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的居民為什麼會愛上垃圾分類?

2020-12-19 澎湃新聞

這裡的居民為什麼會愛上垃圾分類?

2019-12-26 15: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小虹得到消息,

曲陽路街道有一個神奇的地方,

它讓這裡的居民,

「愛上」垃圾分類!

為此,

小虹特地前去探訪。

軍民聯手推進垃圾分類

走進「彩虹小屋」,只見一個小男孩舉著印有 「牙膏皮」的海綿塊正若有所思:它屬於哪一類垃圾呀?遊戲指導員見狀笑著彎下腰,小聲提示著剛剛講過的知識。「對了,就該這麼分!」跑到可回收垃圾桶處,他踮起腳尖,海綿塊「咚」的一聲落進桶裡……

位於虹口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的「彩虹小屋」是上海市首家生活垃圾分類主題空間,力求以寓教於樂、豐富多樣的形式,打造一個垃圾分類的示範區,起到教育傳播作用,帶動更優質有效的生活垃圾分類實踐成效。同時,這也標誌著垃圾分類主題有了專門展示、研討、交流的「家」。

虹口第三離職幹部休養所建成於1984年,現在有約100戶人家在此生活。為了貫徹落實7月1日正式實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精神,早在年初,曲陽路街道便牽頭,在這裡專門騰出兩個庫房,在虹口區綠化和市容管理局、彩虹橙事綠色環保公益組織的配合下,建成了「彩虹小屋」。7月1日,生活垃圾分類展示館「彩虹小屋」正式對外開放。

創新式宣傳

70多平米的「彩虹小屋」,被分為5個區域

生活垃圾四分類展品陳列區域

該區域生動地將生活中典型的四類物品: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幹垃圾、溼垃圾進行闡述。

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展示區域

利用捲軸窗簾形式,形象地向大家展現了垃圾清運流程圖。

垃圾分類「神器」展示區域

這裡主要展示從居民群眾中搜集來的各種「神器」。

宣傳品展示陳列區域

這個區域陳列著虹口區近年來,針對生活垃圾分類所設計過的海報、指導手冊等宣傳品,見證生活垃圾分類的歷程。

趣味海報

DIY手作作品展示區域

主要展示生活垃圾分類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的手工作品。

居住在曲陽社區的五年級小朋友路凱程,平時愛好機器人編程和藝術創作。垃圾分類實行後,路凱程製作了垃圾減量DIY手作藝術品。他說,製作過程既鍛鍊了動手能力,又能將廢舊物品再次利用,一舉兩得。現在他是媽媽的「超級」垃圾分類知識庫,媽媽有拿不準的只要問他,他總能回答出。

彩虹小屋還展示了四分類垃圾桶的合理擺放,對應的上牆海報、洗手池、拖把池、各類物品的規範擺放,生活垃圾四分類正確投放規則等,人們還可實地進行規範性作業示範操作。

人性化管理

負責人告訴小虹

↓↓↓

「『彩虹小屋』建立半年以來,大家垃圾分類的意識就上了一個臺階。看到垃圾廂房地上掉的垃圾,他們會自發撿起來丟進桶內;遇到不好處理的垃圾,互相之間也會幫忙。」

據了解,曲陽路街道還有兩家彩虹小屋,分別位於玉四居民區的曲陽大樓500號地下活動室和上農二居民區內,均已投入使用。未來,還計劃將「彩虹小屋」建成上海市垃圾分類的教育展示基地。

虹口正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區,讓我們一起做好垃圾分類,建設美麗的虹口!

記者:卓清、盛滌民

視覺:卓清

原標題:《這裡的居民為什麼會愛上垃圾分類?》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垃圾分類?
    為什麼要垃圾分類?垃圾分類對經濟和社會發展有什麼影響?本次前瞻經濟學人「明知故問」欄目將聚焦「為什麼要垃圾分類?」為大家詳細解讀垃圾分類回收的重要性,並就我國目前垃圾分類的現狀和難題及解決方法做出專業前瞻性的解讀。垃圾分類回收早已不是新概念,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許多國家早已對垃圾分類回收制定了相應的措施。
  • ...居民從源頭做好垃圾分類在876個居民小區投放了「四分類」垃圾桶
    呼和浩特日報訊 為全面推進和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置管理工作,鞏固城區環境綜合整治成效,新城區按照「分步實施、穩步推進、以點帶面、順序遞進」原則,全面建立符合實際的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引導廣大市民儘快形成主動分類投放垃圾的良好習慣,逐步實現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的目標。
  • 提升居民垃圾分類意識 中韓街道開展垃圾「一鍵下單」 積分兌換...
    半島網11月26日訊「您好,我是垃圾分類回收站的回收員,系統顯示您有垃圾需要回收」……近期,在青島嶗山中韓街道青建橄欖城小區等多個小區裡,多了一項「新興職業」——垃圾分類回收員,居民通過小程序「美家分類」進行「一鍵下單」,回收員專門負責上門回收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居民通過稱重計量垃圾獲得環保金進行獎品兌換
  • 青島完成垃圾分類年度目標 4738個小區172萬居民實現生活垃圾分類
    王娟向觀摩團展示垃圾分類經驗筆記 在漳浦路10號樓院內,記者見到了站在垃圾桶旁的垃圾分類指導員王娟。此時,75歲的王娟正細心地幫小夥將垃圾分類,再投入對應的垃圾桶。說著她還向在場的政協委員們展示垃圾分類的記錄本,滿滿6本,記錄著指導員團隊6年來的垃圾分類經驗。性格開朗的王娟告訴記者,「我平時沒有事就下樓幫幫忙,家裡孩子也很支持,看到越來越多的居民懂得垃圾分類,這也讓我感到欣慰。」
  • 「當中秋節遇上垃圾分類」宿龍橋社區動員小區居民齊參與垃圾分類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9月9日訊(通訊員 陳雨佳 李建兵)「當月餅節遇上垃圾分類,沒想到過個中秋、吃個月餅,還能學習一下垃圾分類的知識。」活動穿插著「垃圾分類」的宣傳和有獎問答,讓居民邊看邊學,吸引了眾多老少居民前來參加。 晚會在《歌唱祖國》的精彩演唱中拉開序幕,小區居民自編自排自演的16個「原生態」節目輪番上演,讓大家應接不暇。演出內容豐富多彩,現場不時發出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歡快的舞蹈,優美的旋律,嘹亮的歌聲,表演者們充滿熱情的演出贏得現場觀眾陣陣掌聲。
  • 思明區蓮前街道因地制宜推廣垃圾分類工作 居民爭當分類能手
    蓮前街道前埔北社區的居民們可厲害了,個個都是分類能手。分錯了?沒關係,樓長、志願者們主動上前引導,手把手地教你;幼兒園的孩子們更是不簡單,用手中的畫筆,「腦洞大開」畫著五顏六色的垃圾分類主題畫……  21日上午,前埔北社區二裡中心公園人頭攢動,由蓮前街道主辦的前埔北社區垃圾分類宣傳活動在這裡舉行。當日,居民熱情踐行垃圾分類,類似場景還在其他七個住宅小區內同步上演。
  • 杭州首個垃圾分類敲門行動升級!為居民建立垃圾分類健康檔案
    自杭州市開展「環境提升」大整治以來,垃圾分類就始終是杭州上城區清波街道「環境提升」大整治的重要環節,從小區宣傳到敲門入戶指導,街道和社區組建了入戶宣傳隊,讓每一位居民都能對垃圾分類這件事明明白白。最近,在「美麗杭州」創建暨「迎亞運」百日攻堅行動推動下,清波街道在此前全市首創的垃圾分類敲門行動基礎上,升級入戶指導分類「敲門」模式,試點推出「一戶一檔」行動,為居民建立垃圾分類健康檔案。
  • 廣州:垃圾分類妙招多 居民已養成分類習慣
    近年來,廣州不斷在垃圾分類宣傳上創新思路,營造分類文化,湧現了一批有特色、居民喜聞樂見、紮根社區的宣傳形式,為推進垃圾分類奠定了良好基礎,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和參與率明顯提高,有效促進了居民垃圾分類習慣養成。活動現場,海珠區沙園街道環監所所長方創民首先向大家介紹了沙園街道的科普樂園。
  • 調查:生活垃圾分類實施1年 多數人扔垃圾不分類
    在北京豐臺區某小區,其物業人員告訴中新網記者,垃圾清運人員在清理垃圾桶時,會在現場進行簡單分類,有些不方便進行現場分類的,會送到回收站後再分類。在北京房山某小區內,還配備了垃圾分類志願者。有志願者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他們每天一早就幹活,需要趕在垃圾車回收之前完成垃圾分類,把廚餘垃圾全部放在「綠桶」內,其餘垃圾放「藍桶」,每天需要分揀20個桶。
  • 小區物業「高收低賣」引導居民垃圾分類
    西夏區西萃芳庭小區垃圾分類負責人說。9月17日,部分自治區人大代表和我市從事垃圾分類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在該小區看到居民們用參與垃圾分類積攢的積分,兌換各類生活用品。 記者在西萃芳庭小區積分兌換超市看到,牆上掛著詳細的可回收垃圾兌換積分表:廢紙板每公斤110積分(1.1元),廢報紙每公斤110積分(1.1元),易拉罐每公斤40積分(0.4元)……「比如廢紙板,市面回收價格每公斤0.8元~1元,我們小區提高到了每公斤1.1元。」住戶劉女士說,在這裡兌換資源垃圾非常划算。
  • 社區辦公場地擺放分類垃圾桶、堆放餐廚垃圾為哪般?做好垃圾分類...
    「這是新華園社區的辦公室,門口為什麼有這麼多分類垃圾桶,滿地都堆著餐廚垃圾,這都快擋住人們走路了。」12月17日上午,記者到新華園社區採訪,前來辦事的趙女士看著滿地的餐廚垃圾有些埋怨,不明白為什麼社區辦公室的小院子變成了垃圾分類現場,而且分類的還是餐廚垃圾。
  • 河西區誼景村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精品示範社區」 在這裡 垃圾...
    原標題:河西區誼景村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精品示範社區」 在這裡,垃圾分類已成習慣   「過去是把各種生活垃圾混裝,扔在樓門口的垃圾箱裡,夏天高溫有異味,冬天低溫髒水結冰
  • 居民生活小區垃圾分類的意義和具體設施
    餐廚垃圾則可以通過生物技術,將其轉化為有機肥料。如果對於有害垃圾及其它垃圾不進行分類,不管是採用填埋還是焚燒的方法處理,都會對環境造成汙染。由此可見,垃圾分類對城市居民生活、環境保護都具有非凡意義。雖然多數小區同一位置會放置不同色彩的垃圾桶,並且註明不同色彩垃圾桶所對應的垃圾種類,提示垃圾投放者根據不同垃圾種類準確投放。由於環保意識及垃圾分類知識不足,這種垃圾分類效果甚微。為了增強居民自覺踐行垃圾分類的意識,提升環保理念,完善垃圾分類工作,很多小區已經撤銷了原來的垃圾桶分散放置,改為小區垃圾統一收集,統一分類。因此分類垃圾桶及分類垃圾站成了很多小區必不可少的垃圾收集處理設施。
  • 石門樓社區積極開展垃圾分類培訓,迎戰長沙垃圾強制分類倒計時
    國慶即將到來,《長沙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也將正式實施,長沙自此進入生活垃圾分類「強制執行」時代,為了讓轄區居民能夠「知法、懂法、守法」正確踐行垃圾分類,9月23日上午,長沙市嶽麓區石門樓社區加入湖南垃圾分類委員會「百城送課·公益行」活動,為社區工作人員、黨員代表、商戶代表、居民代表等開展垃圾分類知識培訓
  • 景德鎮這些分類垃圾桶形同虛設!你會將垃圾分類丟棄嗎?
    隨著城市的發展,生活垃圾的產生量迅速增長,垃圾,越來越成為「一大問題」。垃圾分類的實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必選項。然而,垃圾分類處理,一直是各大城市所面臨的共同難題,我市也是如此。記者在近日的探訪中發現,雖然我市街頭隨處可見分類垃圾桶,但很少有人會將垃圾分類投放。垃圾分類處理,離我們有多遠?
  • 為什麼要進行垃圾分類,垃圾分類有什麼好處
    最早實施分類垃圾的是德國(1972年)   中國最早開始垃圾分類是1996年12月15日北京西城區大乘巷的居民在民間組織地球村的幫助下,從這天起開始垃圾分類。最初的分類桶是居委會成員用省下的年終獎購置的。分類後的垃圾由居委會聯繫的小販和企業來清運。
  • 垃圾分類給三明這個小區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改變?
    10月22日,記者在該公司的智能數據統計後臺上看到,小區居民陳秀英家獲取積分6124分,居榜首;鄭興油4082分,緊隨其後;張燕3812分……據統計,目前江濱豪園小區居民的垃圾分類參與率達到77.1%。積分獎勵調動了居民垃圾分類參與熱情,垃圾分類已經成為江濱豪園小區裡大家參與的時髦生活方式。
  • 南京強制垃圾分類成效追蹤 當個「會分垃圾的文明人」
    不過,對於1650噸/日的南京全市廚餘垃圾處理能力來說,廚餘垃圾還遠沒達到「應分盡分」。萬名分類指導員,垃圾分類的把關領路人每天早上天剛蒙蒙亮,李名英就趕到新街口香居美苑小區,她在這裡擔任垃圾分類指導員,上班時間是上午7點到9點、下午6點到9點,但她總是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崗。「習慣養成階段,要多花點時間。」
  • 【垃圾分類】青島垃圾分類標準有哪些,看完這裡全知道
    ▌青島採用兩個「四分法」 青島城市生活垃圾的分類方式採用兩個「四分法」 ✪居民和單位產生的大件垃圾和裝修垃圾應放置在大件垃圾臨時堆放點,實行單獨的收集和處理。 ▌分類規範 ㈠可回收物 可回收物為適宜循環利用的廢棄物,主要包括廢紙類、廢塑料類、廢金屬類、廢玻璃類和廢織物五大類。
  • 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
    垃圾分類了,為什麼你家門口沒有4個垃圾桶?可不少天津人有些困惑垃圾分類了家裡是不是也要擺4個垃圾桶?為什麼自己家樓下不是每棟樓都有4個垃圾桶?同時,鼓勵居民社區實行「撤桶並點建廂房」、「集中分類投放+定時定點引導」模式,培養居民形成定時定點投放習慣,減少對環境的汙染,提高垃圾收運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