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和你們討論討論這部電影——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寫下了這篇影評,僅限於個人的觀感,畢竟也沒什麼專業性~
首先從直觀感覺來說,場景畫得真的好看,畫者對於天空的層次感和光線色彩的掌握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寫實的畫風也幾乎和現實中的街道房屋沒什麼區別,這可能是我想學好手繪的方向之一吧。寫實的場景刻畫風格確實也是國產動畫「空位」的地方,我覺得我們中國的風景寫實畫出來肯定也超級好看。
放幾張圖來看一下這個畫風
其次咱們再來說說它這個內容問題,少年帆高和父母賭氣離家出走,遇到了可以讓天氣變晴的「晴女」陽菜,陽菜用自己的能力很多次讓天氣變晴,但是使用次數太多最後與天空相連離開了帆高。帆高這時才真正確定自己的心意,不顧一切去往天空帶回了陽菜,東京也因此變得永遠都是雨季。
因為有《你的名字》這棵大樹在前,《天氣之子》這棵樹就顯得稍微弱小了點。據我熱愛動漫的舍友說,她覺得這部電影完全比不上《你的名字》,劇情太過於幼稚。
說實話,我看的時候完全被場景和那種少女感吸引,給我的感覺就是,十幾歲的少年那種衝動,不顧一切的熱愛。個人來說,我支持這個電影的原因,就在於他們只有十幾歲,為了喜愛的人放棄一切,這種衝動有存在的可能性,如果發生在我們二十歲的時候,應該免不了被群嘲的命運。
因為年輕,所以世界和你,我選擇你,除此之外什麼都不要。
因為年輕,所以才會說,天氣什麼的,就這樣瘋狂下去也可以,只要你可以回來。
因為年輕,所以覺得只要和你一起面對,與世界為敵也沒什麼。
接下來就到了我略微吐槽的環節了,這部電影讓我想到了《擺渡人》書籍的三部曲。《擺渡人1》特別特別特別好看,是那種直戳心裡讓我看了三遍的好看,這裡就不過多敘述了。在這本書暢銷之後,作者被出版社要求再寫續集,於是就有了後面兩部「湊數」的書,導致我看了《擺渡人2》的一半就棄書了。
《天氣之子》本身的內容過於單調,給人的直接感覺就是在利用《你的名字》的情懷,強行在一些細節聯繫上《你的名字》吸引一波觀眾。客觀來說,它的內容不是不好看,而是也沒有什麼必要看。
很多電影我們評價的時候並沒有做到很客觀,因為總會受到很多心理因素的影響,但是也正是因為對新海誠的期望很高,才導致這次評價兩極化吧~
今天就到這啦,期待之後新海誠會有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