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我軍犧牲6900餘人,傷14800餘人。2月17、18日兩天,傷亡達4000人,後勤部門措手不及,無力全部救治,傷員死亡很多。」這是解放軍昆明軍區對對越自衛反擊戰的總結,可以看出解放軍傷亡很大,跟大家想像中的是有差距的。
在對越反擊戰中,「萬炮轟諒山」是一件不得不提的事件。諒山,越南北部城市,距離首都河內130公裡,距離中越邊境18公裡。諒山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是河內的門戶,自古就有「下諒山而越王降」的說法。諒山的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其作為河內東北方向門戶的重要地位。
當同登、坂然地區的對越自衛反擊戰結束後,解放的攻擊重點已經聚焦在諒山。越軍自然也意識到這一點,尤其是同登地區的越軍被消滅後,越軍急忙調整部署,將第3師將2團團部和2個營放在郭注至諒山公路兩側,沿郭注、那和、楠流地區布防;141團在諒山東北側的445高地、461高地、巴外山一線布防;炮兵68團約1個營放在諒山西側的三清洞地區;第1軍區炮兵第166團放在奇窮河南岸的諒山東西兩側地區;公安12團團部率4營守衛諒山市區。
筆者查閱史料,發現戰鬥打響前,諒山地區越軍的總兵力達到了2萬多人。諒山作為越北最後的屏障,再往南就一馬平川,無險可守,越軍一定會死守這裡,許世友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3月1日,敵我雙方爆發激戰。然而,讓解放軍萬萬沒想到了是越軍在戰鬥中使用了化學武器,這是國際上明令禁止和譴責的。
許世友怒了,他下令:「拂曉攻擊開始後,諒山一間房子也不能留。」資料顯示,當時主攻諒山的解放軍是廣州軍區第55軍及附54軍162師,配備加強重炮集群,另配屬43軍主力127和128師、以及50軍148師,以從東面祿平方向協同進攻,總兵力共計7個師8萬餘人。
解放軍利用炮兵優勢對諒山進行了鋪天蓋地的無差別轟炸,短短半個小時內,就打出了1萬多發炮彈,炮彈落點數量為3枚/平方米,這就是「萬炮轟諒山」的由來。戰鬥進行到了3月4日中午,諒山基本上被攻克,期間越軍王牌第3師死戰不退,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主力部隊基本被殲,到了這時宣告諒山徹底攻克。當時越軍報導稱,「整個諒山已經找不到一座完整的建築物。」
諒山戰役中,我軍犧牲1271人,負傷近4000人。反觀越軍,王牌第3師直接報廢,327師、337師遭受重創,加上其他傷亡,解放軍共斃敵10401名,俘虜108名。戰爭結束後,阮少雄(時任第321師團長)悲傷地說:「我的2119團,1450名光榮的戰士,僅剩下72人。」
參考資料:《對越自衛反擊戰》、《諒山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