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實體書被電子書蠶食,日本漫畫雜誌何去何從?

2021-01-11 文創資訊

2017年伊始,有著34年歷史的漫畫雜誌《Magazine SPECIAL》(マガジンSPECIAL)宣布休刊,消息令人震驚。

《Magazine SPECIAL》(マガジンSPECIAL)是日本講談社旗下漫畫雜誌,創刊於1983年,月刊發行,目前已於2017年1月20日正式休刊,退出歷史舞臺。

這本老牌日本漫畫雜誌的休刊,預示著日本漫畫行業將進入寒冬?還是另有隱情呢?

三巨頭銷量下滑,日漫雜誌生存艱難

日本經濟整體下滑,再加上網絡媒體的迅速發展,直接導致了日本的紙質媒體生存越來越困難。僅從三大少年漫畫雜誌《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INE》《周刊少年SUNDAY》就能窺見一斑,三本雜誌的銷量自2013起都出現了劇烈下滑。

作為領頭羊的《周刊少年JUMP》眼下正面臨舊作品完結,新作品跟不上的困境。三大少年漫畫雜誌目前都已經開始探索網絡發展的商業模式了。而《Magazine SPECIAL》的停刊,無疑也是在經濟不景氣和網媒的衝擊下產生的直接後果。未來會不會出現更多停刊的雜誌,相當令人擔憂。

實際上從好幾年前開始,似乎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止這種頹勢了。因此,在網絡上也一直存在著「日本漫畫雜誌快要完蛋了」的聲音。

實體書被電子書正一步步被蠶食

在過去,大家除了電視,就只有通過購買雜誌來第一時間獲得最新的動漫劇情了。以《周刊少年JUMP》為例,一本也就200多日元的樣子,折合人民幣也才不到20塊錢。可是到了今天,實體書的市場已經開始被電子書逐漸蠶食。

目前的危機也早就引發了雜誌社的重視,所以雜誌的電子版變得越來越普及了。或許再過幾年,三大少年漫畫雜誌都會放棄紙質版,轉為成本更低、速度更快的電子版。

雖然現在銷量下滑的情況已經很難被扭轉,但有句俗話叫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在全日本也找不到其他比它們更有影響力的少年漫畫雜誌。如果說這三大雜誌關門的話,那麼對整個日本動漫行業都將是一種極大的衝擊。

紙媒陷危機,日本電子漫畫市場急速擴張

日本實體漫畫市場規模的巔峰出現在1998年,當時市場規模超過3200億日元,而僅僅過去15年後,2013年日本實體漫畫市場規模則不足1500億日元,縮水一半以上。這個數字到今天仍舊在緩慢下滑中,這是否說明,日宅已經不喜愛看漫畫了呢? 並不是,只因日本和國內一樣,已經進入電子書閱讀時代。

根據日本出版科學研究所對2016年日本漫畫市場總額的統計,2016年,日本漫畫單行本的市場為1947億日元,縮小了7.4%,漫畫雜誌市場也縮小了12.9%,共1016億日元,漫畫紙媒市場整體減少了9.3個百分點。但是,電子漫畫的市場以27.5%的速度極速擴張,達到了1491億日元,補足了紙媒的空缺。所以,與其說是市場規模的縮小不如說是市場結構發生了變化。

根據出版科學研究所的調查,2016年電子漫畫單行本的市場為1460億日元,比上一年增長了27.1%,與紙質單行本1947億日元的市場差距越來越小。電子版漫畫雜誌的市場為31億日元,雖然總金額不大,但增長率高達55.0%。

據統計,截止至2016年,日本電子漫畫市場上有超過20家公司。其中最成功的自然是LINE漫畫,自面市以來,LINE漫畫累計下載量超過1000萬,累計收入也突破50億日元(約2.5億人民幣)。除了LINE漫畫之外,日本電子漫畫市場上仍然有幾支潛力股,它們分別是NHN PlayArt的「comico」、DeNA的「漫畫盒子」以及集英社的「少年JUMP+」。App Ape最近針對這三款移動端的漫畫應用進行了一組調查,數據顯示「comico」和「漫畫盒子」的DAU率已經接近日本SNS的平均DAU率。

目前來看,日本漫畫的確是在經歷著一場巨大的變革,這場變革中,紙媒的唱衰已成無法挽回的定勢,只是時間和程度的問題;而電子漫畫市場正在逐漸興起,平臺的更迭過程中,整個行業必定經歷陣痛,而陣痛過後,將會迎來一個新的輝煌時期。或許是日本漫畫走向更深層次全球化的一個契機也未可知。

此消彼長,日本出版界格局重新洗牌

事實上,漫畫市場的情況,幾乎是日本紙質媒體發展的一個縮影。

根據出版科學研究所的統計,不僅僅是在漫畫領域,2016年出版界整體市場也有相同的變化傾向。

紙媒與電子書的市場共計1兆6618億日元(約1006.7億RMB),與2015年的1兆6722億日元基本持平。但書籍和雜誌減少了3.4個百分點,為1兆4709億日元。電子書市場發展迅速,達到了1909億日元,與上一年相比有了27.1%的增長。

凱文凱利曾在《必然》一書中談及電子書的4種流動性:「書頁是流動的;版本是流動的;介質是流動的;改進是流動的。」文創資訊認為電子書比起傳統書籍有著存儲便利,更新快捷,閱讀靈活等優點。書籍的電子化對於傳統出版渠道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若是讓各位來選擇,你會選靈巧的kindle還是手中的墨香呢?

【作者 | 文創資訊記者西鶴】

本文為「文創資訊」原創獨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有34年歷史日本漫畫雜誌宣布休刊,日宅們不愛看漫畫了嗎?
    這本老牌日本漫畫雜誌的休刊,是否預示著日本漫畫行業徹底進入寒冬?未來會不會出現更多停刊的雜誌,相當令人擔憂。實際上從好幾年前開始,似乎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止這種頹勢了。因此,在網絡上也一直存在著「日本漫畫雜誌快要完蛋了」的聲音。在過去,大家除了電視,就只有通過購買這些雜誌來第一時間獲得最新的動漫劇情了。以《周刊少年JUMP》為例,一本也就200多日元的樣子,折合人民幣也才不到20塊錢。可是到了今天,實體書的市場已經開始被電子書逐漸蠶食。
  • 國風漫畫《吾貓當仙》實體書發售!
    因緣際會之下,華胥貓仙陸吾、遊俠狗妖禍鬥和落魄書生蘇笙三人巧遇,結伴踏上尋找上古神書、拯救人間的奇幻旅程……」今年7月,《吾貓當仙》第一季落下帷幕後,這部精妙絕倫的國風漫畫似乎短暫沉寂了些許時日;數月之後的今天,我們得到來自出品方完美世界漫畫的消息:《吾貓當仙》實體漫畫書發售了!
  • 日本推出新漫畫雜誌堪比磚頭,厚達2264頁
    諸位喜歡動漫的讀者老爺,有買過漫畫實體書或者單行本麼?雖然現在在網絡上看漫畫非常方便,但是我偶爾還是會買一兩本實體漫畫做收藏,而在動漫產業更發達的日本,實體漫畫其實還挺流行的,大家看到的《海賊王》啊、《名偵探柯南》啊一類的動漫作品,都是連載在《周刊少年JUMP》啊、《周刊少年Sunday》啊一類的漫畫雜誌上的。這些年,這些雜誌的頁數越來越多了,雜誌也越來越厚,被大家戲稱為磚頭。
  • 國內網絡漫畫,哪些出版過實體書?
    作者 | 慄子 近年來,國內網絡漫畫快速發展,很多IP都有了客觀的讀者群,其中不少優秀作品都出版了實體書。接下來,我們來盤點下國內網絡漫畫中部分已出版實體書的作品。
  • 實體書會被電子書取代嗎?
    進入移動閱讀時代,越來越多的人習慣了看電子書,甚至出現了電子書閱讀設備。但是也依然有人堅持看實體書。你過去一年看了多少書?分別是電子書還是實體書?未來實體書會消亡或者變成小眾愛好嗎? 小說都是看的電子書,與業務實操或一些心靈雞湯的書,都是實體書。3. 實體書可能會變得比較小眾吧。但是就我和我身邊的小夥伴來說,大家都挺喜歡看實體書的。有書香味,有看書的感覺。 我看電子書主要是為了打發時間,一般重要的知識不會只通過電子書獲取。
  • 童年代表作《漫畫世界》停刊,細數那些被網際網路浪潮淹沒的動漫雜誌
    仔細重複盯了10秒後才默默嘆息,《漫畫世界》是真的停刊了。官方微博發布離別消息記得小學、中學的時候,這種大開本的全彩漫畫經常在全班同學之間傳閱。一本雜誌也不貴,基本是一頓早餐的價格,因此省一頓飯去買或者讓老爹幫忙買很容易,不知不覺家裡就堆積了一整個書架。《漫畫世界》的許多經典作品也追了好久,比如烏龍院、血族、爆笑校園、兔子幫等等。
  • 國風漫畫《吾貓當仙》實體書發售!_綜合_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因緣際會之下,華胥貓仙陸吾、遊俠狗妖禍鬥和落魄書生蘇笙三人巧遇,結伴踏上尋找上古神書、拯救人間的奇幻旅程……」今年7月,《吾貓當仙》第一季落下帷幕後,這部精妙絕倫的國風漫畫似乎短暫沉寂了些許時日;數月之後的今天,我們得到來自出品方完美世界漫畫的消息:《吾貓當仙》實體漫畫書發售了!
  • LINE漫畫的對手是誰?日本三大漫畫APP對比
    日本實體漫畫市場規模的巔峰出現在1998年,當時市場規模超過3200億日元,而2013年日本實體漫畫市場規模則不足1500億日元,縮水一半以上。另一方面,電子漫畫市場規模則從2005年時候的34億日元猛增至2012年的574億日元。技術和數據都在像人們證明,如今已經是電子閱讀的時代。
  • 日本漫畫應用推廣模式:切實服務用戶
    與國內漫畫市場能受到《快看漫畫》情懷營銷的影響不同,日本作為漫畫大國,其漫畫App的市場潛力非常巨大,市場本身也非常成熟。11月,日本前列的漫畫應用《漫畫讀破!》葡萄君:《漫畫讀破!》不同於主流漫畫應用,其內容收錄了很多現已停刊的雜誌上連載過的漫畫,也就是復古漫畫。而從其用戶數據來看,年齡偏30以上的人群恰好屬於以往雜誌連載漫畫時的基礎用戶。另外本作的閱讀形式為全卷免費,也符合讀者在回味以往漫畫作品時,需要一口氣讀完的需求。
  • 東京書店開始嘗試實體店出售電子書 顧客:不想買
    中國網6月17日訊 據日本NHK網站6月16日報導,隨著網絡的普及,實體書和雜誌的市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16日,東京試點書店開始在店內銷售電子書。隨著網絡的普及,國內的出版物市場收到打擊,最興盛時期(18年前)市場縮小了三分之二。現有書店5000多家,與10年前相比減少了25%。
  • 30家日本電子漫畫平臺一覽:Line manga用戶2300萬
    2019年日本電子漫畫市場以2593億日元的規模,全面超越了紙漫市場。哪些平臺在推動日本電子漫畫市場的發展? 作者:兔子卡 長期以來,日本的漫畫市場以強勢的紙媒為核心,在線漫畫平臺並非主力。
  • 日本的少女漫畫雜誌們
    手塚治虫,不僅創作了《鐵壁阿童木》這種開創了日本動畫先河的作品,同時,他還創作了世界上公認的第一本少女漫畫作品——《藍寶石王子》(1953年開始連載),而這部作品也成了日本少女漫畫的啟蒙之作,隨後經過數十載的薰陶,「花之二十四年組」誕生(1949年前後出生的少女漫畫家),隨之而來的便是日本少女漫畫的正式開啟。
  • 東京漫畫社新BL電子雜誌「NUUDE」7月18日正式創刊
    東京漫畫社新BL電子雜誌「NUUDE」7月18日正式創刊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期待如約至,《北廣人物周刊》推出肖戰採訪實體書
    採訪早就有電子書籍和雜誌了,相信很多人都讀過。不過,這本實體書剛剛推出,對於這本實體書的發行,《北京廣播電視報社》早就被警告說他將在不久的將來發行。這是在「北京廣播電視報社」的官方帳戶中宣布的,該帳戶在《夜空中最亮的星》之前發布了肖戰和他的團隊成員的一首歌。歌曲底部的評論區是北京春節聯歡晚會代言人肖戰採訪實體書的預覽。
  • 針對日本中小學臨時停課《少年jump》等漫畫雜誌推出免費閱讀
    人民網東京3月3日電(吳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月27日晚宣布,從3月2日起至春假結束,日本全國中小學校採取臨時停課措施。3月2日,《少年jump》、《月刊collocoro comic》等漫畫雜誌通過網頁和官方客戶端開始提供免費閱讀服務。
  • 針對日本中小學臨時停課 《少年jump》等漫畫雜誌推出免費閱讀
    人民網東京3月3日電(吳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日本首相安倍晉三2月27日晚宣布,從3月2日起至春假結束,日本全國中小學校採取臨時停課措施。3月2日,《少年jump》、《月刊collocoro comic》等漫畫雜誌通過網頁和官方客戶端開始提供免費閱讀服務。
  • 成人漫雜誌轉型電子刊 紙質or電子你更喜歡哪種?
    隨著新媒體不斷發展,紙媒受到的衝擊愈演愈烈 即便在紙質書盛行的日本,這一趨勢仍無法改變 連作為日本重要產業的成人作品行業也難逃此劫
  • 日本動漫雜誌的三大巨頭,你知道喜歡的漫畫在哪裡連載嗎
    日本的動畫雜誌按照受眾群體分為不同的分類,可以分為少年漫畫,女性漫畫和青年漫畫。而少年漫畫行業有三巨頭,分別是周刊少年JUMP,周刊少年Magazme和周刊少年SUNDAY。這三巨頭對應的出版社分別是集英社,講談社和小學館,被稱為日本出版界的漫畫三雄。
  • 年收入過千萬元 職業漫畫作者已成「隱形富翁」?
    成為職業漫畫人之後,就想如果國內發展不起來的話,我可以去其他國家,比如日本,做一些設計類的工作,跟動漫、遊戲相關的。至於和其他國家的差距,還是挺大的。在日本,漫畫家這個名詞就代表有錢人,漫畫家是人人羨慕的職業,他們的總體收入水平比國內高。
  • 手機漫畫或將成為手遊之後的日本APP市場新寵
    Metaps(日本移動廣告公司)最新調查數據顯示,日本地區已經用戶量突破百萬級的漫畫APP,而7~9月間幾個比較主要的漫畫APP的用戶評論數同樣出現明顯的增長。手機漫畫和手機遊戲有著相似的構造日本地區的手遊的發跡要比智能機的普及更早,當時除了功能機上的社交遊戲之外報紙、雜誌、漫畫也都是人們用來消耗碎片時間的幾個主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