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報報導:讓荊楚茶香飄向更遠的遠方

2021-01-09 瀟湘晨報

湖北日報評論員 周磊

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代表著一種氤氳千年的傳統文化,一種悠然閒雅的生活態度。深入挖掘自身潛力,把這篇「茶文章」做深做細做實,才能真正把盛產茶葉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3萬片「川」字青磚茶,800斤宜紅茶,5000份長盛川青磚茶,12月23日,一輛輛滿載湖北茶的貨車,從赤壁、五峰、宜昌三地出發,向遙遠的蒙古國駛去,繼續書寫著「羊來茶往」的美好故事。萬裡茶道,穿越百年,傳遞的是超越國別、患難與共的綿綿溫情。湖北茶,也藉此開啟了一段走向遠方的新徵程。

湖北是「茶祖」神農、「茶聖」陸羽的故鄉,擁有優良的氣候資源優勢,產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明清時期,湖北的茶葉就開始出口海外,漢口曾是全國茶葉出口三大口岸之一,被稱為「東方茶港」。千百年來,荊楚之地,孕育了赤壁青磚茶、恩施玉露、武當道茶、宜紅茶、英山雲霧等多種名茶,茶產業發展,對形成地方特色經濟發展模式意義重大。讓湖北茶浸潤更多人的心田,是壯大湖北茶產業、推動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讓湖北好茶煥發自身光彩、實現更大價值的需要。

時至今日,湖北茶業發展規模進一步擴大,成為我國重要的產茶區之一,無論是產量還是產值均呈現規模化發展趨勢,海外貿易也逐步擴大。但與此同時,湖北茶的名氣叫得還不夠響,出口和國際化水平仍處於較低水平。龍頭企業缺失,品牌影響有限;出口規模遞增,比較優勢不足;初級製品居多,產業鏈條較短,這些既是湖北茶產業「走出去」的痛點,也是湖北茶產業「走進去」的突破點。深入挖掘自身潛力,把這篇「茶文章」做深做細做實,才能真正把盛產茶葉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茶不僅是一種飲品,更代表著一種氤氳千年的傳統文化,一種悠然閒雅的生活態度。往昔,東西方曾以茶為媒,開啟了文明的交流與碰撞;今天,抓住「一帶一路」、「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等新機遇,古老的茶文化如同時空交匯的紐帶,已融入更為宏大的時代畫卷之中。一葉千年,「萬裡茶道」不僅是一條茶葉國際交流合作的橋梁,也是一道文化融合與傳播的橋梁。品牌叫得響,市場才能打得開,賣茶葉不應僅僅是賣產品,浸潤和涵養了茶文化的茶產業,才能煥發出更加彭勃的生命力。推動湖北茶更好地走出去,亟待創新理念,打好文化牌,精心打造歷史傳承悠久、地域代表廣泛、產品特性鮮明和社會認可度高的區域公用品牌,提升湖北茶葉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讓世界了解中國茶,了解湖北茶,正是對綠色新發展理念的呼應和傳承。如何從一片片茶葉,一座座茶山,一條條青磚古道上汲取發展的力量,讓湖北的茶產品更好地融入日常生活,還需要今天的人們進一步去挖掘和書寫,讓荊楚茶香飄向更遠的遠方。

【來源:湖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讓楊棚茶香飄得更遠
    同時,積極推進村裡小茶廠的整合,改變全村茶廠『小弱散』現狀,培育楊棚村茶產業龍頭企業,讓楊棚茶香飄得更遠,讓更多的村民通過茶產業收穫幸福生活!」【來源:池州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萬裡茶道集結賽】湖北:漫步幽幽古巷,攜一脈茶香尋味靈秀荊楚
    荊楚網客戶端一荊楚網消息(記者黃康 通訊員 施夢羽)一片承沐風露霜華的新綠芽葉,穿越萬裡凝結了茶香靈韻;一條刻盡滄桑轍痕的青石板街,古樸瓦礫映現出歲月斑駁;一段鼎盛昌華似錦的城市記憶,車船沓來見證著時代風雲。漫遊荊楚,嘆神州中南寶地,如明珠落於江漢。
  • 長圖漫捲 鶴舞祥雲 H5《坐著高鐵看湖北,美美噠》流淌詩和遠方
    掃碼看H5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趙莎莎祥雲環繞青山,一列高鐵駛來,在長圖間穿行荊楚,串起座座城市,賞美食美景,看白鶴飛舞、銀杏金黃……湖北日報原創H5《坐著高鐵看湖北,美美噠》,以楚風楚韻展示「高鐵湖北10月1日至8日,央視新媒體推出大型主題報導《坐著高鐵看中國》,全景式展示「十三五」成就和中國之美。湖北,九州通衢,高鐵裡程超過1600公裡,居全國前列。在這一大型主題報導中,湖北如何展現地方特色?湖北日報策劃推出系列融媒報導,新媒體作品《H5丨坐著高鐵看湖北,美美噠》是其中之一。新媒體作品,以創意取勝。
  • 上聯:一縷茶香飄四海(邀請下聯?)
    靜坐歲月,沏一壺香茶品味生活,短暫的清閒中,賞一縷茶香飄逸。冷冬,是外面的世界,而茶的溫暖和色彩,卻是室內的溫馨。沏一壺茶,約幾位摯友,輕輕鬆鬆中,溫暖心的浪漫。更多的人一起飲,就會增加更多的忙碌和喧譁,茶香,也就更加的濃烈。一縷茶香飄四海,隨氣流飄向遠方。與雲朵相伴,歸入大海。與晨露相伴,凝結成冰。飄向花卉,增添滿身的香氣。進入葉子的身體,化作綠綠的生命。
  • 湖北恩施:玉露茶香飄出大山
    中新網·湖北湖北恩施:玉露茶香飄出大山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7日 17:22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韓正: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湖北鄉村教師職稱評定實行定向評審定向使用俄發現洞穴熊遺骸 距今逾2.2萬年中新網湖北新聞9月17日電 (趙盛迷 劉嬌)「為恩施點讚,恩施產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9月16日上午10點,隨著熱鬧的鑼鼓聲和歡呼聲,央視大型融媒體行動《走村直播看脫貧》網絡直播在恩施市白楊坪鎮洞下槽村拉開了序幕。
  • 2020年度湖北旅遊行業傳播力十佳景區揭曉 重燃荊楚生機
    圖:2020年度湖北旅遊行業傳播力十佳景區(景點)揭曉並頒獎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人民網、新華社、央廣網、國際在線、湖北日報、荊楚網、長江日報等各級媒體,重點關注報導省內惠遊湖北、文旅融合、經濟復甦等方面,正面宣傳效果顯著
  • 《湖北日報》關注宜昌!_荊楚號_荊楚網_湖北日報網
    8月29日《湖北日報》第八版整版聚焦宜昌!《湖北日報》第14版整版聚焦宜昌(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曙松 攝)無中生有,崛起產業高地採訪枝江電子信息產業,大家不約而同提到一個人:杜馮林。他是誰?當地人這樣介紹:土生土長的枝江人,在深圳打拼多年。他的另一個身份,是湖北華鑫光電有限公司總經理。
  • 湖北日報重磅出品:百家媒體看恩施系列報導
    湖北日報客戶端今日重磅推出百家媒體看恩施系列報導藉此次「百家媒體看恩施」機遇,恩施州向外盛情邀約——來恩施賞山水美景、品舌尖美食、享民俗盛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翟興波 通訊員 胡軍)微風吹過,空氣中瀰漫著茶香,沁人心脾。蒙蒙煙雨中,大家走進茶園,一路歡歌笑語。導遊唱上一段《黃四姐》,美妙的音樂、幽默的歌詞,唱出了土家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 湖北日報,70歲生日快樂!
    我們駐足回望,不只是感懷歷史,更是不忘來時路,繼續向遠方;我們致敬70年光榮歷史,不只是回味過去的榮耀,更是把初心和使命銘刻於心,讓奮鬥從歷史延伸到未來。奮進新時代,更大的輝煌等待我們去書寫。5月31日,湖北省委決定,成立湖北日報社和新華社湖北分社,人員以原《江漢日報》和《鄂豫報》的工作人員為基礎組成,兩個單位由一個黨組統一領導。同時,省委任命,陳冷同志為湖北日報社社長,我為新華社湖北分社社長兼湖北日報社副社長。分社的主要任務是向《湖北日報》供稿。從此,我和湖北日報結下了不解之緣。
  • 秋風飄向遠方
    秋天的風,夾雜著豐收的喜悅,稻穀的香,水果的香,都隨著秋風飄向遠方。這,就是秋天的風。
  • 《荊楚文庫》典藏優秀荊楚文化
    圖為:《荊楚文庫》第一批編纂出版的部分成果。    湖北日報訊 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海冰 通訊員 鄒典佐荊楚文化是悠久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地位舉足輕重。「汲取傳統文化營養,提升文明水準,重要的一項基礎工作就是整理歷史遺存的文獻典籍,全國性及區域性圖書總匯工作應運而興。」5月9日,《荊楚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總編輯馮天瑜在發言中說。
  • 荊楚文化歐洲行 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英山纏花驚豔羅馬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王兵 攝)湖北日報訊(記者王兵、通訊員吳滕鈺、陳平)「真漂亮!」6月29日,正在義大利羅馬舉行的「荊楚文化歐洲行——湖北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現場,幾位羅馬市民拿起英山纏花飾品,驚嘆其精美絕倫的工藝,紛紛對現場展演的傳承人陳廣英豎起大拇指。
  • 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公布 湖北日報《致敬仁心...
    湖北日報訊(記者趙章)2020中國新媒體大會11月19日在湖北長沙舉行。在下午舉辦的「內容創新創優」分論壇上,中國記協新媒體專業委員會發布了「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中央媒體)」和「2020中國新媒體戰『疫』十大精品案例(地方媒體)」,湖北日報《致敬仁心 感恩大愛》大型融媒報導成功入選。
  • 天門市2款農產品獲評「荊楚美味之湖北好網貨」
    天門日報訊(全媒體記者謝婉靜)近日,記者從市商務局獲悉,在省委農工部、省商務廳、省農業廳、省工商局、省質監局和省糧食局共同發起實施的「荊楚優品」工程中,我市武漢紅日子食品有限公司的伍仁醬丁、天門元淼農業產業化發展有限公司的原味餈粑獲得「荊楚美味之湖北好網貨」稱號。
  • 湖北:荊楚文化走進童話王國丹麥
    湖北:荊楚文化走進童話王國丹麥 2017-01-10 | 來源: 新華網   原標題:荊楚文化走進童話王國丹麥  五星紅旗、紅燈籠、中國結……1月7日,丹麥第二大城市奧胡斯的玻璃音樂廳被中國元素裝扮地煥然一新,兩千餘名丹麥民眾與來自中國湖北藝術團的藝術家們在這裡共同參加了「中國廟會」,慶祝即將到來的中國春節
  • 荊楚文化·湖北味道——楚菜文化節
    業內人士認為,該標準的發布和推廣,有利於規範楚菜製作與經營,使楚菜製作有章可循、楚菜質量與安全更能得到保障;有利於引領楚菜發揚光大,弘揚荊楚文化;有利於推動楚菜品牌化、產業化及國際化發展
  • 當湖北春暖花開疫情結束後,你是否願意踏上荊楚大地農村的旅途?
    我和湖北並非一面之緣,其一,是二十年前,曾踏上過這片荊楚大地。那時匆忙,如同你我擦身而過卻互不相識。只待春暖花開疫情結束時,我想踏上這片荊楚大地,再去擦身而過的黃鶴樓看看,再去朋友的故鄉走走,再去湖北農村看看。我嚮往的是有煙火的生活,有煙火的地方,就是農村。
  • 湖北荊楚理工學院畢業生餘恆菊貴州支教8年
    原標題:湖北荊楚理工學院畢業生餘恆菊貴州支教8年(資料圖片)  6月20日,湖北荊楚理工學院一行人來到貴州省長順縣敦操民族學校後,與學校達成幫扶協議:幫助學校建一個40人的微機實驗室,並免費培訓學校教師。  原本素不相識、遠隔千裡的兩所學校能夠走到一起,這與荊楚理工學院2005屆校友餘恆菊關係密切。8年前,餘恆菊從湖北沙洋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現荊楚理工學院)畢業後,瞞著父母三次放棄條件好的工作,到貴州支教至今。
  • ​「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 書寫荊楚風流!
    ​「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 書寫荊楚風流!「與愛同行 惠遊湖北」主題系列文藝作品徵集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旅廳、省文聯指導,「學習強國」湖北學習平臺主辦,聚焦湖北人文風光、靈山秀水、民俗活動和特色旅遊文化活動,寫美文、畫美景、拍美片。
  • 綠滿荊楚-荊楚網專題
    今天的湖北,資源最好,景觀最美,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態功能最完善的森林全都在林場和森林公園。    從1990年起,湖北建立第一家省級森林公園——江夏青龍山公園,之後腳步加快,到目前,在原有270家國有林場基礎上,先後建起34家國家級森林公園,59家省級森林公園。    到林場採風,為森林立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