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煤改電」工程,新疆南部28萬居民過上了「清潔取暖」的生活方式。圖為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居民阿依加馬麗在工作人員指導下,使用電採暖設備。 依力汗江·塔依爾 攝
中新網新疆喀什11月25日電 (劉雯 姑再努爾)「我家以前燒煤爐,冬天搬煤燒煤就一身灰,還花不少錢。家裡有老人和孩子,煤氣味稍微重點,就很擔心。」近日,新疆喀什地區迎來降雪,該地區莎車縣託木吾斯塘鎮村民阿依加馬麗告別往日擔憂,迎來了「清潔取暖」。
在阿依加馬麗家中,客廳、臥室的牆面均掛著碳晶電熱板採暖設備。「總共費用3600元,政府有各類補貼,我自付部分是25%。」阿依加馬麗告訴記者,「我算了算,用電採暖比買煤便宜不少。最關鍵是乾淨、安全。」
阿依加馬麗所在的喀什地區屬「南疆四地州」(喀什地區、和田地區、阿克蘇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是缺煤地區,距離新疆北部煤炭資源富集區較遠,運輸成本高。據了解,1噸煤運到南疆四地州後「身價」漲幅近10倍。
除經濟因素外,燒煤會造成一定環境汙染,使用薪柴則會讓南疆四地州生態環境更為脆弱。2018年起,新疆在南疆四地州實施「煤改電」試點工程。本月初,南疆四地州「煤改電」工程全部竣工,24個縣(市)199個鄉鎮1078個村的逾28萬戶居民用上了電採暖。
「煤改電」工程使南疆四地州農牧民享受到更加舒適、便捷的生活。阿依加馬麗說:「以前不止搬煤累,有時候還得半夜起來往爐裡添煤。現在工作人員教會了我用手機繳費方式,方便太多了。」
喀什地區巴楚縣專門成立了工作小組,全力助推「煤改電」順利實施,通過入戶解決具體問題和實際困難。巴楚縣英吾斯塘鄉格什勒克吾斯塘村村民麥麥提·卡迪爾告訴記者:「在電採暖方面遇到什麼問題,就會給工作人員打電話,他們會過來幫我們解決。」
「我平時接到村民打來的電話,大部分都是不會用調溫器。我們接到電話,根據每戶的不同情況和問題,第一時間入戶幫助村民維修和指導使用方法。還會定期挨家挨戶對電採暖進行檢查,保證大家過上溫暖的冬天。」巴楚縣英吾斯塘鄉煤改電技術人員艾尼瓦爾·阿木提說。
此前,新疆部分偏遠地區中小學校仍使用燃煤爐等設備供暖,存在供暖設備簡陋、建築節能水平低、取暖效果不理想等問題。這個冬季,除了農牧民,許多南疆學校也告別了燃煤供暖,超8萬名師生用上了「電採暖」設備。
2019年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教育廳與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聯合開展「清潔取暖進校園」活動。目前,喀什地區所有學校已經採用「電採暖」設備。今年底,新疆「清潔取暖進校園」活動將完成116所學校的清潔供暖改造任務。
數據顯示,南疆「煤改電」工程投運後,今年冬季預計可以節約標準煤95萬噸,減少排放二氧化碳246萬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