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記者李葳 攝
長江日報融媒體6月10日訊(記者高崇成 通訊員錢婭)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牧歌昭蘇·天馬故鄉——中國天馬」主題賽馬日於10日在東方馬城進行,4場比賽有兩場都是有「中國天馬」之稱的伊犁馬速度比賽,佔比達50%,這在以純血馬為主流的國內速度賽馬市場上還是首次。今後,武漢乃至國內馬迷們,都可以到東方馬城欣賞「中國天馬」速度比賽了。
「中國天馬」是國產馬的「升級版」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天馬的故鄉」,以盛產良馬著稱,是伊犁馬的發源地,這裡出產的伊犁馬身形矯健、輕快靈活、奔跑神速,曾被漢武帝賜名為「天馬」「烏孫天馬」。目前,昭蘇大草原是國家級一類種馬場,出產的是經過與純血馬雜交改良後的優質馬匹。
上世紀90年代中國速度賽馬興起時,所用賽馬基本都是國產馬。但在隨後,從國外引進的體形高大俊美、速度和奔跑能力更強的純血馬,逐漸佔領了國內速度賽馬的陣地。武漢成為中國賽馬重鎮的十多年裡,速度賽馬的主力馬匹同樣是純血馬。
武漢速度賽馬俱樂部負責人胡俊介紹,以前新疆和內蒙古等地的國產馬,基本都是放養式馬匹,不像經過圈養和特殊訓練的國外純血馬那樣適合速度比賽,參加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的這批伊犁馬,可以說是原來國產馬的升級版,在體形和競跑能力等方面與純血馬已經相差不大,推出國產馬速度賽馬賽事的時機也已經成熟。
因此,在2015年達成的鄂疆合作協議中,就包括建立伊犁馬賽事平臺,拉動國產馬的競賽和養殖等系列產業的發展。2015年和2016年的武漢國際賽馬節,就曾嘗試性進行過伊犁馬速度比賽,本賽季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更是率先在國內把伊犁馬速度賽設為常態化賽事,已經在多個賽馬日比賽中進行。
長江日報記者李葳 攝50匹「中國天馬」已長駐武漢參賽
近兩年,武漢東方馬城派出專業賽馬人員與昭蘇馬場方面一起探索研究,選擇優質馬匹進行科學訓練,目前已經有50匹「中國天馬」長駐東方馬城參賽。而在近半年來的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中,伊犁馬的表現也贏得了國內各地精英騎師的認可,10日策騎「烏孫忠誠」贏得非純血馬組1200米冠軍的冠軍騎師陳成認為,策騎伊犁馬比賽的感覺並不比純血馬差,在比賽中跑得也很不錯。
10日的兩場伊犁馬比賽,總共有14匹賽馬參加。在1000米比賽中,姚文樹策騎「天河」以1分19秒奪冠;在1200米距離比賽中,冠軍得主陳成策騎「烏孫忠誠」跑出了1分32秒的成績。這兩項成績分別比同樣距離的純血馬比賽冠軍馬匹多跑了16秒和17秒。陳成認為,今後伊犁馬與純血馬的差距會進一步縮小。
一匹沒有參加比賽的2歲伊犁馬,一般價值約為5萬元,出成績後價值能達到30萬元左右。而一匹普通純血馬的售價加從國外回來的運費約需30萬元,稍微有點成績的純血馬價值達50萬元左右,能經常在武漢速度賽馬賽事中拿冠軍的純血馬價值則在百萬元以上。胡俊說:「韓國和日本速度賽馬的參賽馬匹基本都是其本土培育的馬匹,這對韓國和日本馬產業的發展起到了不小的推動作用。我們希望國產馬速度賽也能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10日也是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首次在一個賽馬日活動中設置兩場伊犁馬比賽,根據計劃,以後的每個賽馬日都將至少進行一場伊犁馬比賽。胡俊介紹,因為伊犁馬的培育、馴養、調教和訓練都需要時間,目前的馬匹數量還無法安排更多賽事活動,明年預計將有100匹以上的伊犁馬來漢,屆時就可以對馬匹進行評分編班、分類出賽,武漢速度賽馬公開賽也將實現純血馬和國產馬均分天下的格局。
長江日報記者李葳 攝連結
純血馬:純血馬原產地是英國,頭形優美,身軀修長,胸闊,背短,腿骨短,身高平均163釐米,通常為慄色、紅棕色、棕色、黑色或灰色,以中短距離速度快稱霸世界,創造和保持著5000米以內各種距離速度的世界紀錄,是世界上速度最快、身體結構最佳馬匹。
汗血馬:汗血馬,學名阿哈爾捷金馬,原產於土庫曼斯坦,是經過3000多年培育而成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馬種之一。汗血馬四肢修長,身形曲線完美,皮薄毛細,步伐輕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強,出汗後局部顏色顯得更加鮮豔,給人以流血的錯覺,因此稱之為汗血馬,是馬中貴族,一般不用於速度比賽。
阿拉伯馬:阿拉伯馬是世界上最古老和名貴的馬,原產於阿拉伯半島,在乾旱少雨、食物匱乏的條件下,經長期精心選育而成,儘管速度不如純血馬,但它具有極大的耐力和高雅的氣質,對世界上許多優良馬種的形成起過重要作用。阿拉伯馬性情和藹、聰穎,同時具有高度精神力與警覺性,適合用於襲擊和戰爭。
美國花馬:美國花馬在西部騎乘和英式騎乘中倍受歡迎,同時更受兒童的青睞和喜愛。美國花馬多色的背毛成為花馬的主要特徵,每一匹花馬都是白色與其他毛色相混合的毛色,圖案、形狀與大小任意組合,因此每匹花馬都具有獨特的毛色,這也是花馬有趣的遺傳與迷人的魅力所在。
中國馬:中國馬大體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地方品種,如蒙古馬、哈薩克馬、河曲馬、雲南馬等;二是培育品種,如內蒙古三河馬、新疆伊犁馬等。其中,三河馬、河曲馬、伊犁馬並稱為中國三大名馬。
【編輯:王戎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