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位於珠江三角洲南端,因地處珠江入海口得名,東與香港涉水相連,南接澳門,北距廣州約140公裡。擁有147個小島星羅棋布,素有「百島之市」美譽。
珠海屬南亞熱帶海洋型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4℃,四季綠色蔥蘢,鮮花盛開,宜居宜業宜遊。全市常住人口160多萬。珠海與澳門陸地相連,與香港隔海相望,同時三地正在修建一條全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當2018年大橋建成通車之時,珠海將成為全國唯一同時與香港、澳門陸路相連接的城市。
近年來,我市緊抓國家「一帶一路」的重大發展戰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橫琴自貿試驗區及港珠澳大橋時代帶來的新機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已建成景區(點)40多處,A級旅遊景區7家(均為4A級景區),分別為圓明新園、羅西尼鐘錶博物館、湯臣倍健透明工廠、農科奇觀、御溫泉渡假村、東澳島、外伶仃島。基本形成了主題公園、海洋海島、溫泉養生、品牌盛事、休閒運動、鄉村生態、會議會展、工業科教、歷史人文、美食購物等十大休閒旅遊產品體系。
一是主題公園遊。
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首期總投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包括了全球最大的海洋主題公園、全國最大海洋主題酒店以及專為中國國際馬戲節打造的「馬戲劇院」等項目。第二期投資500億元,包括海洋王國5D影院、國際馬戲城劇院和酒店、企鵝酒店等。開業以來共接待遊客超4000萬人次,直接創造就業機會2萬人,帶動相關產業就業機會10多萬人。橫琴長隆海洋王國入選了2015年全球TOP25娛樂/主題公園榜單的第13位,2016年再次獲全球主題娛樂協會(TEA)頒發的「傑出成就獎」。現階段,橫琴長隆集團已正式動工建設珠海橫琴長隆第二主題公園,擬建成全世界獨一無二,規模最大的海洋博物館,打造世界級民族旅遊品牌。
二是溫泉養生遊。
港中旅(珠海)海泉灣度假區和御溫泉度假村是全國溫泉旅遊行業的龍頭企業。其中,海泉灣總佔地5.1平方公裡,首期開發建設面積約1平方公裡,投資25億元人民幣。開業以來,累計接待遊客接近3000萬人次。榮獲了全國首家「國家旅遊休閒度假示範區」、全國旅遊標準化示範單位、廣東省溫泉旅遊示範基地等榮譽;第二期項目擬五年內投資200億元,重點包括童話世界主題公園、植物園、五星級酒店和商業綜合體等設施。御溫泉是中國溫泉行業的重要開創者之一,曾獲得「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品牌」、「中國旅遊知名品牌」和中國溫泉行業服務標準示範點等殊榮。2016年御溫泉作為服務行業代表獲得珠海「市長質量獎」。
三是海洋海島遊。
格力海島投資有限公司在東澳島建設運營玲玎海岸項目,第一期項目投資13.2億元,主要是格力東澳大酒店項目。格力地產在大萬山島投資1.3億元打造靜雲山莊,今年4月7日榮獲被譽為中國酒店業「奧斯卡」的中國酒店星光獎「中國十佳休閒度假酒店」。萬山區萬洋公司計劃投資13億元建設桂山島國際遊艇會項目,擬配置遊艇泊位117個,將配合廣東省遊艇碼頭開放試點工作,推動港澳遊艇自由行,預計2018年一期項目可建成營業。
四是品牌盛事遊。
我市現已形成多個具有國際影響力,深受遊客喜愛的文體旅遊活動品牌盛事。2016年第十一屆航展觀展總人數36萬人次,帶動展會期間全市總接待遊客105.1萬人次,接待過夜遊客36.73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7.65億元。中國國際馬戲節、沙灘音樂派對、北山國際音樂節等品牌活動吸引大量國內外遊客,已成為宣傳我市城市形象的重要載體及核心文化旅遊產品。
五是休閒運動遊。
通過大力推動「旅遊+體育」,重點發展以九洲帆船基地為載體,全國帆船帆板錦標賽為平臺的濱海運動項目,發展以橫琴國際網球中心為載體,WTA超級精英賽為平臺的健身運動項目,把體育賽事、全民健身和休閒旅遊有機結合起來,全面發展體育旅遊產業、普及全民健身運動、塑造城市品牌形象。此外,環中國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泛珠三角超級賽車節等項目也已成長為我市體育旅遊項目的重要名片。
六是鄉村生態遊。
鬥門「十裡蓮江農業觀光體驗園」,總體規劃面積1180畝,已投資8000萬,是一個綜合性現代農業休閒旅遊項目,被評為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五星級示範創建企業和廣東省休閒農業及鄉村旅遊示範點。已投資1.6億元的鬥門逸豐生態養生園,於2016年3月份被評為廣東省重點旅遊建設項目預備項目。近年來,鬥門和西部地區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鄉村生態旅遊,已經具備打造成為珠三角及港澳地區重要的鄉村旅遊度假勝地的條件,鬥門和金灣的鄉村旅遊串聯線路於2015年入選了中國鄉村十大品牌線路。
七是會議會展遊。
2016年,全市共舉辦會議超2500場,同比增長接近80%,參會總人數接近70萬人次;全市共舉辦各類展覽31場,展覽總面積超過31.55萬平方米。隨著2014年華發國際會展中心、2016年珠海大劇院的落成使用,國際列印耗材展、國際汽車展、國際遊艇展、國際智能電網展等商務會展旅遊已成為我市經濟的新增長點。
八是工業科教遊。
經過多年培育,羅西尼鐘錶工業旅遊項目已發展成為廣東省首批工業旅遊國家4A級景點,2016年接待遊客超50萬人次,帶動現場消費超8千萬元;麒麟啤酒(珠海)、湯臣倍健等工業旅遊發展前景良好;依託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著力推動研學旅遊發展。當前,我市正著力培育航空體驗、觀覽飛機製造、保健食品等一批工業科技旅遊新產品,擴大珠海旅遊資源基數,從而推動珠海旅遊業多元發展。
九是歷史人文遊。
充分挖掘香山文化、特區文化等歷史文化資源,已形成摩崖石刻、梅溪牌坊(陳芳故居)、南屏北山村(楊氏大宗祠)、唐家灣古鎮(唐紹儀共樂園)、會同古村(莫氏棲霞仙館)、愚園(徐潤故居)以及鬥門鎮南門村菉猗堂、接霞莊、鬥門舊街等一批歷史人文古蹟景點。繼續講好蘇兆徵、林偉民、楊鮑安等革命先烈和淇澳白石街抗英、桂山號英雄登陸等愛國主義故事,促進紅色旅遊景點品質提升。深入挖潛南粵古驛道歷史文化資源,拓展豐富古驛道沿線景區景點古村落遺存的文化內涵和旅遊功能,重點依託我市岐澳古驛道,計劃年內開展定向越野賽、騎行賽、攝影和微電影賽。完善「一院兩館」以及古元美術館、市圖書館、市文化館等文化地標和公共設施的旅遊接待功能,滿足遊客的文化需求。
十是美食購物遊。
珠海本地美食以粵菜菜係為主,卻也形成了不少有自身特點的美食片區。其中,以萬山對蝦和「伶仃三寶」(將軍帽、狗爪螺、海膽)的海島美食,已經成為珠海重要的旅遊資源,《舌尖上的中國2》第六集《秘境》中,萬山島旖旎風光、漁民手釣絕技和飲食烹飪技藝催熱了前來海島旅遊的饕餮食客。此外大赤坎燒排骨、金巢琵琶鴨、唐家茶果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表的一批傳統美食,已逐漸成為珠江西岸城市美食旅遊目的地。此外,近年來珠海旅遊購物街區打造日益成熟,華發商都、富華裡步行街、揚名廣場、誠豐廣場等一批商圈和商業綜合體陸續建成營業,成為市民遊客逗留熱點;正著力打造「珠海手信」城市品牌,深入挖掘開發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珠海特色手信,初步形成了以工藝紀念品、特色旅遊食品、日用品為主的旅遊商品。
1.濱海觀光遊:海天驛站—珠海大劇院—珠海漁女—(遠眺)港珠澳大橋—愛情郵局—城市客廳—拱北口岸;
2.休閒海島遊:香洲港—東澳島(格力東澳大酒店)、外伶仃島(4A)、萬山島或者桂山島(藍色海岸民宿)—品海島美食(海膽、狗爪螺、將軍帽、石九公);
3.美麗鄉村遊:逸豐生態養生園或十裡蓮江農業觀光園—御溫泉渡假村—鬥門舊街—南門村(菉猗堂、接霞莊)—停雲小鎮—石龍村民宿—清荷農場—南澳度假村—竹洲水鄉水利風景區(鼎元農莊);
4.主題樂園遊:珠海橫琴長隆國際海洋度假區—星樂度·橫琴露營樂園—橫琴芒洲溼地公園—圓明新園;
5.人文歷史遊:高新區會同社區—唐家古鎮(唐國安紀念館、會同村、共樂園、淇澳白石街、蘇兆徵故居)—梅溪牌坊—北山大院(楊氏大宗祠) ;
6.暢享航空城:金沙灘(三灶舞獅舞龍、三灶鶴舞、三灶編織等)—愛飛客航空科普基地—湯臣倍健透明工廠—海泉灣度假區;
7.香山古驛道沿線遊:香洲區普陀寺—高新區聯合國際學院文化小鎮。(全長6公裡,其中包含2.9公裡古驛道本體山地遺存段、0.4公裡瀑布景觀段、0.4公裡溪流景觀段、0.2公裡竹林景觀段、0.1公裡溼地景觀段和2公裡古驛道連接線段新建步行道。古驛道精品段沿線設有2處驛站、3處驛亭,同時結合沿線景觀建設11處景觀節點,其中包括觀景平臺5處、古橋2處、摩崖石刻1處、親水景觀2處、溼地景觀1處。)
8.地道珠海美食遊:鬥門區美食(黃沙蜆、大赤坎叉燒、鴨扎包、重殼蟹、白蕉海鱸等)—高新區美食(唐家餚美食、茶果、葉仔餈、蝦米餈、角仔等)—萬山區美食(海膽、狗爪螺、將軍帽、石九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