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中國夢》心得體會

2021-01-12 中國電力網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與中國夢》心得體會 作者:王玲 發布時間:2016-08-10   來源:電力網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強調了「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講話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提出並深刻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闡明了實現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閱讀全文,本書給了我們掌握和深刻理解黨中央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的戰略構想、方針政策和基本要很大的幫助:

本書從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鬥爭開篇,從舊中國山河破碎的噩夢、舊民主主義的夢幻、新民主主義的革命的勝利到我們建設社會主義新中國,探索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發展才是硬道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我們黨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總是根據人民意願和事業發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奮鬥目標,團結帶領人民為之奮鬥。1964年12月,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根據中共中央建議,首次明確提出「要在不太長的歷史時期內」,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具有現代農業、現代工業、現代國防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社會主義強國,並提出了「兩步走」設想:第一步,建設一個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第二部,全面實現農業、工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1975年1月,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重申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並提出到1980年20世紀末分別實現第一步和第二步發展目標。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鄧小平從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逐步形成了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決人民的溫飽問題;第二部,到20世紀末,使國民生產總值再增長一倍,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第三部,到21世紀中葉,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較富裕,基本實現現代化。

把我國建設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直是黨和國家的奮鬥目標。「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正確地反映了我們這樣一個經濟落後國家實現現代化的客觀進程,意義非常重大。首先,:三步走「的戰略部署把國家現代化這樣一個遠大的宏偉目標同十多億人民群眾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先解決溫飽問題,再是小康水平,再是比較富裕的的生活,使現代化的目標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抽象口號。其次,」三步走「的戰略部署引入了世界上通用的人均感念,使實現現代化的宏偉目標階段話、具體化。從人均200多美元開始起步,經過努力達到800到1000美元,再翻兩番達到人均3000到4000美元。把一個宏大的目標具體分解到每個地區、每個人,使現代化的事業同各地區、各部門的日常工作結合起來,使各級領導和群眾都做到心中有數。最後,分」三步走「的戰略是在總結了我國經濟建設正反兩方面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考慮到我國相對落後的具體國情,實事求是地把原來到20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的目標具體改為實現小康社會,並提出了再用30——50年的時間達到中等發達過節水平的設想,既考慮了我國現代化發展的需要,也考慮了實現現代化的條件和可能,這就從戰略部署上克服了我們長期存在的急於求成的思想,為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穩定、協調發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標。2013年8月22日國務院正式批准設立上海自由貿易區,9月27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公布。上海自由貿易區的機制創新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實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二是外商投資項目有核准機制改為備案制。相較於成立在廣東的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上海自由貿易區屬於國際性及雙邊性自貿區,側重於金融改革試點,而粵港澳自由貿易園區屬於區域性自貿區,著眼於國東省與香港、澳門兩地的經濟聯繫,更側重於珠三角地區經濟整合。國家批准設立上海自由貿易實驗區,標誌著我國區域性的國際合作平臺建設邁上了新的歷史臺階。

黨的十八大根據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順應我國經濟社會新發展和廣大人民群眾新期待,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進行了充實和完善。本書闡明了實現中國夢,中國夢,即百姓夢。中國百姓心脈之夢,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體說,就是每個中國家庭都能過上富裕而有尊嚴的生活,每個中國的城鄉都能看到藍天白雲。

  中國夢,應該是追求國家目標和實現百姓利益的結合,二者不能割裂,但對國家利益的追求,必須奠定在讓人民充分信服的基礎上,所以,中國夢首先應該是中國百姓真正想做的夢。

  30多年前,鄧小平同志把中國現代化發展的國家綱領和老百姓的夢想作了最好的結合,叫做建設小康社會。30多年後,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前啟後,高度凝聚人心,也是因為它真實地反映了當下老百姓心底的所期、所盼、所夢。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夢,關鍵在全面二字。全面有兩個重要涵義,一是社會覆蓋之全面,所有社會人群統統都能過上小康和富裕生活;二是小康內容之全面,不僅有物質生活方面的內容,還有精神文化和政治生活方面的東西,更必須有生態環境方面的硬指標。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夢,難點在於政府目標和百姓期盼的共識與融合。強國和富民都是中國夢的題中應有之義,但在發展中怎樣合理擺放?如果說在國家工業化初創時期,以及在改革開放後的較長時間裡,由於發展的需要,強國的目標應優先考慮——例如高增長、低保障,政府集中財力把工業化、城市化的大量基礎設施先搞起來,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改革開放30多年後,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國家實力極大增強,工業化和城市化進入中後期發展階段,這個時候應把民生安排放在國家戰略考慮的優先位置,這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戰略之舉。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不僅要在物質上強大起來。而且要在精神上強大起來。實現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這就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這種精神是凝心聚力的興國之魂、強國之魂。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兒女不僅創造了燦爛的中華文化,而且形成了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傳統。這種愛國主義傳統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是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理論品格、中華民族富於進取的思想品格與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相結合的偉大精神成果,已經深深融入我國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方面,成為各民族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的強大精神力量。黨的十八大提出,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要求相契合,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相承接,是我們黨凝聚全黨全社會價值共識作出的重要論斷。

從本書中可以看出,中國夢的基本內涵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核心內涵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這一內涵體現了鮮明的政治屬性,彰顯了豐富的時代特徵,表達了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中國夢體現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夢體現了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的統一,表達了人民的共同心願。凝聚了人民的共同智慧。中國夢是人民共同富裕的夢。實現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規定。在當前全球性的不平等問題日益嚴重的背景下,中國夢的價值取向彰顯了更加鮮明的時代特徵,顯示出愈加深遠的世界意義。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實現中國夢,最終要靠全體人民真抓實幹辛勤勞動。因此,我們每個人要堅持崇尚勞動,造福勞動者,樹立正確政績觀,埋頭苦幹本職工作,為新時代的中國夢盡一份自己的力量。(滎陽公司王玲)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中國夢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研討會
    12月6日,「中國夢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研討會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來自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央社會主義學院、文化和旅遊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自然基金委員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蘭州大學以及中國國家博物館的2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中國夢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重大主題進行跨界碰撞交流和深入研討。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最偉大的夢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黨的十六大在總體小康的基礎上又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七大進一步明確了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鬥目標的新要求。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不斷深入,根據國內外形勢新變化,黨的十八大報告正式提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由「全面建設」到「全面建成」,一字之差,要求更高,標準更嚴,意義更深遠。
  • 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
    小康社會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孜孜追求,《詩經》中就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之語,《禮記》中則對小康有具體的描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體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歷史進程中的偉大百年夢想。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共築慈善中國夢
    陳昌智副委員長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幫助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與全國人民一道進入小康,始終牽動著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的心。陳昌智副委員長出席2017BAZAAR明星慈善夜陳昌智副委員長表示,我國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即將實現,作為這個重要歷史事件的見證者、參與者和推動者,希望社會各界始終秉承「飲水思源、回報社會」
  • 奮力書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山東答卷
    大家都對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充滿信心。實踐中,我們深刻體會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本在於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領航掌舵,在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科學指導,在於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有幾點體會和認識,尤為深刻。必須聚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持之以恆抓落實。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啟示
    全面小康社會要求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樣一來,中國要建成一個什麼樣的全面小康社會,怎樣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就完善和明確了。  這一過程說明兩點: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逐步明確和設立的一個階段性目標。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商用車邁向新徵程
    2020年12月22日,首屆「車輪上的中國——商用車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        決勝關鍵年 商用車助力全面奔小康        2020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商用車邁向新徵程 | 中國汽車報
    12月22日,由《中國汽車報》社有限公司主辦的首屆「車輪上的中國——商用車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  2020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 如何準確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衡量標準?
    小康,一個與大家息息相關、內涵不斷豐富發展的概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即將在億萬中國人民的接續奮鬥中成為現實。   那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衡量標準是什麼?   在《求是》最新刊發的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這篇重要文章中,總書記作出了重要闡述。一起學習!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六大原則」釋義
    原標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六大原則」釋義   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六大原則」的相互關係   我們黨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六大原則」,是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一種科學的認識,它為黨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的新理念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人民網北京8月18日電 今日,由中國城鄉融合發展聯盟會同中國小康建設研究會、中國人力資源協會等單位舉辦的「首屆中國『鄉村振興』高峰論壇暨鄉村振興塔元莊同福模式研討會」在河北正定舉行,活動主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 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中國定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克羅埃西亞駐華大使米海林——「中國定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本屆兩會是在集中抗疫數月後中國回歸常態的標誌,現階段中國的工作重心轉向了經濟復甦。」米海林注意到,儘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巨大挑戰,但中國關於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既定目標沒有改變。米海林十分讚賞中國的決心,「我確信中國一定能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米海林最關心的是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問題。米海林說,近段時間,國際社會面臨的挑戰增多,中國的外交走向格外值得關注。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經濟社會發展十大展望
    新藍圖 新徵程——智說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6)馮俏彬「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
  •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把握好絕對與相對標準之間的尺度
    把握好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的關係,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補短板問題》這篇文章中的重要觀點之一,也是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 絕對標準和相對標準的確定是基於我們的基本國情。我國仍然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基於這一基本國情,確立了絕對和相對雙層的目標設計。
  • 奮力奪取「雙勝利」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當前,經過全國上下艱苦努力,已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我們要進一步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十三五」期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  小康社會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人民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
  • 對人類發展事業的偉大貢獻(國際人士見證中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本報記者 呂 強攝「十三五」期間,中國5575萬農村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美麗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對於中國人民來說,今年是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告別絕對貧困。70多年來,中國通過不懈努力和奮鬥,不僅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還讓老百姓過上越來越富足的生活。一個有著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擺脫絕對貧困堪稱奇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中國,為新冠肺炎疫情籠罩下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動力,為解決全球減貧難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在人類發展史上書寫了重要篇章。
  • 【決勝全面小康】射陽:書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答卷
    今天(8月14日)上午,由中共鹽城市委宣傳部、鹽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射陽專場在鹽城市新聞發布廳舉行。射陽縣委副書記、縣長吳岡玉介紹了射陽縣近年來經濟發展、城鄉建設、民生事業、社會保障等方面的有關情況。
  • ...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攝影展在廣東省文聯藝術館開幕
    11月27日上午,為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廣東脫貧攻堅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典型經驗,講好廣東脫貧故事,由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攝影家協會主辦,廣東省扶貧辦支持、21個地市攝影家協會協辦的「豐年人樂業 隴上踏歌行」——「廣東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主題攝影展在廣東省文聯藝術館開幕。
  • 無錫未來五年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無錫未來五年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12月28日-29日,中共無錫市委十二屆十次全會舉行。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確定的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站在兩個五年規劃的交匯點,以怎樣的姿態迎接今後五年?以怎樣的標準幹好今後五年?以怎樣的成果決勝今後五年?
  • 以夢為馬 決勝全面小康徵戰正酣
    一年間,「變臉」悄然上演:鋼梯取代破舊藤梯,首個農家樂開業,3個助農取款服務點已經布局,剛從雲南學習攀巖歸來的村裡小夥莫色拉博正做著教練夢……  夢想,是莫色拉博奮進的動力,也是時代最令人心動的旋律。  縈繞千年的小康夢想,正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中,照進現實。  四川省委莊嚴承諾——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