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受訪者微信聊天時愛用表情符號 "微笑"最受歡迎

2020-12-12 人民網傳媒

原標題:76.0%受訪者微信聊天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漫畫:勾犇

  最近發布的本年度全球網民表情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10個表情符號包括「愛心」「大哭」「微笑」「笑哭」等,其中表情符號「笑哭」雄踞榜首。如同文字,每一個表情符號都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和情感。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在使用微信聊天的過程中,76.0%的受訪者會頻繁運用表情符號。受訪者最歡迎的表情符號是「微笑」(41.0%)、「呲牙」(33.2%)、「調皮」(27.6%)、「愛心」(27.4%)和「得意」(26.2%)。

  76.0%受訪者使用微信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從事市場營銷工作的喬亞楠,每天都要花大量時間在微信聊天上。除了工作聯絡,還要維繫朋友感情。喬亞楠告訴記者,她非常喜歡在聊天時通過表情符號表達情緒。「不用表情符號會覺得很無趣」。

  「不光是聊天,我發朋友圈也必須帶著表情符號。」大二學生李碩認為,文字表達冷冰冰的,顯得沒什麼人情味兒。「跟老師微信溝通,我會發賣萌、微笑這類的表情表示尊重,塑造一個乖學生的形象。跟親近的朋友同學聊天,就會發『迷之微笑』『挖鼻孔』『笑哭』那種特別有『內涵』的,至於是什麼意思,大家都懂」。

  調查顯示,在使用微信聊天的過程中,76.0%的受訪者頻繁運用表情符號,22.4%的受訪者偶爾使用,幾乎不使用表情符號的受訪者僅佔1.6%。

  如今的微信早已不是年輕人的專屬品。去年夏天,年近50歲的周曆華在女兒的強烈要求下,學會了使用微信。「大多數時候是和老婆孩子聊天,建了一個叫做『吉祥三寶』的家庭小群,樂趣多多」。周先生表示最近微信玩得很溜,愛上了用表情符號,「我現在問孩子在忙啥,都會在這句話後面加個呲牙笑的表情,顯得自己親切。不過要說正事,還是會用文字,文字是內容的基礎,表情符號是錦上添花」。

  調查顯示,41.2%的受訪者更傾向於用表情符號表達特定的情感,17.3%的受訪者傾向使用文字,41.6%的受訪者會視情況而定。

  受訪者最歡迎的表情符號是「微笑」(41.0%)、「呲牙」(33.2%)、「調皮」(27.6%)、「愛心」(27.4%)和「得意」(26.2%)。其他依次為:「笑哭」(21.1%)、「偷笑」(19.7%)、「大哭」(19.7%)、「再見」(12.8%)、「鼓掌」(11.5%)、「害羞」(9.4%)、「發呆」(9.4%)、「愉快」(6.7%)、「兩眼冒愛心」(6.1%)、「奮鬥」(6.0%)、「摳鼻」(5.9%)、「壞笑」(5.9%)、「親親」(5.8%)、「陰險」(3.0%)和「可憐」(2.3%)等。

  表情符號被解構 58.7%受訪者認為「搞笑化」解讀可緩解日常生活壓力

  「我沒法用文字詳細說明我的狀態,但是『迷之微笑』或者『再見』的表情發出來,同事和朋友就知道我的情緒了,當然這也是一種開玩笑的表達。」喬亞楠認為,表情符號比文字表達更直觀簡潔,甚至能表達出很多文字說不出來的效果。

  李碩也表示,表情符號是最為通用的「語言」,使用起來方便快捷。「有時候安慰別人,會說『給你一個巨大的擁抱』,可打字出來需要時間,『抱抱』的表情就可以快速替代這句話,而且顯得很有溫度。」李碩特別喜歡一個表情連發三次使用,「這樣表達情緒更飽滿,讓人覺得自己更熱情」。

  對於使用表情符號的原因,56.9%的受訪者表示表情符號使用方便,不需要花費太多時間手動輸入;52.1%的受訪者認為表情符號比文字表達更為直觀簡潔;49.8%的受訪者覺得表情符號可以衍生出很多「惡搞」的含義,使用它們能夠緊跟潮流;49.8%的受訪者認為表情符號能夠表達情感和情緒,使聊天的過程更有現場感、親切感;另有8.2%的受訪者表示使用表情符號沒有特殊原因,只是因為習慣。

  「現在的表情符號可不能隨便用,我家閨女告訴我,用錯了意思會鬧笑話。」周曆華說,「明明是『微笑』的表情,她們就告訴我發這個是『瞧不起』的意思,不能隨便發,尤其不能跟年輕人發。還有『再見』也是,好像也不太好用。我現在都存了其他的表情包,跟我女兒微信聊天結束都用那個道別的表情包了。」

  李碩認為,還有一些表情符號被我們習慣性地錯用。「『擊掌』的表情符號,根本就沒有祈禱的意思,現在大家也都習慣了用那個表示『雙手合十』和祝福的含義;『笑哭』據說本來是『破涕為笑』的意思,後來變成了『哭笑不得』『無奈』」。

  對於表情符號被解構的情況,58.7%的受訪者認為當下網絡文化盛行,「搞笑化」的解讀可緩解日常生活壓力;55.5%的受訪者表示表情符號創作在視覺表達上存在爭議和偏差;45.6%的受訪者覺得在跟風使用的過程中形成刻板印象和固有理解習慣;26.3%的受訪者反映,代際差異擴大了不同群體對表情符號含義的認知差異。

  受訪者中,00後佔0.8%,90後佔21.5%,80後佔53.5%,70後佔18.1%,60後佔5.5%。32.3%的受訪者來自北上廣深,17.6%的人來自其他一線城市,29.5%的人來自二線城市,19.3%的人來自三四線城市。(韓雪瑩)

(責編:宋心蕊、趙光霞)

相關焦點

  • 76受訪者微信聊天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最近發布的本年度全球網民表情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10個表情符號包括「愛心」「大哭」「微笑」「笑哭」等,其中表情符號「笑哭」雄踞榜首。如同文字,每一個表情符號都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和情感。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對2000名受訪者進行的調查顯示,在使用微信聊天的過程中,76.0%的受訪者會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 調查:臺灣76%受訪者想創業 超6成以負債收場
    中新網6月21日電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報導,島內薪資長期低迷,為追求較高收入,許多臺灣年輕人自行創業,根據臺灣人力銀行調查,高達76%受訪者有意或已經創業。然而6成以上是以負債收場。調查顯示,有76%受訪者有意或已創業;至於在創業項目方面,以特色小吃(32.67%)最受創業者青睞,其次則是冰品飲料(20.63%)、餐廳美食(19.80%)、早午餐(17.82%)及個性化商品(14.85%),顯見青年創業多以門檻較低的餐飲業為主。
  • 聊天最愛用什麼表情符? 全世界都愛用這個
    參考消息網3月15日報導 臺媒稱,脫離不了社交軟體的現代人,對各式各樣能夠表達情感、意見、態度的表情符號自然也不陌生。根據英國《衛報》消息,這些由日本人1998年發明的新玩意已成為世人互動的主要工具之一,而且各國因風土民情不同,喜歡使用的表情符號也大異其趣。
  • 微信怎麼給表情加小辮子 打出表情左右兩個小辮子符號
    微信怎麼給表情加小辮子呢?最近小編剛剛學了一個有趣的小技能,就是給微信的表情上加小辮,其實不僅僅是微信上,很多聊天軟體上都能給表情加小辮子,真的是非常的有趣。剛好這兩天表情加小辮子又火了起來,小編就把加小辮子的方法給大家仔細說說,其實很簡單,就是複製兩個特殊的文本,然後將表情插入到中間就行,辮子一甩,誰都不愛!
  • 微信暱稱怎麼添加表情符號
    怎麼給微信暱稱添加表情符號呢?個性化的暱稱可以展示更出色的自己,一個好的暱稱往往能引來更多的注意,同時使用豐富生動的表情符號做為暱稱的「裝飾」,將會使微信暱稱更顯魅力。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給微信添加暱稱的具體方法。
  • 微信上線「靈魂」表情包,聊天表情包藏著多少小秘密?
    答案大概率是:手機,充電器和表情包。11月18日,據微信官方消息,微信推出了6個新表情,一時之間引發熱議,更是被不少網友戲稱為「靈魂表情包」、「五阿哥同款」。▲微信新增的6個新表情。▲「讓我看看」表情由於同《還珠格格》中的角色「五阿哥」的一個表情極其類似,成為不少網友調侃的對象。在「#聊天時千萬別只發文字#」的微博熱搜話題上,幾千位網友在這個話題之下分享了自己只用文字聊天造成的尷尬場面。不帶表情的文字在屏幕上顯得拒人於千裡之外,對話不超過三個回合便走向終結。
  • 「表情包」、「表情符號」、「貼圖」 用英語怎麼說?
    它由名詞 「emotion(情緒)」 和 「icon(符號)」 組合而成。「Emoticon」 主要由標點符號組成,看上去很像人類的面部表情或身體動作,「emoticon」 也可以叫做 「smiley(微笑符號)」。比如,有些人給朋友發信息的時候,會用 「a colon(一個冒號)」 和 「a bracket(半邊括號)」 組成開心或難過的面部表情。
  • 心形表情符號,排名
    說「我愛你」可能很難。但是發送心臟表情符號?沒問題!在情人節那天,由於我們情緒沉重的手指向全球發送了愛的象形文字,因此心形表情符號的工作已告一段落。 但是,並非所有這些表情符號主食都是一樣的。實際上,它是整體上使用次數最多的表情符號-總共最受歡迎的表情符號是:面對歡樂的眼淚,因為每個人都喜歡衝突的情感。
  • 杜拜交通指示牌的表情符號是什麼意思?
    華輿訊 據杜拜中華網報導 在平時的聊天裡,大家都會廣泛使用表情包,各種表情符號可以很符合人們當時聊天的心情,而現在杜拜把一些表情符號運用到了交通方面,這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起了一些作用!道路運輸管理局(RTA)在一些地區安裝了智能表情符號,試圖強制實施限速40公裡每小時的規定,但最近發生在學校社區附近的悲劇事故已經呼籲學校區域內的居民養成更安全的駕駛習慣。智能標誌根據司機當前的速度顯示微笑或憤怒的表情。RTA已經在杜拜學校附近的斑馬線安裝了這種裝置。
  • 2019 年度 Emoji 表情揭曉:愛心笑臉最受歡迎
    自 2014 年起,Emojipedia(表情圖標百科)將每年的 7 月 17 日定為世界表情符號日。在今年的世界表情符號日上,Emojipedia 照例公布了年度 Emoji 表情。
  • 年輕人的社交,在微信表情裡
    而對於不同年齡段的使用人群來說,00後最愛「捂臉」,90後偏愛「笑哭」,80後最愛用的是「呲牙」,70後鍾愛的是「捂嘴笑」。不久前,某地「骨幹教師培訓」的一份「討好」學生的課件在網上流傳開來。在這份培訓文檔中,圖文並茂地講述了表情和圖片使用的「雷區」。諸如在老師們看來,「微笑」的表情表示鼓勵,但在學生看來,就是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尬笑。
  • 微信表情小辮子怎麼添加?微信表情左右小辮子符號添加教程
    原標題:微信表情小辮子怎麼添加?微信表情左右小辮子符號添加教程     微信表情左右小辮子要如何添加?這個就是給微信的表情添加頭髮,兩個小辮子非常的可愛,這個小辮子表情也成功上了熱搜,讓小夥伴們都想要知道怎麼才能打出這個表情頭髮,下面讓小編來教大家具體的操作教程。
  • 2019年最受歡迎的emoji表情,第一個你絕對用過
    總而言之,表情包,讓尬聊得以緩和延續,也讓愉快的聊天更愉快。如此強大的表情包,當然得有一個專屬於自己的節日。不然,何以體現它的光芒呢。於是,World Emoji Day就誕生了,每年的7月17日被定為「World Emoji Day」 — 世界表情日。
  • 年輕人的社交,都在微信表情裡-虎嗅網
    而對於不同年齡段的使用人群來說,00後最愛「捂臉」,90後偏愛「笑哭」,80後最愛用的是「呲牙」,70後鍾愛的是「捂嘴笑」。不久前,某地「骨幹教師培訓」的一份「討好」學生的課件在網上流傳開來。在這份培訓文檔中,圖文並茂地講述了表情和圖片使用的「雷區」。諸如在老師們看來,「微笑」的表情表示鼓勵,但在學生看來,就是尷尬而不失禮貌地尬笑。
  • 微信表情怎麼添加小辮子?扎了兩個小辮子的圓表情符號大全[多圖]
    微信表情可以添加小辮子,看上去就像是給表情扎了兩個小辮子,這個小馬尾看上去非常的搞笑,接下來,下來小編會將扎了兩個小辮子的圓表情符號分享給大家,這樣用戶們就都可以在聊天的過程中給表情添加小辮子,超級的可愛哦,有興趣的一定要試一下。
  • 微信又又又又新增表情了,你用上了嗎?
    今天看到微信新表情的熱搜,沒想到微信又更新表情了。現在大家在網上聊天,都習慣用表情來表達自己的情緒,畢竟只用文字聊天顯得有點冷冰冰的,不能表達出自己的所有情緒,加上表情才生動一點,所以現在大部分的人都喜歡發表情包,或者表情。
  • 聊天時女生回復「哦哦、嗯、微笑表情」的意思不止一種
    前幾天也回答了類似的問題,說當聊天時女生回復「哦哦、嗯、微笑表情」是什麼意思,我覺得分兩個方面看吧,煩事總不能一概而論:1、不想繼續聊天的敷衍,或是對你所表達的觀點不贊同但又不想反駁(有時也是不屑反駁)!
  • 「大姨媽」表情符號要來了!女網友:用這個表情代替疼痛
    現在,代表「大姨媽」(月經)的專用emoji(表情符號)終於出現了長這樣↓↓↓一滴紅色的液體據透露這組新表情最快將於今年春季正式上線屆時通過手機和電腦聊天時例如用微信、QQ或者其他聊天軟體時就都可以發送「月經」表情了女網友們得知消息炸開了
  • 網絡文化盛行 76.0%受訪者微信聊天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原標題:網絡文化盛行 76.0%受訪者微信聊天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原標題:76.0%受訪者微信聊天時頻繁運用表情符號 最近發布的本年度全球網民表情報告顯示,全球最受歡迎的10個表情符號包括「愛心」「大哭」「微笑」「笑哭」等,其中表情符號「笑哭」雄踞榜首。如同文字,每一個表情符號都可以代表不同的含義和情感。
  • 詳解微信裡令人生厭的五種行為,員工「錯用」微信表情符號遭開除
    微信的出現,極大的拉近了朋友的距離。微信群的出現,讓多少人有一種一夜之間找到組織回到家的感覺。微信朋友圈的出現,讓我們本來平淡無奇的生活變得又多自又多彩。今天和大家討論微信群裡五種令人生厭的的行為,看玩了我們再回頭討論。第一,微商。微商早已經攻陷了朋友圈,然後又來攻佔朋友群,最後攻佔整個微信。如果微信裡只剩下微商了,那麼很多人可能也就不必躑躅在微信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