽說成都有寬窄巷子,一點也不嚮往,認為只不過就是城中的幾條老胡同,舊城改造沒有拆除而已,再弄點雕塑和古舊門窗,加上點旅遊標誌就成旅遊景點了。
沒想到走在這數百年留下的寬窄巷子裡,著實被感動了,感受到了「老成都」的歲月靜好,人生休閒的美好,這種美好不是好逸惡勞,而是創造生活以後的享受。這就是成都人給我的啟示。
走出成都寬窄巷子,心裡還默念著:享受生活,不做苦行僧,不做苦行僧!
-
詩與遠方,每日更新,與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