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易拉罐+奇思妙想+藝術作品

2020-12-17 安青網

廢棄的易拉罐+奇思妙想+藝術作品

2012-01-29 10:50:24   來源:大江晚報    

    創意從拾破爛開始

    用易拉罐來做雕塑裝置作品,首先要有的就是易拉罐。根據作品的設計,製作一個三米高的「易拉罐人」,需要200多個廢棄的易拉罐,那麼整件作品就需要六、七百個易拉罐,這對於創作者來說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是廢棄的,還不能有損壞,而且需要在很短時間內收集齊,的確很傷腦筋」創作者之一的張琴波告訴記者,要找這麼多的易拉罐,大家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垃圾處理廠,於是那段時間,大家幾乎跑遍了學校周邊的垃圾處理站,最遠的還跑到了荊山。「很多時候去了,廢棄的垃圾已經經過處理,許多易拉罐都軋扁了,大家就只能在一大堆垃圾中翻找,一次能找二、三十個就很不錯了。」張琴波說,那時是六月份,天氣越來越熱,垃圾堆的氣味燻得人頭暈目眩,可是沒辦法,大家只能硬著頭皮耐心地找,然後把收集到的易拉罐用麻袋裝好扛回學校。「有一次從垃圾處理廠回來,正好遇到下雨,渾身上下髒兮兮的,背上還扛著個麻袋,走在校園裡,許多異樣的目光投過來,真的感覺挺狼狽的。」

    嬌生慣養和創意無關

    如果說收集材料的過程是辛苦和狼狽,那麼,在程瑤和學生看來,如何將「易拉罐人」更有表現力,才是真正考驗功力的地方。「要用鐵絲將易拉罐串起來,鐵絲細了不行,容易變形,粗了吧,串起來又很費勁。」程瑤說,讓她很感動的是,這些平時在家嬌生慣養的「90後」學生一點沒有退縮,700多個易拉罐串下來,一個個的手都磨出了水泡,卻沒一個人哼一聲。

    「易拉罐人」的造型和姿態是整個作品的關鍵。剛開始,學生們根據自己的想像,為「易拉罐人」設計了很多姿勢,可是等到掛到牆壁上再一看,效果完全不是那回事。沒辦法,大家只好選出一個人做「模特」,貼著牆擺出各種造型,其他人看著覺得好,再將「易拉罐人」按照「模特」的造型擰。還別說,這樣的方法很有效,最後創作出來「易拉罐人」還真是栩栩如生。由於製作時間很緊,學生們還在教學樓裡「包」下了一間教室,最後甚至晚上吃住都在教室裡,通宵達旦趕進度。「那段時間,學生們都很亢奮,一門心思撲在了作品創作上,經過20多天的緊張製作,《攀》這一作品終於順利完成。當四個身背書包、腳踏運動鞋的「易拉罐人」,出現在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七號教學樓的牆壁上時,整個校園都轟動了,大家紛紛跑來看這一充滿創意的作品。「當時,樓下全是圍觀的同學,黑壓壓的一片,連對面教學樓的學生都湧到窗前看,都是一片叫好聲。」張琴波說,作品中有兩個「易拉罐人」的姿態是正沿著牆壁努力向上攀登,寓意大學生樂觀、積極向上的心態;還有一個已經登上樓頂,正伸手拉後面的同伴,這象徵著大學生互幫互助的友情。

    創意設計源自生活

    雖然付出了很多,但畢竟是全國性的大賽,所有的創作者都沒奢望能獲獎,因此當消息傳來時,大家都興奮地跳了起來。作為作品的指導老師,程瑤說,能夠獲獎,作品的設計是亮點。設計來源於生活,善於在生活中發現點點滴滴是設計之源。其次就是劍走偏鋒,萬花叢中一點綠是最搶眼的。「最重要的還是同學的努力,雖然當時他們只是大一的學生,是個年輕的團隊,但他們知道自己的實力,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有希望,他們把所有的課餘時間都用於作品的創作,這讓我很感動。當然,同學們還要保持一個「勝不驕」的心態,未來的路還很長,今後接受的考驗還有很多。」 記者 季鯤

    700多個廢棄的易拉罐,被設計成四個栩栩如生的「易拉罐人」,沿著教學樓的牆壁向上攀登……如果不是親眼看見,你也許不會相信廢棄的易拉罐也能成為藝術作品。在不久前結束的第四屆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上,這個名為《攀》的易拉罐雕塑裝置,以其獨特的創意思維和表現手法榮獲全國三等獎,而這個奇妙的作品則出自於安徽工程大學藝術學院程瑤老師和她的學生之手。#p#分頁標題#e#

    在本屆廣告藝術大賽上,「積極樂觀 美好生活」可持續發展理念是唯一的公益選題,而程瑤和學生們就將參賽作品瞄準了這一選題。「低碳環保是學生和社會關注的話題,而雕塑裝置也是首次被列為大賽創作作品形式,我們將作品的主題確定為《攀》,就是想表現出大學生青春的活力和積極樂觀的心態,事實證明,這樣的選擇確實給作品加分不少。」作品指導老師程瑤對記者說。

責任編輯:duyu123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奇思妙想 點亮智造 「藝術與生活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幕
    奇思妙想 點亮智造 「藝術與生活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幕 2019-07-18 06:29:26 浙江在線 記者 林雲龍 攝   浙江在線7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林雲龍 攝)7月17日,「藝術與生活——第二屆優秀藝術設計作品展暨2019中國設計智造大獎作品展」在浙江展覽館開幕。
  • 紀錄片節選:建築藝術之奇思妙想--蒙特婁奧林匹克體育場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紀錄片節選:建築藝術之奇思妙想--蒙特婁奧林匹克體育場 紀錄片節選:建築藝術之奇思妙想--蒙特婁奧林匹克體育場 懂球號作者: 又黑蝸殼 2019-11-24 13:08
  • 廢舊易拉罐,很多人都小瞧了它的妙用
    廢棄的易拉罐是什麼垃圾?除了藝術上的表達大家也在生活中發現廢舊易拉罐的用武之地為了加強大家對廢舊易拉罐的認識在不久前的 「單位積分新時尚,源頭減量好榜樣」2020年綠色帳戶雙十二狂歡活動中現場特別擺設易拉罐創意裝置
  • 兒子的奇思妙想之旅
    今天我看到兒子寫的一篇作文《我的奇思妙想》,感覺小孩子的想法真是千奇百怪。學溜冰的兒子作文內容是這樣的:每次我和爸爸媽媽出去玩都會堵車,所以我想發明一個多功能汽車。這種汽車只要你停在那裡就沒有人敢摸,如果誰摸了它,自己變成機器人,然後把他抓起來,自然會自己學會自動報警。
  • 廢棄的易拉罐也有「顏」,垃圾變成藝術品?越看越喜歡
    導讀:你能將廢棄的易拉罐和藝術品劃等號嗎?英國的一名街頭藝術家My Dog Sighs就用極佳的塗鴉方式,賦予了這些廢舊易拉罐新的生命,讓被人們廢棄的易拉罐也變得有「顏」,罐頭「貓」,罐頭「狗」,有顏任性的鐵罐藝術裝置,越看越喜歡,你看中了哪一款?
  • 一堆廢棄易拉罐 剪成古色微成都(圖)
    苟汝熙和他的手工藝品  苟汝熙,一名77歲的退休工程師,用一堆廢棄的易拉罐製作亭臺、樓閣,打造出一個古香古色的微型成都  若不是親眼所見,沒人會相信,一個小小的易拉罐會成為一件藝術品。  萬福樓簷牙高啄、合江亭瓦片層疊、琴臺樓牌坊精雕細鑿……這些可以拿在手上把玩的手工藝品,都是苟汝熙用廢棄易拉罐做成的。除了建築外,攤上還有各色花籃、栩栩如生的動物、家具等。  「這是易拉罐做的?不相信!」市民熊大姐反覆觀察一隻手工孔雀。
  • 奇思妙想 巧奪天工 「宇宙彩色玻璃畫」植物園
    奇思妙想 本報駐墨西哥記者 許宏治文並圖  墨西哥民族熱愛藝術,很有藝術天賦,形象思維能力很強。而不久前我在墨西哥州首府託盧卡看到的「宇宙彩色玻璃畫」植物園,更是墨西哥藝術家奇思妙想的一個突出例子。它把園林藝術與彩色玻璃拼畫藝術巧妙地結合起來,取得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效果。  「宇宙彩色玻璃畫」植物園坐落在託盧卡市中心廣場附近。
  • 廢棄易拉罐竟然這麼值錢?看看王陽是如何變廢為寶成功致富的
    一直以來,王陽都想做出一番事業,而現在的他憑藉著一股不服輸的勁頭,成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他用智慧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服務生的工資不會很高,王陽的生活條件也很一般,他和一些同事借住在酒店的地下室裡,與那些廢棄的易拉罐為伴。每天下班時,都會碰到前來收購廢棄易拉罐的阿姨,把那些形形色色的易拉罐拉走。有的時候機遇也很重要,有一段時間,那位阿姨沒有來,易拉罐幾乎堆滿了地下室,王陽就把那些易拉罐撿起來,憑著想像力,做一些工藝品來放在床前。
  • 通訊:日本的易拉罐藝術家
    新華網日本名古屋4月19日電     通訊:日本的易拉罐藝術家  新華社記者藍建中 何德功  為倡導環保理念,現年59歲的宇野美紀子從10年前開始從事易拉罐藝術作品創作。日前,記者來到宇野美紀子位於日本名古屋市天白區的工作室,親身感受了廢棄的易拉罐在她手中變廢為寶的神奇過程。  進入宇野美紀子的工作室,牆上掛著的兩個鏡框令人眼前一亮。一個鏡框內的6幅作品是精美的花卉和金魚造型,另一個鏡框內則裝飾著飛機、汽車和火車的造型。如果不是預先知道,記者很難想到這些精美的藝術品是利用廢棄易拉罐製成的。
  • 日本的奇思妙想,六款機器人竟然有這樣的功能!
    日本的奇思妙想,六款機器人竟然有這樣的功能!日本的科學技術水平在世界上數前列,這也由於日本人的奇思妙想,因為他們的創意,時常能設計出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作品,令人目瞪口呆,也無法理解,不過這也不影響他們做特別設計的愛好。
  • 招募令 | 奇思妙「箱」造物節,創意造起來!
    招募令 | 奇思妙「箱」造物節,創意造起來!上班一族的你是否已經膩了每個周末尋常的逛吃逛吃青年學子的你是否已經感受到了漫漫暑假裡的一絲無聊別擔心跟隨團團打開盛夏周末夜晚新模式這有一個能讓你分享創意、展現才能的大舞臺仲愷高新區奇思妙
  • 通過新一季 UT 的奇思妙想,窺見來自羅浮宮的「可穿著藝術」
    Hermann、南塚真史等全球多位知名創意人、藝術家參與進來,並希望藉由他們藝術手法,來展現創造力背後的故事,很顯然,在今天的 UNIQLO 你幾乎可以看到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作品呈現。 這種情形之下,為了拉近人們與藝術文化的距離,一直以來構建「全球文化藝術作品溝通橋梁」的 UNIQLO, 就宣布攜手世界著名博物館巴黎羅浮宮,以 UT 為基,開啟全新的合作企劃,讓大眾足不出戶就能暢遊全球文化創意,領略由創造力帶來的無限靈感與樂趣。正如我們上文提到的,羅浮宮作為世界頂級藝術殿堂,集結了全球人類的創造力和想像力。
  • 創客易物節展奇思妙想
    值得關注的是,學生們在易物節中出售的商品不僅僅局限於舊物,還有他們親手製作的手工藝品、小食品、果汁飲料等,讓人時刻感受到學生的奇思妙想。
  • 「奇思妙想浙江行」溫州再啟「造夢之旅」
    「奇思妙想浙江行」溫州再啟「造夢之旅」 2016年07月22日 08:57:00來源:溫商網 曉春 攝  溫商網訊(記者邵盧靜)VR技術、傳感器與網際網路結合技術、智能穿戴、雲計算……7月15日,「奇思妙想浙江行」創業大賽溫州選拔賽(初賽)在紅連文創園舉行,30個參賽團隊及創業者一展創業創新風採。  此次大賽作為2016溫州創業創新博覽會的重要配套活動之一,由浙江經視、溫州市人力社保局承辦,本報及各縣(市、區)人力社保局(人力資源局)協辦。
  • 廢棄易拉罐一百元一個,農村殘疾小夥爆紅網絡,還上了跨年晚會
    不久前,在浙江衛視的跨年直播晚會上,鄭愷、迪麗熱巴等跑男團成員們在臺上操控的各類樣式新穎獨特的廢棄易拉罐造型吸引了眾多網友的眼球。它們的製作者是一名叫林友文的普通農村小夥。林友文原本像大多數農村的年輕人一樣過著簡簡單單的生活,但一次意外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 盤點世界各地令人大開眼界,奇思妙想的公交站臺
    就帶大家到全世界各地去看看那些奇思妙想、妙趣橫生、異想天開的車站。或許看過之後,你也會有一種衝動,動手開始裝扮我們城市中隨處可見的公交車站。阿曼一個鄉村車站俄羅斯一個鄉村車站,廢棄油桶建造而成
  • 奇思妙想實驗室——地湧奇泉
    10月20日,甌江紅·陽光黨群服務中心開展了「奇思妙想實驗室——地湧奇泉」活動。活動開始,社工向青少年們介紹了本次實驗的材料及步驟,隨後分組進行現場實驗。
  • 喝完飲料後的廢棄易拉罐別再扔了
    大家平時喝完飲料後,是怎麼處理廢棄的易拉罐的呢?易拉罐可是一種很好的手工製作小工藝品的材料,不僅容易獲取,而且處理很方便。今天小編來教大家用易拉罐怎麼手工製成直升飛機。讓廢棄的易拉罐重新得到了生命。一起來看吧......
  • 世紀櫻花十二年 奇思妙想不一「漾」
    2017年3月18日下午3點,「世紀櫻花十二周年奇思妙想時光之約」在深圳灣遊艇會拉開溫暖序幕!時尚教父TONY攜眾明星名流、時尚達人,共同慶祝世紀櫻花十二周歲的生日。奇思妙想 吹起春與海的狂想曲十二,是輪迴,亦是起點。十二,象徵著完整、神聖、不可超越。
  • 奇思妙想公司團隊遊|這是一場有味道旅行
    7月,奇思妙想為了為感謝員工為公司發展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增強員工的凝聚力,豐富集體生活,讓員工在繁忙的工作中放鬆身心,以更飽滿的精神更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和工作。(重點:公司組織我們去惠州巽寮灣旅遊啦,吃海鮮、出海、射箭、打反恐、搞團建。)剛收到通知,男同事是這樣的。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