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只有形成一定數量和質量的花芽,才能保證來年獲得理想的產量,克服大小年結果。
俗話說得好,保果不如保花,保花不如促花。柑橘花芽分化的一般在秋末到第二年3月完成,可分為生理分化、形態分化兩個階段。做好這兩個階段的促花工作,提高花芽分化的數量和質量,才能實現來年開花多,落花落果少,掛果多。
眼下正處於10月下旬,柑橘花芽生理分化即將開始,今天我們從柑橘花芽分化的概念,影響因子,促進措施,3個方面對柑橘花芽分化進行闡述,希望對柑橘果農提供一定的指導作用,促進柑橘實現年年高產。
一、什麼是柑橘花芽分化
柑橘花芽分化是指柑橘由營養生長轉變為生殖生長的過程,是指柑橘頂端的生長點由葉片、腋芽轉變為花芽的過程。
柑橘花芽分化的過程分為:花序原基分化-花原基分化-花萼分化-花瓣分化-雄雌蕊分化-藥隔形成-花粉母細胞形成-花粉粒形成等。先分化的花原基先開花,容易開花,形成果實,後分化的花原基,經常退化脫落。因此,儘早促花,對開花結實非常有利。
1.1 生理分化
生理分化是指芽內生長點,在生理狀態上,向花芽轉化的過程,通常集中在10月底-11月底這1個月時間內,主要是營養物質、激素、遺傳物質等物質累積的過程,不斷提高生長點細胞液濃度,完成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1.2 形態分化
柑橘形態分化,是物質累積完成後,生長點細胞逐漸分化出花原基,然後形成花萼、花瓣、花蕊。花粉,直到開花。是從11月底到來年3月中下旬結束。
二、柑橘成花調控的影響因子
柑橘成花調控主要包括碳代謝、內源激素、多胺、礦質元素、多效唑以及其他調控措施。
2.1 碳代謝對柑橘成花的影響
柑橘生理分化的過程主要是物質的累積過程。碳代謝的碳水化合物、澱粉作為柑橘樹體的結構和能量物質,在花芽分化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有達到一定含量的碳水化合物積累,才能實現花芽分化,但並不是越多越好。有研究表明,用赤黴素處理被環割的柑橘樹,增加了葉片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但花芽的形成量明顯降低。
2.2 內源激素對柑橘成花的影響
果樹(柑橘)花芽分化與植物激素密切相關。Bangerth認為細胞分裂素 ( CTK) 對花芽孕育起促進作用。在柑橘花芽分化期,柑橘花芽內細胞分裂素的水平逐漸增加,在形態分化初期達到最高水平。
赤 黴 素( GA) 是主要的抑花激素。GA是多數果樹主要的成花抑制物質,外用GA能抵消環割的促花作用。
在花芽分化的不同階段,脫落酸( ABA) 所起的作用可能不同。阮勇凌等在研究溫州蜜柑花芽分化時發現,ABA 在花芽誘導期處於較低水平,有抑制花芽分化作用,而在花原基形成時上升到較高水平,則有促進花芽分化作用。
脫落酸可以明顯造成柑橘樹營養生長停止,可能間接影響柑橘花芽的孕育;還有人認為脫落酸可以抵消赤黴素的作用,增加柑橘芽液泡中糖的濃度,增大庫的強度,促進花芽的孕育分化。
乙烯(Eth)是一氣體激素,有研究認為,曲枝、拉枝、環剝、夏剪等果樹栽培措施能夠促進果樹花芽孕育,可能是與芽內Eth的含量高有關,促進了梢尖IAA(生長素)和CTK的輸出,影響了花芽孕育。
人工混合激素,復硝酚鈉,它的主要成分是單硝化愈創木酚鈉。能促進植物打破休眠、提早開花、生長發育、促進發芽、防止落花落果和改良產品品質;2,4-二氯苯氧乙酸(2,4-D)被大規模地用作除草劑和防止果實早期脫落劑,從理論上來說,利用2,4-D低濃度促進細胞分裂、高濃度抑制植物生長的特點,可以調節柑橘從營養生長轉向生殖生長,促進花芽分化,調節花期。
2.3 多胺(PAs)和多效唑(PP333)對柑橘成花的影響
多胺包括腐胺(Put) 、亞精胺 (Spd) 、精胺(Spm) 等,是生物體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低分子量脂肪族含氮鹼物質,能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研究認為多胺作為第二信使物質,對成花基因啟動、信使 RNA 轉錄、特異蛋白質翻譯有著重要作用,調控著花芽的形成和分化。
華盛頓臍橙葉片施用氯化銨後,葉片中NH3-、NH4+、游離Spm及Put含量均直線上升。精氨酸是植物內源PAs合成的前體和骨架物質,葉片噴施L-精氨酸後華盛頓臍橙的單株成花數增加。
臍橙樹精氨酸含量在花芽形態分化期前大量積累,形態分化期大量消耗,顯示精氨酸含量的消長與花芽形態發育相關聯。
多效唑 ( PP333 ) 是一種阻隔赤黴素 ( GA) 生物合成的生長調節劑。我國從 1984 年開始進行多效唑在果樹上的應用研究,採用PP333促進了柑橘的成花,在一定程度上,單一施用PP333 影響了柑橘的翌年春梢生長。PP333 在檸檬樹上應用能誘導成花,提高花量及花質,對次年結果也有良好效果。
乾旱脅迫與 PP333 共同作用處理砂糖橘可增加其成花數量,降低了葉片中氮素含量,在花芽誘導過程中,全葉較低水平的氮素含量有利於砂糖橘成花。
2.4 礦質元素對柑橘成花的影響
礦質營養元素是影響柑橘開花的一個重要因子。近些年,各種營養物質影響果樹成花機制的研究較多。
氮:
足夠的氮素營養可促進多種果樹花芽分化,增加木質部汁液中細胞分裂素 ( CTK) 含量,而大量施氮導致徒長,從而降低地上部脫落酸 ( ABA) 與赤黴素( GA) 的比值 ( ABA/GA) ,不利於花芽分化,也有研究發現椪柑秋梢氮素含量越高,成花數量越多。現研究一致認為,果樹成花過程受很多因素制約,氮素含量水平雖不能完全控制果樹的花芽分化,但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效磷:
柑橘樹體中的有效磷很大程度上調控著花芽分化,能夠促進花芽的形成。有研究表明,甜橙芽中磷含量與開花效果呈正相關,使用磷酸銨能夠減少噴赤黴素造成的抑花作用。
鉀:
鉀元素水平影響著激素平衡,樹體缺鉀有類似 GA3 的抑花作用。在柑橘芽生理分化期前,噴施鋅、鉬、硼、鎂、鈣等營養元素能夠促進成花,增加結果母枝的數量。因此,各種營養物質可通過不同的信使作用、生化調控以及與激素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果樹的生長發育過程。
2.5 其他園藝措施對柑橘花芽分化的影響
環割促花
環剝促花調控機理之一是提高了葉片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降低了葉片中氮的含量,從而提高了葉片C/N,成花量與 C/N 密切相關。
甘霖等研究認為柑橘樹環割後,在環割口上方葉片中可溶性糖大量積累,降低了葉片中的含氮量,因而顯著提高了葉片的C/N 值,推測葉片中可溶性糖的大量積累可能是環割促進柑橘花芽分化的原因之一。
水分脅迫
義大利夏檸檬生產中,6—7 月調控滴灌進行水分脅迫,使檸檬葉片萎蔫,到夜間也不能恢復的症狀時,復灌水並結合施氮肥或者氮、磷肥,可誘導檸檬開夏花。
光周期
植物分為短日照和長日照植物,根據光照時間的長短進行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許多生物體的生長發育都受到日照長短季節性變化的影響,光的強度和光照時間都影響植物開花,而植物的CONSTANS(CO)基因主要從以感知光照以及控制有關基因表達來影響花芽分化]。
溫度
付崇毅等採用低溫誘導柑橘,在其完成花芽分化後扣膜升溫來促使柑橘提早開花,從而使果實成熟期提前,其關鍵是確定柑橘完成花芽分化所需的低溫累計小時的總數。由此看來溫度也是在基因控制性狀之餘也可以影響柑橘開花的因素。
三、如何促進柑橘花芽分化
促進柑橘花芽分化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扭枝、斷根、環割、控水、補肥、使用生長調節劑等。今天我們只介紹常用且比較簡單的4種。
3.1補肥促花
補肥促花主要是為了促進秋梢老熟,抑制冬梢,主要針對勢弱樹、掛果量太多的樹、環割口未痊癒的樹等,以免由於營養跟不上,導致開花量少,畸形,甚至有花無果。
具體方法:對於勢弱樹可選用胺基酸水溶肥+低氮型複合肥,在樹冠滴水線開溝淋施,時間在10月前為宜。對於秋梢未充分老熟,可在對未老熟的秋梢上噴施胺基酸水溶肥+0.3%磷酸二氫鉀+0.1%流體硼,幫助秋梢快速老熟,積累花芽分化所需的營養。
3.2 控水促花
今年廣東廣西等地都比較乾旱,這個措施並不適宜,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
暖冬地區,在9月下旬至12月,將樹盤周圍的上層土壤扒開,使土層水平根外露,視降水和氣溫情況露根1~2個月後再覆土。對於冬季氣溫較低地區,可利用秋、冬季少雨和空氣溼度低的特點,不灌水使柑橘園保持適度乾燥。控水時間一般為1~2個月。
3.3藥物促花
適用於樹勢旺盛、樹勢中上、掛果偏少、肥水充足、秋梢在10月中旬前已老熟、秋梢多且粗壯的果園。通過對果樹噴灑一些藥物,使植物的根系暫時停止或減緩生長和發展,進而迫使植物從營養生長階段進入生殖生長階段。
目前,多效唑和細胞分裂素是運用最廣泛的柑橘促花劑。
細胞分裂素使用時間在秋梢8~9老熟後全樹葉片噴施,連續1~2次;
多效唑使用時間在秋梢老熟後的3個月內,一般連續噴施2~4次,每次間隔15~25天,使用濃度15%多效唑200-500倍,加上磷鉀葉面肥一起使用。
3.4 環割促花
對強旺樹、結果較多的豐產樹以及以往開花結果少的樹體,可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進行環割,樹勢弱,葉色黃綠,果園長時間乾旱,都不適合環割。
具體方法:在被環割枝條基部以上5~10釐米較平滑處,用鋒利小刀螺旋式環割皮層1-3圈,切斷韌皮部,不傷及木質部,螺距1~5釐米。對生長過旺的樹,在第一次環割後15天左右,於原來環割處以上3~5釐米處進行第二次環割。
此外,還需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工作。柑橘秋梢期的蟲害主要有鏽蜘蛛、紅蜘蛛、木蝨、潛葉蛾、介殼蟲、蚱蟬、蝽象、象甲、薊馬等。病害主要以潰瘍病、炭疽病、砂皮病、脂點黃斑病為主。根據果園實際情況,選擇合理的藥劑進行防治。
病害:
潰瘍病:噻唑鋅、春雷黴素等;保護治療復配藥劑:春雷·王銅、王銅·代森錳鋅等藥劑;炭疽病:嘧菌酯、咪鮮胺、代森錳鋅、苯醚甲環唑等;砂皮病:代森錳鋅+苯甲·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苯甲·丙環唑;脂點黃斑病:苯甲·嘧菌酯、肟菌·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也可以加入代森錳鋅,保護加治療。
蟲害:
鏽壁蝨:阿維菌素、噠蟎靈、阿維·蝨蟎脲、唑蟲醯胺等;紅蜘蛛:阿維菌素/乙唑蟎腈/氟啶胺+乙蟎唑/螺蟎酯+丙溴磷。還應注意噴霧質量與保護天敵,注意溫度高於35度時不要使用礦物油;木蝨:統一放梢,出芽後用藥保護,藥物選擇甲氰、噻蟲胺、吡蟲啉;潛葉蛾:儘量統一放梢,出芽時就要用藥保護,有效藥劑有氯蟲苯甲醯胺、噻蟲嗪、噻蟲胺、溴氰菊酯、甲氰菊酯、甲維鹽等;介殼蟲:毒死蜱+噻嗪酮/螺蟲乙酯,低齡時效果好;蝽象: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象甲:功夫菊酯、噻蟲啉、毒死蜱等;薊馬:乙基多殺菌素、螺蟲乙酯、毒死蜱、吡丙醚·蟲蟎腈、噻蟲嗪等。
小結:
柑橘的開花過程是受碳水化合物,內源激素種類、水平及其動態平衡,礦質元素,氮化合物與其他園藝調控措施,生態環境因子等諸多因素影響的複雜過程,花的形成受多種相互間交叉因子或不同的生理途徑相互作用所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任何一個因子,都會阻滯開花途徑的順利進行,不能啟動花芽分化、促使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