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處上海人心中的情結,文廟舊書市集也要關了!

2020-12-18 騰訊網

喜歡淘舊書的上海人都知道

在上海老城廂的文廟

有一個舊書市集

這裡不僅僅是舊書愛好者的天堂

更是老上海人的一絲情節

然而最近

掌門君聽說

明年(也就是2020年)

文廟舊書的市集

要!關!了!

1

這裡是上海最大的二手書市集

文廟位於上海老城廂

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

也是文化氣息濃鬱的淵源地

1986年

文廟自發成為

上海最重要的舊書集散中心

並一度佔據了

上海書刊批發市場近九成的份額

1993年,有人提議上海可以開辦

類似塞納河邊「十裡書市」那樣的舊書集市

提議當即得到各方的贊同

經過對文廟自發舊書市場的規範和整頓

上海文廟舊書市場每周日與公眾見面

並一直延續至今

那時候,文廟舊書市場的攤位

都是用粉筆劃出來的

從欞星門入口到大成殿門口

院子裡、迴廊上

幾乎被一個挨著一個的書攤佔滿

人擠人,好像連腳都沒地方放了

客流量最高時達到八九千人

250個攤位供不應求!

文廟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

文廟舊書市集除了早上七點半的書市外

在文廟四字牌坊正對面的方斜支路上

還有一個短暫的小市場

便是傳說中的「鬼市」

半夜兩三點擺攤

早上七點左右撤攤消失

很多攤主為了「搶攤頭」

凌晨兩點就來找地盤擺攤頭

可見文廟舊書市集當時有多紅火

2

這裡是讀書人的最愛

挑幾本好書

在樹蔭下邊坐邊讀

喧囂的鬧市仿佛遠離

唯有陣陣書香伴隨身側……

這裡是讀書人的最愛

為了能淘到好書

淘書客們都要卯足勁

不僅要經驗豐富

一眼識別出好書、有價值的書

還要站得穩,速度快

當書商「譁啦」一下把書倒在地上

淘書客一邊抵住後方湧動的攻勢

捍衛自己的一角

一邊從書堆認出自己要的那本書

並以最快速度從書攤中

抓出來拿在自己手中

真正做到眼疾手快

書攤主與淘書客往往都是舊相識

面對詢價

好的書,攤主會先報一個相對高價

書友便開始挑刺

此時博弈便開始了,心理戰也悄然展開

雙方的專業在這時便開始展現

詢價、還價、喊著行話

一塊、八毛,討價還價

如果書友給的價錢不符合預期

議價的理由不充分

攤主便會不再出價

快速進入下輪出價

其他書友大致了解攤主的心理價位

感興趣者會拿捏好價位,立馬出價拿下

這是上海文廟書市標誌性的場景

不僅有中國人,多老外也慕名而來

很多人會提著大箱子或者大袋子

像買菜一樣逛文廟書市

3

這裡有很多60、70、80、90後的回憶

書市裡有很多70,80,90年代的回憶

歲月更迭,時光荏苒

曾經的日常,變成了現在的珍藏

·童年回憶的磁帶·

童年回憶的磁帶,還記得小時候捧著隨身聽寫作業的時間,還告訴媽媽我正在聽英語。現在看這些封面,仿佛還在昨天。

記憶讓很多偶像不堪回首,學友哥卻30年如一日帥成這樣,不愧是四大天王。

莫文蔚的歌仿佛永遠不會過時,廣島之戀放到現在,依舊是很多人的心頭好。

·2塊錢的DVD·

2塊錢的DVD很驚喜!默認是日語字幕,但可選擇6種語言。《美國隊長》、《奪命雙雄》、《雲梯49》... ...全都有,如果你家DVD還在,挑幾部回家看看,也是不錯的體驗。

還有那麼多小人書!

·父母輩的回憶·

會說話的老照片

五六十年代的結婚證

東亞運動會的紀念牌……

那個年代的韻味

都在這些小小的舊物件中散發出來

4

明年,這裡真的要關了嗎?

然而,在網際網路電商的衝擊下

如今的文廟書市

再也不復以往的熙熙攘攘

只留下區區90個攤位

大多數還是固定的老商戶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

文廟舊書市集明年可能要關了!

「說是明年三月底要關掉了,

文廟的人跟我們也通知過了。

一位在這裡賣了十幾年書的攤主大叔說

他挺困惑,

「他們說是要裝修。

以前裝修的時候也沒有關過的啊,都正常開的。」

另一位攤主說

「已經來過好幾個招商的人了

都想讓我們搬過去。

我肯定不會去的

要形成現在這裡的這種氛圍

不是一年半載就可以的。」

招商的易拉寶

那麼,文廟舊書集市是否真的

會在明年三月份關閉?

文廟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說

因為文廟所在這一塊區域要整體改造和擴建

舊書市場確實是要關掉的

具體何時關掉

他表示,最遲是在明年的六月

至於整修之後舊書集市是否還會回歸

這位負責人表示他們目前也不清楚

具體怎麼規劃

還是要由區裡的相關部門決定

5

趁著還在,趕緊再去看一眼吧

看來,明年

文廟舊書市集真的要說再見了

趁著它還在

趕緊再去看一眼吧!

門票只要一元

真的是良心價了!

文廟舊書市集

地址:文廟路215號

營業時間:周日7:00-16:00

門票:1元/人(只收現金!

另外也可以購買10元/人的門票

可以參觀後面的文廟,絕對物超所值!

你對文廟舊書市集有哪些回憶嗎?

點擊文末「寫留言」

把想說的都告訴掌門君吧~

掌門君會列出來和大家分享哦~

近期熱點

近期回顧

內容源於新聞晨報、ShanghaiLook、上海百分百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

回復"優惠券"索取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當季優惠!

為了防止你再也找不到我

相關焦點

  • 文廟舊書市場也要關了?20餘年的陪伴,如今要說再見了…
    > 對於喜歡淘書、淘舊物的小夥伴來說 那裡就是一處樂園 那時候,文廟舊書市的攤位都是用粉筆劃出來的。從欞星門入口到大成殿門口,院子裡、迴廊上幾乎被一個挨著一個的書攤佔滿,人擠著人。
  • 上海文廟,古代祭孔的地方,門內門外可靜可鬧之地
    目前,上海面臨復工高峰期。專家透露,這一周會是疫情高發期,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做好防禦,還在放假的小夥伴就不要出門了,如果必須出門要搭乘公共運輸,一定要帶好口罩和勤洗手!也希望疫情嚴重地區的小夥伴們能度過這次危難關頭,加油!中國加油!喜歡淘舊書的上海人都知道,在上海老城廂的文廟,有一個舊書市集,不過有消息稱,今年這個舊書市集即將要關了!
  • 上海文廟與舊書市場
    府一級的文廟就被叫作「府學」,縣、鎮一級的文廟則被叫作「縣學」「鎮學」,統稱為「學宮」。過去,規定縣以上的行政區必須設立文廟,所以中國歷史上到底有多少處文廟,恐怕就難以道其詳了。上海最早的文廟可以追溯到南宋景定年間。當時,上海已經設鎮,上海士紳唐時措、時拱昆仲出資建造了供孔子像的梓潼宮,並建造了一個「古修堂」教授學生,這就成為當時上海的「鎮學」。
  • 別了,上海文廟舊書市場!
    文廟舊書市場位於文廟第二道門內的大院裡,舊書市場的大門與文廟的大門都是同一個門,方向朝南。第三道門是文廟景點的參觀處。1元一張的門票是進入書市的有效票據,覺得不貴就索性購買了兩張,計劃一張作為收藏券藏在書中。而這張門票僅能進入第二道門,也就是舊書市場的門,再進第三道門就需要在門口購買10元的文廟景點門票了。
  •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1962
    上海的文廟曹聚仁 | 《循環日報》1962上海文廟(民國)到過上海的,上海城隍廟,幾乎無有不去過的,九曲橋、湖心亭要說園林勝景,文廟路文廟公園還在城隍廟之上。上海之有文廟,迄今已經六百多年了,其間搬移了五次,移到目前這一文廟路上,倒還是近一百年間的事。
  • 我心中的民宿情結
    我心中的民宿情結楊雯潔 在路上,不為旅行,不為某人,只為在未知的途中,遇見未知的自己,擇一處寧靜,放空自己,看花開花落,雲捲雲舒!,共同欣賞沿途的美景,享受別樣的地域風情,更喜歡當地的特色民宿,民宿融入了主人的故事與情懷,每一座民宿都是主人精心打造,細微之處設計獨特,運用了各種元素,使人賞心悅目,所以旅途中一直堅持選擇入住民宿。
  • 話說老上海之文廟,老城廂一景
    元代(1291年)建立上海縣後即建文廟,其是供士紳祭祀大成至聖先師文宣王孔子。同時,作為縣中秀才讀書深造的學府,是古代上海的最高學府。據查,元、明、清三朝,上海縣籍秀才考上進士作官的有二百七十九人,所以文廟在古代是培養人才之地。上海文廟建築群布局嚴謹,氣勢宏敞,極具民族特色。
  • 文廟,上海人永遠的記憶,你知道這裡曾經藏著個「鬼市」嗎
    認識上海,有很多種途徑。如果說美食是一把鑰匙,那麼最接地氣的美食,那些伴隨著上海人一起長大的美食,無疑是最具有人間煙火氣的,也是最能反映真實的上海。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個地方,不僅有地道的美食,也有上海人難忘的記憶,及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的「鬼市」那就是上海的文廟和它的舊書市場,一個即將要拆了重建的地方。
  • 文廟,上海人永遠的記憶,你知道這裡曾經藏著個「鬼市」嗎?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個地方,不僅有地道的美食,也有上海人難忘的記憶,及很多人都不一定知道的「鬼市」那就是上海的文廟和它的舊書市場,一個即將要拆了重建的地方。文廟菜飯店:一碗帶著清氣的菜飯和一碗濃鬱的黃豆骨頭湯再加一份黴乾菜扣肉,滿足。那是許多上海人小辰光的味道……如果你到上海旅遊,看過魔都的高樓大廈,紙醉金迷是一面後,也別忘了體驗一把上海街頭巷尾市井間的煙火氣。
  • 古埃及人心中永遠的聖地,古埃及基於生命本能的綠洲情結
    一、殘酷的環境與綠洲情結1、自然環境威脅在科技發達的現代,我們通過新聞也時常聽見尼羅河洪水的事,可見尼羅河流域可並不太平。埃及人現代面對洪水問題都還要承受損失,更何況古代時候。尤其是,古代埃及人民生產生活是絕對離不開尼羅河的。在黃沙滿天的地界,水源就是一切,儘管知道尼羅河有非常大的危險,但是古埃及人生活卻絕對離不開它。
  • 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
    9月29日下午,在熱鬧喜慶的鼓舞聲中,「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系列活動——「同一輪明月 同一個祝福」 慶中秋活動在上海文廟拉開帷幕。明倫堂廣場上,拼布包、海派剪紙、人物麵塑等別具匠心的非遺作品展示讓市民遊客驚豔不已。
  • 紀念孔子誕辰 上海文廟舉辦「孔子文化周」
    東方網記者黃麗春9月28日報導:今天上午,「紀念孔子誕辰2570周年祭祀儀式暨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式」在上海文廟舉行。現場包括孔子後裔、傳統文化愛好者和中小學生在內的社會各界人士50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活動分為祭祀儀式、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式、「丈量文廟」傳統文化親子挑戰賽等環節。
  • 上海最大的舊書市場 文廟「懷舊風」再起
    曾到過文廟舊書會的人如此描述。自1986年起,一周一會的文廟舊書市場,是上海最重要的舊書集散中心,曾一度佔據上海書刊批發市場將近九成份額。沿著欞星門進入文廟,翻開了一個舊書市集的故事。  「不知道文廟肯定不是賣舊書的」  把一元錢放進售票窗口,售票員很快將一張粉紅色的小紙片遞出,並指了指欞星門。
  • 九首豪情詩詞,致每個人心中的英雄情結!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英雄情結,希望自己能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其實投身沙場,殺敵報國,這些情感洋溢在詩中,讓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九首詩詞,致我們心中的英雄情結!武將把一腔熱血灑向沙場建功立業,詩人則為偉大的時代精神所感染,用他沉雄悲壯的豪情、譜寫了一曲曲雄渾磅礴、瑰麗壯美的詩篇。
  • 不一樣的體驗,走過文廟路的五種文化之旅
    文廟路作為上海老城廂歷史悠久的馬路,匆匆走過的遊人無數。多數人衝著文廟而來,也有人為了再多看一眼老城廂的歷史風貌,駐足之餘你是否用心去體會這條路上的不同的文化。上海市區的文廟路位於老西門中華路的老城廂之中,雖然不及周邊的豫園城隍廟名氣之大,卻也是老城廂文化歷史的一個地標區域。
  • 上海人的小籠包情結:"阿拉做法很講究"
    原標題:上海人的小籠包情結:「阿拉做法很講究」圖片說明:阿姨選取做小籠的鮮肉  「瘦肉太多,吃起來太老,像豆腐渣;可肥肉太多,小籠包又要趴下來,口感太膩;所以我們選肉一定要三分肥、七分瘦。」
  • 這裡是鄭州:東大街文廟逛一圈
    >上海文廟位於上海中心城區的老城廂,是一處鬧中取靜的園林式建築群落,迄今已有700多年歷史。作為上海中心城區的唯一儒學聖地,可以想像,數百年前,文廟周邊曾經會是何等的繁華和熱絡。事實上,就算到了近代,這裡依然與上海這座城市的現代教育事業息息相關。比如,抗戰前的百餘年時間中,這裡逐漸成為舊城廂的文化中心,上海現代教育事業起源於舊城廂,不少都與文廟有關。
  • 他文武雙全,死後成為第一個被同時供奉在文廟和武廟的人
    直到現在不是都會舉辦盛大的廟會之類的活動,也有很多人會到寺廟之中去祈福,祈求來年的安康和好運。日本也會去寺廟祈福,其實還是從中國學過去的。在古代寺廟除了是用來供奉大家心中的神靈之外,還供奉著一些大家普遍認同的英雄人物。大家過年的時候門上一般都會貼神像來,祈求安康鎮災避邪。一般都會貼文,武兩個神仙。
  • 上海老城廂,遊文廟豫園周邊等地,冬至將至這裡最有本地味
    冬至時節,大家要吃象徵團圓的湯圓。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湯圓可以用來祭祖,也可以用於互贈親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講究吃湯圓的,親人們聚在一起品嘗新釀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圓子,然後用肉塊壘於盤中祭祖。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的,民間有「吃了湯圓又大一歲」之說。古人有詩云:「家家搗米做湯圓,知是明朝冬至天。」
  • 一道鮮香脆嫩的紅菜苔炒臘肉,是很多湖北人心中的美食情結!
    鮮香脆嫩的紅菜苔用來炒臘肉,是很多湖北人心中的美食情結!紅菜苔所含維生素C比白菜多,勝於小白菜中其含量的2倍,紅菜苔既能幫助身體機能提高抵抗力,又可以維持人體組織及細胞結構的正常代謝與功能。尤其是孕婦,更應該多吃紅菜苔,在增強母體抵抗力的同時,還能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