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HUBUer們獨自在外求學
班主任和輔導員就是父母般的存在
小貝這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我湖優秀的班主任和輔導員們吧!
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面孔?
十佳班主任
趙 麗 婭
中共黨員
資源環境學院教授
環境工程系黨支部書記
「班主任是教育者、領路人,只要心中擁有太陽,洞悉學生的心理,對學生教育動之以情,曉得以理,持之以恆,和風細雨,定能潤物無聲!」
服務第一,管理第二。趙老師關注學生的網絡空間,用新媒體關注學生動態,當好學生心理健康的守護者。全班61位同學有什麼解不開的心結,及時溝通,由陰到晴,做到了和他們一起成長。為了使學生在本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外,儘可能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她利用學院和教師的資源為學生搭建平臺,去湖北省環保廳、環科院等單位實習;利用每周班會的時間,以寢室為單位,組織以「開口講話」為主題的各種演講、辯論活動,以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利用休息日、節假日,廣泛地參加社會活動,得到了同學們的一致好評。
劉 志 玲
中共黨員
歷史文化學院講師
「班團建設做到「精心」;心理輔導做到「耐心」;學科指導做到「用心」;規劃引導做到「入心」。」
結合師範專業特色,劉老師將系列讀書報告會和模擬授課作為班級的品牌活動:開學初,確定每周學生讀書報告會或模擬授課的順序,學生提前準備,在班會開始前幾天上傳所講內容,通過製作PPT、演講分享閱讀心得,培養學生上臺演講的能力,苦練教學基本功,為培養未來優秀教師提前夯實基礎。為使學生能有個良好的「出路」,劉志玲開處方,做引導,在她所帶的2016級歷史班,從大二開始,她就要求每個學生對大一學年學習生活進行總結,制定大二學習生活規劃,為大四的就業提前確定方向。劉志玲鼓勵學生與任課教師溝通交流,增進師生了解;組織師生開展朋輩座談,積累學習經驗;創造條件舉辦文化科技活動,培養綜合能力。
白 夢 璇
中共黨員
化學化工學院講師、
輔導員
「做學生探尋初心、堅定理想的傳道者;做學生學風建設、學業指導的授業者;做學生成長成才、逐夢青春的解惑者。」
學生是網絡空間的活躍分子,白老師利用輔導員身份優勢,開設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化漾青春」,在各類新媒體平臺上,結合學生所思所想,與他們開展頻繁互動,進行浸潤無聲的「軟教育」。在日常工作中,白老師一直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與學生在一起。白老師曾在夜半時分趕赴火車站安撫因意外而受到驚嚇的學生,在新年前夕邀請班級留校學生到家裡共進年夜飯;她在學生及學生家長之間溝通協調,幫助受到家庭關係影響的學業困難學生畢業,扶助經濟困難學生走出校園貸的危機。她的班級經常接收學院的留級學生,在她所帶的班裡沒有歧視和疏遠,學生在這裡可以體驗到久違的集體的溫暖。
餘 曉 嵐
中共黨員
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用心去工作,用愛去育人,用情去感人,是我一生的追求。」
因為餘老師帶的試點班是培養考研學子的特殊班級,立足於同學們的考研目標,餘老師從大一開始的每一學期,都會邀請優秀的學長學姐在試點班開展考研講座,讓學生能從學長學姐那裡汲取經驗。餘老師鼓勵同學們儘早了解考研相關信息,為將來的考研做好準備,也將這種校友情誼傳遞給了每一位學生。為了更好地讓學生完成學業、樹立理想,餘曉嵐將全班分為10個學習小組,相互監督背單詞打卡,自覺組織晨讀,晚自習等小組學習活動。另外,在大三開學之際,餘曉嵐開始收集了班上有同學的考研意向,並對每個同學針對性地提出了建議,同時鼓勵班上同學儘早建立考研小組,一起為共同的目標努力奮鬥。
徐 俊 武
中共黨員
商學院副教授
「班級是大學本科教育和管理的基本組成單位,大學班主任要按照學校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標,充分利用和調動班級內外一切教育力量,做好班級的教育管理工作。」
徐老師重視班委班風建設,增強班級凝聚力。他要求所帶的班大二每周、大三每兩周例行一次班委會,充分利用班會機會開展各種集體活動,如才藝展示、男女生聯歡、好吃大賽等等,在這些活動的帶動下,班級的凝聚力不斷得到增強。要建設好一個班級,學風是關鍵。因此徐老師非常注重與班級各任課教師的聯繫,不定期地向他們了解對學生的學習要求、學生的課堂表現等方面的意見。同時經常到班級了解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意見、要求、學習上有無困難並及時反饋給任課教師。通過這種交流和反饋,任課教師可以儘量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使學生真正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進而使得全班的學風建設有了一個顯著的提高。
覃 紅 英
中共黨員
新聞傳播學院講師、
輔導員
「用心、用愛、用情、用嚴走近學生、融入學生、理解學生、服務學生,樂伴學生進步成才、喜看學生收穫成長。」
除專業教育以外,覃紅英老師還十分注重德育,要求學生不僅要成才,還要成人,要做有品格的新聞傳播工作者。她結合自己培訓學習的知識,多次為學生進行道德素養、社交禮儀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從事班主任工作六年以來,覃紅英老師始終堅持以「勤、恆、巧、樂」四字訣作為日常工作的指南。她認為,做好班主任工作,要做到幾個勤:一是腳要勤,多走動。堅持走訪宿舍、查訪教室、尋訪家庭,她用腳步丈量學生成長的歷程。二是嘴要勤,多溝通。她會以訪談、座談等形式與學生交流,日常也會抓住一切機會與學生、家長和任課老師溝通,增進對學生的了解。三是眼要勤,多觀察。她細心觀察班級學生的變化,了解學生的思想學習動態,切實做到了解學生、懂得學生。
黃 漢 華
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
高級實驗師
「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本科期間是打好專業基礎的階段,但大多數學生科研意識薄弱。黃漢華老師以大創項目申報為契機,鼓勵並引導班上綜合能力強的學生參加科技創新項目中。競賽培訓期間,黃漢華老師經常通宵達旦和學生吃住在一起,他對待學生一視同仁,強調團結協作。他所帶的班級,每年都有多名同學成功申請大創項目,發表學術論文,取得多項專利並做出實物作品,這些科研成果對學生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身教勝於言傳」是黃漢華老師的座右銘,他對班上學生從不批評說教,而是以自身事例和身邊的實例,有技巧的耐心引導,助力其成長成才。
萬 虹
中共黨員
楚才學院副院長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熱愛學生,細心呵護,視如己出,陪伴同學們一起努力,一起成長。」
對於楚才班的學生,萬虹針對處於不同學習階段的他們,特別制定了階段性的任務,每學期的第一次班會,她會反覆強調,要求每位同學都要認真思考,制定好學期的小目標,努力去實現,畢業時匯聚起來,收穫一個本科生涯的大目標。相比普通班級學生,楚才的每個同學都會面臨更多選擇,萬虹鼓勵同學們堅持自己興趣,無論是專業學習、科研創新、文體活動,每個人都要堅持走富有個性發展特色的路,發揮特長,做最好的自己。從班會課堂到課餘課後,交流與談心,萬虹注重課堂教學和班級管理相結合,讓學生不僅學會專業知識,更學會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善待他人。
肖 海 波
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
副教授
「為學生在思想上釋惑,在文化上解渴,在心理上減壓,在生活上除困,在學業上排難,努力將班主任的「付出指數」升級為學生的「幸福指數」。」
肖海波老師時常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以及思想狀況,並及時解決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惑。本學期,針對2017物理班,他採用了每周安排3-5人小組進行談話的方式,了解同學們的學業動態並進行鼓勵,激發學生對學習和對專業的熱情。學業引導,科研引路,導師制對學生提前進入科研階段大有益處。他通過介紹本院的導師給有興趣、有條件的優秀學生,給予學生科學指導,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提前進行科研學習,著力打造班級創新性拔尖人才。
田 志 梅
中共黨員
藝術學院副教授
「作為班主任,應當作為學生思想上的引路人,學業上的引導者,應當全身心的投入自己的感情,研究自己班上每一位學生,因材施教,把每個學生研究透徹,讓學生依賴你,相信你,欣賞你。」
每個學生個體是不同的,針對班上不同學生的特點,田志梅老師會根據他們自身提出一些他們能夠做到的事情,這樣容易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只要跟自己比,進步一點就值得肯定,表揚。一天進步一點,長期下來就會有很大的進步。作為班主任,同時也是專業教師,指導學生參加比賽獲得各種獎項,因而獲得學生的信任與欣賞。學生在生活中遇到各種困難跟困惑都喜歡到她辦公室跟我溝通交流,希望從老師這裡獲取一些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她會督促每位同學平時的進展,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除了經常見面溝通以外,還經常通過班級建立的QQ聯繫群和微信群聯繫班級同學,保證信息及時傳達到每個同學。
優秀班主任
彭紅霞 張麗娜 姜 虹 趙紅梅 白連立
張 琦 吳寶安武 月 陳建新 陳 山
張玲玲 張 揚 楊 珂 史文文吳建喜
劉丹松 夏曉紅 張清風 潘瑞琨 彭江濤
陳 媛劉曉雲 楊 超 邱 俊 劉海燕
劉 潤 包 婷 李天野彭小牛 馬 昕
馬 菲 何玉池 胡銀銀 餘 芳
十佳輔導員
陸偉 餘燕 劉懷元 袁勳 郭田田
鄧超 劉陽卓 陳冰 王文鋒 楊德津
我湖優秀的班主任和輔導員有很多
哪位老師給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
歡迎在評論區和小貝分享
你和他們之間發生的有趣故事哦~
資料來源 / 校學工處
編輯 / 記者團 陳璇
覺得不錯,就點「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