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慶餘年》:範閒被引入慶廟,有5個原因,最後1個慶帝最恐懼
《慶餘年》中,祖母一直阻止範閒入京,是因為京中波瀾詭譎。從範閒進京的第一天便可以看出來,本來是去範府,卻被慶帝設計到了慶廟,而慶帝這樣做有5個目的。
一、試探範閒的實力
慶帝沒有告訴禁軍首領,但又安排別人將範閒送到了慶廟。在兩個人都不知情,並且慶帝在廟中祈福的情況下,禁軍首領作為保護慶帝最重要崗位的人。他是一定不會讓不相干的人進入慶廟的,任何接近慶廟的人都將會威脅到慶帝。所以他一定會對範閒出手,阻止範閒進神廟。而兩個人出手便能通過禁軍首領的實力從而判斷出範閒的實力,範閒的實力關乎於慶帝對範閒的態度,如果超出自己掌控範圍,慶帝一定不會心慈手軟。
二、看範閒見到神像是否下跪
範閒的母親葉輕眉當初見到神像便不下跪,而範閒作為慶帝和葉輕眉唯一的兒子,慶帝的內心是複雜的,是又愛又恨的。讓他來慶廟,也是因為從出生後便一直不曾了解過自己的兒子。想知道範閒是否如葉輕眉一樣,見到神像是什麼樣的反應,是下跪還是不下跪,想知道範閒如果和自己的母親是一樣的,自己該以什麼樣的態度對待他,是作為父親鼓勵支持自己的兒子,還是要剷除威脅。
三、讓範閒見林婉兒
範閒能否繼承內庫,大部分取決於是否和長公主的女兒林婉兒成親。作為父親,對於自己兒子未來的歸屬,也是希望他能夠自己願意的。所以他安排了林婉兒陪同一起來祭廟,安排了範閒的到來,安排了他們偏殿的相遇,也沒有告訴對方是誰。慶帝想看看範閒見到林婉兒是什麼樣的態度,是會反感還是喜歡,還是會波瀾不驚。從他知道範閒是否下跪便能看出,兩人偏殿的一切情形他都是了如指掌的。既能考慮範閒是否喜歡,也能決定之後是不是要推動這門親事。
四、測試禁軍首領的底線
回宮途中,慶帝對禁軍首領說今日祭廟未見波瀾便是大功,這就足以說明慶帝早已知道他的背叛,只不過想測試他已經背叛到什麼地步了。首領是因為有所好,所以出賣了自己的原則,平時如果透露一點無傷大雅或者不傷害到慶帝的行為,一兩次慶帝還是可以容忍的。但如果慶廟一行的事情也被洩露出去,那麼慶帝肯定是不能容忍的。範閒是太子他們都想殺的人,所以關注度會更高,但這件事情慶帝是不希望太多人知道的。如果慶帝提點了他,事後這件事情仍然被散出去,那麼慶帝就會決定不再留他。
五、看範閒到慶廟反應判斷他跟神廟是否有關聯
這是最深層次的原因,也是最讓慶帝害怕的一個原因。範閒的母親來自神廟,是讓慶帝恐懼的存在,她隨便的一個給予,便造就了五竹,肖恩,陳萍萍等等一系列的頂尖人才。如果範閒也知道神廟的信息,甚至可以進入神廟,那麼範閒就是一個極大的威脅,且自己不會有反抗的能力,會給自己帶來滅頂之災,甚至會毀滅慶國,那是慶帝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的。而範閒來到慶廟,對這裡一無所知,很顯然能證明他對神廟沒有任何的概念。因為慶國所祭,皆為神廟。這就能消除慶帝內心最恐懼的東西。
慶帝作為一個帝王,心思謀慮無疑是頂尖的,但最終也因為沒有容人之量遭到了很多人的反抗。還好我們現在身處的環境不同,既享受了很多人夜以繼日換來的和平,又能自主選擇自己想走的道路,真心的感恩他們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