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云:「能施、所施及施物,於三世中無所得;我等安住最勝心,供養一切十方佛。」布施乃佛教六念之一(念施),四攝法之一(布施攝),六波羅蜜及十波羅蜜之一。亦指施與他人以財物、體力、智慧等等。
布施自古以來,一直都是懂得培福之人所必行之事。布施亦是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積累功德,以致解脫的一種修行之法。在小乘佛教中布施亦是「破除個人吝嗇與貪心,以免除未來世之貧困。」在大乘佛教中,布施則與大慈大悲之教義聯結,用於超度眾生。布施的方法多種多樣,但一提起布施,想必大家腦海中浮現出來的第一念頭就是「錢財」。其實除了財布施,在《雜寶藏經》佛還告訴了我們七種無財布施法,這七種無財布施法,應盡全力去做!
一、眼施。
眼施,就是以好眼對待父母、師長,以及當下所遇到的一切眾生,不應「惡眼相向」。眼施,亦是人人皆可行持的一種布施,其所獲福報亦大,在經中雲「是人往後,捨身受身,得清淨眼,未來成佛,得天眼佛眼,名第一大福報。」
二、和顏悅色施。
和顏悅色施,不與父母、師長,以及當下一切所遇之人擺臉色,不以兇眉惡色對人。古語云「伸手不打笑臉人」,和顏悅色地去做行商,去做人,這不僅能減少諸多災禍,還會遇到諸多貴人。經雲「是人往後,捨身受身得妙色相,未來成佛,得金色身,是名第二大福報。」
三、佳言施。
佳言施,「佳言」是什麼意思?想必大家都能明白。所謂佳言施其意就是說於父母、師長及所遇到的一切人,出善言,不說粗俗惡語。
佛教講「惡口種惡因,善口種善因。」如果我們因惡口種下惡因,這不僅僅會受到惡口之果,還會因惡口而損耗很大的福報。因此,佳言施可不僅用於培福,在生活、工作之中亦是非常重要。經雲「是人往後,捨身受身得妙辯才,所出之言,人皆歡喜,信受奉行。未來成佛,得四辯才,是名第三大福報。」
四、身施。
身施,意指以清潔而端正的儀容待人。就如我們去寺院,在見到出家師父之時,因懷有恭敬之心,見到他人之時,亦需時懷「尊敬謙虛」之心。當然這不僅只有說在去寺院之時,禮見他人之時。而是需要我們無時無刻保持「尊敬謙卑」之心。
經雲身施功德無量「是人往後,捨身受身,得端正身,長大身,人見人敬身。未來成佛,如大榕樹,無有能見頂者,是名第四大福報。」
五、心施。
心施,意指以真心待人。俗話講「真心對待他人,他人才會真心對待你。」心施與以上四種供養之法皆有相助。如「眼施、和顏悅色施、佳言施、身施」皆需「心善」。如若心不善,亦不能稱之為「施」。善心和善,和善功深,此為心施。
行持心施的功德利益在經中亦有說明「是人往後,捨身受身,得明淨心,不痴狂心。未來成佛,得一切種智心,是名心施第五大福報。」
六、床座施。
床座施,意指將座位、地位或名譽等讓與別人。在此之中,最常見的就是「讓座」。如去親戚家做客,或是親戚來自家做客,我們皆懂讓座,這亦是「床座施」的一種。床布施,亦需以善心出發,不管是給家中長輩讓座,或是坐車給他人讓座,如若心不善,其意難有福報。
行持床座施的功德利益,在經中講「是人往後,捨身受身,常得尊貴七寶床座,未來成佛,得師子法座。是名第六大福報。」
七、房舍施。
房舍施,意指以打掃得乾乾淨淨的房子接待訪客之意。不管是自家房子,還是在外務工所租之房,我們皆懂需打掃乾淨,讓其一塵不染。何況接待他人,這房舍施所講是這麼一個道理。在對待父母,對待他人之時,亦需做到一視同仁,不能做出「請君入甕」之事。
行持房舍施的功德有多大?經雲「是人往後,捨身受身,得自然宮殿舍宅。未來成佛,於一切時得寶蓮花座,是名第七大福報。」
很多人覺得培植福報,行持布施,皆需錢財為主,但卻並非如此。布施的方法多種多樣,其中不用錢財的布施之法亦不在少數。雖今日所分享的七種無財布施之法,但不論何種無財布施之法,皆有一個條件,那就是「心善」。願大家,眾善奉行,諸惡莫作,六時吉祥。感恩閱讀,分享!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