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日前,在莫斯科機場逗留近4個星期的美國「稜鏡門」揭秘者斯諾登,正式向俄羅斯提出避難申請。俄羅斯總統普京卻說,俄方警告過「稜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不要損害美國的利益,稍早前的關鍵表態是,希望斯諾登一旦有可能就會離開俄羅斯。普京為何要這麼說?
分析認為,斯諾登令俄羅斯和美國都如芒在背,如鯁在喉。斯諾登自從6月23日晚抵達莫斯科後,就陷入「被滯留」狀態,四處尋求「政治避難」。如何對待這位「不請自來」的「燙手山芋」,普京最初略顯被動:直接收留斯諾登,或會留下讓美國攻擊的口實,影響美俄關係大局;拒人千裡又有失大國風範,令斯諾登的國際「粉絲們」失望。最終,前蘇聯前克格勃中校出身的普京,通過5次巧妙釋放關鍵信息的話語,讓俄羅斯化被動為主動,「名正言順」地「吃下」斯諾登這名手握「美國安全局運作藍圖」的避難者。這5句話究竟是哪5句呢?
美俄較勁「斯諾登困局」
美國總統歐巴馬(左) 俄羅斯總統普京(右)
俄羅斯總統普京15日說,美國「稜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一旦有可能就會離開俄羅斯。這是斯諾登日前重提希望在俄政治避難後,普京第一次公開發表評論。 >>>點擊詳細
俄方第一次關鍵話語:6月25日 普京證實 斯諾登仍在莫斯科機場過境區 美俄並無引渡協議
——正面接過「燙手山芋」
7月12日,在俄羅斯莫斯科,斯諾登(中)會見人權組織代表及律師。當日,美國情報部門前僱員斯諾登與俄羅斯和國際人權組織代表及知名律師在莫斯科謝列梅捷沃機場中轉區舉行會面,斯諾登在會面中表示希望留在俄羅斯。新華社發
據外電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二在芬蘭的新聞發布會上說,美國情報機構洩密者愛德華 斯諾登仍身處莫斯科機場的過境區,他越早選擇最終目的地越有利。
普京說,「他現在仍在機場過境區,是一名過境旅客。斯諾登是自由的,他越早選擇最終目的地對他、以及對俄方越有利。」
普京強調,俄羅斯和美國並無引渡協議。
針對美國的指責,普京回應說,美國通緝的洩密者斯諾登來到莫斯科是「完全出乎意料的」,有關俄羅斯幫助其飛行的說法是「廢話和垃圾」。 >>>點擊詳細
俄方第二次關鍵話語:
7月3日 俄前美女間諜出馬微博求婚:斯諾登,你願意和我結婚嗎?
——試探斯諾登口風
前俄羅斯美女間諜安娜·查普曼。(資料圖片)
據美媒7月3日報導,前俄羅斯美女間諜安娜·查普曼日前通過社交網絡向美國「洩密者」斯諾登求婚。
根據媒體報導,3日,這名俄羅斯前美女間諜在網絡上向斯諾登大膽「求婚」。她在其個人社交網絡頁面上寫道:「斯諾登,你願意和我結婚嗎?」
>>>點擊詳細7月5日 斯諾登回應俄美女間諜求婚:願不顧一切和你結婚
查普曼(左)與斯諾登微博互動
據俄前特工安娜·查普曼4日在推特上發文稱,「斯諾登,你願意娶我嗎?」斯諾登5日對此作出回應,「我願意不顧一切和查普曼結婚。上帝,看看她。」查普曼現年31歲,是2010年美國間諜醜聞案中最為著名的「美女特工」,在美被捕後以「交換間諜」的方式回到了俄羅斯。
據俄新網5日報導稱,美國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如果位於莫斯科舍列梅季耶沃機場中轉區,他與俄羅斯前美女間諜查普曼就不能結婚。舍列梅季耶沃機場的俄領事機構代表向俄新社表示,「機場的領事機構不負責婚姻登記」。
早前,俄羅斯前美女間諜安娜·查普曼,向被美國政府通緝的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提出求婚。31歲的查普曼周四凌晨在自己推特微博中用英文寫道,「斯諾登,你願意娶我嗎?」一些媒體援引可能屬於斯諾登推特帳戶的消息報導,斯諾登表示同意。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該帳戶的確是斯諾登本人註冊的。 >>>點擊詳細
俄方第三次關鍵話語:
普京: 斯諾登如果希望留俄 就要停止傷害美國
——平衡美俄關係大局
資料圖:斯諾登
據俄新網消息,俄總統普京表示,美中情局前僱員斯諾登如有意或可留在俄羅斯,但必須滿足一個條件——他必須停止對美國造成損失。
普京在天然氣輸出國論壇(GECF)第二次峰會結束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如果他想去哪兒並且有人接手的話,那麼請。如果他想留在這裡——有一個條件:或許這話從我口中說出有些奇怪——他應當停止目前所從事的對我們的美國夥伴造成損失的活動。」
普京指出,由於斯諾登感覺自己是維權人士和人權鬥士,多半不打算中止目前進行的活動。
普京表示,他對斯諾登可能與某個前來莫斯科參加第二屆天然氣輸出國論壇峰會的代表團離開的情況毫不知情。
普京在天然氣輸出國論壇(GECF)第二次峰會結束後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我對於斯諾登先生或隨某個代表團離開俄羅斯的問題毫不知情。」 >>>點擊詳細
斯諾登在莫斯科機場對人權組織表示,他正在尋求在俄羅斯避難。克裡姆林宮隨後於周五表示,這名美國逃亡者如果停止洩露傷害美國的消息,就能留在俄羅斯。
俄新社援引總統普京的發言人德米特裡·佩斯科夫的話稱:「假設斯諾登要留在俄羅斯,他需要:首先,完全停止損害我們的美國夥伴及美俄關係的行為。其次,他自己得提出申請。」>>>點擊詳細
俄方第四次關鍵話語:
希望斯諾登一旦有可能就離開俄羅斯 美國恐嚇他國阻斷了斯諾登的退路
——把責任推到美國
資料圖:斯諾登
新華網莫斯科7月15日電(記者胡曉光)俄羅斯總統普京15日說,美國「稜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一旦有可能就會離開俄羅斯,但是他的狀況目前依然不明晰。
據俄羅斯電視臺報導,普京是當天在列寧格勒州戈格蘭德島與大學生交流時做上述表示的。這是斯諾登12日重提希望在俄政治避難後,普京第一次公開發表評論。
普京說,如果有可能離開俄羅斯,斯諾登自然會走的。「歸根結底,他希望到常住地去,他想待在其他國家。」俄提供的政治避難條件斯諾登是知道的,從最新表態看,斯諾登立場有些變化,但具體情況還未弄清楚。
普京說:「最初俄方給斯諾登的建議是,可以留下來,但必須停止政治活動。我們與美國有一定的關係,我們不希望斯諾登的活動損害與美關係。他拒絕了,他說想繼續自己的活動,想為人權鬥爭,認為美國破壞了一些國際法準則,幹涉私生活,他的目標是與這種現象鬥爭。我們說,(你鬥爭可以,)只是不要牽涉我們,我們有自己要鬥爭的事情。」
普京說,斯諾登到俄是不請自來,「他不是想來俄,他是過境前往其他國家。但他在空中飛行時,大家都知道了,我們的美國夥伴實際上阻攔了他接下來的飛行。美國自己恐嚇所有其他國家,因此實際上美國是自己把斯諾登困在我國境內的」。>>>點擊詳細
俄方第五次關鍵話語:
俄方警告過「稜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不要損害美國的利益
他的任何不利於俄美關係的舉措都是不可接受的
——在維護大局立場上撇清責任 併名正言順「吃下」斯諾登
身體消瘦的斯諾登在莫斯科機場亮相。
新華網莫斯科7月17日電(記者劉越)俄羅斯總統普京17日稱,俄方警告過「稜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不要損害美國的利益,他的任何不利於俄美關係的舉措都是不可接受的。
普京當天在俄遠東城市赤塔視察軍演後對媒體表示,俄羅斯無意捲入斯諾登事件,俄美兩國之間的關係遠比在特工問題上的無謂爭吵重要得多。「我們警告過斯諾登先生,他的任何能夠傷害俄美關係的行為對我們來說都是不可接受的。」
6月23日,斯諾登由中國香港飛抵莫斯科,至今一直滯留在謝列梅捷沃機場中轉區。7月1日,普京提出了俄接受斯諾登政治避難申請的條件,即「他必須停止繼續損害美國的利益」。斯諾登在得知這一消息後一度放棄留在俄羅斯的打算。12日,斯諾登主動與俄羅斯和國際人權組織代表、知名律師、杜馬議員等會面,重提向俄羅斯申請政治避難,並答應停止損害美國的利益。而美方繼續向俄施壓,要求交出受到間諜罪指控的斯諾登。
16日,斯諾登正式向俄羅斯提出臨時政治避難申請。當天,俄羅斯聯邦移民局局長羅莫達諾夫斯基證實已收到斯諾登的申請,並在最多3個月內完成審理程序。 >>>點擊詳細
斯諾登正式 向俄羅斯申請避難 可入境6個月以上
美國「稜鏡門」事件揭秘者斯諾登16日正式向俄羅斯提出臨時政治避難申請。
俄羅斯知名律師阿納託利·庫切列納16日告訴俄媒體,斯諾登當天已向設在謝列梅捷沃機場的俄移民機構正式提交臨時政治避難申請。庫切列納說,他在機場中轉區幫助斯諾登填完這份申請,並將其交給移民部門。
斯諾登6月23日由中國香港飛抵莫斯科,至今一直滯留在謝列梅捷沃機場中轉區。 >>>點擊詳細
這輪博弈 美國吃虧了
1.玻利維亞總統受辱斯 美「追緝」諾登揭秘激起全球反美浪潮
7月4日,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在玻利維亞科恰班巴市出席南美洲國家聯盟會議。委內瑞拉總統府
3周來一直躲在莫斯科機場的愛德華 斯諾登對他希望挑起的、美國國內關於監視的政治辯論只產生了有限影響。
然而,這名國家安全局洩密者成功製造了一個非常不同的政治現象:伊拉克戰爭以來最大的反美主義大爆發。
1個月前在香港亮明自己的身份時,斯諾登利用有選擇性地披露美國全球監視活動這種做法,在中國和俄羅斯動員輿論。此後,他又透露了關於美國監控歐盟的信息,成功地令歐洲國家為之譁然。過去1個星期,他又在拉美製造出一場新的軒然大波。
巴西《環球報》本周以這名30歲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前僱員提供的文件為依據報導,美國一直在利用巴西的電信基礎設施獲取大量通信內容並監視該地區各國政府。 >>>點擊詳細
2.「稜鏡門」 美國還欠給世界一個交代
新華網北京7月14日電 美國「稜鏡」項目曝光者斯諾登日前在莫斯科機場會見俄羅斯和國際人權組織代表及官員,表達希望在俄羅斯尋求避難的意願。
斯諾登的命運值得關注,但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擺在人們的面前:美國會就「稜鏡門」給世界一個交代嗎?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看,美國在這一事件上只是在堅持自己的說辭,並無道歉和懺悔之意,但其他國家必然會提高警惕,進一步重視網絡通信安全。 >>>點擊詳細
3.不好抓人 斯諾登手握三張底牌
7月16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車輛駛過俄羅斯聯邦移民局。新華社記者丁淵攝
斯諾登的手裡還有什麼牌?他打算如何繼續與美國人的這場「貓鼠遊戲」?
在被美國全球「通緝」後,美國國家安全局承包商前僱員斯諾登並未沉寂和「屈服」。滯留在莫斯科機場過境區的他,通過媒體和人權組織,不時爆出新料。
機密文件牌
英國《衛報》記者格倫·格林沃爾德曾把斯諾登手裡的機密文件形容為「美國噩夢」,當時他並未詳細說明「噩夢」的內容。14日,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格林沃爾德透露斯諾登掌握有關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組織架構與運作的文件。
格林沃爾德是最早採訪斯諾登、報導「稜鏡」監聽項目的記者之一。他說,斯諾登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真的,拿走了上千份文件,通過這些文件可以了解到美國國家安全局是如何組成和運作的。公開這些信息,將會讓一些看到信息的人得知美國國家安全局的運作方式,從而可以避開監控,或效仿安全局的做法。格林沃爾德認為公布這些文件不會有損美國的利益,不過看起來斯諾登不會輕易打出這張牌。斯諾登強調,他不會公開這些信息,因為這會損害到美國政府的利益。>>>點擊詳細
斯諾登「連續劇」進入「第三季」: 俄羅斯得利
近日,60歲的俄羅斯總統普京15日潛入波羅的海,勘查一艘1869年沉沒的沙皇俄國旗艦,再現硬漢風採。
斯諾登事件已進入「第三季」,滯留在俄羅斯首都的美國青年如何奔赴委內瑞拉成為主要懸疑。
迄今為止,俄羅斯方面對事件的處理展現了這個國家外交技巧的高超、精緻和老道,甚至可以說是令人嘆為觀止。
人們看到,俄方在處置斯諾登事件的過程中巧妙掌握著三條線的平衡:一是尊重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二是遵循國內法和國際法,三是防止俄美關係嚴重受損。以這些為前提,俄方找準了「法內施恩」的關鍵點,既順應了國際上對斯諾登的同情,又考慮到斯諾登對美國體制的背叛性質,拒絕引渡,但也沒有無條件地提供庇護,而是妙用莫斯科機場國際中轉區作足文章。>>>點擊詳細
美國「斯諾登較量」輸給俄羅斯了?
斯諾登事件近來一直是世界各大媒體關注的話題之一。據法國《世界報》7月16日報導,卡內基莫斯科中心的政治問題分析家麗莉婭 謝夫索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斯諾登事件中,普京拯救了歐巴馬,同時也成為了「稜鏡門」事件的大贏家。
報導稱,謝夫索娃認為斯諾登出現在莫斯科是「最好的情況」,並稱斯諾登的出現源於俄羅斯權力機關的意願。斯諾登現身俄羅斯解決了歐巴馬所面臨的嚴峻問題,此前因斯諾登身份而存有疑慮的美國人現在可以明確定位斯諾登為叛國者,歐巴馬則避免了被彈劾的危險。 >>>點擊詳細
分析人士認為,斯諾登令俄羅斯和美國都如芒在背,如鯁在喉,雙方既不能袖手旁觀又不想因此把關係鬧僵,這個「斯諾登困局」短時間內或很難解開。 >>>點擊詳細
(原標題:普京用哪5句話化被動為主動 順利吃下」斯諾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