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歷史記載中,雲南似乎總是處於華夏文明的邊緣之地、西南地區的蠻夷之邦。
除了因《天龍八部》出名的大理國,很多人對這裡的過去真的是知之甚少。
然而在這片孕育了26個少數民族的神奇土地上,曾崛起的輝煌文明也是不勝枚舉。
其中最著名的要數與樓蘭、夜郎並稱為「中國三大神秘古國」的古滇,它的發源地就是在今天昆明一帶。
因此,昆明被列為了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建城史可追溯到2400年前。
昆明城最早出現的時候叫苴蘭,
在今天黑林鋪一帶
(也有一種說法是在晉寧附近),
曾是古滇池的一個渡口。
往後的歷史中,由於古滇文明的消逝,昆明也只是偶爾出現在史書裡,直到南詔時期(公元八世紀左右),昆明作為城市的面貌才比較清楚。
當時南詔國的政治中心在大理,
昆明是它的一個小小的城池,
名為「拓東城」。
城址也只是今天昆明的一部分。
所以說昆明城址源於拓東,卻不完全是拓東。真正的昆明城大體格局是明朝洪武年間,由雲南最高軍事行政長官沐英築城時定下的。
他請來著名的風水大師汪湛海主持規劃昆明城的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在那個時候,
風水大師可不是這麼個叫法,
得稱呼堪輿師。
而且這位汪大師還是朱皇帝
身邊的大紅人,
在風水上的造詣不必多說。
據史料記載,汪大師到昆明後,一眼就看出昆明城的龍脈——長蟲山,即蛇山。
蛇山之氣來源於五百裡外的會澤縣西北,來龍可謂遠矣,而且是極為難見的」紫微龍"。
這來龍進入昆明境內後,龍氣益壯,至圓通山開玉屏,徐吐五華山之秀氣。
汪湛海凝神用羅盤一算,發現把城池造個龜蛇相交的形態方能發揮出這塊寶地的靈氣。
於是建好後的昆明城外形是只「靈龜」,整體是用磚砌的,環城有河,可行舟船。
來過昆明的都知道,昆明依山傍水,三面湖光環抱,由此可見龜城的布局一直延用至今。
若不是水位下降,現在的螺絲灣、潘家灣等湖灣因該還是一片水域。
龜城城區面積約有3平方公裡,城內衙署、官邸、寺廟、王府、巡按察院、都察院、市政司署、提刑按察司等集中在今正義路、慶雲街、景星街、甬道街和威遠街一帶。
城有六道城門,分別是大南門、小東門、大東門、大西門、小西門、北門。
大南門
「龜城」的靈龜之首是大南門,位於今昆明百大新天地的位置上,是古時最繁華的地方。
南門分內外兩層,外層叫麗正門,內層叫:尚明門,後來改名,城樓叫近日樓。
1924年為紀念護國討袁,城門重命為「正義門」,同年城牆拆除後,樓前的公園繼承了名字,故稱為「近日公園」。
上世紀80年代初城樓也被拆,「近日公園」便成了「街心花園」。
大小東門
大東門又叫成和門,是「靈龜」的左前足,門上的城樓名為殷春樓。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這裡的城樓和城牆被拆除,原本的城門、城樓位於青年路與人民中路交叉的位置。
而青年路的位置,正是當年的城牆。
小東門為左後足,初名「永清門」,清代改為「敷澤門」,城樓名「壁光樓」,原址在今青年路北段圓通街口。
小東門是重要的城鄉物資交流集散地,半城半鄉的街市上,馬幫、商隊絡繹不絕,紛紛在此裝卸貨物,誠實買賣,住宿歇息。
同時,小東門外還是昆明花燈歌舞由城外「登」向城內大雅之堂的一塊重要跳板,花燈藝術在過去為上層社會所鄙視,小東門外的花燈活動是花燈藝術發展的重要跳板。
大西門
大西門是「龜靈」的右後足,初名「廣威門」,清代改為「寶成門」,城樓名「拓邊樓」,原址在今天文林街和龍翔街交界處。
到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大西門已經十分破舊,周圍很荒涼。
這一代是昆明的重點教育區域。臨近雲南貢院,明清兩代,雲南各地學子在此雲集,抗日戰爭時期,西南聯大成立於此。
如今,這一帶集中了雲南最有名的幾座高等學府,周邊還有歷史上著名的百年軍校及省圖書館、省科技廳,算是昆明最有文化氣息的地方了。
小西門
小西門本是昆明水陸的重要入口,屬於十分繁華之地。
城樓宏偉的造型氣勢和歷史文化內涵,從古至今都是昆明城最具影響力的歷史地標建築之一,其史料、文獻價值不可替代,是昆明歷史建築中的瑰寶。
可惜1951年拆除了近日公園至小西門的城牆修建道路。從此,昆明古城基本消失。
2008年,在小西門的大體位置,建起了龜背立交橋。這也算是把「龜蛇相交」的布局延續下去了吧。
北門
最後的北門是靈龜的龜尾,又名保順門(後易名「拱辰門」),門上城樓稱眺京樓(後易名「望京樓」)。
城樓(包括內城門)雖然朝北,城郭的門卻朝東,代表的是龜掉(擺)尾之形。
當時的北門外是片荒野,成了昆明的墳堆集中地,因此按照堪輿家的設計不僅將城牆造得格外堅實以抵擋鬼氣,還在城樓上塑有道教神像驅兇避邪。
今天的北門同樣已消失得無影無蹤,只是留下了一條以它名字命名的街道——北門街。
綜上所述,昆明城的整體布局要歸功於明朝的沐英,沒有「龜城」的布局,現在的昆明不會是這個樣子。
但是自沐英接任雲南最高軍事行政長官後,不但拆除了元朝留下的遺蹟還焚毀了所有檔案、圖書和典籍,
這一舉動也導致昆明城失去了明朝前的所有記述,徹底擦去了雲南大部分的燦爛文化,不免是中國歷史的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