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餐飲兩大巨頭營收近800億!原來他們都離不開雞

2020-12-13 行膳餐飲研究院

近日,冷空氣開始席捲全國,就連廣東人民也紛紛翻箱倒櫃找到已經積灰的厚衣服穿上,足以證明冬天真的來了。與此同時,新冠也隱隱有捲土重來的勢頭,不少地區已經檢測出一些本土案例,海關方面也檢測出部分進口冷凍品外包裝藏匿著新冠病毒,特殊時期不得不倍加小心。

進口豬肉受到疫情的影響,加之豬肉消費旺季來臨,南方地區開始醃製臘肉,因此豬肉價格開始回升。既然吃不起豬肉,只能把目光轉向了豬肉的最佳替代品——雞。

其實雞在國內的地位完全不比豬差,光看今年疫情後,做"雞"的餐飲品牌獨佔鰲頭。其中麥當勞、肯德基就搶去了80%的消費者,老鄉雞在疫情期間還獲得銀行10億元授信,正新雞排依舊開出600多家門店......

據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9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榜》數據顯示,百勝中國、麥當勞兩家雞肉品類巨頭分別佔據第一和第二的席位。粗略估計,二者營收之和已佔有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不僅如此,關於雞品類的品牌門店數量更是多不勝數,其中在中國所有餐飲品牌門店數量中穩居第一的是正新雞排,高達2w+。緊隨其後的是採取"農村包圍城市"的華萊士,專注下沉二三線城市,門店數量也超過了1w。縱觀中國雞肉品類的餐飲品牌,門店數超過1000家竟然有13個品牌,還有三個先森韓式炸雞等品牌即將突破千店大關。顯而易見在國內的餐飲業,做"雞"的品牌有多麼賺錢。

全國數不勝數的餐飲品牌中,為什麼獨獨雞肉品類表現如此亮眼?

第一:雞肉百搭又會玩

俗話說得好:"無雞不成宴"。這也足以看出了雞在中國的地位和廣泛性了,從南到北家家戶戶的餐桌上一定少不了雞。畢竟一隻雞從頭到腳從裡到外無一不是寶,就連雞毛還能用來做雞毛撣子,一點兒都不浪費。沒有一隻雞可以活著走出中國是真的!

而且中國吃雞歷史悠久,關於雞的名菜更是多不勝數,比如廣東白切雞、客家鹽焗雞、新疆大盤雞、小雞燉蘑菇、重慶辣子雞、雲南汽鍋雞、溝幫子燻雞、海南椰子雞、豬肚雞等等。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菜,各地關於雞的小眾做法更是不勝枚舉。此外,雞肉的烹飪工藝豐富多樣,白切、湯煮、紅燒、蒸炸、泥裹、鹽焗、饢包,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雞做不到的。

第二:穩定強大的供應鏈

目前白羽雞是全球第一大肉禽來源,已經形成了十分成熟完備的生產鏈,最快出欄周期可達45天。而全球排名前十的白羽雞供應商,一年合計屠宰近100億羽,供應鏈流程高度工業化。

比如麥當勞和肯德基的供應商——中國的聖農公司,產業鏈覆蓋飼料加工、原種培育、雞蛋孵化、白羽雞飼養、屠宰加工、熟食加工與銷售等,一年光是白羽雞的屠宰量就高達4.3億羽。

除了聖農,上遊供應鏈還有中糧、正大、泰森、新希望、溫氏、仙壇、春茂等國內外頂尖雞肉供應商。而正新雞排、華萊士、德克士、海底撈、真功夫等一大批餐飲連鎖品牌均是穩定的下遊客戶。這足以看出雞肉的上下遊供應鏈的成熟穩定,所以不管是大連鎖還是小品牌,只要做"雞",基本上不需要擔心食材的供應問題。

其次雞肉的骨頭少,容易加工和標準化,且有麥肯連鎖體系的成功模板,更便於快速規模複製和推廣。

第三:價廉物美,低價可高賣

有了如此成熟的雞肉的供應鏈,使得雞肉比其他肉類的價格要低。並且根據最新數據顯示,最近雞肉的價格跌幅超2.3%。但縱觀市面上的餐飲品牌也沒因雞肉價格跳水而調整價格,分量依舊是不夠塞牙縫。

這是因為雞肉在國人心目中的健康正面形象,既能宴請貴賓登上國宴菜單,又能作為平價滋補好物端上餐桌,所以雞肉並不會因為價格跌落而讓其產品的價值下滑。

同時又因為其成熟供應鏈與營養價值,造就了品類既能走平價路線,比如街頭隨處可見的正新雞排;又能走高價路線,比如128元起步的椰子雞。

行膳餐飲研究院 行膳出品

第四:市場在,莫踩坑

2019年我國的雞肉消費已經晉升為全球第二,未來的消費趨勢只增不減。由此可見,中國雞品類的餐飲市場其實很廣闊,此時完全可以買票進場,但是不能跟風瞎進。

第1、 尋求差異化,拒絕同質化在中國餐飲雞品類市場,西式快餐有肯德基、麥當勞等巨頭牢牢把控;中式小吃有正新雞排佔據市場;中式快餐有老鄉雞下沉市場廣獲好評;面對這麼強悍的對手,自然不能試圖去用胳膊去擰大腿,只能另闢蹊徑。

比如這幾年打得火熱的椰子雞火鍋,另闢賽道主打新鮮健康,避免了與其他雞品類餐飲和川渝火鍋爭搶市場。

第2、 洞悉痛點,抓住時機人均收入的提高,意味著國民對於生活的精緻度也越來越高,在飲食上滿足基本能量攝取的同時,營養、美味、健康成為國民對食物的更高需求,而花膠雞的走紅完美印證了這一趨勢。

花膠雞本是屬於傳統粵菜,在粵語區廣受歡迎,但在全國知名度卻不高。直到2018年開始在一線城市流行,流行的原因無他,含豐富蛋白質及膠質的花膠搭配蛋白質、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熱量的雞肉,誰看了不說是滋陰養顏的絕配呢?

結語

大品類誕生大品牌。雞品類擁有廣闊的全球市場、成熟穩定的供應鏈和不受限制的賽道,因而也誕生了如麥當勞、正新雞排等連鎖大品牌;同時也不斷產生如椰子雞、花膠雞的新興影響力大品牌。面對巨大的雞品類市場,大家認為下一個彎道超車的會是什麼品牌呢?

相關焦點

  • 中國最賺錢的餐飲品牌都在「做雞」
    雖說「做鴨」的上市企業要比「做雞」的多,但論更賺錢,「做雞」的品牌活得更滋潤些。據《2019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榜》數據顯示,百勝中國、麥當勞兩家雞肉品類巨頭佔據第一二的席位。粗略估計,二者營收之和已佔有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收的四分之一。所以,在國內的餐飲業,尤其是以雞肉為主的品牌,最賺錢。
  • 品類戰爭|中國最賺錢的餐飲品牌都在「做雞」
    雖說「做鴨」的上市企業要比「做雞」的多,但論更賺錢,「做雞」的品牌活得更滋潤些。據《2019中國餐飲企業百強榜》數據顯示,百勝中國、麥當勞兩家雞肉品類巨頭佔據第一二的席位。粗略估計,二者營收之和已佔有中國餐飲百強企業總營收的四分之一。
  • 賣雞開出2萬家店!做雞的餐飲品牌有多賺錢?
    01.過去做雞的餐飲品牌,都賺瘋了 其實,雞品類在國內一直廣受歡迎。從百勝中國、金拱門長期雄踞餐企營收榜前列,到正新雞排門店數過2萬、老鄉雞融資10億全國擴張……這個品類不但孕育了龐大的消費市場,還跑出了眾多知名餐飲品牌。 前不久,「2019年全美連鎖餐飲品牌銷售額500強」出爐。
  • 你不知道的餐飲巨頭:營收規模已超過百勝餐飲,「漢堡王」只是其第...
    來源:市值風雲作者 | 扶蘇流程編輯 | 小白一、比肩百勝餐飲的連鎖餐飲巨頭作為一個標準肥宅,漢堡、薯條、炸雞、咖啡……,這些都是風雲君的最愛。公司旗下目前有三大連鎖餐飲品牌:大家耳熟能詳的連鎖快餐店漢堡王、加拿大最大的連鎖咖啡店Tim Hortons、北美網紅連鎖炸雞店Popeyes。按營收規模來計算,相比其他連鎖餐飲大佬,國際餐飲品牌在全球連鎖餐飲界中的地位並不低,而且成長迅速。
  • 老鄉雞首輪融資2億元,真功夫一年營收50億…「中國版肯德基」們的...
    之後,它們以每隔一年攻下一座城市的速度進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福州、武漢、長沙等大小城市,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此進入了快餐時代。當時無人料到,在未來30年裡,快餐行業會在中國「遍地開花」。如今,兩大快餐巨頭的身影遍布國內的大街小巷,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隨著中式快餐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我們的本土快餐品牌也在迅猛發展中。
  • 國內真正的餐飲巨頭,營收是海底撈的3.5倍,門店數量高達上萬家
    近兩年來,國內的餐飲行業發展迅速,越來越多的餐飲企業紛紛開始浮出水面,已經先後有多家餐飲企業走上資本市場,也造就了很多餐飲行業的富豪。海底撈的創始人張勇就是其中之一,還有味千拉麵的潘慰等等。然而,即便味千拉麵和海底撈在中國的知名度再大,也敵不過這家公司。
  • 繼黃燜雞米飯後,又一餐飲巨頭面臨市場淘汰,如今門可羅雀無人吃
    繼黃燜雞米飯後,又一餐飲巨頭面臨市場淘汰,如今門可羅雀無人吃!況且中國的美食已經不僅吸引了中國的吃貨,而且就連外國人他們也會不遠萬裡的來到中國,品嘗中國的美食。我們也知道,對於中國的餐飲行業來說,知悉眾多有著八大菜系,那麼美食的種類也是在不停地變換更新,比如說在剛開始非常火的黃燜雞米飯已經遍布到了中國的各個城市,在剛開始的時候不得不說黃燜雞米飯吃起來還是非常美味又正宗的,後來隨著雞米飯的店鋪開得越來越多,門檻越來越低,味道真的是沒有以前好吃了,燜雞活生生演變成了開水煮醃製雞塊,吃的人越來越少,一直到現在也很難恢復當年的盛況了
  • 國產牙膏巨頭「崛起」,擊敗兩大隱藏「美企」,年營收近300億
    另外兩家其實都是美國生產的,在國內「隱藏」了二十多年,基本上已經完全融入國內市場,所以很多人不知道他們來自美國。牙膏幾乎每天都要用到,所以用戶黏性是非常高的。長時間的使用,容易產生慣性,下次購買會更有意識地尋找自己熟悉的品牌。比方說高露潔,1992年進入中國市場,僅僅幾年時間就達到了銷量巔峰,牢牢佔據國內40%的市場份額。佳潔士在國內的發展過程也大抵如此。
  • 中國雞王叫價30億,鴨王卻無人問津,做鴨做雞背後差距竟這麼大?
    文/金錯刀頻道 張一弛封面圖來源:視覺中國最近,刀哥聽到一個特別有意思的說法:做雞的品牌都崛起了,牛逼的品牌都在做雞。不光外賣紅火,線下店一隻雞也能打天下——正新雞排以突破1.7萬家,成為中國餐飲加盟榜榜首;中式快餐品牌老鄉雞,憑藉一碗肥西老母雞雞湯,開出了六百多家直營店。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從2011年創辦至今,開出了6000多家門店,一路開進了北美。但兩大鴨王的境遇就悲慘多了。
  • 杭州5家餐飲巨頭進入全國餐飲百強榜
    近日,中國飯店協會發布《2016年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據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餐飲收入實現32310億元,同比增長11.7%,這是我國餐飲收入第一次破3萬億,已成為國務院消費升級的十大行業之一,預計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超過3.5萬億,同時發布的中國餐飲百強榜上,杭州有5家餐飲巨頭進入榜單,顯示出強大的城市核心競爭力。
  • 中國最大餐飲企業,換了3任老闆都做不好一家中餐館
    可見,資本市場對於餐飲類中概股還是頗為青睞。 但截止2020年7月27日,百勝中國的市值為198億美金,折合港幣1534億,低於市值為1800多億港幣的海底撈。 家大業大、擁有眾多知名洋品牌的百勝中國,為什麼市值比不上後起之秀?
  • 中國又一巨頭企業崛起,全年營收1546億美元,超阿里和華為總和
    導語:中國又一巨頭企業崛起,全年營收1546億美元,超阿里和華為總和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國的發展也在不斷的提升,無論是經濟方面,還是綜合實力有了很大的進步。當然,不僅如此在科技領域,中國也邁出了一大步。如果說起國產企業中的巨頭,除開國有企業不提,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應該就是華為、小米、阿里巴巴、騰訊等企業,這些都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公司,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接觸它,聽說它。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就是中國又一巨頭企業崛起,全年營收1546億美元,中國又一巨頭企業崛起,全年營收1546億美元,超阿里和華為總和。
  • 你不知道的餐飲巨頭:營收規模已超過百勝餐飲(YUM.US),「漢堡王...
    一、比肩百勝餐飲的連鎖餐飲巨頭作為一個標準肥宅,漢堡、薯條、炸雞、咖啡……,這些都是風雲君的最愛。據說,高熱量食物能促進大腦分泌多巴胺,從而帶來愉悅和滿足感,這正是人類容易對高熱量食物上癮的原因。然鵝,與高熱量食物帶來的幸福感相伴而來的,還有日益增加的體重。就此打住!
  • 兩大方便麵巨頭業績比拼 康師傅營收破600億元超統一近3倍
    ■本報記者 夏 芳     3月25日,食品巨頭康師傅發布業績公告稱,2018年康師傅實現營收和淨利潤雙增長。其中,方便麵業務穩健發展,而飲品業務在結構化調整策略下,也逐步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另外一家方便麵巨頭企業統一也於3月22日交出了2018年財報數據,對比兩家公司財務數據可見,康師傅2018年全年營收以606.85億元的營收穩居行業第一位置,而統一2018年全年的營收為217.72億元,兩者之間的差距相差近3倍。
  • 老鄉雞融資2億元,真功夫一年營收50億,中國版肯德基們的生意經
    如今,兩大快餐巨頭的身影遍布國內的大街小巷,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隨著中式快餐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我們的本土快餐品牌也在迅猛發展中。TOP 3:鄉村基,排名第7一年營收近20億,拿下紅杉和海納亞洲兩千萬美元投資如果說永和大王是「中國版麥當勞」,那鄉村基可以說是「中國版的肯德基」。
  • 星巴克、麥當勞、百勝、海底撈……餐飲巨頭新季度財報出爐
    近期,麥當勞、星巴克、Dunkin'等多家餐飲巨頭相繼公布了新季度財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眾巨頭均存在營收的明顯下降,具體請看下文。財報顯示,三季度營收42億美元,市場預期40.59億美元,去年同期68億美元;三季度淨虧損6.78億美元,市場預期虧損7.23億美元,去年同期盈利13.7億美元;全球同店銷售額下降40%,市場預估下降42.8%,中國同店銷售額下降19%,預估下降21.7%。
  • 中國最大的餐飲巨頭,擁有肯德基和必勝客,市值比海底撈少1100億
    【9月10日專稿】餐飲巨頭百勝中國今日正式登陸港交所。遺憾的是,百勝中國在港交所二次上市首日就破發,被潑了一盆冷水。百勝中國在港股發行價為412港元,首日最終收於390.2港元,跌幅為5.29%,市值為1635億港元。百勝中國和一家餐飲公司海底撈(6862.HK)相比,市值差距還很大。
  • 老鄉雞首輪融資2億元,真功夫一年營收50億…「中國版肯德基」們的...
    之後,它們以每隔一年攻下一座城市的速度進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福州、武漢、長沙等大小城市,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也因此進入了快餐時代。當時無人料到,在未來30年裡,快餐行業會在中國「遍地開花」。如今,兩大快餐巨頭的身影遍布國內的大街小巷,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隨著中式快餐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我們的本土快餐品牌也在迅猛發展中。
  • 你不知道的餐飲巨頭:營收規模已超過百勝餐飲,「漢堡王」只是其第...
    來源:市值風雲作者 | 扶蘇流程編輯 | 小白一、比肩百勝餐飲的連鎖餐飲巨頭作為一個標準肥宅,漢堡、薯條、炸雞、咖啡……,這些都是風雲君的最愛。公司旗下目前有三大連鎖餐飲品牌:大家耳熟能詳的連鎖快餐店漢堡王、加拿大最大的連鎖咖啡店Tim Hortons、北美網紅連鎖炸雞店Popeyes。按營收規模來計算,相比其他連鎖餐飲大佬,國際餐飲品牌在全球連鎖餐飲界中的地位並不低,而且成長迅速。
  • 又一國產品牌崛起:擊敗兩大外企巨頭,20%的國人都在用它
    就拿國內的牙膏行業來說,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日化品消耗市場,但很長一段時間裡,國產牙膏都被高露潔和佳潔士這兩座大山壓得喘不過氣來。高露潔的背後站著寶潔公司,佳潔士也是國際巨頭聯合利華旗下的品牌,這兩大美國巨頭企業挑落了本土的六必治、兩面針等品牌,佔據了國內大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