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國
(1)德國自然地理概況
1)北鄰北海和波羅的海,地處東西歐陸上交通要衝地帶,地是南高北低,南部為古老的高原山地,北部為平原。
2)氣候自西向東由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
3)主要河流有多瑙河(向東入黑海)、萊茵河(向北如北海)、易北海(向北如北海)。萊茵河與多瑙河之間的「美因——多瑙運河」,以及北部的北海——波羅的海運河(即基爾運河)是重要的國際性航運捷徑。
2、德國經濟地理概況
1)經濟實力居歐洲之首。工業比重大、技術先進,原傳統工業區(魯爾區和薩爾區)經整治後已成為環境優美的綜合性工業區,近年來向南部地區發展了新興工業(如慕尼黑的電子工業等)。
2)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北部平原主要是種植業和乳肉畜牧業,南部河谷地帶以種植葡萄、啤酒花為主。
德國農業地域差異:1)北部:波德平原,地勢低平;夏季涼,冬陰冷;
土壤較貧瘠;農業以畜牧業為主,麥類種植
3)南部:高原山地,河流谷地;日照時間長;河谷土壤肥沃;農業以水果、園藝業(葡萄、啤酒花)
1、德國主要城市
首都——柏林,德國最大城市——柏林,重要港口——漢堡,最大航空港——法蘭克福,主要工業中心——埃森、多特蒙德、科隆、斯圖加特、慕尼黑。
案例拓展:
萊茵河的航運價值
1)自然原因:萊茵河全年水量豐富,水流平穩,含沙量小,無冰期。這主要是因為萊茵河流經地區大部分為歐洲中部和西部平原,地勢低平,水流平穩,地處溫帶海洋性氣候區,氣溫變化幅度小,降水較多,流量大,全年可通航。
2)經濟原因:萊茵河河幹支流流經國家較多,且多是經濟發達的國家,航運需求量大,河口處有世界著名的港口鹿特丹,又與多瑙河等河流有運河相連,這為提高航運價值提供了有利條件。
萊茵河沿岸的一些工業城市經過綜合整治,加強了對萊茵河的環境保護,萊茵河已經從過去的「資源開發階段」發展到現在的「休閒與審美時代」。
2、義大利
(1)、地中海沿岸國家:
【1】地形:多山地、丘陵。【2】氣候:地中海氣候。【3】園藝業發達,能源和金屬資源貧乏。【4】地中海-蘇伊士→東西貿易的重要通道
(2)現代工業發達:
1)歐洲西部僅次於德、法、英三國經濟實力的國家。
2)分區:【1】北部:米蘭、都靈、熱那亞的三角地區(工業主要集中區)。工業部門:鋼鐵、汽車、造船、機械、化學、電子、紡織等。
【2】中部和東部:新興工業區,以中小企業集聚的工業小區為獨特的發展模式,多是輕工業。
【3】南部:西西里島,以煉油工業為主,石油從北非中東進口;塔蘭託建有大型的鋼鐵廠(鐵礦石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