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父母無權沒收壓歲錢!那這筆「巨款」該在誰手裡?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2月14日,廣州一名小朋友的3000元壓歲錢由於被父親挪用了,為此起訴父親要求討回,法院審理後要求其父親返還。
就此,法院給出的解釋是,未滿18周歲的未成年人有接受贈與的能力,凡是像收壓歲錢、紅包這種純獲利行為,獲贈財產當然是孩子個人合法所有,不能視為家長的財產。作為監護人的父母只享有對其保管的權利,而擅自使用或者沒收,嚴格意義上可是違法的。
也就是說,在法律上,壓歲錢是孩子獲得的「贈與」,是孩子的財產!
既然是孩子的財產,那我們就一起算算,一個春節下來,你家孩子到底能得到多少長輩「贈與」的壓歲錢?
單個紅包3500元,壓歲錢是筆「巨款」!
春節期間,一張「全國壓歲錢地圖」在網絡走紅。據這張地圖上標識的數據,大部分省份小孩人均壓歲錢在 300 元至 500 元之間,東南部沿海地區普遍高於內陸地區,湖南省人均壓歲錢為 800 元,最高水平的為北京,達 2900 元,最低的是廣東地區,人均 50 元。
根據《維度》聯合騰訊理財的一項調查結果,今年春節孩子累計收到的紅包 1000 元以內的佔 8.5%,1000 元到 2000 元的佔 25.8%,2000 元到 5000 元的佔 33%。單筆壓歲錢在 200 元到 500 元和 500 元到 1000 元之間的比例最高,分別為 23.6% 和 23.1%。
在《維度》調查中,8.1% 的父母表示自己孩子收到的壓歲錢超過了 1 萬元,超 3 成(31%)的孩子收到的最大一筆壓歲錢都超過了 1000 元。
可見,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長輩們給孩子的壓歲錢紅包也慢在慢慢增加。據此算來,春節走親訪友過後,手握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小土豪」大有人在。
那麼,對於孩子的這筆「巨款」,大部分家庭都是如何支配的?
壓歲錢雖然是孩子的財產,但鑑於孩子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還不能很好地獨立使用壓歲錢的孩子,家長可以暫時幫他們保管壓歲錢。
據上述調查顯示,近 6 成(57.1%)父母都會將子女的壓歲錢全部收走,只有 27.4% 的家長會讓孩子完全自由支配壓歲錢,不予幹涉,還有 15.5% 的家長表示會收走一部分壓歲錢。
父母是如何保管孩子的這筆「巨款的」?
大多數壓歲錢都被父母拿去,禮尚往來去還之前或未來的「人情債」,這種壓歲錢不過過一下手,就成了銀行裡的數字。
還有一些家長,選擇將孩子的壓歲錢用在孩子身上。《維度》聯合騰訊的調查中發現,超三成(34.1%)的父母選擇將壓歲錢用於子女未來投資,如存定期、買教育基金等,30.2% 父母的將壓歲錢用在了學習上,比如買文具、圖書等學習用品、交學費等。不過,也有超過 2 成(23.2%)的父母對子女的壓歲錢並沒有任何規劃,只是收上來充實家庭資產。
留給孩子自由支配的壓歲錢都幹了啥?
對於很多孩子而言,如何支配使用壓歲錢這筆「巨款」,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想法。
獻愛心,孩子們排隊捐贈壓歲錢
據大連晚報報導,大年初七早上不到八點半,大連市慈善總會裡就聚滿了人,他們都是為同一件事兒而來的——捐壓歲錢。據悉,這個「捐贈壓歲錢,幫助困難的人」的捐款活動自2011年倡議發起已持續9年,每年春節後的首個工作日,孩子們都如約來捐壓歲錢。
感恩父母,攢錢給媽媽買鑽戒
2月11日,在湖北天門一家商場內,一名10歲小男孩領著媽媽來到某珠寶櫃檯前,說要用自己的8800元壓歲錢給媽媽買鑽戒,媽媽不捨得買準備離開,小男孩急得哭了起來。
數著玩,數錢的感覺太棒!
2月9日,山東濟南6歲的冠贏小朋友收到了1900元壓歲錢,但他不想把壓歲錢給父母,「給父母了我就沒有錢了,想留著數著錢玩,數錢的感覺太棒了!」
買買買,13歲男孩偷偷買手機
據廣西新聞網報導,今年春節,南寧13歲男孩小寶(化名)用壓歲錢偷偷購置了一部售價1099元智慧型手機。孩子們的口袋鼓了,卻也引來了煩心事。
對於壓歲錢處理,不同的家庭會有不同的方法,哪種方法更好,並沒有標準答案。但是,應該明確的是,壓歲錢屬於孩子,如何支配應該和孩子商量決定,藉此讓孩子學習管理壓歲錢也是培養孩子財商的重要契機。作為父母,不妨結合家庭情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徵,利用壓歲錢這一利器,教會孩子管理壓歲錢,從小培養其理財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