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格麗特《飄》:斯佳麗的婚姻,給女人們提一個醒

2020-12-21 騰訊網

前段時間朋友的表妹問了一個問題:「女人到了一定年齡,就必須結婚嗎?如果不能和自己所愛的人在一起,就稀裡糊塗地找個人嫁了嗎。」

因為表妹談了近3年的男友,轉身卻娶了別的女人,她有大半年的時間都處於恍惚的狀態,但家裡卻沒有因此停止過給她介紹對象。

她已經26歲,在當地農村已算大齡女青年,如果還沒有結婚會被認為人品或者其他方面有問題。

我不能對她講女人要自強不息,提升自己終會等來那個對的人,諸如此類的大道理。

所以我推薦她去讀讀瑪格麗特的這部著作《飄》,建議她讀一讀斯佳麗的婚姻和人生。

《飄》是一部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的小說,故事的主線圍繞著斯佳麗的成長,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千金到成長為自強獨立的女性,確實值得很多女人的學習。

為什麼我會建議朋友表妹好好讀讀《飄》這部書呢?

斯佳麗在年少的時候就愛上了頭頂光環的阿希禮,他在她的眼裡無人能及,具備她身邊所有男青年沒有的氣質和修養,甚至他們連給阿希禮提鞋都不配。

其實,每個年輕女孩都有過這樣理想型的白馬王子,斯佳麗正值妙齡少女,只嚮往愛情,卻遠不懂得婚姻的意義。

她喜歡阿希禮,同時也相信以自己的顏值和個性都會吸引阿希禮的眼球。雖然她的父親早已洞穿到了真相,提出來他們根本不是一路人,但斯佳麗卻聽不進去。

年少的時光,總是覺得自己可以徵服一切,所有的一切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

只可惜17歲的斯佳麗太自負了,當她信誓旦旦地向阿希禮告白時,卻得知他要和無論長相、身高都不起眼的玫蘭妮宣布訂婚。

斯佳麗愛阿希禮,她覺得愛到骨子裡,為了阿希禮,她可以做到一切她能想到要做的。

但是阿希禮卻把她看成一個沒有長大的孩子,告白失敗,事已至此無力回天。於是斯佳麗趕在阿希禮和玫蘭妮結婚之前嫁給了玫蘭妮的哥哥查爾斯。

查爾斯是個很羞澀的青年,具有很好的家教,喜歡斯佳麗卻並不懂得怎樣對待愛情。這讓婚後的斯佳麗失望大於希望。

她嫁給他,一則是挽回求婚失敗的顏面,二則因為查爾斯和玫蘭妮是兄妹,這樣的話斯佳麗和阿希禮能成為親戚,可以名正言順地接近。

然而,還遠沒有做好對婚姻準備的斯佳麗,卻從此把自己推到了另一個尷尬的位置上。

隨著查爾斯在前線生病身亡,感覺到為這倉促婚姻鬆了一口氣的斯佳麗卻不得不當上了母親,生下了遺腹子。

生活中也常見到一些姑娘,因為一段感情愛而不得時,馬上又抓住另一段愛情,以為這樣可以救贖自己。

但這樣做的結婚,往往大部分同樣經歷的人都不能真正幸福。

因為在短時間內轉移自己的愛情,說起來容易但做起來卻很困難。你把對於舊伴侶的所有的期望全部轉嫁於新的伴侶之上,這樣的壓力會讓彼此都喘不上氣來。

就像斯佳麗一樣,因為得不到阿希禮的愛,想在查爾斯身上彌補這樣缺憾,可是查爾斯不過是個稚嫩的青年,還不足以承擔起她那份愛情。

只能說斯佳麗還年輕,正如茨威格所說的,她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她不得不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然而斯佳麗並非一般的女子,她不是把愛情看成生命全部的人,這才是重點。

一個人走錯路不可怕,怕的是一味地沉溺下去,不能清醒地面對現實。

戰爭爆發,家園被毀,但斯佳麗勇敢地挑起了一家人的重擔。她一直認為照顧好玫蘭妮是為了完成阿希禮的囑託,實際上是因為她們在相處中早已相互默契,成為知己。

在戰火蔓延的亞特蘭大中,斯佳麗帶著剛剛生下孩子的玫蘭妮逃離,回到自己的故土塔拉莊園,但那裡早已被洗劫一空。

她從一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嬌小姐,親力親為去耕作,養活起一家人,甚至還動手殺了一個要來搶劫他們的士兵,而玫蘭妮竟然拖著虛弱的身子幫她一起善後。

原本兩人是情敵的關係,卻早已在患難與共中結下了深厚的友情。

斯佳麗雖然愛而不得,但她在大是大非問題上從來都是很理性的。她執著於阿希禮,但也懂得尊重他的選擇和決定。

因為寫情感文章,經常會接到一些讀者的私信,問到這個問題,就是所愛的人和別人在一起了,自己難以忘懷,總是忍不住想起他或者想見他。

尤其是當對方再回來找自己時,情難自禁,結果場面卻無法控制,和自己所設定出入太大。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女人們往往太看重愛情,認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

可是人生只有愛情是遠遠不夠的,即便沒有和最愛的人在一起,如果嫁給了一個說得過去、但感情沒那麼深厚的人,要學會去經營自己的婚姻。

愛情固然重要,但它終究不能當飯吃,也不能解決你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

愛而不得是人生的常態,要學會接受。如果失去後還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也別學習斯佳麗那般,盲目地開始另外一段感情,這樣只能讓彼此更加受傷。

如果迫於某些原因,不得不選擇結婚生子,那麼就要學會放下以前的過往,一切從頭開始。

生命中總會留下太多的遺憾,但也正是這些不足才促使我們的成長。

斯佳麗因為愛情而瘋狂,但是她卻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人生。她努力鑽營,讓家人的生活過得更好,讓自己在物質上富足。

同時她也不吝嗇於幫助自己愛過的人,雖然懷有一定的目的,但能夠在別人困難的時候拉人一把,證明斯佳麗是個胸襟寬廣的女人,有一定的格局。

當最終她意識到自己多年來愛的不過是一個幻象時,勇敢地面對現實,雖然明知道要接受打擊,但是她卻從不放棄。

她告訴自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意味著只要你願意,人生永遠充滿著希望,暫時的困難和痛苦又算得了什麼,畢竟前方的路還很長,未來還可期待。

而作為一個現代女性,又怎麼可能因為愛情這些小事把自己拘於一池之中呢。

女人,都要學習斯佳麗身上這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別總是只想著情情愛愛的那些事情。

END.

相關焦點

  • 瑪格麗特《飄》:斯佳麗的蛻變歷程,戳痛每一個成年人的內心
    瑪格麗特·米切爾 | 小說《飄》 斯佳麗看似被眾多男人欣賞追捧,其實從始至終她都是孤獨的,她需要一個靈魂來與她對話,幫她開解。但是很不幸,她親手弄丟了這個與她同頻的愛人,和一個真心愛她的姐妹。
  • 瑪格麗特《飄》:斯佳麗和瑞德分開了,我卻看到了最好的夫妻關係
    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插圖:電影《亂世佳人》劇照 在瑪格麗特所著的長篇小說《飄》中,瑞德這個角色,最讓我佩服的地方在於,他在愛裡清醒的認知和對待愛的誠懇態度。
  • 《飄》:斯佳麗和梅蘭妮,兩種性格和價值觀,註定不一樣的結局
    經典名著《飄》,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一部作品,它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主好強、任性的斯佳麗與幾個男人之間的情感糾葛的故事。故事除了斯佳麗之外,還有梅蘭妮,她身上有一種力量,一種價值觀,和斯佳麗與眾不同。
  • 瑪格麗特《飄》:艾希禮這種性格的男人,被時代淘汰太正常了
    關於玫蘭妮小產即將去世的消息,斯佳麗一開始是不相信的,她知道玫蘭妮明知醫生的勸告,不能再生孩子了,但沒想到,玫蘭妮根本沒有聽。 到了玫蘭妮和艾希禮的家門口,斯佳麗推開房門走進去,昏黃的燈光下坐著艾希禮。
  • 瑪格麗特《飄》:年少不懂白瑞德,再讀方知斯佳麗
    瑪格麗特巨著《飄》中,白瑞德在第一次看到斯佳麗的時候,便被她深深的吸引。 那時的斯佳麗只有17歲,並不算是最漂亮的女人,但她身上的韻味卻吸引到了白瑞德。 她甜美、果敢,敢愛敢恨,但同時也是自負、自私、任性的女人。
  • 《飄》:這位在亂世中飄蕩的佳人,告訴我們五個人生哲理
    最近剛剛讀完了小說《飄》,比起電影《亂世佳人》,原著《飄》更讓人引人入勝,愛不釋手。它是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的一部作品,一生只發表了《飄》這部長篇巨著,成為美國歷史上的暢銷小說之一,奠定了她在世界文學史中不可動搖的地位。《飄》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主線是好強、任性的斯佳麗與幾個男人之間的情感糾葛。
  • 讀完《飄》我才明白,為什麼在愛情裡任性的女人,沒有好的結局
    ,講述了南方塔拉莊園農場主的大女兒——斯佳麗的愛情糾葛和在戰爭中逆風翻盤,最終從一個任性驕傲的大小姐,變成時代浪潮中的女強人的故事。 瑪格麗特的長篇小說《飄》,在末尾處給我們留下了懸念:瑞德因為攢夠失望而離開,斯佳麗說「明天我會想辦法把他追回來,畢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而後選擇回去塔拉莊園。
  • 瑪格麗特《飄》:斯嘉麗的3段婚姻,給女人一個重要啟示
    文學巨著《飄》講述的是在美國南北戰爭背景下女主斯嘉麗的故事,原本安逸的生活被戰爭所打破,她從一個懵懂無知的任性少女一路艱辛成長。 從斯嘉麗人生中的3段婚姻,其實正是一個少女不斷成長的歷程,雖然過程坎坷,但是卻符合斯嘉麗的個性。 如果不是經過歲月的打磨,她很難成為真正獨立的女性。
  • 《飄》為什麼阿希禮不是女人最好的歸宿,玫蘭妮錯付了愛情?
    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長篇巨著《飄》講的是亂世之下的愛情故事,斯佳麗與白瑞德,阿希禮與玫蘭妮,雖然看上去盪氣迴腸,卻從中發現一些關於愛情的真相。 阿希禮其實並不能算作女人最好的歸宿,斯佳麗白白把十幾年的歲月都付諸於他的身上。而對阿希禮一往情深的玫蘭妮,終究是錯付了感情。
  • 亂世佳人:斯佳麗和玫蘭妮,一對亂世姐妹花,誰是最堅強的那個人
    亂世中,斯佳麗為了帶著家人們活下去,作風彪悍,帶領家人種棉花,為了籌錢救塔拉莊園搶了妹妹的未婚夫弗蘭克,弗蘭克去世後不顧眾人反對嫁給白瑞德。很多人喜歡斯佳麗也是在喜歡一種旺盛的生命力。而看似弱小的玫蘭妮往往被忽略。實際上,看似柔弱的玫蘭妮護起斯佳麗這個姐妹也是勢不可擋。
  • 《飄》的文本細讀:一部宏大精緻的種族主義南方穢史
    真正可以與《飄》比擬的,是格裡菲斯的《一個國家的誕生》和雷芬施塔爾的《意志的勝利》。《一個國家的誕生》裡也有愛情,《意志的勝利》裡也有體育,但它們真正要表達的並不在此。作為一部政治作品,《飄》的最有力之處正好在於,她又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 《飄》算不算文學經典不重要,它已經走進了千百萬讀者的心
    【編者按】瑪格麗特•米切爾1900年11月8日誕生於美國亞特蘭大。今天是其誕辰116周年。誠如《紐約時報》所言:「米切爾是僅僅寫了一部作品就名揚天下並在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作家。她惟一的作品《飄》一經問世便成了美國小說中最暢銷的作品。
  • 孤獨的瑪格麗特公主
    彼得比瑪格麗特公主年長16歲,當時只是瑪格麗特公主父親喬治六世身邊的一個侍衛,戀情一經曝光立馬掀起軒然大波。 伊莉莎白女王試圖阻止這段感情,但瑪格麗特公主鐵了心要和彼得結婚,並不介意放棄自己的皇位繼承權,然而瑪格麗特公主是一個虔誠的基督教徒,教會威脅她如果要嫁給彼得的話,那麼她就會被驅逐出教會,最終瑪格麗特公主選擇了責任而不是愛情,儘管她心裡並不情願放下彼得。
  • 叛逆公主瑪格麗特:興風作浪的公主?
    但是這段婚姻在維持了18年後,瑪格麗特公主宣布離婚,她成了自1540年亨利八世和阿拉貢的凱薩琳離婚後,400多年來的第二位離婚的英國高級皇室成員(1901年維多利亞女王去世後,她的孫女維多利亞·梅麗塔公主在年底結束了與恩斯特·路德維希的婚姻)。 瑪格麗特公主,為什麼要不斷地在叛逆和放縱自己的危險邊緣瘋狂試探?
  • 加澤文《瑪格麗特小鎮》貳:埋葬愛情的不是婚姻,而是平淡和習慣
    這樣的場景時有發生,一切往往轉瞬即逝,陪伴自己身邊的一直還是瑪吉,但N在很多與瑪吉相處的時刻,都能強烈地感受到,那些消失了的瑪格麗特分身,其實一直隱藏在瑪吉的身上,不經意間就會顯現出來。N也從最初的震驚,慢慢變得習以為常。
  • 名著速覽:《飄》(情節+金句)
    01情節概括《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一生發表的唯一一部作品,歷經10 年完成。戰火逼近亞特蘭大,斯佳麗在瑞特船長的幫助下逃離亞特蘭大,回到塔拉莊園。看到昔日莊園已變成廢墟,斯佳麗決心重振家園,為此不惜一切代價。不久,斯佳麗的第二任丈夫弗蘭克在決鬥中身亡,她再度守寡。瑞特真誠而熱烈地愛著斯佳麗,不久斯佳麗嫁給了瑞特。雖然瑞特身上有同她類似的氣質特徵吸引著她,但同時她仍迷戀著曾愛過的阿希禮。
  • 淺談外國小說《飄》中的人物文學素養,值得一看!
    真正意義上講,電影不過是對小說的精彩章節的剪裁,而《飄》》本身的魅力絕非電影所能涵蓋的。  高爾基說:「文學的第一要素是語言。」「文學就是用語言來創造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語言來反映現實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維過程。」恰到好處的語言運用,可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所以說它是一部小說成功的關鍵。《飄》就具有這種高度的語言技巧。
  • 大清風雲:溥儀後宮佳麗三千 辦戶口時婚姻那一欄讓他很尷尬
    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講究後宮佳麗三千,而這裡的三千可不是正好三千,只是代表很多的意思。所以說皇帝是最不缺老婆的,但是末代皇帝溥儀去辦戶口的時候婚姻那一欄填的內容著實讓他尷尬。先說說溥儀一共有幾個老婆,溥儀登基的時候只有三歲,而他退位的時候也只有6歲,他退位的時候肯定不能擁有佳麗三千了,那他到底有幾個老婆呢?溥儀做皇帝時被承認的妻子其實只有兩個,一個是皇后婉容,另一個是皇妃文繡。婉容是滿洲正白旗人,是正宗的滿洲八旗子弟。
  • 《飄》:阿希禮究竟愛不愛斯佳麗,其實沒有那麼簡單
    如果把瑪格麗特·米切爾的《飄》當作純粹的一部愛情小說來看,斯佳麗從年少的時候就喜歡阿希禮,並且堅持了十幾年,那麼阿希禮對斯佳麗呢,到底有沒有愛情。很多的時候,人們對待愛情更像一種執念,就像小時候看到櫥窗裡的洋娃娃覺得很美想擁有,父母卻不肯給買。
  • 直擊歷屆英國王室新娘婚紗照,女王的最美,瑪格麗特公主美若精靈
    直擊歷屆英國王室新娘婚紗照,女王的最美,瑪格麗特公主美若精靈1947年11月20日,威斯敏斯特教堂,伊莉莎白二世與菲利普親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1960年5月6日,瑪格麗特公主和攝影師安東尼·阿姆斯特朗-瓊斯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結婚,這場婚禮是全球第一個在電視上公開轉播的王室婚禮,當天收看電視轉播的觀眾達300萬人次。穿著婚紗的瑪格麗特公主美若精靈,燦爛一笑,便已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