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塔,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塔又稱浮屠,源自印度,漢代隨佛教傳入中國。隨著佛教的興盛,寺廟的修建,佛塔逐漸走近人們視野,並賦予傳統文化內涵。
古人對塔別有鍾愛,李白的「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方」;白居易的「弄沙成佛塔,鏘玉謁王宮」;王安石的「飛來峰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蘇軾的「歸臥竹根無遠近,夜燈勤禮塔中仙」以及唐伯虎的千古絕對「三塔寺前三座塔,塔塔塔」等,皆是耳熟能詳的古詩詞句。
今天說到的是上海的現代版神秘高塔———陸家嘴三兄弟中的上海金茂大廈。(上圖正中)
上海金茂大廈,又稱金茂大樓,位於浦東新區世紀大道88號,地處黃浦江河畔的陸家嘴金融貿易區,樓高420.5米,目前是上海第三高樓,有地上88層,加上塔尖的5層共有93層,地下3層,樓面積27萬8千多平米,有130部電梯和555間客房。整幢大樓垂直偏差僅2釐米,可以保證12級大風不倒,能抗7級地震。
金茂大廈中有名的不僅有五星酒店—上海金茂君悅大酒店,購物天堂—上海國金中心廣場,更有各跨國銀行,當然最出名的當屬第88層觀光廳,這是目前國內最大的觀光廳。
目前這幢集現代辦公樓、豪華五星級酒店、商業會展、高檔宴會、觀光、娛樂、商場等綜合設施於一體,深富中華民族文化內涵,溶匯西方建築藝術的智慧型摩天大樓,已成為當今滬上最方便舒適、最靈活安全的辦公、金融、商貿、娛樂和餐飲的理想活動場所。
而之所以稱上海金茂大廈為「神秘寶塔」,是因為大廈在建造過程中有太多的「巧合」,首先從外形上,因為大廈底部為方形,向上每高一層逐步縮小,整體呈現下寬上尖的形狀,類似傳統的塔式建築。說的直白一些,這是一座身披現代科技外衣的鋼鐵佛塔!
其次,上海金茂大廈在設計上也與中國古老佛塔的設計有太多巧合,如將88層塔身分成13節,13對應佛教中代表功德圓滿的大吉數。融匯中國文化,將8做到極致,除了88層之外,大廈還有8角形外觀、地處世紀大道88號,樓內8根超級巨柱、8根角柱,「金茂」雙字均為8劃等。
美國芝加哥著名SOM建築工程設計事務所,參與設計金茂大廈的阿德蘭·史密斯(Adrian Smith ),也曾經說:「我在研究中國建築風格的時候,注意到了造型美觀的中國塔。高層建築源於塔,中國的塔又是源自印度,但融入了中國文化和藝術之後,中國的塔比印度塔更美。金茂大廈不宜簡單地被劃為現代派或後現代派,因為它吸收了中國建築風格的文脈」。
關於金茂大廈具體的設計靈感,一說是源於中國的傳統建築「文塔」。傳說文塔供奉文曲星,是榮譽和夢想的象徵,是書香門第和深閣雅齋執卷拈筆之人的福貴塔。金茂大廈「文塔」造型正暗合改革開放的偉大新篇章。二說是源於嵩嶽寺塔,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磚塔,中國四大名塔(嵩嶽寺塔、千尋塔、釋迦塔、飛虹塔)之一。
至於為什麼以佛塔作為原型,又為什麼以鋼鐵作為外型,這要牽扯到上世紀初,上海決定在浦東新區陸家嘴修建三座世界級的高樓。
1994年5月金茂大廈率先開工,此時,金茂大廈就面臨一個風水困境:後建的兩座大廈如果高度超過自己,自己在氣勢上會被壓倒。如何解決這個困境?唯一的辦法就是:主動防禦,事先做好應對最壞局面的準備,於是就有了這個銀光閃閃、頭長尖角、渾身是刺的狼牙棒建築,一副刀槍不入,軟硬不吃,金剛不壞,誰奈我何的霸道模樣。而且下寬上窄的佛塔設計,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佛渡眾生,建造佛塔寓意能夠有益所有的眾生,為眾生帶來安樂、吉祥的環境,降伏一切負面的力量。這個說法雖有些牽強,卻也為金茂大廈增添了一些「神秘」。
不管如何,在金茂大廈的建設更像是現代化科技與傳統中華文化的互相融合的結果。我們在感嘆時代發展的同時,不要忘卻,傳統的文化是我們的民族根源。
著名華人建築師貝聿銘先生在接受一次採訪時也曾說,中國古代沒有高層建築,所以在現代高層建築上,要有中國文化的內涵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唯獨金茂大廈卻成功了。
你對上海金茂大廈這座「現代城市寶塔」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