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被那麼多人黑是為什麼呢

2020-12-15 忘穿春秋事

下面是由「忘穿春秋事」為大家簡單解說:魯迅的文章,給中國的學生帶去了太多的「黑暗記憶」了。初中、高中,幾乎每一個年級,都有魯迅的文章入選。而他的文章,又是那麼的深奧、奇崛。學生們閱歷不深,讀魯迅的文章,當然是猶如讀天書,且其中大部分又要求背誦。課本上,對魯迅的解讀,往往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一副悲苦形象。對他的文章的定性是,像「匕首」一樣鋒利。無形之中,我們讀到的魯迅,是悲苦的,是憤怒的,是不苟言笑的,難以接近的,若不是文學愛好者,誰還會去更深度地閱讀魯迅、了解魯迅?所以,與其說網友們黑魯迅,不如說網友們黑被教科書所塑造出來的魯迅。這,只是人們對權威的一種叛逆。

其實,不單是魯迅,在娛樂至死時代,出現在課本上的許多文學人物都免不了被消費、被娛樂。前幾年,不是流行過一段塗改杜甫、李白等詩人的插圖嗎?杜甫成為戴墨鏡的酷老頭,李白成為大唐第一古惑仔,朱自清的《背影》被人改編成段子,英語課本裡的插圖被人看出了愛情的意味。這些,都是與魯迅被黑同性質的現象。大多數人因為缺乏對魯迅的深刻了解,所以喜歡跟風黑;因為懶得思考,所以喜歡從眾。魯迅的文章與觀點,當然有其不足之處。他與弟弟周作人的絕交之事,也是文學史上的一大公案,值得討論的地方甚多。有人偏偏就拎出來「偷看弟媳洗澡」這類莫須有之事,拼命地黑魯迅人品。但不管如何,要對魯迅作出判斷,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他的作品之中去。只要翻一遍《魯迅全集》,黑子應該會少很多。他對中國小說史的研究,可謂是開天闢地。《中國小說史略》,至今鮮有超越者;《故事新編》的實驗性與先鋒性,跟餘華、莫言們相比,毫不遜色。其雜文與散文,更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高峰。即使是到了現代,魯迅的雜文所鞭撻之事,亦不過時。

前些天,我再去翻了翻魯迅的文章,深深地感覺到他不但金剛怒目,亦是菩薩低眉。看似憤怒,其實是溫柔。魯迅文章的底色很溫柔。用馬東形容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底色悲涼」。魯迅揭示人性的黑暗和醜陋非常深刻,他的文學成就、他的文學語言和寫作技巧高不可攀,「吃人」二字猶如一道強光照見人心最最黑暗之處。但他把人性的弱點當成「國民劣根性」來批判,好像和這個勤勞善良的民族尤其是其中的弱者受害者有仇,這個立腳點是錯誤的。他「哀其不幸」的人物後來都成為最最惡毒的外號,比如誰誰誰是孔乙己,誰誰誰是阿Q,誰誰誰是祥林嫂。他的祖父,由於科舉作弊,不僅使家族蒙羞,而且讓家境墮入困頓,他的童年,飽受白眼,被目為乞丐,他由此看見幾千年來的「吃人」,由此憎恨科舉制度,「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推測中國人」,這是精神創傷導致的病態,從這個立場描寫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於文學來說,未嘗不可,用以指導社會認識,用以改造中國人的人性,使人人刻薄兇狠甚至目空傳統的一切,現在我們嘗到苦果了!

科舉制度未必是壞制度,他是各階層精英地位上升的相對公平的途徑,也是選拔人才、保證精英治國的有效措施。何況連慈禧太后的清朝都知道它「不好」而已經主動廢止,用得著再寫一篇讓愚眾快意的《孔乙己》來罵知識分子的街從而讓日後知識分子成為賤民和笑料有了「思想根據」嗎?「逆子貳臣」不錯,但不要做知識階層的叛徒!魯迅的文學天才和成就至今無人超越,他已達到後現代的先鋒與高超,在全世界作家尚以現代派為最先鋒的時候。就文學而言,魯迅是走在世界前面的。當年施摯存先生的小說《梅雨之夕》,標準的現代派意識流,全國人民一片茫然,直到今天才入選大學語文,可當年魯迅的《故事新編》不僅有超現實的描寫(比如頭顱在油鍋裡打架),而且在全世界作家都還不懂對傳統價值解構搞笑的時候,就像今天的周星星一樣搞起笑來,遠遠的走在施摯存先生前面。現在,大學生已經能讀懂施摯存,魯迅那後現代先鋒的《故事新編》大學生讀了也許會會心一笑,但未必能夠讀懂,就像他們發現了周星馳,他們發現了周星馳其實是用喜劇表演悲劇,但他們只是一片讚嘆,說不出一個所以然,所謂「看第一遍笑,看第二遍哭,看第三遍呆若木雞」。

在遙遠的當年,魯迅是怎樣在前無古人的情況下,具備後現代文學特質:主題模糊、解構傳統、多元價值的?這簡直是一個天大的疑案。不過,答案其實也很簡單:他是一個太偉大的天才!他的寫作,充滿未來世界的智慧!以上是由「忘穿春秋事」為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喜歡。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現如今那麼多人黑魯迅?原來這些人都是這般居心
    很多人黑魯迅,無非是魯迅在新文化運動期間,全盤否定傳統文化,甚至提出要廢除漢字,讓大家都學洋文。儘管我們今天知道魯迅這些觀點都是不正確的,但魯迅真的該黑嗎?不見得吧!提起魯迅先生,筆者總是能想起他侄女周曄的《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特別是對那句「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記憶猶新。
  • 紹興魯迅故裡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呢?
    紹興魯迅故裡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是什麼樣的呢?大家從小讀書的時候,語文課上肯定學過一篇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那麼這個三味書屋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書屋呢?為什麼取名為三味呢?三味書屋位於魯迅故裡入口處,經過一座石板橋就到了。這裡是魯迅先生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據說他在12歲那年來這裡上學。之後又經歷了一些磨難輟學回到鄉下居住,於1894年才返回紹興的家,重新回到三味書屋上學,之後一直持續了六年。
  • 火影忍者:宇智波鼬招誰惹誰了,為何現在有那麼多人「黑」他呢?
    就像宇智波鼬這個角色一樣,他一直是一位很完美的人,也受到很多粉絲的喜愛。也不知道是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開始「黑」鼬神。那麼宇智波鼬到底做什麼了?這麼完美的一個人,為何會受到這麼多人來「黑」他呢?木葉村到現在為止,已經經歷了七個火影時代,不過很多人都說過,木葉村欠宇智波鼬一個火影,就是因為他為村子做出了太多,也付出了巨大犧牲。
  • 魯迅曾是餘華唯一討厭的作家:少年不識魯迅味,讀懂魯迅已中年
    魯迅是餘華學生時代唯一討厭的作家,可是若干年之後,他被魯迅的一顆子彈穿越身體,從此對魯迅黑轉粉。原來他在重讀魯迅後,顛覆了原先對魯迅的認知和偏見。他被魯迅《狂人日記》裡面的一句話一擊命中:「不然,那趙家的狗,何以多看我兩眼呢?」這是小說中的狂人——一個精神病說的話。一句話就把一個精神病患者寫得栩栩如生,這就是大師手筆。餘華說,在《孔乙己》裡,魯迅省略了孔乙己最初幾次來到酒店的描述,當孔乙己的腿被打斷後,魯迅才開始寫他是如何走來的。
  • 為什麼那麼多人黑河南人?你真的了解河南嗎?所有答案都在這裡
    哪一個省份沒有發生過呢?主要原因其實就兩個:第一是河南人口眾多,大街上10個人裡面就有1個河南人的身影這就導致極少數的河南人犯錯之後大家對河南整個群體都產生了誤會第二就是河南窮為什麼那麼多人偷井蓋、那麼多地區造假最終的黑鍋都是河南人背呢?
  • 三亞為什麼那麼多東北人?海口卻很少呢
    有人戲稱三亞叫黑龍江省三亞市,因為三亞的黑龍江人太多了!拒不完全統計,在三亞生活的黑龍江人達到30萬。除此之外,還有三亞還有不少東北其他省份的人,有在這裡養老的東北老人,也有在這裡打拼的年輕人。據資料顯示,海南購房者87%來自島外,而在三亞,東北客戶佔到79.6%。
  • 雍正皇帝勤政愛民,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黑他」,主要因為他做了這...
    這也成為他的第一大「黑料」,其實我們去翻看歷史,歷史上不乏謀權篡位的人,但是他們的歷史評價並不低,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比如明成祖朱棣,為什麼這卻成為了雍正皇帝的第一大「黑料」呢,其實主要原因還是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改革派,改革自然就會犧牲一些人的利益,而雍正皇帝的改革犧牲的就是讀書人、滿人、官僚地主階級的利益。
  • 魯迅那麼經典的文章為何漸漸都從教科書裡消失了?看完你就懂了!
    魯迅那麼經典的文章為何漸漸都從教科書裡消失了?看完你就懂了!但是近些年最出現了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是什麼呢?這些年的教科書的改革,陸續刪去了一些魯迅的文章,這是為什麼呢?是因為魯迅的思想不在適用這個時代了?容小編給您慢慢分析原因。原因一:筆下人消極面對學生的不利引導。
  • 她自謙是魯迅的學生,因魯迅做了這舉動,她和魯迅結下梁子
    確實,魯迅是我國現代著名作家,他早年為了救國,去了日本學醫,後來發現學醫不能拯救國人,只有拿起筆作為武器,喚醒國人,他的文章包含著許多批判精神,雖然批判不直接,但思想深刻,沒有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是感受不到裡面包含的思想,這就是為什麼老師總會講講文章背景,好讓我們理解魯迅的意思。
  • 魯迅為什麼不願意說自己是紹興人?
    魯迅畫像前段時間,有位先生責問我,為什麼不承認自己是「安徽人」,而「嫌貧愛富」地改稱自己是「浙江人」。我們學校在城的一頭,出門不遠就是和暢堂,那是鑑湖女俠秋瑾的故居,往北走三百多米,路過以陶成章命名的成章小學,便可到魯迅故居,而壽鏡吾老先生開的三味書屋,就在魯迅故居的馬路對面。離魯迅故居不遠,有一個沈園,相傳陸遊和唐婉悽然對詞於此。當時的紹興,南北方向只有兩條路,是解放路和新建南路,東西向的是勝利路和人民路。
  • 吸菸有害健康,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吸?看完你或許就明白了
    在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了以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健康和養生,為健康投資,這似乎成了很多人的目標,但是也有很多人仍然在與健康背道而馳,雖然健康的道理他們都懂,但在通往健康的路上,他們給自己設置了很多隱患,必如說吸菸,大家都知道吸菸有害健康,但有些人怎麼就戒不掉呢?
  • 白晝黑夜:夜空你為什麼那麼黑?
    那麼,對於「夜空為什麼是黑的」這件事,萬能的網友們,您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嗎?也許您想過,可是終究還是沒有得出更好地答案。其實,這件事情即使是專門研究天文的科學家們,也沒有得出一個統一得到答案。這個問題依然是個謎。
  • 為什麼東北土匪那麼多呢?「亂世英雄起四方,有槍便是草頭王」
    大家應該在電視上經常能看到有關東北的電視劇上,老百姓管土匪稱呼為「紅鬍子」,這是為什麼呢?紅鬍子是怎麼得來的呢?東北為什麼這麼多土匪呢?傳說因為東北土匪祖師爺剛出道的時候,帶領手下節經常使用帶上紅鬍子的面具,穿奇裝異服,這樣起碼起到恐嚇和防止被人認出的效果,後來人們就統稱他們為」紅鬍子「就這樣「紅鬍子」傳了下來。那麼東北的土匪為什麼這麼多呢?
  • 魯迅為什麼晚年不回家,甚至不願意說自己是紹興人呢?
    魯迅應該也和別人一樣,對自己的故鄉懷有深厚感情,他在後來的許多散文中總是回憶著少年時期在紹興的生活,這些文章主要集中在《朝花夕拾》中,但是他同時又在避諱著紹興,警惕著紹興,表現出一種與家鄉漠然隔絕的態度。在他生命的最後十七年裡始終沒有回過老家。
  • 拼多多那麼low,為什麼那麼多人在用呢?
    大多數人都是被朋友拉去湊人頭砍價,分紅包而直到這個玩意的。每次還煞有其事地給你幾十塊錢的現金,但是又不能馬上提現,逼得你也不得不去找朋友來湊人頭,很討厭的感覺。拼多多發貨倒是挺快的,2天就到了,我同事滿懷期待地拆開結果就是一個數據線,幾番周折和店家聯繫與客服投訴,過了一個多星期,才寄來一個山寨的破壁機。得知後,從此再有人讓我湊人頭,我是堅決拒絕的。2020年12月拼多多市值又漲了,達到了1741億美金,市值超萬億人民幣了,拼多多現在活躍用戶超過6.3億,超過了京東,直逼淘寶了。我的天啊!
  • 為什麼魯迅先生說:漢字和大眾,是勢不兩立的
    例如,魯迅在《中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和前驅的血》 中說: 我們的勞苦大眾歷來只被最劇烈的壓迫和榨取, 連識字教育的布施也得不到, 惟有默默地身受著宰割和滅亡。 繁難的象形字, 又使他們不能有自修的機會;在《關於新文字》 中說: 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 不但勞苦大眾沒有學習和學會的可能, 就是有權有勢的特權階級, 費時一二十年, 終於學不會的也多得很。
  • 魯迅為什麼不喜歡,「人的靈魂的偉大的審問者」陀思妥耶夫斯基
    1881年2月9日,偉大的俄羅斯文學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去世;1881年9月25日,偉大的中國文學家魯迅誕生。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俄羅斯的良心,魯迅是中華民族的良心,他們都是民族苦難的記述者,人的靈魂的叩問者。
  • 為什麼那麼多人愛喝綠茶呢?
    綠茶是六大茶類中唯一的不發酵茶,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茶類,歷史久、產區廣、產量多、品質好、銷區穩。
  • 魯迅哲學的核心概念是什麼呢?是反抗,是反抗絕望的哲學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還有,現在忘記了。只還記得在發熱時,又曾想到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種禮儀,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麼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 他說魯迅是中國的唐吉坷德—唐魯迅,直到晚年也看不起魯迅
    (《畢竟是「醉眼陶然「罷了》) 這個把魯迅稱之為中國的唐吉坷德,就是攻擊魯迅的急先鋒—成仿吾。魯迅所言「批評家成仿吾先生手掄板斧,從《創造》的大旗下,一躍而出」(《「題未定」草》),像黑旋風李逵一樣不問青紅皂白「掄板斧」「排頭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