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戰役勝利後 日軍換上和服軍裝藏床下(圖)

2020-12-15 江蘇頻道

導讀:據當時的參戰老兵秦鏡回憶:「準備工作是粟司令首先親自帶我們主攻部隊營以上幹部前往高郵偵察。從來沒有打哪個仗,粟裕帶著我們偵察,就高郵他親自帶領我們偵察,所以他對打這個仗是很重視的。」

高郵日軍走下碉堡投降

昨天,市新四軍研究會和高郵戰史愛好者向記者提供了一份重要史料:粟裕、彭德清都曾寫下文章,回憶高郵之戰。

粟裕回憶錄曾提高郵戰役

主將彭德清詳述作戰經過

「十二月發起高郵戰役,在南面攻取了高郵城,收復了高郵以南至邵伯鎮的運河沿線地區。為保障華中解放區首府兩淮(淮陰、淮安)掃除了一個心腹之患,對加強蘇中與淮南的聯繫也起了重要作用。在北面,控制了隴海鐵路徐(州)海(州)段,第一次使華中與山東兩大戰略區連成一片,並使華中解放區有了堅強的依託。」新中國成立後,粟裕大將在《粟裕戰爭回憶錄》第九卷中如此形容這場戰役。

據當時的參戰老兵秦鏡回憶:「準備工作是粟司令首先親自帶我們主攻部隊營以上幹部前往高郵偵察。從來沒有打哪個仗,粟裕帶著我們偵察,就高郵他親自帶領我們偵察,所以他對打這個仗是很重視的。」

攻城主力八縱副司令員彭德清在其《軍中往事》對高郵戰役有如下詳細回憶:

12月26日,「是日夜,天空黑沉沉,下著小雨,路面像塗上一層油,是一種不利攻城的天氣。我縱隊64、66、68團從城北、城東、城南三個方向向高郵城發起猛攻……64團從西北方向攻擊,一營一連、二連指戰員架起雲梯從西城角的兩側向上爬,迅速躍上城牆……一營營長鄧若波(團突擊隊長)率領一連緊跟三連,鞏固陣地,擴大戰果……」「戰至26日下午4時,64團、66團和68團已合圍日軍司令部,在我熾烈的火力壓制下,日軍駐高郵最高司令官巖崎大佐終於次日凌晨同意向我軍投降。」

戰役結束後遭國民黨轟炸

美國記者贈送陶勇卡賓槍

1945年12月3日,張鼎丞、鄧子恢、粟裕、譚震林、曾山等華中黨政軍首長五人,審時度勢,主動請戰,聯名致電中共中央並陳毅軍長、華東局書記:「建議即集中(華中)野戰軍,攻佔高郵……」12月5日中共中央復電同意。中旬,粟裕司令員,劉先勝參謀長籤發了作戰命令,張鼎丞司令籤發了政治命令。

秦鏡介紹,在城東某地,粟裕和張鼎丞分別發布了作戰令和政治動員報告。張鼎丞動員第七、八縱的首長們打完勝仗還要寫稿。八縱隊陶勇司令聽後小聲嘀咕:「大老粗,打仗行,寫稿不行」,可軍令如山,陶勇也只得遵命。

12月下旬,邵伯解放。粟裕司令從七縱趕來八縱,與八縱陶勇司令兼政委、彭德清副司令兼參謀長共同研究攻城部署。張鼎丞司令親閱八縱的「作戰命令」,並讚揚,「寫得好!」

秦鏡回憶,高郵戰役結束的第三天,國民黨兩架P-51飛機到高郵轟炸、掃射了華野司令部。子彈打到八縱作戰科對面房子的牆上。敵人掃射的子彈裡面炸出了許多三稜形的鋼釘,殺傷力很大。

當時,一位叫羅伯特的美國記者(外號「大蘿蔔」)身帶一支卡賓槍,乘吉普車從徐州來到這裡。他人長得又高又壯,是陶勇的好朋友。他到時,正好趕上國民黨飛機轟炸。羅伯特拿起一根鋼釘,看了一下說:「這是我們美國製造的。」

羅伯特在高郵住了三天,正值陽曆年期間。部隊宰雞、宰鴨,又有魚、又有蝦,大家高高興興地過了個陽曆年。羅伯特臨走的時候,將自己隨身攜帶的卡賓槍送給了陶勇。

換上和服,軍裝藏床下

遇轟炸,日俘「鑽地」求生

據高郵參戰老兵呂哲民回憶:26日下午4時,高郵城破。負隅頑抗的日本侵略者馬上變了另一副模樣。許多日本兵扔掉武器,鑽回駐地中,把滿是泥水的軍裝脫下來塞進床底下,換上乾乾淨淨的和服,跑出來衝新四軍伸大拇指:「新四軍,大大的!你看,乾淨的!我的,沒有開火!」不過,最後仍被新四軍戰士從床下搜出軍裝,這些日本兵才傻了眼,不得不垂頭喪氣地承認自己的戰俘身份。

不久,上級來了命令:把俘虜押到附近的新四軍司令部去。我軍指戰員押著這九百多日本兵俘虜往司令部走的時候,出了一件事。國民黨的幾架P-51「野馬」式飛機從此路過,狂妄的飛行員呼嘯著俯衝下來,以炫耀武力。飛機飛得如此之低,不少人的帽子都被掀掉了。

呂哲民回憶道,日本兵頓時驚恐萬狀,像聽到命令一樣,齊刷刷地扔掉包袱,作出一件令我軍指戰員大笑不止的舉動——「鑽地」。日本俘虜走在道路左側,我軍戰士走在道路右側。轟的一聲,道路左側不見人影,光剩下一大堆包袱,日本人全鑽到中國人腳下了。

相關焦點

  • 高郵戰役:中國人民抗戰的最後一戰是哪次?
    此役,創造了在一個縣城殲敵最多的紀錄——全殲日軍1100餘人(內俘892人),偽軍4000多人(內俘3493人),繳獲各種火炮80餘門,槍6000多支。高郵戰役的勝利,拔除了殘存在華中解放區的日偽重要據點,沉重打擊了日蔣合流進犯華中解放區的陰謀,保衛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極大地鼓舞了蘇中解放區的廣大軍民的士氣。
  • 高郵戰役:中國人民抗戰的最後一戰是哪次?
    此役,創造了在一個縣城殲敵最多的紀錄——全殲日軍1100餘人(內俘892人),偽軍4000多人(內俘3493人),繳獲各種火炮80餘門,槍6000多支。高郵戰役的勝利,拔除了殘存在華中解放區的日偽重要據點,沉重打擊了日蔣合流進犯華中解放區的陰謀,保衛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果實,極大地鼓舞了蘇中解放區的廣大軍民的士氣。
  • 抗日戰爭最後一役:高郵戰役——粟裕大將為日軍敲響了喪鐘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但高郵城內日軍仍然賊心不死,不願投降,時任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的粟裕,提前籌劃準備,終在12月19日發動高郵戰役,僅用一周時間便擊潰日軍,收復高郵
  • 日本宣布投降後,我國還與日軍打了一仗?15個團一周解決戰鬥
    1937年,日軍憑藉著裝備優勢,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在日軍囂張的氣焰下更是放言要三個月結束戰爭,但在我國軍民的頑強抵抗下,經淞滬會戰等戰役,徹底粉碎了其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 抗戰勝利紀念日,揚州這些地方值得您去
    高郵戰役:抗戰最後一役 1945年12月發起的高郵戰役,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最後一場戰役。 在日本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四個多月後進行的高郵戰役,是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對日寇的最後一戰,殲滅和俘虜日寇之眾、繳獲之多為全國最多的兩個縣城之一(另一個是河北邯鄲),高郵也成為全國從日寇手中收復的最後一座縣城。
  • 揚州高郵 抗日最後一戰
    抗日戰爭最後一役勝利廣場」標識高19.45米,意為1945年中華民族取得抗日戰爭的全面勝利。勝利廣場主雕「勝利時刻」便會映入眼帘。據了解,該主雕塑高12.16米, 寓意1945年12月26日高郵城解放。從甬道入口到出口總共設計了14個雕塑單元,有「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南京大屠殺等牆體浮雕,象徵中國人民從「九·一八」事變到抗戰勝利14年艱苦卓絕的鬥爭。
  • 抗日戰爭最後一戰,粟裕僅用7天拿下高郵,日軍大佐被打服
    駐守在高郵的日軍是巖崎大佐的部隊,為了徹底消滅他們,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於12月19日親自指揮部署,發動了「高郵戰役」。他制定了作戰計劃:第七縱隊的一部分兵力攻打邵伯,主力則在揚泰線以北、邵伯以南地區,阻擊前來支援的敵軍;第八縱隊攻打高郵外圍後攻城;華中軍區特務團攻打車邏。當晚七點,新四軍在距離高郵東西20公裡、南北40公裡處同時發起進攻。
  • 揚州|高郵城外顯神威,最後一役降倭寇
    而我們則來到高郵抗戰最後一役文化園。午飯後我們全團頭頂烈日步行來到紀念園。高郵地陪帶我們進入園區,首先經過一條甬道通向勝利廣場,兩側是民族勝利牆,牆上有14組大型浮雕,寓意中國人民長達14年的抗戰。雕塑高12.26米,寓意(1945年)12月26日高郵城解放,雕塑上部是抽象的國旗剪影,基座是蘆葦蕩浮雕,中間是我軍民歡呼勝利的群塑。經過一汪水池向前看就是紀念館了。為什麼紀念館建在在此?這是因為高郵戰役勝利後,在當時的高郵公園禮堂舉行了受降儀式,這也是侵華日軍向新四軍投降規模最大的一次儀式。
  • 老照片再現解放高郵之戰 日軍大佐向粟裕將軍鞠躬獻刀
    接見降軍日軍大佐向粟裕鞠躬獻刀12月29日,粟裕接見繳械投降的日本軍官。當陳超寰用日語向日本軍官介紹粟裕司令員時,日軍人員才得知受降時粟裕也在場,並且穿的還是普通士兵的軍服。日本軍官驚訝異常,連連表示:「不勝感激之至!」
  • 戰士穿著繳獲的日軍軍裝卻碰到正牌日軍,離奇劇情卻真實發生了!
    中國抗日戰爭中發生過許多經典戰役,這些戰鬥規模有大有小,其中有的戰役還有著離奇色彩。讓人聽了都感到驚奇,就如同是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情節一般。
  • 高郵之戰,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一役」!
    高郵城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它南臨揚州、北扼兩淮,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被稱為「運河大門的鐵鎖」。因此,日偽軍非但拒不繳械,還自恃城高地險,將原駐揚州的日軍獨立混成第90旅團1000人及偽軍第二方面軍一部調至高郵,使高郵守敵增至日軍兩個大隊及偽軍7個團5000餘人。
  • 衝繩島一戰,日軍死亡11萬人,美軍……
    衝繩島戰役在衝繩島最南端地勢崎嶇險峻的地段,日軍充分利用地形,築有巧妙隱蔽的炮位和坑道工事,牛島滿決心以此為依託和美軍拼到最後被炸死的巴克納將軍巴克納陣亡後,第十集團軍司令由海軍陸戰隊第三軍軍長蓋格少將擔任,此時,整個衝繩島變成一片廢墟
  • 衝繩島一戰,日軍死亡11萬人,美軍……
    衝繩島戰役在衝繩島最南端地勢崎嶇險峻的地段,日軍充分利用地形,築有巧妙隱蔽的炮位和坑道工事,牛島滿決心以此為依託和美軍拼到最後。被炸死的巴克納將軍巴克納陣亡後,第十集團軍司令由海軍陸戰隊第三軍軍長蓋格少將擔任,此時,整個衝繩島變成一片廢墟 ,城市化為了平地,但是零星的日軍依舊要血戰到底,美軍只好對每個洞穴、
  • 《新華日報》今日二版頭條聚焦高郵:這裡,每年百萬觀眾感受抗戰烽火
    盡頭,勝利廣場豁然開朗,對面中西合璧的「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紀念館」依然是70多年前的模樣:1945年12月26日,抗日戰爭最後一役高郵戰役勝利後,日軍向新四軍投降儀式就在這裡舉行。其中一封粟裕將軍的電報還原了高郵戰役來由。當年,在日本宣布投降4個月後,蘇皖邊區政府南面高郵城內的日偽軍仍在負隅頑抗。1945年12月19日,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部署指揮,準備發動高郵戰役,到了12月15日,作戰準備一切就緒,新四軍軍部突然發來電報要調七、八兩個縱隊前往津浦線。粟裕親自起草長達千言的電報,詳細陳述利弊,堅持要打高郵戰役,終獲同意。
  • 訪高郵「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紀念館」:每年百萬觀眾感受抗戰烽火
    盡頭,勝利廣場豁然開朗,對面中西合璧的「抗日戰爭最後一役紀念館」依然是70多年前的模樣:1945年12月26日,抗日戰爭最後一役高郵戰役勝利後,日軍向新四軍投降儀式就在這裡舉行。當年,在日本宣布投降4個月後,蘇皖邊區政府南面高郵城內的日偽軍仍在負隅頑抗。1945年12月19日,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部署指揮,準備發動高郵戰役,到了12月15日,作戰準備一切就緒,新四軍軍部突然發來電報要調七、八兩個縱隊前往津浦線。粟裕親自起草長達千言的電報,詳細陳述利弊,堅持要打高郵戰役,終獲同意。
  • 高郵之戰,中國抗日戰爭的「最後一役」!
    高郵城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它南臨揚州、北扼兩淮,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被稱為「運河大門的鐵鎖」。因此,日偽軍非但拒不繳械,還自恃城高地險,將原駐揚州的日軍獨立混成第90旅團1000人及偽軍第二方面軍一部調至高郵,使高郵守敵增至日軍兩個大隊及偽軍7個團5000餘人。
  • 衝繩島戰役,對日本的「破門之戰」
    衝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為期八十二天。衝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 衝繩島戰役,對日本的「破門之戰」
    衝繩島戰役是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直至6月中旬結束為期八十二天。衝繩被譽為日本的「國門」,因此衝繩島登陸戰就被稱作「破門之戰」。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
  • 衝繩島戰役,對日本的「破門之戰」!
    是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萬人。同時,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衝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得以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及長崎,最後導致日本投降。
  • 二戰日軍「諾門坎戰役」日軍23師團並非全線潰敗,戰史蘇聯是慘勝
    所謂滿蒙就是中國東北和蒙古國的邊境,當時蒙古國屬於蘇聯的附屬國,日軍打算進行一次挑釁行動試試蘇聯當局對蒙古國態度是否堅定不移,如果不是日軍下個目標就是北上拿下蒙古國,當時日軍拿下蒙古國,有兩大好處1可以擴大滿洲領土的面積,2佔領蒙古有利地形他日進可以打蘇聯退有地方可守,當時蒙古國地形平均比東北高出500米。日軍為什麼敢這樣試探,因為德軍在波蘭戰役的勝利給了日軍底氣,盟軍是靠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