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第十六大願 國中無不善名願

2020-12-21 釋法度

大安法師講述:國中無不善名(第十六願)

請看願文: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

這一願意謂:我成佛時,在我的剎土中,國中天人不僅不會遇到不善的事實,乃至連不善的名稱都聽聞不到。如果此願不兌現,我就不成佛。

願文中的「不善名」就包括三惡道的名稱(諸如牛羊豬狗象馬等名稱,羅剎、餓鬼、毘舍闍等名稱,阿鼻地獄、阿旁鬼卒等名稱)、女人、六根不具,以及種種引發愁憂煩躁的名號,等等。「不善」意謂跟真如自性相違背、與無明煩惱惡業相應,而且對今世和來世的慧命會產生損害作用。比如此五濁惡世,不善的事與名甚多。五欲六塵引發吾人煩惱的念想,聽到不善的名稱,看到不善的事實,便會串習阿賴耶識中惡業種子。惡業種子起現行,現行燻種子,種子再起現行……形成惡性循環,令吾人的生命狀態每況愈下。現代傳媒諸如電視、網絡、報紙等,衝擊吾人感官的大多是不善的名稱,種種殺盜淫妄酒的報導、鋪天蓋地的菸酒類商業廣告,等等,令人心難以安寧。濁世人道的名稱,固有諸多不善,然地獄的音聲尤為不善,令人怖畏。

《首楞嚴經》中釋尊開示:眾生造十種惡習,就使得六根同時在地獄中受到交互的報應。比如六報中的「聞報」,是指耳根聽聞聲音所造的業,招引耳根以及其他的五根交受惡果。若生前不善攝耳根,喜歡聽淫蕩的聲音,耳聞淫聲所造的惡業屬於水的範圍,於是其人臨命終時,會先見到波濤翻卷淹沒天地的景象,隨後亡者的神識就會順著湍急的水流入到無間地獄。到了無間地獄,他的耳根會出現兩種相。一種是開聽,聞到動相——種種嘈雜喧鬧的噪音,備受折磨,精神迷悶。另一種是閉聽——聽不到聲音,寂無所聞,幽魄沉沒,感覺心無所託,非常恐懼。而聞報之水顯現在耳根上,就會聽到責問之聲,譴責生前所作的種種虧心事。聞報體現在眼根上,就顯現為雷和吼等非常惡毒的氣象。聞報體現在鼻根,感覺有雨霧灑下各種毒蟲,周滿了自己的身體,散發很難聞的氣味。體現在舌根,就會感覺到膿、血等種種雜穢不淨的味道。體現在身根,就會感覺到身體被餓鬼、畜生、糞、尿所觸碰。體現在意根,就會感覺心魄之識被閃電、冰雹所摧碎。總之,六根會受到以上種種交報,而這些都是生前耳根聽聞不善聲音的報應。證知,耳根聽聞的或善或不善的名稱與心性因果有直接的關聯。而十方世界,尤其穢土濁惡,不善名稱甚多。誠如善導大師偈云:

歸去來,魔鄉不可停。

曠劫來流轉,六道盡皆經。

到處無餘樂,唯聞愁嘆聲。

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

此世界六道悉無安樂,唯聞憂愁嘆息的音聲。是故亟須信願稱名,畢此生平後,入彼涅槃城,安享阿彌陀佛為我等眾生施設的無不善名的清淨常樂境界。

有這樣一個公案:從前有一位國王,他所馴養的群象作戰勇猛,常打勝仗。後來,臨時將這群象安置在一座寺院旁邊。結果打仗的時候,這群象就不如原先勇敢了,甚至不忍踏殺人了,性情大變,自然吃了敗仗。國王查詢原因,方知原來群象在寺旁常常聽誦經念佛的聲音,內心變得柔軟,改變了殘忍兇殺性。於是國王就把群象安置在屠宰場旁邊飼養。經過長時間的薰習之後,群象又恢復了兇猛性,打起仗來勇往直前,敢於踏殺一切了。這是由於日日聽聞殺豬殺牛的聲音,薰習成殘忍之心。可見,善或不善的名稱的薰習,不可忽視。

而薰習美好的音聲名稱亦會帶來善果報。《賢愚經》中有一個公案:曾有一隻鳥很入神地聽一位比丘誦經,有個獵戶一槍把牠打死了,這隻鳥一下子就生到了忉利天。一到忉利天,報得宿命通,知道自己前生是鳥,由於聽比丘誦經的善因緣才生到了天上。於是此天人知恩報恩,每當這位比丘誦經,便從天上下來,散華供養。

阿彌陀佛悉心護念諸往生者的清淨心,串習善淨種子,令其趨向佛果。誠如天親菩薩偈贊:「大乘善根界,等無譏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種不生。」(《往生論》)意謂極樂世界是大乘菩薩法界,清淨平等,無有女人、殘疾的人,以及定性聲聞緣覺,甚至連此三種名稱也沒有。更不聞地獄、畜生、餓鬼的名稱,亦無邊地八難之名,亦無苦受愁嘆聲。尚無假設,何況有其實苦。到處洋溢的是念佛念法念僧的音聲,慈悲喜舍的名稱,寂靜聲、無生法忍聲,十力四無所畏聲,種種波羅蜜聲、灌頂受位聲。如是名稱,令國中天人獲得廣大愛樂歡悅,與真如法性相應,清淨善美,故名極樂。

或有人問,《阿彌陀經》說極樂世界有很多鳥——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等,這些鳥不正是屬於畜生道嗎?為何說連三惡道的名稱都沒有呢?《阿彌陀經》對此特意說明,這些鳥不是罪報所生,乃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如是種種百寶色鳥是由寶池內摩尼寶珠的光明所變現(寶珠表阿彌陀佛心王),是願力所現,是故這些鳥的名稱不屬於不善名,乃是詮顯如來的究竟功德,屬於性德美稱,屬善名。

相關焦點

  • 阿彌陀佛第十六大願 國中無不善名願
    大安法師講述:國中無不善名(第十六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如果此願不兌現,我就不成佛。願文中的「不善名」就包括三惡道的名稱(諸如牛羊豬狗象馬等名稱,羅剎、餓鬼、毘舍闍等名稱,阿鼻地獄、阿旁鬼卒等名稱)、女人、六根不具,以及種種引發愁憂煩躁的名號,等等。「不善」意謂跟真如自性相違背、與無明煩惱惡業相應,而且對今世和來世的慧命會產生損害作用。比如此五濁惡世,不善的事與名甚多。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核心,在這5大願!
    阿彌陀佛的本願菩薩在修行時期發願,包含成佛時所建淨土模樣,這類誓願便叫做「本願」。本願不是今世發願今世成就,而是生生世世長期修行才能成就的誓願。一般本願又可分為總願和別願兩種。阿彌陀佛最重要的願有哪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依隋淨影寺慧遠註解可分三大類--攝法身願、攝淨土願、攝眾生願;再依《淨土宗教程》,著眼於與娑婆眾生念佛往生關係深切的五願,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眼目與核心。
  • 阿彌陀佛第十二大願 光明遍照十方願
    大安法師講述:光明遍照十方(第十二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光明有限量,下至不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這一願意謂:我成佛時,光明不可限量,遍照十方無量無邊的剎土,最低限度也能照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的範圍。如果這一願不兌現,就不成佛。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
    第十五願:壽命修短隨意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命無能限量,除其本願,修短自在。若不爾者,不取正覺。【譯文】如果我成佛,我剎土裡的天人壽命沒有限量,除往生者的本願,壽命長短,隨心所欲。第十六願:國中無不善名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乃至聞有不善名者,不取正覺。【譯文】如果我成佛,國中天人能見到不善之事,乃至能聽聞到不善之名的話,我便不取正覺。
  • 《阿彌陀佛是怎樣一尊佛》 阿彌陀佛是一尊本願成就的佛
    可是如果依靠阿彌陀佛的救度,那就非常安樂。所以「易行道」就是安樂的法門、安易的法門。為什麼念佛是「易行道」呢?這全是因為念佛本身有阿彌陀佛的本願大力加持。我們應知,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是「只要眾生願生彌陀淨土,專念彌陀佛名,阿彌陀佛必定使他往生」。所以阿彌陀佛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持續為我們累積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累積我們在極樂世界快速成佛的功德,累積替我們償還生生世世所欠債務所需的功德。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45願 皆得三昧見佛願
    第三種學習念佛,或以離欲,或未離欲,或見佛像,或見生身,或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以上三種定,皆名念佛三昧,境界有優劣不同。慧遠大師定中見佛屬第二種情形。所見之佛並不是虛妄,亦非由妄想而生,此乃由佛願力的加被,令念佛行人得正受正定,因緣和合,顯現定中見佛之神妙。(《大乘大義章》)蓮社劉遺民居士也有定中見佛的體驗。
  • 阿彌陀佛是一尊本願成就的佛(6)
    這全是因為念佛本身有阿彌陀佛的本願大力加持。我們應知,阿彌陀佛所發的願是「只要眾生願生彌陀淨土,專念彌陀佛名,阿彌陀佛必定使他往生」。所以阿彌陀佛經過兆載永劫的時間持續為我們累積往生極樂世界的功德,累積我們在極樂世界快速成佛的功德,累積替我們償還生生世世所欠債務所需的功德。這些功德通通圓滿了,他才成佛,才成為南無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第十三大願 壽命同佛永久願
    大安法師講述:壽命無有限量(第十三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壽命有限量,下至百千億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覺。《壽經》漢譯本的願文表達:令八方上下無央數佛國諸天人民蜎飛蠕動之類,皆令得人道,悉作闢支佛、阿羅漢,皆坐禪一心,共欲計算阿彌陀佛壽命幾千億萬劫歲數,無能算知。阿彌陀佛有著如是無有限量的壽命,這就令十方眾生安心了,假設阿彌陀佛壽命有限量,他方念佛眾生難免忐忑不安:自己好不容易往生到安養國了,而阿彌陀佛或已經滅度了,那可不是功夫唐捐嗎?
  • 阿彌陀佛第十八大願 十念皆生我國願
    大安法師講述:十念皆生我國(第十八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若信願稱名乃至十聲,不能往生,我不取正覺。唯造作五逆重罪且又誹謗正法的眾生除外。這一願,直接彰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平等普度的願心,表達淨土法門至簡易至圓頓的特質。阿彌陀佛攝受十方眾生往生淨土,沒有施設任何高門檻的條件,單刀直入,但信願持名即可。中國《周易》以乾坤兩卦為核心。幹為純陽,以「易」為其智慧;坤是純陰,以「簡」為其功能。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34願 皆得法忍總持願
    是故願言:十方無量眾生,聞我至德名號,即能契入大乘實相,證無生法忍,獲諸深陀羅尼。類似於大鵬金翅鳥食啖海中之龍,目光犀利,鎖定目標。巨大翅膀撥開海水,直取龍子,無有差錯。阿彌陀佛名號功德導向大乘法益,亦復如是。此願及以下數願,專談聞名功德。於此,吾人宜對阿彌陀佛名號,即「無量光壽」,要有深切的認知。
  • 龍樹菩薩;對阿彌陀佛,念佛往生願(十八願)的解釋
    「本願釋」也叫作「本願取意文」,也就是龍樹菩薩採取第十八願的意義而加以造文。第十八願總共有三十六個字,請大家合掌,我們來恭誦一遍: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請放掌!
  • 四十八大願 都是哪些願?!
    第九願 ◎皆得神足飛行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得神足,於一念頃,下至不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第十願 ◎不起貪計身見 設我得佛,國中天人,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 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為何稱為「超世願」|淨土法門的核心2
    慧淨法師:淨土法門的核心2第十八願在四十八願當中,是屬於「根本願」,簡稱「本願」,也可說是「願王」,所以也稱為「本願王」。如果沒有第十八願,就沒有淨土宗的教理、沒有淨土法門、沒有淨土宗,也沒有成正覺的阿彌陀佛,沒有極樂世界。
  • 學佛: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救度眾生,四十八願跟我們是什麼關係?
    阿彌陀佛發四十八願救度眾生,四十八願跟我們是什麼關係?阿彌陀佛願力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希望眾生往生,希望眾生念佛往生他的淨土。這就是佛的願力決定的,這個願力跟我們眾生的心性有關聯。佛的願力當中,並沒有要求眾生要做到心清淨,要做到跟他一樣,自己的淨土也成就了,才能夠到他的淨土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佛的願力還有什麼意義?
  • 《淨空法師講述《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衣食自至願和應念受供願》
    【淨空法師: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第三七衣食自至願、第三八應念受供願】淨空法師講述智慧福德和相好皆無量的阿彌陀佛【經】我作佛時。生我國者。所需飲食。衣服。種種供具。隨意即至。無不滿願。十方諸佛。應念受其供養。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39願 受樂同於漏盡願
    大安法師講述:受樂同於漏盡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國中天人所受快樂,不如漏盡比丘者,不取正覺。如果這一願不能兌現,就不取正覺。九法界眾生悉有趨樂避苦的生命本能,然何為真實快樂呢?業力凡夫追求的是感官快樂,以獲得精美之色聲香味觸為樂。然此五欲之樂會變化,因能感之心是生滅法,所感之五欲外境會變異。所謂樂極生悲,苦盡甜來。是故,吾輩凡夫享受的這種快樂並不真實,屬於外樂。從修道的層面來說,有四禪八定的內在快樂。
  •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核心,在這5大願!
    阿彌陀佛的本願菩薩在修行時期發願,包含成佛時所建淨土模樣,這類誓願便叫做「本願」。本願不是今世發願今世成就,而是生生世世長期修行才能成就的誓願。一般本願又可分為總願和別願兩種。阿彌陀佛最重要的願有哪些?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依隋淨影寺慧遠註解可分三大類--攝法身願、攝淨土願、攝眾生願;再依《淨土宗教程》,著眼於與娑婆眾生念佛往生關係深切的五願,是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的眼目與核心。
  • 阿彌陀佛第五大願 生者皆得宿命願
    大安法師講述:生者皆得宿命(第五願)請看經文:設我得佛,國中天人,不識宿命,下至知百千億那由他諸劫事者,不取正覺。阿彌陀佛把宿命通願擺在首位,蘊義深遠。設身處地想,他方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寶池德水,從蓮華化生出來,具證一個全新的生命境界,其新奇、詫異、驚喜油然而生。
  • 恭迎阿彌陀佛聖誕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大安法師:四十八大願是法藏菩薩得世自在王佛的加持,攝取二百一十億諸佛剎土的精粹,考察十方世界種種眾生的根機,對應所發「超勝諸佛,速度眾生」的願力而肇建的。阿彌陀佛本願含攝法界文明無限深廣之精華,其道德、文化、宗教諸方面的意蘊,具有超時空、遍法界的永恆價值。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第44願 修行具足德本願
    大安法師講述:修行具足德本(第四十四願)請看願文:設我得佛,他方國土諸菩薩眾,聞我名字,歡喜踴躍,修菩薩行,具足德本。若不爾者,不取正覺。這一願意謂:我成佛時,他方世界無量剎土諸菩薩眾聞信我阿彌陀佛名字已,心懷欣悅,喜形於色,應時勤修菩薩六度萬行,具足一切功德之本。若此願不兌現,不取正覺。從通途佛法來看,「具足德本」意指修習菩薩六度是趣向無上正等正覺的根本。然從淨土法門來看,信願稱名即是生起一切功德的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