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此前媒體消息,酷派將在今天正式發布一款新機型,名為酷玩7,這款機型採用5.8英寸帶劉海兒的異形屏,解析度並未透露,同時採用鋅合金中框,前後雙玻璃材質,採用聯發科八核MT6750處理器,同時附帶4GB的運存和64GB的存儲,前攝800萬像素,後攝為1300+30萬像素的雙攝,搭載後置指紋識別和2800毫安時的電池,預計運行安卓8.0系統。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布前,這款酷玩7已經提前在京東商城開啟預約,不過截至今天中午12時,約5天的預約過程中,京東商城商品頁面所顯示的實際預約量僅為4500人左右,單日預約量不足千人,這個結果似乎要遠遠低於其他品牌新品上架預約量。
事實上,酷派此款新品酷玩7的定價僅為999元,如果單從硬體規格來衡量,這個價位所承載的性價比其實並不低,但是為何消費者卻並不感冒呢?
早在多年前,酷派作為國產手機品牌中的領軍一直是行業焦點,無論產研還是渠道都處於國內通訊產業的頭部位置,正是因為「中華酷聯」的業內稱呼,也不難感受到酷派在行業中具有極高的影響力。
不過智慧型手機轉型的大幕開啟後,酷派原有的渠道威力開始下降,並且在內外市場環境都存在巨大壓力的條件下,酷派卻並沒有做出實質性的轉變舉措,依舊寄希望於運營商合作,反而使得酷派在品牌林立的大環境下呈現出明顯疲態。近幾年,酷派在手機產業中的滯後性已是愈發明顯,研發後繼能力不足,產品優勢不突出等等因素都讓酷派在下滑的道路上越發的加劇。
這期間,酷派在迷茫的道路上曾經有過幾次轉折點,但是多方原因使得其依舊沒能贏得成功,譬如成立全新的品牌ivvi,與奇虎360的股權合作,再到與樂視的聯姻,最終一波三折,無疾而終。
2014年酷派網際網路電商品牌酷派大神系列上市後曾經一度贏得極大的關注,平易近人的價格和較高的硬體規格都讓這個品牌被譽為小米之後的另一個性價比殺手。隨後奇虎360的股權介入也讓酷派大神再度迎上風口,全新的奇酷手機也成為360進駐手機領域的關鍵籌碼。
不過好景不長,市場隨著更多新生品牌的加入和精品化需求轉變,奇酷手機的市場狀況也開始萎縮,直至樂視的到來,酷派、奇虎360、樂視三家公司的微妙關係也讓態勢更加多舛,從大神到奇酷,再到樂酷,仿佛酷派這個品牌逐漸開始在大眾視野中消失。
可以說,品牌影響力在當今消費市場的關鍵程度極高,而酷派從早先的行業巨頭走下神壇,成為目前的邊緣化品牌,不得不說是新品關注度較低的重要因素。不過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產品方面也不得不說。
酷派在與樂視聯姻的後期才開始回歸到本品牌產品的推廣上,先後發布了cool1和coolS1,這兩款產品分別對應了面向中低端市場的高性價比大眾化產品和面向高端功能化市場的機型。cool1相對而言表現還算合格,憑藉與樂視號稱生態的交叉營銷模式,cool1以其低價高配很快獲得了消費者的關注,不過cool1也並非萬能的,這款產品儘管性價比不錯,但是受制於樂視在EUI上的把控,系統的自主權益並不多,並且產品過於厚重,品控表現一般使得用戶的滿意度並不盡如人意。而為了彌補高端市場的空白,coolS1以全新的口號問世,被稱作「改變者」的新品聯合了哈曼卡頓和AKG向高端分化市場發起進攻。不過,正是因為僅僅強調音質音效,並且售價與同規格同模具的樂Pro3相去甚遠,使得這款產品並不叫座,銷量極為慘澹,甚至截至去年年底,酷派依然在處理這款規格已經過時的機型。並且與cool1一樣,EUI讓酷派對於產品系統的維護升級都難以展開,總而讓用戶再生怨言。
從此之後,酷派在市場上的活躍度一落千丈,包括cool2、酷玩6等產品也未能在市場上掀起大風浪,而今年4月份上市的cool2截至目前在京東商城的產品評論量也停留在200多個,不得不令人倍感唏噓。
實際上,酷派是一家並不缺乏技術底蘊的公司,從傳呼通訊時代到手機通訊,酷派的移動通信技術沉澱絲毫不亞於當下意氣風發的企業,甚至目前廣為採用的雙攝像頭,酷派也曾一度走在前列,或許酷派的衰落更多的還是對於市場和自身以及未來把握不夠透徹。
在新品正式發布前,消費者的觀望情緒相對正式發布後處於低位是正常現象,不過這僅僅是一種表象,因為當品牌表現力足夠到位時,即便產品尚未揭曉,跟風買單的消費者不會缺席。而酷派提前偷跑了酷玩7的大多特性和售價,相比上一代酷玩6,這款新品有意在做價位段下沉,同時酷派似乎也有意在試探市場對於品牌和產品的初級反應,但是面對已經轉變的精品化市場,酷派表現的也總有點無能為力:高端市場難以獲得消費者認同,而低價位的市場中,999元與大多同規格1299元的主流品牌,也僅僅相差300元而已,在消費者並不因為一部手機而在乎的價位區間內,酷玩7能否打破這種騎虎難下的尷尬依然存有懸念。
值得注意的是,酷派在今年5月份因資金周轉緊張,由附屬的宇龍計算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向京基集團借款最高5億元人民幣,與此同時,即將發布的酷玩7也表露出酷派與京東深度聯手,似乎酷派已經在做最後放手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