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淨禪寺,昔名「中天竺寺」,在浙江杭州西湖西面,在天竺山和靈隱寺之間,有三座天竺寺。自靈隱寺山門向南直上,在白雲峰北者,稱上天竺寺。在稽留峰北者,稱中天竺寺。在飛來峰之麓,稱下天竺寺。
天竺在歷史上是杭州的佛國,天竺三寺香火極盛。元天曆(1328-1330)間,中天竺寺僧大忻博得元文宗圖貼睦爾的歡心。寺名改為「天曆永祚禪寺」,誰知「永祚」不「永」,在元末的戰亂中,中天竺同樣沒有躲過寺毀僧散的災難。
中天竺距上天竺也約1裡。初建寺於隋代,吳越時名崇壽院。它似乎特別受到歷朝君主的垂青:北宋賜名為「天寧萬壽永祚禪寺」。
明代賜號「中天竺禪寺」。至南宋寧宗皇帝,又列為天下禪宗五山十剎之第一剎。此外在元代曾改名天曆永祚禪寺,清代又改名法淨寺。寺中原有藏經閣,在1947年毀於火災。
夾在上天竺和下天竺之間的寺廟,但被稱為「老三」。這裡是不用門票可以參觀的寺廟,規模較小。佛教重地,人都不免變得靜下心來。
在摩利支天「顯靈」之後,他們又爭到了一次接待官方大員到本地祈雨的機會,而且很幸運,祈雨以「靈驗」告終。從此,中天竺寺也被人刮目相看,當華嚴閣建成後,它的聲望和地位就更加顯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