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分起,疫情後最好的紀錄片,是個日本人拍的

2020-12-18 騰訊網

2020年1月23日是2020年的一個轉折點。

疫情肆虐,武漢封城,經濟停擺。

轉眼間,這個令全球都陷入另一種生活方式的2020已經過去了一半。

武漢的種種,在封城之後漸漸變得神秘。

前些日子,一部關於武漢解封之後的紀錄片進入了大眾的視野————

《好久不見,武漢》

這部紀錄片從導演就引人注目。

導演竹內亮是日本人,曾經為日本NHK、東京電視臺等知名媒體拍攝紀錄片。

他在近幾年拍攝了多部中國題材的紀錄片,獨特的視角與自帶熱點的話題,註定引人矚目。

影片首映沒多久,就登上了事實熱門電影的第一位。

國內的新聞媒體,都爭先對其進行報導。

而紀錄片的質量也得到大眾的認可,豆瓣評分8.3。

這部影片是竹內亮導演,為了打破日本朋友對武漢的偏見而拍的。

主要是以人物為主題,他先是在微博上徵集了願意接受拍攝的武漢人。

在一百多報名者裡選擇了十個人的故事進行拍攝。

為了拍攝這次紀錄片,竹內亮承擔著許多的壓力,他不知道武漢是否是不是真的安全。

一部分公司員工也對去武漢拍攝表示反對,而攝影師和編導,也是瞞著家人到武漢出差。

竹內亮到達武漢之後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華南海鮮市場。

市場周圍有很多樓房,很多人都住在市場周圍。

疫情後的華南海鮮市場,即使在武漢解封之後,仍然處於關閉狀態。

第一個拍攝的對象,是一位日料店老闆賴韻。

他常常在華南海鮮市場採購,當疫情發生後,他常常光顧的進貨店都搬到了漢口北。

他說:「其實在華南海鮮市場,野味非常少,我經常來這個市場,但野味基本沒看到過。」

「沒有人吃蝙蝠,99.99%的人都不吃蝙蝠」。

後來,老闆帶劇組參觀了他的居酒屋。

從武漢封城那天起,他的店基本處於關門歇業的狀態。

他打算在劇組參觀完的第二天開業,談到了歇業133天的感受。

他表示,還是挺難過的,小半年過去,沒有一點收益。

承受著各種還款的壓力。

他最壞的打算是:只要每天能夠維持食材的成本就可以了。

這看上去是沒有意義的行為,一直虧,沒有收益。

可是對於賴韻來說,他對這家店是很有感情的,他只希望讓店能夠維持下去就足夠了。

後來跟隨著賴韻的腳步。

劇組來到了漢口北,也就是很多原來華南海鮮市場的店搬到的地方。

採訪了兩位市場的商戶,關於華南海鮮市場關閉的消息。

商戶們都表示,一開始被要求從市場搬走的時候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

只是說是環境衛生要重新檢測,需要暫時搬遷。

一開始都以為過段時間就能搬回去。

有一個商戶說,雖然都說病毒是從市場發現的,但是作為商戶的他們,其實感染的人不多。

而且作為那段時間天天在華南的自己,跟那邊的人密切接觸。

並沒有覺得事態很嚴峻,到封城前也沒有帶口罩的意識,也是封城後才重視起來。

開業過後,為了能留住顧客,賴韻對酒類進行了重新定價。

原來賣到了45元的highball降到了25元。

因為成本就是25元。

雖然沒有盈利,但是很多原來店裡的老顧客在開業後都有來光顧。

看著這些老顧客,像以前一樣在店裡談笑,賴韻感受到了其他東西所無法取代的喜悅。

另一個比較特別的人物是護士龔勝男,她曾經奮戰在抗擊新冠肺炎一線。

做了五年護士的她主動請纓上前線。

她表示,作為護士,他們在人文關懷和安慰病人情緒上面會花費很多功夫。

作為護士,封城的那段時間,不僅在醫院要承受面對病人的壓力。

而且在工作出行,也遇到困難,地鐵被封,她只能自學自行車上班。

在跨越了這些困難之後,龔勝男對自己的職業也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她說,如果沒有這次的疫情,她可能今年就辭職了。

但是經歷了這次疫情,大家也對她所從事的職業有了更多的關注。

她也重新地看待了她的這份職業,找到了工作的意義所在。

雖然通過這次疫情,她在工作上重新找到了方向。

但是疫情期間醫院裡陸陸續續去世的病人,帶給她的衝擊和傷害卻是巨大的。

當聊到了關於目睹病人去世的話題時,她馬上淚流滿面,迴避談論。

第三位要給你們介紹的是在醫院做前臺的莊園,疫情期間,她的外公因為新冠去世了。

她報名拍攝是為了能把這件事情記錄下來,她害怕將來會忘記這一次疫情的經歷。

她從小是外公外婆帶大的,跟外公有很深的感情。

外公得新冠的時候,醫院沒有床位收治,她媽媽只好用輪椅再把外公從醫院推回家。

那個時候床位很緊張,即使是作為在醫院工作的她。

就算求著領導,把能打的電話都打了,也沒辦法要多一個床位。

每次她看到有和外公相近年齡的老人治癒出院,她都會想,這裡面為什麼就不能多一個外公呢?

之後,劇組跟隨莊園到了外公生前住的地方。

屋子裡還擺著新買給外公的麻將桌。

現在的房子是二姨在住,二姨在給外公辦住戶手續時也感染了新冠。

感染了新冠後,為了隔離,被分配到了雷神山,

之後又在酒店醫院之間輾轉,總共輾轉了六個地方。

在外面住了108天才回到家,做核酸檢測,光是手機記錄就有41次。

不過幸運的是,二姨痊癒回來了。

影片裡還採訪了很多經歷豐富的人物,比如疫情期間參與建設雷神山的李傑。

用無人機記錄封城期間武漢樣貌的「髒辮熊」,剛經歷完求婚就碰到疫情的情侶小隋和小帆帆……

這部紀錄片和多數人剛開始想像的不同,它並不是一部基調很沉重紀錄片,相反,還帶一點輕快和明亮。

會出現這樣的效果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導演對紀錄片的處理,偏向於更積極向的選材。

比如,在採訪的時候,更多會關注於被訪者的日常生活,像是護士龔勝男喜歡跳舞這一特點。

莊園宅在家裡變胖了的話題。

和在所有人物裡,都會出現的「導演蹭吃蹭喝」場景。

二是影片內所採訪的人物對生活都表現出一種,面對災難,仍然積極前進的精神。

比如即使虧損仍然堅持把店開下去的賴韻,在疫情期間儘量用舞蹈和音樂活躍氣氛的龔勝男,封城期間相互鼓勵的小隋和小帆帆……

這些百姓群像比起官方媒體裡的宏大敘事顯得更加地鮮活,也給屏幕外的你們獻上了他們苦中作樂的笑容。

畢竟生活就是如此,

即使明知前方可能是黑暗,卻仍然堅持前行。

相關焦點

  • 被外交部表揚,這個日本導演拍的中國疫情紀錄片爆了
    2021年的第一天,日本導演竹內亮拍攝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上線。 很快就在網上引發了熱議,連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都表示讚賞。
  • 一個日本人這樣拍疫情後的武漢,2500萬人圍觀!
    《好久不見,武漢》上線不到24小時播放量突破2500萬次,空降當天的實時熱門書影音榜,豆瓣評分高達8.6分,被網友稱為「 武漢最好的宣傳片」。7月3日,外交部新聞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也為這部紀錄片「點讚」。
  • BBC團隊「叛變」出了部豆瓣 9.8 紀錄片,3500 天拍 8 集,每一幀都...
    為什麼這麼多人願意為它打call?據說主創團隊歷時4年,超過600餘人製作,跨越50多個國家與地區,累計3500個拍攝日,才拍出了這8集紀錄片。於是我們才能看到這樣壯麗的自然風光,甚至可以算得上是攝影構圖聖經,《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什麼的都可以拿去燒了。
  • 5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涵蓋8個方面 帶寶寶看遍大千世界 建議收藏
    這幾年,前前後後陪小川看、為大家推薦了不少紀錄片。這兩天,我把這些紀錄片整理了下,竟然多達50部。又把它們歸了下類,發現內容也是包羅萬象,囊括了生物自然、人文歷史、科學藝術、人體奧秘、數理邏輯、博物館、兒童哲學啟蒙、成長教育8大領域。
  • 日本人35年前拍的中國美食紀錄片,憑什麼豆瓣9.2?
    福桃九分飽 九行2020年,第一批90後饞貓30歲了。紀錄片共分5集,選擇了北京、江南、廣東、四川四個地區,作為中國菜四大代表,組成了前四集。這四個地區的菜系,在你印象中什麼樣?北京就是鹹,江南啥都甜,粵菜都味淡,四川全是辣?然而,《中國之食文化》的每一集,都在打破今天中國觀眾的「常識」。
  • 這位42歲日本大叔,把疫後最真實的武漢拍給了外國人看
    在豆瓣,該片的評分高達8.4分。而去年日本大導演是枝裕和獲得坎城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的《小偷家族》在豆瓣的評分也只有8.7分。「雖然我跟是枝裕和導演沒有見過面,但是他也曾經拍攝過紀錄片,我們算是一個圈子裡的人。」在接受《北京日報》記者採訪時,竹內亮回憶,以前在日本拍攝紀錄片時,他用的攝影師也跟是枝裕和合作過,「我想我們的創作理念是一樣的,就是通過作品來反映普通人的真實生活。」
  • 30部豆瓣高分紀錄片,向全世界安利最好的中國!
    ,宏大的配樂和精緻溫暖的鏡頭,是上個世紀80年代紀錄片製作的最高水準。再說長江》(2006年)豆瓣評分:8.8觀看方式:B站《話說長江》可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最出圈的紀錄片,它的主題曲《長江之歌》今天仍然是晚會常客。
  • BBC拍給孩子的8部藝術紀錄片,豆瓣平均9分,美學啟蒙搶先一步!
    原標題:BBC拍給孩子的8部藝術紀錄片,豆瓣平均9分,美學啟蒙搶先一步!文章來源:少年商學院ID:youthMBA少年商學院是領先的國際素質教育平臺,為中小學生提供一站式國際課程與實踐項目。> 豆瓣網友「caos」評價:「每一個鏡頭都很精心,很漂亮,尤其震撼人心的是古希臘藝術家雕出的那個高度仿真的人身雕像——古希臘人那種鑽研的精神真是了不得。」
  • 從戰地女記者到豆瓣9分紀錄片導演,周軼君談何為最好的教育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她還有一個身份——兩個孩子的媽媽。教育,也是她的切身之惑。行萬裡路,閱萬裡人,她帶回《他鄉的童年》。紀錄片播出後的這一年,世界發生了超出以往的變化。在片子拍攝階段,團隊討論過「居家學習」這個題材,當時覺得太過小眾化,最終沒拍。沒人想到,轉眼間,「居家學習」突然變成了家家戶戶都要面臨的普遍現象。
  • 在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 拍了拍武漢的生活日常
    在南京的日本紀錄片導演 拍了拍武漢的生活日常 2020-06-29 14:17:17 ,一部《南京抗疫視頻》讓更多人認識了在南京生活的日本人、紀錄片導演竹內亮。
  • 冷門紀錄片《尋找手藝》走紅:豆瓣評分高達8.7
    拍攝團隊供圖中新網北京10月30日電(袁秀月)近日,一部由非專業人士拍攝的紀錄片《尋找手藝》,在網上走紅。三位主創歷時三年,輾轉23個省份,以「行走式記錄」的方式將199位手藝人和144項傳統手藝帶到觀眾面前。該片在網上上線後引發熱烈反響,眾多網友爭當「自來水」,四處推薦。
  • 在南京的日本人拍了抗疫紀錄片,日本電臺紛紛轉播,甚至火到海外
    一部中國紀錄片最近在海外火了。對我們或許平平無奇。但對於疫情正在爬升的地區,它正好緩解了燃眉之急——這部讓海外網友表示「有學到」「拍得很好,導演能不能提供德語版、韓語版……」的紀錄片。導演:好久沒拍《我住》了主持人:三個月吧但疫情發生以來,他更新的頻率特別快,除了《南京抗疫現場》外,因先後攝製了七部相關的短視頻。雖然有的只有幾分鐘,不算一部完整的紀錄片。
  • 以前拍的是紀錄片,現在拍的是動畫片
    自從柳林寫了一篇輕微吐槽電視劇道具瑕疵的影評文章之後,便遭到了大量網友的口誅筆伐,說柳林是沒事找事做,看個電視不就圖個娛樂嘛,你還當真了,真是雞蛋裡挑骨頭,有本事你去看紀錄片啊。這篇文章的標題叫「從李易峰吃麵條,看國產劇數十年不變的老毛病」,看到這些回復,柳林已經見怪不驚,沒辦法,就觀眾現在看到的這些電視劇,你能指望培養出什麼樣的基本審美。
  • 以前拍的是紀錄片,現在拍的是動畫片
    自從柳林寫了一篇輕微吐槽電視劇道具瑕疵的影評文章之後,便遭到了大量網友的口誅筆伐,說柳林是沒事找事做,看個電視不就圖個娛樂嘛,你還當真了,真是雞蛋裡挑骨頭,有本事你去看紀錄片啊。這篇文章的標題叫「從李易峰吃麵條,看國產劇數十年不變的老毛病」,看到這些回復,柳林已經見怪不驚,沒辦法,就觀眾現在看到的這些電視劇,你能指望培養出什麼樣的基本審美。
  • 從新華社戰地女記者到豆瓣9分紀錄片導演,周軼君談「什麼是最好的...
    本文圖片由受訪者提供她還有一個身份——兩個孩子的媽媽。教育,也是她的切身之惑。行萬裡路,閱萬裡人,她帶回《他鄉的童年》。紀錄片播出後的這一年,世界發生了超出以往的變化。在片子拍攝階段,團隊討論過「居家學習」這個題材,當時覺得太過小眾化,最終沒拍。
  • 終於有一部國產紀錄片,拍出了中國人的食慾,拍出了深夜食堂!
    還記得,去年我們翻拍日本的《深夜食堂》,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集體大吐槽。現在,已經成了翻拍失敗的經典案例,原作豆瓣評分9.2,我們豆瓣2.8。硬搬過來的日式小清新不接地氣,花式廣告植入讓人厭煩。我大天朝的深夜美食,怎麼能是泡麵呢!麻辣小龍蝦、火鍋、蒜蓉扇貝的顏面何在?終於有一部國產紀錄片,拍出了中國人的食慾,拍出了深夜食堂!
  • 在南京的日本人拍了抗疫紀錄片,日本電臺紛紛轉播,甚至火到海外
    一部中國紀錄片最近在海外火了。對我們或許平平無奇。但對於疫情正在爬升的地區,它正好緩解了燃眉之急——這部讓海外網友表示「有學到」「拍得很好,導演能不能提供德語版、韓語版……」的紀錄片。導演:好久沒拍《我住》了主持人:三個月吧但疫情發生以來,他更新的頻率特別快,除了《南京抗疫現場》外,因先後攝製了七部相關的短視頻。雖然有的只有幾分鐘,不算一部完整的紀錄片。
  • 我們採訪了這個火遍全網的日本人!拍出9.9分關於中國的紀錄片
    ,還原出了後疫情時代裡滿滿煙火氣的真實武漢。(當然,不少武漢網友表示拒絕被代表)還有片尾那群時隔數月重新橫跨長江的老年遊泳隊……每一個用熱情去回歸平凡日常的武漢人,都是後疫情時代武漢最有力的名片。「我覺得拍紀錄片沒有那麼辛苦,先要出於熱愛、然後貴在堅持。」FEEKR:從《南京抗疫現場》到《好久不見,武漢》。
  • 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火爆外網,引爆中日輿論
    ,對此中國方面已經多次對此表示了抗議,不過你始終是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因此最近日本導演拍攝中國《後疫情時代》,紀錄片就火爆了外網,並引爆中日輿論,同時其也告訴了世界,許多中國的真相。  從南京到武漢,日本導演還原一個真實的中國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最新的一部講述中國抗擊新冠疫情的紀錄片《後疫情時代》最近上線了日本的雅虎網站,值得注意的是,這位導演此前還拍過《南京抗疫現場》
  • 8部豆瓣高分紀錄片,讓孩子足不出戶走遍世界!
    周一到周日午休的補習班、興趣班,再加上疫情,要帶孩子出遠門,怕是不太可行了。年齡較小的孩子,正處於對大自然充滿好奇,對世界充滿期待的年紀,比起看低幼化的動畫片,我們可以給他們放一些適合小朋友看的紀錄片。通過紀錄片的形式,地球上那些神奇的生物、自然和奇觀,孩子們可以足不出戶就了解到,是不是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