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手容易「復婚」難。
文華財經1月15日晚間公告稱,2020年1月20日前已無法按期完成整改,並自陳是由於「忽視監管要求」,而未能按照監管要求完成整改,同時直接承認「存在僥倖心理」。
隨後大商所、上期所和鄭商所等交易所發布通知,通知顯示,為完成穿透式監管合規整改工作,各交易所將整改最後期限由2020年1月20日延長至3月1日,3月1日後,所有會員的信息系統和外接系統,必須符合監管要求。
第一財經記者晚間撥通了文華財經總經理尚守哲的電話。他對記者回應稱,文華財經在期貨公司安裝好中臺系統後,期貨公司有一個月的時間做測試和試運行,如果期貨公司新上線的系統後出現問題時,可以切換回文華財經的大系統,不會影響投資者正常使用。
不過,期貨公司是否會再次接納文華財經?多家曾發公告抵制文華財經的期貨公司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將會以監管合規為第一位考慮要素,目前持觀望態度。
延期40天
文華財經15日公告稱,2018年9月證監會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期貨經營機構客戶交易終端信息採集有關事項的公告》(證監會公告【2018】27 號),明確要求客戶指令直達期貨公司,整改時限是2019年6月14日。由於文華忽視監管要求,未能按照監管要求完成整改。2019年11月20日,四家期貨交易所發布了《關於落實穿透式監管相關要求的通知》。因為文華存在僥倖心理,2019年6月14日後依然沒有完成合規整改,導致交易所發布通知時,2020年1月20日前已無法按期完成整改。公司承諾目前最新技術方案已完全符合監管要求,如仍未達到監管要求,將為此承擔法律責任。
「幾家交易所延遲穿透式整改期限,是因為文華財經目前市場佔有率過高,若不對此幹預,對於文華財經、期貨公司、以及期貨市場都不利,以及受到傷害最大的是投資者。」有期貨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此次延期可能的原因。
不過,對於延期整改,市場上的聲音也褒貶不一。
部分業內人士認為,此時整改太遲,因為3月1日前期貨公司沒有足夠時間對系統反覆測試,更不會願意承擔上線後可能發生的技術性風險。
某期貨公司高管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目前市場上文華財經的確是做的比較好的交易軟體,也只所以在向用戶收費後,市場佔有率還能保持90%。此次文華財經的事件對期貨公司來說也是一個機會,藉此機會重塑軟體供應商格局,打破壟斷才能激發市場競爭活力,提升各方的議價空間。
集體分手風波
2020年1月10日,中信期貨、永安期貨、華泰期貨、海通期貨、南華期貨、廣發期貨、招商期貨等一批國內頭部期貨公司集體暫停或關閉文華財經的交易接入,成為期貨業開年以來影響最大的一個事件。
當外界尚不知何故時,文華財經發文道出原委。
1月12日凌晨1點45分,文華財經稱:「現已完成可以符合穿透式監管要求的中臺系統解決方案。為儘快推進安裝部署工作,公司決定向各期貨公司免費提供中臺系統的全套軟體產品和相關技術支持。」以此挽回與各家期貨公司的合作。
從公告內容看,文華財經被多家期貨公司停用的原因是交易軟體不符合穿透式監管要求。但在期貨業看來,真正導致多家期貨公司與文華財經「分手」的導火索,是文華財經欲將穿透式監管所需的技術經濟投入,轉嫁給期貨公司。
穿透式監管是指,各期貨交易所2019年11月20日發布的《關於落實穿透式監管相關要求的通知》,要求客戶通過交易終端軟體下達交易指令的,期貨公司應確保客戶下達的交易指令直達其信息系統。
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若要符合監管的穿透式管理,文華財經需要將中臺系統的伺服器部署在期貨公司,但是這筆費用文華財經想讓期貨公司來承擔,且最初期貨公司和文華財經合作時以經付過錢了。」
最早是廣州期貨和美爾雅期貨分別於1月3日和1月6日陸續發布公告稱,文華財經交易軟體存在不符合監管要求的情況及可能停用。
隨後,文華財經回應稱,近期市場上流傳「文華財經交易軟體存在不符合監管要求的情況及可能停用」是謠言,文華方面已給出了解決方案,並已發到各家期貨公司。但穿透式監管的技術需要經濟投入,有的小期貨公司不想投入,拒絕升級。因此,屆時僅僅是個別不想升級的小期貨公司的客戶會受到影響。
隨著停用文華財經的期貨公司數量的增多,1月8日文華財經又發布了關於穿透式監管的升級公告,稱此前忽視了與期貨行業上下遊的溝通,導致在職責分工和投入分配兩方面和期貨公司產生了分歧,也給市場及投資者帶來了困擾。公告特別指出,文華財經正在針對小型期貨公司制定特別的方案和新版軟體。正在加班加點開發,爭取1月20日前完成。
但是公告中並未提及期貨公司所關心的收費問題。
於是2020年1月10日,國內頭部期貨公司集體宣布與文華財經「分手」。
「期貨公司都願意和文華財經合作是因為,在期貨市場投資者看來,它們的軟體確實好用,因此有一定的客戶黏性。如果終止與文華財經的合作,期貨公司確實會有客戶流失的風險,增加獲客成本。但是文華財經將自己的合規成本轉嫁給期貨公司的做法實在不合理。」有期貨業人士稱。
整改仍存博弈
不規範,就整改。但文化財經的應對態度,並不令人滿意,如其自己所言,一直心存僥倖。
1月12日,文華財經宣布,將拿出一切努力,配合穿透式監管平穩落實。其中,為儘快推進安裝部署工作,公司決定向各期貨公司免費提供中臺系統的全套軟體產品和相關技術支持。
具體解決方案方面,文華財經公告稱,根據上述部署方案,中臺系統遵照合規性要求,如能直接部署在期貨公司的伺服器上,則可保證用戶交易指令直達期貨公司。在期貨公司準備好設備及網絡後,公司可配合期貨公司迅速完成中臺系統部署方案的實施。完成部署後,文華PC端和手機端的所有產品和功能不受影響,可繼續使用。
考慮到期貨公司可能因種種特殊原因無法及時安裝部署中臺系統,為最大程度保障客戶服務的連續性,公司參照同行業其他軟體的技術實現方式,推出過渡性的wh6直連版方案,並向期貨公司提交了上線申請。該方案期貨公司無需投入設備和網絡,也不發生其他費用。新版wh6軟體上線後,客戶指令直連期貨公司的網關,可保障基本交易功能不受影響,但投資者暫時無法使用條件單、損贏單、畫線下單等需要期貨公司中臺系統支持的雲端交易功能。
期貨公司業內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滿足穿透式監管的情況下,預計部分期貨公司會接受文華財經安裝部署中臺系統。但是系統具體運營情況如何,是否穩定,決定了期貨公司是否與其繼續合作。
公開資料顯示,文華財經是一家創立於1996年的金融科技公司,已與40家證券公司、146家期貨公司和1510家投資管理公司有合作。「文華隨身行」作為文華財經向投資者和期貨公司免費提供的行情、交易軟體,目前移動端市場佔有率高達90%。
不過,期貨公司是否會與文華財經「重修舊好」,還很難下定論。從多位接受採訪的期貨機構來看,他們目前更多仍持觀望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