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為蘭科植物天麻的乾燥塊莖。它是一種很常見、常用的名貴中藥材,歷來被認為是「天賜良藥、治風聖藥」。
天麻味甘微苦,性平,歸肝經,具有息風止痙,平抑肝陽,祛風除溼,健腦益智等功效。主治肝風內動、驚癇抽搐、眩暈、頭痛,、肢體麻木、手足不遂、風溼骨痛等,同時也具有良好的益氣養肝、強筋壯骨、健腦益智的作用。
天麻可以治療哪些病?
抗癲癇
本品主入肝經,功能息風止痙,故可用於癲癇即羊癲瘋,實驗研究天麻可抑制或縮短癲癇的發作時間。
抗驚厥
天麻對四肢痙攣、角弓反張、手足顫動、面神經、面部肌肉抽搐、半身不遂、肢體麻木等有一定療效。
如小兒急驚風引起的神昏、驚厥、抽搐、譫語等病症時,可與全蠍、僵蠶、白附子、天竺黃、青黛等配伍;如玉真散治療破傷風,面神經炎、面肌痙攣、帕金森病等
凡肢體抽搐、抖動麻木、言語不暢時,常與鉤藤、僵蠶、 白芍、牛膝等藥物配伍。
抗風溼
天麻歷來被譽為「治風聖藥」,用治中風手足不遂,筋骨疼痛;婦人產後風溼,周身關節肌肉疼痛,冷痛徹骨,手足不遂,如用天麻和當歸四逆湯治療有良效;風溼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骨性關節炎等均可在辨證論治前提下加用天麻治之。
止眩暈
本品既能平肝息風,又平抑肝陽,為治眩暈之要藥。如高血壓、頭痛目脹、眩暈眼花、心煩氣躁、脈洪長等肝陽上亢表現,用天麻鉤藤飲,就是天麻為主藥,與鉤藤、生石決明、龍膽草、梔子、黃芩、牛膝、菊花、地龍等配伍;痰溼內阻之美尼爾氏病用半夏白朮天麻湯。
眩暈不論虛證、實證,隨不同配伍皆可加用天麻。
止痛
主要是止頭痛,如腦血管頭痛、三叉神經痛、偏頭痛,天麻還有緩解平滑肌痙攣,緩解心絞痛、膽絞痛的作用。
鎮靜
天麻所含有的天麻素、天麻甙能營養和保護腦神經,治療神經衰弱。除此之外,天麻還能夠有效的抑制中樞神經經興奮的情況,提高睡眠質量,失眠者可服用天麻。
補腦益智
天麻對人的大腦神經系統具有明顯的保護和調節作用,能增強視神經的分辨能力,有很好的健腦益智作用。
臨床常在辨證論治前提下加配天麻治療腦萎縮、老年痴呆、腦供血不足、腦動脈硬化等;可用天麻蒸雞、蒸魚頭等,有補腦益智,增強體力和記憶力作用;配何首烏、當歸等治療脫髮。
益壽延年經驗方
用天麻、三七、西洋參、丹參、何首烏、山楂等量共研細末,每次5到6克,每天2到3次,溫水衝服。可以預防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補氣養心,益壽延年。
研究證明:天麻有降低外周血管、腦血管和冠狀血管阻力,增強這些血管的血流量,並有降壓、減慢心率及鎮痛抗炎作用,可以減少冠心病、腦卒中的發生。
天麻藥膳方
天麻茶
天麻片(粉)3~5克,泡開水200ml,30分鐘即可飲用。
天麻燉雞
天麻30~50克,與雞(鴨、鵪鶉等禽類)一起煲湯食用。
天麻酒
天麻50~100克,白酒500ml,浸泡七天後即可飲用。
天麻蒸腦花
天麻5~10克,與豬腦或羊腦100克,蒸熟即可食用。
天麻蒸魚頭
天麻20克,與新鮮魚頭一個,蒸熟即可食用。
天麻蒸乳鴿
天麻20克乳鴿一隻蒸熟食用。
END
曠惠桃:中共黨員、主任醫師 、教授、博士生導師、 第五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內科學術帶頭人,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特聘專家;湖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常務理事;全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風溼病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從醫以來,勤奮治學,精研醫術,通曉經典,深研《金匱》,精於中醫,匯通西醫,深諳藥膳食療,廣積單方驗方,熟知中醫養生方法,擅長亞健康調理。
主攻方向:擅長治療內科疑難雜證,尤其擅長運用經方治療風溼、類風溼、狼瘡、皮肌炎、硬皮病、強脊、骨關節炎、雷諾症、痛風及腎病等。牽頭研製的「三虎丸」治療類風關;「痛風克顆粒劑」治療痛風;「痺痛散」外治各種痛證;「益腎顆粒劑」治療多種慢性腎病等取得滿意療效。
坐診時間:周一、周三、周五上午
作者:曠惠桃
圖片來源:網絡
編輯:楊楠
校對:陳雙
審核:黃娟娟
▼
【來源:湖南中醫附一醫院訂閱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