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廣安)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為推動廣安市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減少秸稈燃燒對大氣環境質量造成的汙染,廣安市提前謀劃、建立機制、強化溝通、加強保障,堅決打好有效解決秸稈露天焚燒攻堅戰。8月以來,全市精準管控秋收期間秸稈禁燒工作,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與去年同期相比,pm2.5濃度降低12%,pm10濃度降低13.1%,空氣品質優良天數率提升14.7%。
「我局從加強管控確保『不能燒』、加強宣傳引導『不願燒』、加強利用促使『不想燒』方面入手,營造了秸稈禁燒的良好社會氛圍。」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何斌表示。
據了解,該局採取「技防合一」手段,建立完善高空瞭望系統27套、紅外無人機19臺、雷達走航系統2部,可在15分鐘內精準定位焚燒地點。同步建立秸稈禁燒「縣級領導包鄉鎮、鄉鎮領導包村社、村社幹部包村組、村組長包農戶」四級禁燒承包責任制,落實專職網格員300餘人常態化管控,確保焚燒行為迅速得到制止。
為拓寬禁燒宣傳渠道,市生態環境局在市縣兩級電視臺播放秸稈禁燒專題節目10餘萬分鐘,利用廣播「村村響」循環推廣禁燒宣傳語,安排宣傳車走村入戶開展宣傳,引導群眾轉變觀念。除「12369」等投訴舉報電話、鄉鎮禁燒舉報熱線外,公布市、縣、鄉三級禁燒負責人電話號碼,發動群眾自發參與舉報,讓督促禁燒工作形成社會氛圍。
此外,為標本兼治,拓寬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範圍,廣安市安排120餘萬元專項資金採購設備,推廣秸稈發酵、粉碎還田,使農戶年均化肥使用量減少8%—10%。並下派技術幹部150餘人次包片指導農戶開展秸稈「肥料化、飼料化、食用菌基料化」3類綜合利用,促進秸稈「變廢為寶」。(記者 盧琴)
來源:廣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