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跳廣場舞,他們熱愛各種偏方,他們愛看抗日神劇,他們對各種謠言都沒有什麼抵抗力,還熱愛各種陰謀論。
他們大多沒有上過大學,因為在他們青春年少的時候,高考的閘門還非常非常緊,大學生還是真正的「天之驕子」。
他們的孩子大多是90後,可以在豆瓣的「父母皆禍害」小組裡找到各種對他們的吐槽。
他們大多對孩子們的人生有控制欲,恨不得孩子們高考之前如天使般純潔,進了大學第一年就要領對象回家。
然而他們自己也談過戀愛,而且可能還是新中國以來真正意義上第一代自由戀愛的人。
他們度過青春的80年代末90年代初,已經比70後與大多數80後父母的同時代要寬鬆得多了,雖然結婚還需要開介紹信,但是已經出現了很多個體戶,能買到能吃到的東西都要多得多。
「下館子」的選擇變得多多了,「不打罵顧客」的服務態度也漸漸變成了「顧客就是上帝」。
那麼他們談戀愛的時候,都吃點什麼呢?刷了N部80—90年代的老電影之後,覺得好像稍微能有點頭緒了。不得不說,爸媽談戀愛的時候,吃得比我好多了!
國營餐廳裡的辣子雞丁
如果生孩子生得比較晚,他們談戀愛的青春歲月可能還是80年代頭幾年。那時候個體經濟還不太發達,只能去國營餐廳吃,服務態度可能會很差。可能戀愛沒有談清楚,就要拍桌子喊,「找你們領導來!」
那時候的物資供應已經比改革開放前好多了,就算吃飯還得拿糧票副食票,能吃到的好東西也不少了。
△《鍋碗瓢盆進行曲》
老電影《鍋碗瓢盆進行曲》裡,「春城飯店」裡會供應「辣子雞丁」之類川菜,《小小得月樓》的「得月樓」裡能吃到「天下第一菜」還有各種蘇幫菜。
不過大家還是過得緊巴巴的,自己在家裡吃吃包子白粥,粥裡加點白糖就算戀愛裡的甜味了。
那時的人談戀愛還很含蓄,雖然一樣會未婚先孕,不過電影裡都表現得很隱晦,夕陽裡把頭倚靠在戀人的頭上已經算柔情萬種了。
△那個年代的人談戀愛還很含蓄
床戲?床戲是什麼?大家談戀愛都是和學習一起的,《郵緣》裡的沒文化青年工人戀上郵遞員,通過集郵提高了文化水平。現在連郵票這種東西都快退出歷史舞臺了,這種古典的愛情故事好像也變得稀有了。
這部電影還有續集,女郵遞員當了郵政局副局長,青年工人覺得很沒面子,煮好的老鴨湯都不喝,就撂下女朋友出去了。
這種感情促進學習的正面愛情故事,在那時的電影裡特別多,大家開口都很班幹部,現在看來也很有趣。
歌廳裡的啤酒
不過90後的父母歲數那麼大的可能不多,更多的在85年以後開始情竇初開。有一位當時電影裡的年輕人,可能是很多人的縮影——《天生我才必有用》系列裡的二子。
當時電影裡好像個體戶們特別有血有肉,大概是因為沒有單位,所以不用談戀愛也非要求進步。個體戶們也比有單位的人寬裕,二子可以和英子出門去吃西餐三寶樂。
經過一番折騰,先後由老版「晴雯」張靜林和宋丹丹(對,和平老師也當過idol的!)飾演的英子還是離開了二子,但是他們家的生意已經從旅店變成了歌廳,他又戀上了廣東來的歌手小藝。
△丹丹老師的側顏在當時絕對是偶像派!
歌廳絕對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年輕人們談戀愛的重要場所。雖然他們現在可能跳廣場舞,讓你覺得有點土,但當時歌廳裡的迪斯科對他們來說,真的潮爆了——當然現在看老電影還是會覺得有點尬,後來演過妲己的傅藝偉飾演的小藝勁歌熱舞,舞姿和現在的廣場舞還有幾分神似,而歌聲則是那英大姐配唱。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歌廳是年輕人談戀愛的聖地
二子和小藝之間也照樣是無言的結局,他被發好人卡那天晚上,他們叫了什麼吃的看不清楚,不過啤酒是少不了的,借酒消愁愁更愁。
△被發好人卡之後,借酒消愁愁更愁的二子
《本命年》裡的姜文也是在歌廳裡戀上了程琳演的歌手,同樣也在啤酒裡品嘗失落的滋味。當年開歌廳的人們一定目睹了很多悲歡離合,而且關鍵是那時候他們喝的啤酒,和今天的牌子也差不多,除了國產的,也有不少進口的。
△《本命年》裡的姜文借啤酒消失戀的愁
日本料理與家常菜
最近中日關係回暖,抗日神劇不知道會不會少一些。別看家裡長輩可能打開電視看,他們年輕談戀愛的時候,吃日本料理可是非常潮的事情。
90年代初,你打上一輛計程車,跟司機說帶去吃點好的,司機可能就帶你去吃日料了。這不是我瞎說,這是《大撒把》裡的情節。
葛優那時候還不是大爺,雖然和陳佩斯一樣已經禿了,徐帆也還是當家花旦,睜大楚楚可憐的眼睛演傻白甜。
△葛優演的暖男幫徐帆包餃子
當然關係好了,就還是回家包餃子吃,葛優演的暖男幫徐帆包餃子,臺詞是「會吃就行」,現在聽起來也還有點怦然心動,會做飯的男生,哪個年代都加分。
不知道在北方是不是兩個人一起包過餃子,這事兒就算定了。不過葛優還又多做了一頓踐行的飯,才最終讓徐帆下定決心。
△電影裡葛優給徐帆做了一頓豐盛的踐行飯,終於抱得美人歸
想想當年的系列電影裡,都是葛優和各色美人談戀愛,往前一點則是陳佩斯,現在簡直不敢想。
還有一位郭濤大爺,當年也是走偶像路線的。他和徐帆還有劇雪在《永失我愛》裡演的故事,相當韓劇了,絕症男主的三角戀。
△《永失我愛》裡的郭濤大爺顏值還在線
可能也是各種文藝青年修小木屋的先祖,不過沒有去大理或者其他山裡,而是在靠近北京機場的林場還是什麼地方修了一個小木屋。那時北京的房價還很低,管理看來也很鬆,現在有誰敢去機場高速邊上的林場裡修小木屋啊。
△郭濤和徐帆的分手飯
郭濤和徐帆的分手飯很文藝,文藝就文藝在喝了黃酒,而不是大俗套的啤酒。菜倒是相當普通,很體現當時的人們(以及現在一些人)的原則:一堆燻豬蹄之類的肉,配一盤黃瓜聖女果。
雪碧酸奶娃娃雪糕
90年代的戀愛王道劇是《過把癮》,性格極其擰巴的女主角杜梅和經常口不擇言的男主角方言作天作地,兩個人的分分合合、感情強度之劇烈,雖然結局也是絕症贏了,但是曲折爆裂的程度遠超韓劇。
△《過把癮》劇照
想想這可能是父輩經歷過的愛情故事,有沒有對父母輩肅然起敬?雖然他們逼兒女去相親,但是自己卻可能談過特別轟轟烈烈的戀愛。
方言和杜梅跟所有的北方人一樣,吃得也很簡單,見面一起吃飯也就是普通的家常菜,雖然飯店窗戶上貼著「美味佳餚」。杜梅是不喝啤酒的女生,她喝了雪碧。
突然發現,凡是有葛優參與的電影,好像吃得都還不錯,《頑主》裡除了大家一起爆搓的飯之外,還有各種零食。
△《頑主》裡馬曉晴,滿臉的膠原蛋白能掐出水
在這部電影裡的手帕組組長馬曉晴,滿臉的膠原蛋白能掐出水,失戀不開心的時候就會吃,「不然又怎麼辦呢?又不能去死」,能一下喝好多酸奶。
她和張國立一起看電影,吃的是娃娃頭雪糕。
那個年頭,男青年們還能以文學的名義騙到姑娘,《頑主》裡的「作家」寶康,專門把剛認識的文工團的姑娘請到涉外賓館的咖啡廳裡喝咖啡,大家都用湯勺把咖啡舀出來喝。
熟一點以後,就帶著姑娘去擼串,姑娘舉著肉串邊吃邊走,邊問他「怎麼才能寫好小說呢?」寶康一臉猥瑣地回答,「你得學會捨得自己」,用心非常險惡了。
△熟一點以後,「作家」寶康就帶著姑娘去擼串
//////////
怎麼樣,有沒有覺得看完這篇文章,你可以和父母們有新的話題了?等他們催你相親的時候,就可以跟他們聊聊他們年輕時候的男神和女神,還可以聊聊他們談戀愛都吃了什麼,岔開話題,沒準就不用去相親了。
文:阿子
吃螃蟹不?
小寬推薦!!!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