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冷空氣開始席捲全國,就連廣東人民也紛紛翻箱倒櫃找到已經積灰的厚衣服穿上,足以證明冬天真的來了。與此同時,新冠也隱隱有捲土重來的勢頭,不少地區已經檢測出一些本土案例,海關方面也檢測出部分進口冷凍品外包裝藏匿著新冠病毒,特殊時期不得不倍加小心。
進口豬肉受到疫情的影響,加之豬肉消費旺季來臨,南方地區開始醃製臘肉,因此豬肉價格開始回升。既然吃不起豬肉,只能把目光轉向了豬肉的最佳替代品——雞。
其實雞在國內的地位完全不比豬差,光看今年疫情後,做"雞"的餐飲品牌獨佔鰲頭。其中麥當勞、肯德基就搶去了80%的消費者,老鄉雞在疫情期間還獲得銀行10億元授信,正新雞排依舊開出600多家門店......
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榜》數據顯示,百勝中國、麥當勞兩家雞肉品類巨頭分別佔據第一和第二的席位。粗略估計,二者營收之和已佔有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不僅如此,關於雞品類的品牌門店數量更是多不勝數,其中在中國所有餐飲品牌門店數量中穩居第一的是正新雞排,高達2w+。緊隨其後的是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華萊士,專注下沉二三線城市,門店數量也超過了1w。縱觀中國雞肉品類的餐飲品牌,門店數超過1000家竟然有13個品牌,還有三個先森韓式炸雞等品牌即將突破千店大關。顯而易見在國內的餐飲業,做"雞"的品牌有多麼賺錢。
全國數不勝數的餐飲品牌中,為什麼獨獨雞肉品類表現如此亮眼?
第一:雞肉百搭又會玩
俗話說得好:"無雞不成宴"。這也足以看出了雞在中國的地位和廣泛性了,從南到北家家戶戶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雞。畢竟一隻雞從頭到腳從裡到外無一不是寶,就連雞毛還能用來做雞毛撣子,一點兒都不浪費。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中國是真的!
而且中國吃雞歷史悠久,關於雞的名菜更是多不勝數,比如廣東白切雞、客家鹽焗雞、新疆大盤雞、小雞燉蘑菇、重慶辣子雞、雲南汽鍋雞、溝幫子燻雞、海南椰子雞、豬肚雞等等。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菜,各地關於雞的小眾做法更是不勝枚舉。此外,雞肉的烹飪工藝豐富多樣,白切、湯煮、紅燒、蒸炸、泥裹、鹽焗、饢包,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雞做不到的。
第二:穩定強大的供應鏈
目前白羽雞是全球第一大肉禽來源,已經形成了十分成熟完備的生產鏈,最快出欄周期可達45天。而全球排名前十的白羽雞供應商,一年合計屠宰近100億羽,供應鏈流程高度工業化。
比如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供應商——中國的聖農公司,產業鏈覆蓋飼料加工、原種培育、雞蛋孵化、白羽雞飼養、屠宰加工、熟食加工與銷售等,一年光是白羽雞的屠宰量就高達4.3億羽。
除了聖農,上遊供應鏈還有中糧、正大、泰森、新希望、溫氏、仙壇、春茂等國內外頂尖雞肉供應商。而正新雞排、華萊士、德克士、海底撈、真功夫等一大批餐飲連鎖品牌均是穩定的下遊客戶。這足以看出雞肉的上下遊供應鏈的成熟穩定,所以不管是大連鎖還是小品牌,只要做"雞",基本上不需要擔心食材的供應問題。
其次雞肉的骨頭少,容易加工和標準化,且有麥肯連鎖體系的成功模板,更便於快速規模複製和推廣。
第三:價廉物美,低價可高賣
有了如此成熟的雞肉的供應鏈,使得雞肉比其他肉類的價格要低。並且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最近雞肉的價格跌幅超2.3%。但縱觀市面上的餐飲品牌也沒因雞肉價格跳水而調整價格,分量依舊是不夠塞牙縫。
這是因為雞肉在國人心目中的健康正面形象,既能宴請貴賓登上國宴菜單,又能作為平價滋補好物端上餐桌,所以雞肉並不會因為價格跌落而讓其產品的價值下滑。
同時又因為其成熟供應鏈與營養價值,造就了品類既能走平價路線,比如街頭隨處可見的正新雞排;又能走高價路線,比如128元起步的椰子雞。
第四:市場在,莫踩坑
2019年我國的雞肉消費已經晉升為全球第二,未來的消費趨勢只增不減。由此可見,中國雞品類的餐飲市場其實很廣闊,此時完全可以買票進場,但是不能跟風瞎進。
第1、 尋求差異化,拒絕同質化在中國餐飲雞品類市場,西式快餐有肯德基、麥當勞等巨頭牢牢把控;中式小吃有正新雞排佔據市場;中式快餐有老鄉雞下沉市場廣獲好評;面對這麼強悍的對手,自然不能試圖去用胳膊去擰大腿,只能另闢蹊徑。
比如這幾年打得火熱的椰子雞火鍋,另闢賽道主打新鮮健康,避免了與其他雞品類餐飲和川渝火鍋爭搶市場。
第2、 洞悉痛點,抓住時機人均收入的提高,意味著國民對於生活的精緻度也越來越高,在飲食上滿足基本能量攝取的同時,營養、美味、健康成為國民對食物的更高需求,而花膠雞的走紅完美印證了這一趨勢。
花膠雞本是屬於傳統粵菜,在粵語區廣受歡迎,但在全國知名度卻不高。直到2018年開始在一線城市流行,流行的原因無他,含豐富蛋白質及膠質的花膠搭配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熱量的雞肉,誰看了不說是滋陰養顏的絕配呢?
結語
大品類誕生大品牌。雞品類擁有廣闊的全球市場、成熟穩定的供應鏈和不受限制的賽道,因而也誕生了如麥當勞、正新雞排等連鎖大品牌;同時也不斷產生如椰子雞、花膠雞的新興影響力大品牌。面對巨大的雞品類市場,大家認為下一個彎道超車的會是什麼品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