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大氣網訊:中國智慧園區定義級產業鏈特徵
智慧園區是指融合新一代信息與通信技術,具備迅捷信息採集、高速信息傳輸、高度集中計算、智能事務處理和無所不在的服務提供能力,實現園區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以提高園區產業集聚能力、企業經濟競爭力、園區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園區發展理念。
隨著中國經濟轉型發展,傳統產業園區正面臨重重挑戰,如產業模式不完整、未形成共享機制、投入產出嚴重失衡等。對此,產業園區需以新一代信息技術利用為契機,快速提升自身服務水平和質量,實現轉型發展,獲取信息化環境下的核心競爭能力,適應企業快速發展的需要,由此,智慧園區應運而生。
國內智慧園區發展階段
智慧園區包括工業園區、產業園區、物流園區、都市工業園區、科技園區、創意園區等,是基於園區三維資料庫建設為核心、以三維資料庫設計規範為重要基礎,實現園區內及時、互動、整合的信息感知、傳遞和處理,以提高園區產業集聚能力、企業經濟競爭力、園區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先進園區,並進行科學地決策,從而提高園區管理效率。
智慧園區結構(單位:%)
通過信息化手段,以「園區運營」為中心構建智慧園區一體化解決方案,從園區品牌、園區服務質量、入駐企業體驗等方面,打造智慧園區的典範。完善園區以公共服務體系為實體,產業集群為面,帶動園內各企業及組織共同參與,資源共享,建立一站式服務的綜合性公共服務系統或體系。
智慧園區行業產業鏈示意圖
智慧園區帶來的效益非常明顯,包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實現了園區的低碳運行;管理流程優化,實現園區運行的全過程控制;強化統計分析,實現園區信息資源深度開發;提高人員勞動生產率,實現園區價值最大化;順應智慧城市發展方向,推動新型戰略產業發展等。
智慧園區帶來的效益分析情況
中國智慧園區建設發展現狀
在國家大力扶持下,全國園區智慧化建設如火如荼,各地不同類型的園區根據自身的發展定位與市場競爭情況制定了各自的發展規劃。同時,各地加強了園區智慧化的建設投資力度。數據顯示,園區信息化費用所佔比重約園區投資開發成本的為10%-15%。2012年中國園區信息化市場規模已達1268億元,2015年中國園區信息化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截止至2017年中國園區信息化市場規模增長至2240億元,同比增長0.1%。初步測算2018年中國園區信息化市場規模將達到268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20%。
2012-2018年我國園區信息化市場規模
數據來源:工信部
目前,中國智慧園區建設已經初步呈現出集群化分布特徵,從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智慧園區建設情況來看,已經形成「東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聯動、西部特色發展」的空間格局。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以其雄厚的工業園區作為基礎,成為全國智慧園區建設的三大聚集區;中部沿江地區藉助沿江城市群的聯動發展勢頭,大力開展智慧園區建設;廣大西部地區依據各自園區建設特色,正加緊智慧園區建設。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中西部地區智慧園區建設或將來迎來全新的建設浪潮。
國家級開發區(包括國家級高新區、國家級經開區)數量從2011年的219家增長到2016年的375家,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3.5%。
2011-2018年中國家級開發區細分情況
數據來源:工信部
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在2012-2013年間快速增長後,進入到平穩增長階段。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大背景下,國家級開發區的審批更為審慎。截至2018年底,國家級高新區共168家,國家級經開區共219家。
作為中國對外開放和產業合作的主平臺,目前國家級開發區仍主要聚集在東部沿海地區,特別是在長三角地區密集分布。在2015年新獲批的31家國家級開發區中,16家位於東部地區。但在西部大開發、長江經濟帶建設以及「一帶一路」等戰略的推動下,伴隨中、西部地區的發展與開放,中、西部地區國家級開發區數量不斷增加,東中西格局也有所優化。
2010年,東、中、西部地區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分別為105家、55家、40家,佔比分別為52.5%、27.5%、20.0%。2016年,東、中、西部地區國家級開發區數量分別為187家、109家、79家,佔比分別為49.9%、29.1%、21.0%。
未來智慧園區發展趨勢
未來城市發展與管理可以以智慧園區建設為索引,進一步拉動智慧城市建設,同時將智慧園區的管理融入到智慧城市的管理體系建設中去,實現智慧園區市場管理與城市化市場管理的高度融合,打造極具區域影響力的"智慧化"城市管理體系。
智慧園區建設中一定要重視公共領域管理與服務,緊緊圍繞大眾的需求,加快建設面向個人用戶的社會信息服務網絡,建立惠及人人的電子政務平臺和公共服務體系,未來智慧園區建設依然是離不開信息設施與電子政務的。
資料來源:工信部,觀研天下整理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