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26 1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小虹得到消息,
曲陽路街道有一個神奇的地方,
它讓這裡的居民,
「愛上」垃圾分類!
為此,
小虹特地前去探訪。
軍民聯手推進垃圾分類
走進「彩虹小屋」,只見一個小男孩舉著印有 「牙膏皮」的海綿塊正若有所思:它屬於哪一類垃圾呀?遊戲指導員見狀笑著彎下腰,小聲提示著剛剛講過的知識。「對了,就該這麼分!」跑到可回收垃圾桶處,他踮起腳尖,海綿塊「咚」的一聲落進桶裡……
位於虹口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的「彩虹小屋」是上海市首家生活垃圾分類主題空間,力求以寓教於樂、豐富多樣的形式,打造一個垃圾分類的示範區,起到教育傳播作用,帶動更優質有效的生活垃圾分類實踐成效。同時,這也標誌著垃圾分類主題有了專門展示、研討、交流的「家」。
虹口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建成於1984年,現在有約100戶人家在此生活。為了貫徹落實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精神,早在年初,曲陽路街道便牽頭,在這裡專門騰出兩個庫房,在虹口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彩虹橙事綠色環保公益組織的配合下,建成了「彩虹小屋」。7月1日,生活垃圾分類展示館「彩虹小屋」正式對外開放。
創新式宣傳
70多平米的「彩虹小屋」,被分為5個區域
生活垃圾四分類展品陳列區域
該區域生動地將生活中典型的四類物品: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幹垃圾、溼垃圾進行闡述。
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展示區域
利用捲軸窗簾形式,形象地向大家展現了垃圾清運流程圖。
垃圾分類「神器」展示區域
這裡主要展示從居民群眾中搜集來的各種「神器」。
宣傳品展示陳列區域
這個區域陳列著虹口區近年來,針對生活垃圾分類所設計過的海報、指導手冊等宣傳品,見證生活垃圾分類的歷程。
←
趣味海報
DIY手作作品展示區域
主要展示生活垃圾分類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的手工作品。
居住在曲陽社區的五年級小朋友路凱程,平時愛好機器人編程和藝術創作。垃圾分類實行後,路凱程製作了垃圾減量DIY手作藝術品。他說,製作過程既鍛鍊了動手能力,又能將廢舊物品再次利用,一舉兩得。現在他是媽媽的「超級」垃圾分類知識庫,媽媽有拿不準的只要問他,他總能回答出。
彩虹小屋還展示了四分類垃圾桶的合理擺放,對應的上牆海報、洗手池、拖把池、各類物品的規範擺放,生活垃圾四分類正確投放規則等,人們還可實地進行規範性作業示範操作。
人性化管理
負責人告訴小虹
↓↓↓
「『彩虹小屋』建立半年以來,大家垃圾分類的意識就上了一個臺階。看到垃圾廂房地上掉的垃圾,他們會自發撿起來丟進桶內;遇到不好處理的垃圾,互相之間也會幫忙。」
據了解,曲陽路街道還有兩家彩虹小屋,分別位於玉四居民區的曲陽大樓500號地下活動室和上農二居民區內,均已投入使用。未來,還計劃將「彩虹小屋」建成上海市垃圾分類的教育展示基地。
虹口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讓我們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建設美麗的虹口!
記者:卓清、盛滌民
視覺:卓清
原標題:《這裡的居民為什麼會愛上垃圾分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