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來自於馬蜂窩博主——Sir小虎牙
蕩口古鎮
宜興竹海風景區
想去 無錫 ,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情。 剛畢業那會,在 上海 工作,每到周末,同組的師兄都會開著小轎車,帶著狗狗和女朋友去 無錫 過周末。每每我們這些不解風情的師弟問道:「 無錫 哪裡吸引著你?」他都是笑而不語,眼神裡閃爍著不能說的神秘。N年過去了,開著小轎車出去約會,已不是稀奇的事兒,忙碌的我卻找不到一個去 無錫 的理由。看著都會打醬油的女兒,念著「 無錫 」這兩個美妙的音符,心裡默默的說著:「我們出發吧,下一站, 無錫 。」
蕩口古鎮
書香世家酒店
帶著Amy出發了。 沒有暑假的炎熱,沒有國慶喧囂,十一前的這段美妙時光,是一個可以獨享 江南 水鄉安靜與靈秀的完美時光。 九月下旬,桂花毫不吝惜的散發著迷人的香氣,天氣在陰雨濛濛與秋高氣爽交替進行,人們穿行於 無錫 的大街小巷之中,仿佛與這香氣融為一體,完全沉浸在美好的畫卷裡。 如果你是個吃貨,這個時間剛趕上大閘蟹上市,螃蟹雖沒有深秋的肥美,但畢竟是原產地,第一波上市的螃蟹保你吃個新鮮。
惠山古鎮
宜興竹海風景區
四天的 無錫 之旅走下來,發現三天半都在下雨。看著窗外的雨,Amy問:爸爸,下雨了我們還出去玩嗎?我答:當然了,雨越大越要玩。 生活在北方的她,見慣了晴天烈日,如果不下點雨,怎麼讓這個感受什麼是 江南 的煙雨朦朧呢?
宜興張先生的家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旅行中記憶最深的景色有哪些?是經過艱難的爬升,翻過埡口看到一片瑪瑙般蔚藍的水域?是清晨,推開酒店的窗戶,看到窗外前一晚沒有看到的美景?或者是在雨中穿過一條小巷,抬頭發現對面走來一位撐著油紙傘的姑娘?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雨下的淅淅瀝瀝,白牆黑瓦流水與天空在某種溼度下自然的柔和,構成一幅天然的 江南 花卷,「天青色等煙雨」也許是最好的寫照。 也正因為下雨,來古鎮的人並不是很多,反而有了更悠閒的心情慢慢品味這裡。與Amy一起漫步在被雨水打溼的石板路上,別有感覺。小朋友喜歡踩水,石板路上一窪窪積水,成為她跳躍的空間,十分快樂。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讀過戴望舒的《雨巷》,就更嚮往雨中的 江南 ,無需特意取景,處處都像水墨畫般精緻。然而風景也不全是陰鬱的,那一叢叢綠色、一盞盞紅燈籠,為這幅水墨畫增添了色彩。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比起出名的 周莊 、 同裡 ,蕩口古鎮是那樣的安靜、純樸。沒有那麼濃厚的商業氣息,浮躁的人都 會安 靜下來。 蕩口在哪裡?它位於 無錫 市東南25公裡,對於市區的人來說,它的位置可能有點「偏」,可是放大地圖一看,它位於 無錫 、 蘇州 、 常熟 三地交界的黃金地帶,頗有一腳踏三市的感覺。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帶孩子出遊,很喜歡這樣的地方。 眼前的景色與生活的地方大有不同,可以吧啦吧啦給她科普很多,她也聽得饒有興致,出一趟門漲點見識,我想這是每個爸媽的心願。當然Amy的問題也挺多,不知道是不是在考我。 為什麼房子修在水邊?水會不會淹到房子裡?想用這些問題難倒老爸,可沒那麼容易。相機放到包裡,現場版的教學馬上開始,實在不行帶她實際走入一家民居驗證一下,知識一下變得不再抽象。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也許有些爸媽反感這種 中國 式的教育,孩子出來放鬆遊玩,還搞得那麼有壓力,有意思嗎? 是的,沒意思,不如我們放她奔跑,古鎮裡非常適合, 一來古鎮內沒有機動車,連個電瓶摩託都沒有,交通安全自然是不必操心;二來這個時間遊人不多,孩子走走停停,時而自己思考,時而嬉戲奔跑,讓她用自己的節奏遊玩,不用擔心她會走丟。 這對家長是個極大的解放,帶小朋友出去過的,你懂得~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不知是河流穿過街巷,還是街巷越過了河流,小巷與小河就這樣交織在一起。平靜的河水,沒有 黃河 的咆哮,沒有長江的雄壯,甚至流動起來都沒有一絲波瀾,就是這樣的水用溫潤,滋養著蕩口的人們,也成就了華蘅芳、王莘、錢穆這樣的大家。 不知道作曲家王莘在寫《歌唱祖國》這樣澎湃的曲調時,有沒有想到家鄉靜靜流淌的河流?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不要小看這小小的蕩口,出了不少名人名家,最為世人所熟知的是我國近代科學的先行者、數學家、教育家、翻譯家華衡芳。另外,著名漫畫家華君武的祖籍是蕩口,明代翰林學士俗稱「華太師」華察,明代著名的文物收藏家和鑑賞家、人稱「江東巨眼」華廈,我國第一部正式刊印的琵琶譜的編輯者、清代著名琵琶藝術家華秋蘋,傑出的刺繡藝術家和教育家華琪——她的作品《臥在稻草上的雄雞》曾獲 巴拿馬 太平洋萬國博物會金獎,我國發展現代農業並實踐農工商結合的先驅者華繹之, 中國 古代最有名的銅版活字印刷家華燧——他創辦的會通館成為我國印刷史上的奇觀,都是蕩口華家子弟。另外,蕩口還有其他姓氏的名人, 比如 人民音樂家、作曲家、《歌唱祖國》的詞曲作者王莘;近代力學的奠基人之一錢偉長;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等。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帶孩子出來玩總有很多內心戲。 風景美不美,玩的嗨不嗨,美食多不多,服務細不細,孩子開不開心…這些都是衡量旅行的指標。許多地方風景好的地方服務跟不上,或是有服務意識的地方卻又人滿為患…總是難以選擇。 最後的無奈就是待在家裡,任憑美好的時光就這樣流逝,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不要等她長大你才發現,喔,我們原來浪費了這麼多美好的親子時光。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無錫蕩口書香世家酒店
無錫蕩口書香世家酒店
蕩口古鎮
無錫蕩口書香世家酒店
無錫蕩口書香世家酒店
蕩口古鎮
蕩口古鎮
惠山古鎮
看著這張Amy在雨中的小身影,我有點自責:是不是為了玩,有點不顧一切了?她才4歲呢! 我看了看手機,被雨滴打溼的屏幕上出現了黃色暴雨預警的提醒;我又看了看兩邊,坐在防雨棚下喝茶的本地人根本不為所動,任憑著大雨下著,聽著雨點的聲音聊天聊的更加起勁。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她在雨中倒是挺開心的,平時也沒有這樣的機會,好吧,氣溫不低,就讓她撒個花吧。 出來玩對孩子好一點,該花的錢一定要花,帶一件防水透氣的衣服必不可少,重要的是質量要好。我摸了摸她的衣服,防水性能還不錯,外面溼的像剛遊完泳,裡面乾乾的。 我這麼安慰自己。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歷史悠久,古蹟眾多,文化底蘊豐厚,有 無錫 歷史文化的露天博物館,也是老城區中保存最好的一個街區。 在經濟發展迅速、寸土寸金的蘇錫常地區,有這麼一個街區沒有被時代的車輪碾壓,還是保留著幾十年前的節奏,是多麼的難得。老 無錫 人覺得,自己的生活才是蘇南地區的代表,那麼慢悠悠,那麼悠閒,聽風、看雨、喝茶、聊天,都在這老街裡了。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雨越下越大,古鎮的街道上已經沒有了人,可是河邊喝茶的鋪子人卻越來越多,原來雨太大,大家都躲了進來。「這個座位我是不讓 無錫 本地人坐的。」老闆沏好茶,坐在我們旁邊,指著我們的桌子說。「哦?為什麼?」 「他們見慣了這樣的風景,坐在這裡就是浪費!」老闆的回答略帶霸氣。 這張桌子就在河邊——一條穿過古鎮老街的河,坐在這裡喝茶的人稍稍探出頭去,就可以看到河兩邊的老房子,可謂地理位置絕佳。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學著本地人的樣子,聽風、看雨、喝茶、聊天,Amy也變得安靜了,她見過這樣的大雨,卻從未在這樣的雨中玩耍、 不一會,雨水漸小,周圍喝茶、聊天的人一下子就不見了。「他們見雨小了,跑回家了!」老闆喃喃道,「而且, 無錫 人都知道惠山的蚊子是出了名,三個蚊子一盤菜的呀!」說完,哈哈哈的走了。 我這才發現,周圍的人們快速的移動,仿佛要抓住大雨的間隙,而古鎮上的商戶漫不經心的關著門,仿佛雨的大小與他們無關。 來 無錫 前還在抱怨天氣不隨人願,無法拍攝很美的照片,可真正走入其間,才知這雨絲竟是難得的贈與。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惠山古鎮
信步鋪滿青石的徑上,身邊的一切仿佛薰染過的水墨畫。 新店 ,古橋,廢址,秩序井然。所謂秩序,就是這般開始有時,盛衰有時,終結有時吧。
中國泥人博物館
中國泥人博物館
推薦景點: 無錫 泥人博物館 緊鄰 惠山古鎮 的博物館,也是 中國 首家民間彩塑藝術博物館,創建於1986年。館內藏有明、清直至當代的 無錫 惠山泥人珍品1000餘件,還藏有國內其他地區以及外國的民間彩塑藝術。 開放時間:9:00-17:00;無錫 比較靠東,日出日落都比中西部要早,很多地方5點就關門或閉館了,不像在中西部要到6點,相反很多地方早晨8點上班,而不是我們的9點,算是有一小時的「時差」吧,這一點大家要注意哦。
中國泥人博物館
中國泥人博物館
中國泥人博物館
中國泥人博物館
中國泥人博物館
無錫古運河
入夜,繼續飄雨。 如絲的細雨,燈火迷漫的夜色,投影在河裡漣起陣陣波瀾。煙雨朦朦的小橋流水人家,古色古香的南長街裡,時不時傳來咖啡的濃香,與酒吧熱鬧的音樂。 這是一種屬於 江南 的畫意,纏綿的詩意。
無錫古運河
無錫古運河
遊船穿過古運河——這條有著2500多年歷史的古老河道。沿岸的民居依水而建,白牆,黑瓦,錯落有致,古樸典雅。情不自禁想像著撐著一把油紙傘,穿著旗袍,邁著輕盈的腳步,瞬間感染幾分 江南 女子的秀美。無錫 古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一段(北接長江,南到 太湖 ),從 吳橋 經西水墩、南門到清名橋這段6公裡河道最具 江南 水鄉特色,清名橋是古運河的最佳觀景點,還可以坐船遊覽古運河。
無錫古運河
無錫古運河
無錫古運河
茶不能少——開船的師傅一邊開船一邊品茶;吳語小調也不能少——坐在船中欣賞著夜景聽著小調。雨越來越大,小船在運河的煙霧中漂浮,仿佛回到了那個水運繁盛的時代。Amy坐在船裡,透過被雨水打溼的玻璃,看著外面的世界。她在想什麼呢?
無錫古運河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
在 江南 水鄉「浸泡」了兩天後,我和Amy來到了 宜興 竹海。或許是多雨的天氣,或許是溫潤的氣候,或許是周圍吳儂軟語的影響,艾米也變得溫婉而細膩。這種溫婉恰好與今天造訪的目的地形成某種關聯—— 宜興 竹海。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
說到 宜興 竹海,那就先要說一下 宜興 。大家說起 無錫 ,都會想到它城市化的一面,高樓林立、高架相接、廠房遍布,一派大發展的模樣。可是當你繞過 太湖 ,來到 宜興 ,你可以看到另外一番景象——這是一個有山、有水、有壺、有自然的地方。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 竹海是距離 無錫 市區較「遠」的景點之一,從 無錫 出發,大路變小路,兩邊的景色也越來越好、越來越綠。 中國 知識分子愛竹子,愛它那種堅韌的精神,而真正見過大片竹海的人卻沒有多少。來 宜興 竹海,便可以在大片的竹林裡奔跑,像一個熊貓一樣,感受竹子的氣息。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
宜興竹海風景區
從售票處到竹海深處,坐觀光車僅需10分鐘,帶著小朋友會省不少腳力。公路盤旋而上,越到深處竹林越密,空氣也越清新。 公路到了盡頭,遊覽的路線還要繼續。下了車,背上裝備,可以沿著竹林中的石梯繼續前行。
這條被高大的竹林遮蓋的嚴嚴實實的小徑,一旁是清澈的小溪。由於竹海風景區的湖父山區離 太湖 最為接近,流域最明顯,因而,從竹海山上流下的溪流又有「 太湖 第一源」之稱。 用手捧起一彎溪水,這天然的山泉水是如此的香甜,偌大的 太湖 水竟發自於這麼一條小溪,真是讓人驚嘆。
宜興竹海風景區
綠色、清澈與自然,是這裡的主旋律,這不正是我和Amy尋找的世外 桃源 嗎?久居喧囂的城市,水泥的森林包圍著我們,尾氣、噪音、車流,充斥著我們生活的空間。來到這裡,是什麼讓我倍感輕鬆,是什麼讓我無比 平和 ?
宜興竹海風景區
天晴了! 這是今天說的最多的三個字。 今天要去陽羨湖邊的深氧公園,天然氧吧有很多地方,但深氧公園還是第一次聽說,它有什麼不一樣呢?
湖㳇鎮
湖㳇鎮
這裡種滿了茶葉,一行行修剪的非常整齊,看著這綠油油的茶葉,仿佛茶香已經飄散在空氣中。宜興 產茶歷史久遠,陽羨茶始於東漢,盛於唐朝,成熟於宋、明、清,以湯清、芳香、味醇的特點而譽滿全國,是上好的貢品,所以擁有美名「陽羨貢茶」。湖父有萬畝茶園,因茶而起的茶產業園、茶文化園比比皆是,茶文化生態園、陽羨貢茶院、大地春、綠緣、百歲紅,一個個都是響噹噹的品牌。
湖㳇鎮
說到陽羨,喜歡古詩詞的人一定會想起: 《 菩薩 蠻·陽羨作》蘇軾 買 田陽 羨吾將老。從來只為溪山好。 來往一虛舟。聊隨物外遊。 有書仍懶著。水調歌歸去。 筋力不辭詩。要須風雨時。 歷代描寫陽羨山水的詩詞作品數以千計,其中流傳最廣、影響最深的莫過於蘇軾的這一首《 菩薩 蠻·陽羨作》了。尤其是「買 田陽 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開頭兩句,人們喜聞樂道,傳頌不衰,成為陽羨享譽天下的千古名言。
湖㳇鎮
宜興 的古稱就是「陽羨」,陽羨湖是湖㳇鎮的一個水庫,作為一個飲用水基地,湖裡沒有大面積的漁業養殖也沒有遊船穿梭,保留著原始自然的樸素美。 陽羨湖的周邊群山環繞,一個深氧健身公園建設於此,免費開放,不論是市民還是遊人,都可以一邊看著陽羨的美麗山水,一邊在這裡散步。如果不是帶了Amy,一定會租一輛自行車在這裡慢慢騎行。 等她長大再來吧。
張公閣
張公閣
古代的女子,要學會琴棋書畫。而 宜興 的女紙,恐怕要多學一樣——紫砂壺的製作。 想帶Amy體驗這古老工藝品的魅力,在張公閣旁的一家藝術機構停了下來。在與老闆簡單溝通之後,老闆和師傅熱情的教起了紫砂壺的製作。 當然,不是每個人一上來就可以做紫砂壺的,一開始需要先掌握紫砂的習性,敲敲打打是關鍵,要學毛筆字,要先學會寫「一」字,同理,要學做紫砂壺首先要會捏方塊。
張公閣
老闆是一個溫潤的大姐,是 宜興 本地人,她為我們泡了茶,跟我說茶跟紫砂壺是最配的,因為紫砂壺有透氣性,可以讓茶一直保持透氣,就不會壞,茶和壺互養,能養出不同的氣質。 給Amy教捏紫砂的,是本地一個非常出名的師傅,靠純手工打造紫砂壺。師傅說,這裡的小朋友一般6、7歲拜師,拜師後師傅不會馬上教手藝,讓是讓他先熟悉泥巴,再去教做壺的技巧。技巧是師傅傳授,以後的造詣如何、作品傳神不傳神,就要看自己的修行了。
張公閣
張公閣
這個下午我們就坐在這裡喝茶聊天,陪Amy了解紫砂,自己也學習到了不少知識,既安逸又自在。宜興 紫砂壺,始於明代正德年間。形制優美,顏色古雅。明清兩代,伴隨著瓷器的興盛, 宜興 紫砂器藝術也突飛猛進地發展起來。
張公閣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期,歷經戰亂的 宜興 紫砂從業者僅存五十多人,而制壺的老藝人更只剩下二十多人。在政府的扶持下,老藝人組織起了合作社,恢復了紫砂壺的生產。二十一世紀以後,隨著人們復古的審美需求,紫砂壺又重新火了起來,特別是純手工打造紫砂壺的大師,非常炙手可熱,他們的作品也有著相當高的價格。
張公閣
張公閣
紫砂壺的原料——紫砂,也頗有講究。 紫砂是一種介於陶器與瓷器之間的陶瓷製品,結構緻密,強度較大,顆粒細小,但不具有瓷胎的半透明性。 宜興 紫砂器胎質具有這種特性,而且,於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顆粒狀的變化,表現出一種砂質效果。 據說,現在 宜興 的紫砂礦已經很少了,資源的稀缺和手工化的生產,讓大師手中的紫砂壺成為黃金一般珍貴的工藝品。
張公閣
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
海瀾國際馬術俱樂部
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 可有一個地方會讓你覺得,來到這裡其他地方都不用再看了,至少有關馬的東西不會再去看了。 這裡富麗堂皇,五星級水準,裡面沒有人住,卻生活著一匹匹馬。每天有人給洗澡、梳妝,夏天吹著空調,冬天有著暖氣,悠哉樂哉。 這就是海瀾馬術俱樂部和海瀾馬文化博物館。
您別說,這建築和大廳的裝潢,放在五星級酒店裡也屬於高水準的,這一個個馬廄改成一間間套房,也是完美的…當然,它的榮譽比裝潢更精彩,馬文化博物館榮獲「收藏馬匹品種最多」、「最大規模的盛裝舞步」等四項吉 尼斯 世界紀錄,承辦過世界著名的「奧克魯斯國際馬術峰會」,聲名遠播。
華西村
華西村
華西村建於1961年,華西村位於 江蘇 省 江陰 市華士鎮,屬亞熱帶氣候,氣候溫和,四季分明。 中國 最富的村落,到了那才知道,一點也不為過,整片整片的別墅群,還有「小長城」和「小天安門」。華西 金塔 是華西村的標誌性建築,被譽為「天下第一塔」。
華西村
華西村
從海瀾馬術俱樂部出來,到達華西村已經是下午5點的樣子,在 金塔 附近停了車,步行進去。華西村的名字裡雖然有個「村」字,但這裡一點都不像農村,完全就是城鎮的樣子。這也許是未來農村的典範,一家一個小洋樓,過著美好又安靜的生活。
華西村
華西村
從華西 金塔 上掛著幾位國家領導人視察的照片,站在頂上,可以眺望遠處,一排排整齊的房子掩映在綠樹之中。不遠處, 塔林 在328米高的五星級豪華酒店下安靜的矗立著。
江陰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北方人對長江有著獨特的感情,雖然不能說「喝著長江水長大」,但畢竟是 中國 第一大河,每次看長 江都 是帶著朝聖的心情。 為了帶Amy也感受下長江,專門開著車 從江 陰長江大橋開到對岸的 靖江 市,然後再掉頭開回來,驅車駛過長江天險,把車窗打到最大,感受江面的氣息。 不過小Amy坐在車上,並沒有太大的感受,反而是我特別的激動。好吧,得帶她近距離接觸一次長江。一查地圖,船廠公園就在長江邊,又好停車,是一個可以近距離感受長江的地方。
江陰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飛起無人機,看著剛剛駛過的長江大橋,還真為工程師的智慧而驚嘆,在這樣寬闊的江面上,硬生生的用兩個柱子拉起一座橋梁,大大的縮短了江北與 江南 之間的時空距離。現在,這座橋是錫澄高速的一部分,以每小時80公裡的速度,不到10分鐘就可以穿越長江.
江陰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滾滾長江東逝水。這裡曾因江面變窄成為要塞,渡江戰役的第一艘船,就是從這裡駛向 江南 。而現在成為非常具有 江陰 特色、非常適合休閒遊覽的地方。在船廠公園旁的鵝鼻嘴公園,登上小山坡,可以看到近在眼前的長江大橋,川流不息的車輛,沿著江邊散步,能直接摸到江水,石縫中會偶遇小螃蟹,江風習習,非常不錯的江邊小憩。
江陰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江陰長江大橋
無錫蕩口書香世家酒店
無錫古運河
無錫古運河
無錫古運河
【 無錫 小籠包】無錫 小籠,當地人又稱小籠饅頭,以皮薄滷多而譽遍滬、寧、杭一帶,是 無錫 傳統名點,已有百年歷史。它選用上等麵粉製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滷,味鮮不油膩等特色。饅頭緊酵皮薄(注傳統 無錫 小籠饅頭做法中,饅頭皮不發酵,因此蒸熟後皮薄而不破,很有嚼勁)、餡多滷足、鮮嫩味香,秋冬時,餡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黃油,即為著名的「蟹粉小籠」,食時鮮美可口。
無錫古運河
無錫蕩口書香世家酒店
【三鮮餛飩】 三鮮餛飩起源於錫山市東亭鄉民間,後逐步發展為 無錫 傳統名點。鮮肉、開洋、榨菜製成餡心,故稱「三鮮」。並以肉骨頭吊湯、豆腐乾絲、蛋皮絲為佐料。皮薄、餡多、湯鮮的三鮮餛飩,是 無錫 最受市民喜愛的大眾化點心。
無錫蕩口書香世家酒店
【三鮮面】無錫 經典麵食,三鮮面,麵食的一種,三鮮面麵條手工做法與一般手工不同,師傅在面板上方的牆上掏洞,將擀麵杖的一端放在洞裡,另一端用來壓面,所做的麵條入口有質感。
蕩口古鎮
【銀魚蒸蛋】 細嫩的銀魚,爽滑的雞蛋,兩種混在一起,稍加醬油調理,很適合小朋友吃。
蕩口古鎮
【油豆腐乾】 油豆腐乾是江 無錫 傳統小吃。將老豆腐用刀切成1釐米厚,逐塊放入油鍋煎成金黃色,盛入碗中,用剪刀剪碎,澆上熟醬油、甜麵醬、蔥末、薑末,白糖等佐料即可食用。此小吃香氣誘人,外脆內嫩,頗受市民喜愛。
蕩口古鎮
【土雞湯】 雞湯很香,雞肉入味,是土雞的味道。
湖㳇鎮
湖㳇鎮
湖㳇鎮
湖㳇鎮
【固城湖大閘蟹】 趕在了大閘蟹上市的時候來到 無錫 ,一定要吃最新鮮的。可以在水產市場自己購買,阿姨非常貼心的幫忙綁好。找一家餐館幫忙用水煮了就可以吃了,原汁原味。9月底的蟹黃還沒有那麼肥,但足矣解饞,新鮮程度也是內陸地區達不到的。
湖㳇鎮
湖㳇鎮
【辣炒螺絲】 螺絲,也是田螺,是 無錫 人喜歡吃的一種水產。用醬料炒制、配一點辣椒非常下飯。螺肉雖然只有那麼一小點,但是Amy很喜歡,大概喜歡那淡淡的辣味和自己動手的感覺吧。
湖㳇鎮
【紅燒昂刺魚】 昂刺魚肉質細嫩,用湯料紅燒,就入味了,很好的下飯菜。
湖㳇鎮
【紅燒雞塊】 哪裡都有的菜餚,但是因為 無錫 人在紅燒的時候,對糖的把握比較到位,所以吃起來感覺有所不同,可以嘗嘗哦。
西安北站
寶寶的誕生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不管他/她帶來的是快樂、勞苦、幸福還是淚水, 寶寶是我們人生旅途中的一部分, 不要因為寶寶的誕生而停止旅途的腳步。 因為旅行是最浪漫的教養。
end
(如有不妥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