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得有一個在路上。一起來找尋那些遺失的,不一樣的美好,探尋不一樣的魅力。
大家都知道,我們國家疆土遼闊、資源豐富,有很多的特色景觀,比如五嶽山川,湖泊高原,或是充滿水鄉氣息的江南地區。說到江南,不得不提一下具有「湖北門戶」之稱的臨湘,或許很多沒有去過的臨湘的遊客,腦海中會立刻浮現出山青水秀,古鎮傍水而立的畫面,然而並不僅如此,誰曾想到,就是在這麼優美的江南地區,竟然「隱藏」著世界上迄今為止最大的人工沙漠。
地處於湖南臨湘市的這片沙漠,面積約達3000多餘畝,深度近50多米,儲沙量高達近億萬立方米。江南大漠「沙粒」獨特的色彩,搭配著太陽光與月亮的照射,早上金光閃閃,炫彩奪目;晚上又銀光閃耀,璀璨生輝,被當地居民們親切地賦予了「金沙灘」「銀沙灘」的美稱。
或許會有人不禁提出疑問,為什麼在水鄉江南會有這麼大的一片沙漠,難不成水鄉缺水嗎?其實並不然,臨湘西傍洞庭,北臨長江,水資源自然是不可能缺乏的,相反還是我國糧、棉、豬、油、魚的重要生產基地,素有「魚米之鄉」、「竹木之鄉」等美稱。若仔細翻閱歷史書籍,或者向當地人深入了解其原因就可得知。原來早在20世紀50年代,正處於國家二五計劃期間,礦產項目開發成為了重中之重。
桃林鉛鋅礦的4000多名工人們在這裡安營紮寨,開採鉛鋅礦石,每天都會有經過選洗的無害尾沙,經洗礦管道輸送到山丘間。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山丘慢慢被沙粒吹填起來,人們就一層一層地把大壩加高。慢慢地,就形成了這幾十米深的沙灘。礦砂在山嶺間延綿數百裡,「江南戈壁」的稱號也隨之而來了。又因其礦砂顏色較為接近銀色,在自然光的折射下產生的顏色也會不同,所以就會有之前所提到的「金銀沙灘」這一說法了。
這麼大礦場資源自然會引起他人注意,日本作為島國,礦產各方面資源較為缺乏,再加上我國當時提煉技術較為落後,此時已成為沙灘的尾礦在日本國那裡仍可以提煉出別的金屬物質。日本政府瞅準這個時機,多次與我國進行交涉,想要換取這片尾礦,甚至提出一斤大米換一斤沙的誘人條件,他們沒想到是卻被周總理一口給回絕掉:我們現在還無法全部提取出來所有的礦產,等以後我們有能力了,還需要再次提煉。總理說到,日本還是不夠了解我們,如果我們有這個想法,早就將其賣給英法兩國了,他們的提煉技術更為先進。
是的,周總理所說的也正是當時礦場上每個工作者,每個國人都想表達真實感情。就算到如今,回想起當時日本國與周總理的交涉的畫面,我們也會情不自禁地說出,我們不賣!四個大字,這不僅是情懷的作祟,更多的是包涵了我們對我國自身科技技術發展的信心與認可。
所以,我們也做到了,沒有辜負老一輩的心血與期望,如今這片沙漠已全部開採完畢,且經過了多重檢測,確定對人體沒有危害後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沙灘浴場和大漠戈壁的結合。或許老一輩們也沒有想到,他們的當初的只想找一個空曠地方存放礦渣的無心之舉,竟然造就了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沙漠。
如今,這片沙漠已成為一個獨一無二的景點,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國內外遊客慕名而來。如果你喜歡沙灘,不妨約著三五好友到此,來一場沙灘排球,或是騎著酷炫的沙灘摩託馳騁在這裡,累了就躺下放鬆,感受這獨特的日光浴還有新中國建設歷史道路上的奇蹟。
湖南最大的人工沙漠,日本曾說一斤大米換一斤砂,中國超霸氣回應。對於江南大漠你有什麼認識?歡迎各位在評論區留下足跡。
重慶備受冷落的景點,被稱川東「小峨眉」,「雄雞」之勢勝於黃山
江蘇沒有敗筆的景區,人稱連雲港「小張家界」,門票30卻無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