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市民李先生(186****91**)向市長專線反映,其駕車行駛至楚平路附近,因灑水車灑水道路結冰,導致其剎車失控發生交通事故,車輛受損嚴重。當天溫度很低,為何還要安排灑水車灑水?
東湖高新區回覆:經查,市政建設集團隧道工程公司因夜間運輸渣土時汙染道路,因擔心受到處罰而安排灑水車清洗,造成路面結冰。已聯繫保潔公司對該處路面進行撒鹽除冰,責令保潔公司不得在低溫天氣灑水作業。
市城管委:已要求各相關單位分析原因,並嚴格措施、壓實責任,按照融雪防凍工作預案要求,在氣溫≤2℃時停止道路灑水作業,直至白天氣溫持續>2℃且天氣晴好時方可恢復。
不僅是灑水車引發道路結冰問題,入冬後,關於灑水車的投訴逐漸增多:
廖先生(189****35**)
華中農業大學附近下雨天也有灑水車灑水,浪費資源。
劉先生(159****02**)
幸福工業園附近灑水車作業不避讓行人,且水量過大,路面容易打滑。
張先生(137****16**)
武金堤旁邊每早7、8點仍有灑水車作業,造成交通阻塞,希望錯峰作業。
王女士(139****34**)
剛洗了車,一上路就被灑水車噴個滿車身泥,躲都躲不過,幾十塊錢白花了,煩死人。
......
就以上問題,相關管理部門答覆:
Q1:洗路質量標準有何要求?
車行道、人行道路面及交通護欄、隔離帶等道路附屬設施潔淨見本色,無泥沙、浮土、汙水、灰帶、揚塵、廢棄物,地面交通標誌清晰。
Q2:灑水車作業時間,是否錯峰作業?
道路清洗作業以夜間為主,每天下半夜23:00至次日凌晨6:00對主次幹道實施全方位清洗,白天至上半夜一般安排霧灑壓塵,僅針對較嚴重汙染部位安排臨時、應急清洗。早高峰7:00至9:00和晚高峰16:00至19:00禁止安排清洗作業。灑水作業後要對路面殘留汙染及積水安排吸掃收邊。
Q3:作業頻次如何?
在保證作業質量的基礎上,主幹道車行道至少每天全覆蓋清洗1次,次幹道車行道至少每2天全覆蓋清洗1次,主次幹道人行道每周至少清洗2次。
Q4:有市民投訴灑水車未避讓行人,在灑水車管理規範中有人性化作業要求嗎?
有,作業時遵守交規,行車速度不超過25公裡/小時,夜間作業時開啟作業指示燈;嚴禁在車流量較大路段和無汙染路段大水量清洗;作業區域內遇行人和路邊停放車輛時提前減小水壓、水量,避免濺汙;全天不得因清洗作業堵塞交通;清洗作業車輛嚴禁在非環衛專用取水栓進行取水;不得將垃圾、淤泥、砂石衝入城市下水管網和花壇綠化帶。
Q5:極端天氣、雨雪天氣有何特殊要求?
最高氣溫35℃以上時,白天至上半夜時段至少安排1次灑水壓塵;最低氣溫2℃及以下時一律停止用水作業;雨天一般不安排清洗,僅針對路面頑漬進行借雨清洗。
Q6:環衛工待遇方面有無提高?
加大環衛工人關愛力度,圍繞提高工資收入、落實福利待遇等方面,辦好關愛環衛工人十件實事,增強環衛工人歸屬感。提高市場化管理水平,制定規範化招標文書,完善資質審定、績效評價、獎優罰劣工作機制,促進更多業務水平高、綜合實力強的環衛企業進入市場;加快推進環衛市場化改革,2020 年底各區市場化覆蓋率較2019年底提高20個百分點。
除了投訴外,不少市民給我們發來關於灑水車的管理建議:
邱先生(150****62**)
現在氣溫越來越低,建議把灑水車作業時間調整在上午10點,或者下午溫度高的時間點。
尹女士(135****85**)
「城市要高質量發展、要更加宜居,管理上不能粗。像有些城市,氣溫已經降到冰點以下,還要進行灑水作業,結果讓道路結冰,導致事故發生。很難去說相關人員這麼做是要故意製造事故,其原因恐怕就是管理太粗放、太機械」。我們武漢也有這樣的現象,剛下過雨,就灑水。最近低溫也降至冰點,還是照常灑水。我們每天早上騎車都小心翼翼,害怕滑倒。請問這樣的情況下,灑水的目的是什麼?意義是什麼?
既然灑水車有硬性的作業規範,就應該依規而行,對於違反作業規範的灑水車,相關職能部門該處罰就得處罰,並及時公布處罰結果,確保規範執行到位,勿讓規範變成一紙空文。
否則,摔倒的是市民,撲街的是城市管理的執行能力。
小編的話
關於灑水的詬病既不是一天兩天,也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問題!
管理部門重視不?有管理措施嗎?答案顯然是肯定的~!
責任落實了嗎?措施可行嗎?答案似乎是否定的~!
希望管理者多聽聽群眾的聲音,多聽聽基層一線工作者(特別是環衛隊長、灑水車駕駛員)的想法,他們知道問題在哪裡,他們最知道該怎麼做!
小編在這裡想給相關部門提個不專業的建議:雨天能否不洗路,因為雨天洗路真的沒效果;整個冬天能否不灑水,改為吸塵和噴霧豈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