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西藏的印象,大多數是雪域高原般的印象。或許腦海中浮現的是布達拉宮的雄偉壯闊,亦或是大昭寺的至高無上,波密桃花源記般的浪漫春天,珠峰雲霧繚繞的神秘色彩,岡仁波齊不輕易露臉的羞澀美麗,納木措情人般藍色的眼淚……
圖 圖蟲 福程駿
未曾想過西藏還有「雪域江南」般的柔情似水,也未曾想過西藏還有香蕉、檸檬等亞熱帶水果的產出,更未曾想過中國少有的一夫多妻竟藏在西藏,最未曾想過的是大中華56個民族之外的第57個民族也在這裡。
當所有人都習慣了大城市的嘈雜聲,終日躲在鋼筋水泥包裹的建築中,過著壓抑的生活。這裡的人們在綠樹掩映的木樓裡安居樂業,至今仍以刻木、結繩、擺木棍(樹枝)記事,以石鍋做飯,以手作「筷」,在深山老林中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這裡沒有西藏的高原反應,卻有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風吹來,高山牧場上的牛羊馬在雪山之下悠閒地吃著草,綠油油的水稻在季節交替中變幻出金燦燦的一片,湛藍澄清的天空下,梯田上演著一幕幕色彩大片,宛如一個童話世界。
它位於西藏東南部,林芝東部的伯舒拉嶺地帶,東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和昌都市左貢縣,南面與緬甸和印度接壤,西與墨脫縣相鄰,北與昌都市相接。平均海拔2800米,來到這裡,仿佛走進了熱帶雨林,與印象中的西藏不一樣。
以旅行的名義,去一趟察隅,享受這一份安靜、生態、慢節奏的生活。我要從察隅的南走到北,再從東出發,一路向西,看怒江峽谷在咆哮,洞衝芭蕉林在呼喊,巴風情在召喚,清水河的涇渭分明,畢達瀑布的飛珠濺玉……
去察隅,我想去人部落,體驗中華56個民族之外的第57個(人尚未列入56個民族之中),察隅的人有1300多戶,他們有自己語言,服飾,但沒有自己的文字,實行一夫多妻制,一年中有半年以上時間靠採集野菜、野果和套獵吃生肉為生,是最原始的原始森林部落。
在西藏民主改革之前,人備受歧視,被藐稱為「猴子」、「野人」,也有人把人稱為「米什米人」,意思為「不開化的人」,過著刀耕火種的原始社會生活,由於生活水平極低,他們身材較為嬌小,如今,人在國家和黨的領導下,日子越過越好。
他們的服飾獨具民族特色:男人頭上盤著長長的黑帕,戴著銀飾耳環,腰裡挎著砍刀,十分威武,女人一般都戴一對鋒如長鼓似的銀質耳環,頭戴護額,頸項掛著串珠或者其它首飾,穿統裙,赤足。實行買賣婚姻,實行一夫多妻,21世紀初經過當地政府的教化,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了。用米飯和雞肉做成的手抓飯是人部落的一大特色,去到人部落不得不嘗嘗。
去察隅,去甲興牧場走一走,悠然自得,這才是生活,坐在梅裡雪山腳下聽著雨,觀著風,看白雲與雪峰在纏綿,在雲捲雲舒中靜靜地聆聽大自然的聲音,只為把自己迷醉在其中。
圖 圖蟲 福程駿
去察隅,去花海牧場聞一聞,鳥語花香,這才是晴天。在變幻無常的夏天,看風雨過後的彩虹,牧民的馬匹和羊在嬉戲,五彩繽紛的鮮花在草原盛開,在察隅,聊聊茶餘飯後的生活,悠閒自在,快樂無窮。
去察隅,丙察察線走一次,足可以吹一輩子的牛,身在地獄,眼在天堂,漫長的懸崖爛路,毫不收斂的滾石,聞風而起的大流沙,危險在身邊,美景在眼前。「走最爛的路,看最美的風景」,第八條進藏公路(或許稱不上公路)的丙察察的美景是給有膽識和有準備的專業人士,請勿輕易模仿!
察隅,感覺就是一個「假西藏」,一個在西藏的地方,卻有熱帶雨林的感覺。人部落的原始生活或許才叫做生活,一夫多妻制是諸多男士的嚮往,但請深愛你的妻子,畢竟你不是人,察隅,這個地方太美,美的讓我忘記地獄,只記得美如畫的天堂——丙察察!如果2019年要去一次西藏,我想那一定是察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