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因「退地風波」鬧得滿城風雨後,高銀金融(00530)於5月11日早上發出了一則重磅消息。公司決定以約70.4億港元出售一幅位於九龍啟德發展區的住宅土地,相比一年半前的中標價折讓約21%。
公司表示,出售所得款項淨額作償還借貸及一般營運資金。高銀金融預期,扣除償還銀行及股東貸股、融資成本等承擔後,此次出售將錄得虧損約25.71億港元。
「全球經濟疲軟為營商環境帶來的挑戰不斷增加,以及香港經濟活動減少,呈現經濟收縮跡象,故董事認為,香港物業發展市場長遠仍存在不確定因素。」高銀金融表示。
根據香港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截至3月底,今年首季一手樓盤的銷售量大約是2240宗,僅為2019年的40%,反映出發展商銷售一手樓的套現能力正在明顯轉差。
然而,香港樓市近日開始出現「止跌企穩」的跡象,香港差餉估價署的數據顯示,反映2月市況的3月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報375.3點,按月微升0.43%,終結3連跌,今年首季樓價累跌1%,但較去年5月歷史高位仍下跌5.4%。
圖/圖蟲
經濟步入「深度衰退」
上述出售中的地塊為啟德第4B區4號住宅地盤,由高銀系公司迅富國際有限公司與高銀系主席潘蘇通以組成合資公司方式,於2018年11月14日斥資89.07億港元成功奪得。該項目原預計在2024年9月30日或之前完工及可供入夥。該地塊總佔地面積約為9708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3.2萬平方米至5.3萬平方米,計劃作住宅發展,預計總投資額約140億港元。
近年高銀一直在啟德「跑馬圈地」,先後押注多個巨型項目。去年5月,高銀金融再下一城,斥資111.24億港元中標啟德第6546號地塊。該地塊佔地面積約為1.07萬平方米,原計劃興建地標式高級酒店和辦公大樓,預計總投資額高達160億至180億港元。
但其後因公司多名獨立董事極力反對,認為香港的社會衝突和經濟不穩定將對商業地產市場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因此,高銀被迫於去年6月宣布「撻訂」(放棄定金),公司支付的2500萬港元定金被全部沒收。
事實上,選擇再次」棄守「啟德可能是無奈之舉。公司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12月底,高銀金融一年內到期銀行借貸及其他貸款高達約88.3億港元,然而持有的現金僅為23.8億港元。
受新冠病毒疫情衝擊,香港經濟活動陷入停頓。特區政府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首季GDP按年大跌8.9%,是香港自1974年有統計紀錄以來最大跌幅。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香港經濟陷入「深度衰退」,拉動香港經濟的三架馬車,包括內部需求、出口及投資,暫難有顯著起色。
因此,特區政府已大幅下調今年的經濟預測,最新估計為負增長4%至7%,遠差過2月中估算的負增長1.5%至微增0.5%。
地產寒冬已至
隨著經濟急速降溫,香港商業地產市場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寒冬」。今年第一季度,由於需求驟減,甲級寫字樓整體平均待租率升至10%,創下十年新高。自去年第二季度以來,香港甲級寫字樓的租金已經開始走弱,受疫情拖累,跌幅在今年首季進一步加劇。以中環的超甲級寫字樓為例,今年第一季度的租金跌幅達到4%,同比下跌近12%。
據媒體報導,全球辦公室共享空間WeWork在香港大幅縮減業務,去年公司租用的尖沙咀港威大廈及觀塘甲級辦公樓,總計面積達20萬平方呎,完成裝修後決定棄租。
同時,自去年下半年以來,社會衝突導致訪港旅客人數銳減,香港零售業已經遭到沉重打擊。5月6日,香港政府統計處發表最新的零售業銷貨額數字。3月的零售業總銷貨價值的臨時估計為230億港元,較去同月下跌42%。這已是香港零售業連續兩個月下跌超過40%。
一直以來,位於尖沙咀的海港城是香港零售業的」晴雨表「。海港城不僅是香港最大的購物中心,更是亞洲最賺錢的商場。自2007年起,海港城十年來銷售額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10%,2018年更是達到驚人的24%。
然而,近日商場內有多個品牌撤出,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在商場各層均看到被白板圍著的空鋪,粗略估計有數十個,主要集中在商場的二三層。在五一假期期間,商場內也鮮有顧客的身影,十分冷清。
圖/圖蟲
古馳、巴寶莉半價甩賣,莎莎預虧5億港元!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零售業總銷貨值臨時估計為230億港元,同比大跌42%,且是連續兩個月跌幅超過40%。香港零售業已經連續下跌14個月。
其中,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零售額按年暴跌75.2%,相比2月下跌58.7%進一步惡化;
藥物及化妝品銷售則同比銳減63.8%,較2月的42.6%跌幅顯著擴大。
然而,由於受疫情影響市民多留在家中煮食,超級市場的銷售則一枝獨秀。今年3月超市的零售額同比大漲16.1%,新鮮或急凍魚類及禽畜肉類,以及新鮮蔬果零售額則分別增加14.8%、8%。
政府發言人表示,由於疫情在全球大流行及實施的防疫抗疫措施,令訪港旅遊業停頓,並嚴重幹擾與消費相關的活動,導致3月零售業銷售繼續急劇下滑。今年第一季度,香港零售銷貨量同比大減36.9%,創下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單季跌幅。該發言人指出,在嚴重經濟衰退及勞工市場急速惡化下,香港零售業的經營環境短期依然十分困難。
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3月零售市場的表現比2月更差,銷售額則倒退到2008年的水平,情況十分嚴峻,她預計上半年零售市場前景依然悲觀,總銷貨值預計將下挫30-50%。
圖/圖蟲
一直以來,香港零售業十分依賴內地訪港遊客。然而,自去年下半年香港社會衝突以來,內地遊客數量銳減,對香港零售業的打擊亦是立竿見影。
謝邱安儀透露,以往很少降價的國際品牌,亦被迫採取不同手法變相減價,預計零售商「劈價促銷」將持續一段時間,至市民的消費力回升才結束。然而,她坦言,社會運動陰霾仍影響香港零售業,即使「封關」出入境限制措施解除後,短期仍難回復疫情前的水平,預計最快至今年年底才稍為好轉。
據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了解,香港DFS商場近日推出了折扣力度頗大的促銷活動,參與促銷的包括Gucci、Burberry、Celine、Loewe、YSL等奢侈品牌,大部分品牌甚至是全場5折,一些熱門的款式也參與促銷。相比之下,以往在香港商場的專櫃,這些奢侈品牌罕有如此大幅度的折扣,即使有折扣通常也只是一些過氣的款式。
此外,香港化妝品零售龍頭莎莎(00178)5月5日發布盈警,預計截至今年3月底的財年將錄得5億至6億港元的虧損。若撇除期內為使用權資產及物業、機器及設備提取的減值撥備,來自經營業務的虧損為2.6億至3億港元。相比之下,莎莎去年同期錄得盈利4.7億港元。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