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教學|陳孟醒:《莊子》二則教學感言

2020-12-24 邊秋一雁Lovestream

語文工作室第11期

語文課堂

《莊子》二則教學感言

文/陳孟醒

莊子和《莊子》

本次教學採用複習課的方式,對於文言詞語的文體知識沒有佔用時間。課堂開始,重點介紹莊子,強調他哲學家的身份。莊子的作品被人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這樣的認知可提示學生關注文章語言中的思想性。我穿插介紹的幾個寓言故事,如莊周化蝶、莊子陪葬均體現出莊子「道法自然、大道至簡」的思想。

教材明確指出,善於運用寓言故事說理,想像雄奇瑰麗,是《莊子》一書最大的特色。魯迅先生對莊子十分推崇:「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千,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北冥有魚》

第一則《北冥有魚》,是《逍遙遊》的節選。全篇內容莊子表達的是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鯤鵬高飛,憑藉風力,野馬塵埃,以息相吹,無論大小,皆有所待。斥鴳學鳩受認識所限,大椿彭祖雖然比朝菌蟪蛄長久,仍然受時間所限。列子能御風而行,也得靠風,飛行距離受限。總之,凡有所待之物,均不是逍遙遊。正所謂,無己,無功,無名。不分有無之用,順應自然,擺脫外在限制和內在心靈束縛,才是真正的逍遙遊。全文將抽象說理寄寓形象之中,想像奇特,似若汪洋大海。

課文內容著重點在於鯤鵬這一形象,意在窺斑全豹,讓學生體會莊子文中思想、形象文化意義和浪漫主義的情懷。文中庄子引用記載怪異事物的《齊諧》一書來描述大鵬由北海遷往南海的情形。還指出微小的「野馬」和「塵埃」也需要有生物用氣息吹動;而大鵬體形如此碩大,也需要藉助「六月海動」大風的力量飛往九萬裡的高空。作者用他奇特的想像描繪了一個志存高遠、追求自由的生動形象。他文筆奇幻,所描繪的圖景壯麗;同時對自然萬物觀察極其細緻。「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散發深刻哲學意味。現在我們知道,天空的藍色其實是大氣層的顏色。太陽光是七種光組成。陽光通過大氣層時其中的綠、青、藍、紫四種光大部分被散射,再加上紫色光和紫外線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剩下的以青藍色為主,所以天空呈現出藍色。莊子透過事物的表象去深入研究引發思考,這種對待生活辯證思考的方法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文章最後轉換成大鵬鳥的視角,從九萬裡高空向下也會因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人們在飛機上看陸地,同樣因視力所限,目不能及。文章極富哲理性卻不抽象枯燥,這是文學性與思想性的極大融合。大鵬形象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是文化史上,學生整理出很多學過或知曉的化用大鵬的作品。李白詩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易安詞曰:「九萬裡風鵬正舉。」嶽飛字鵬舉,也正是取大鵬展翅,一飛沖天之意。現在我們男孩取名多用「鵬」字,表達志向高遠的期望。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講述第二則「濠梁之辯」時,以莊子與惠子「視權貴如腐鼠」的典故導入,學生從中看到莊子喜歡運用寓言故事說理的特點。惠子和莊子在散步時,看見水中歡快的遊魚,莊子不禁感嘆:你看這魚自在地遊動多快樂啊!惠子是名家著名人物,「名」就是概念和邏輯。惠子馬上抓到莊子的問題,強調「子非魚」怎麼能知道小魚的快樂?兩個人開始了一段機智的爭辯。從邏輯上說,惠子的觀點沒有一點問題,每個人都沒有辦法了解另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何況人對魚?莊子沒有辦法反駁惠子的觀點,最後採用了另一種智慧的方式——「詭辯」來回答他。從邏輯上說,惠子是勝利的一方。可是從境界上看卻是莊子勝。因為我們不僅要從邏輯的科學的眼光看世界,有時更要從審美的境界的角度來看待。如果單純按照惠子的方法去質疑,用這個觀點看待整個世界的話,很多美好的事物,尤其美好的詩句都會消失。李白詩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如果有人提出「山怎麼會看你呢?」那麼就失了境界。同樣的,辛棄疾有一句「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也好像成了胡說。只有用詩意的眼光看待世界,才能發現世界處處充滿了生機和樂趣,我們的心變得快樂。當把這個感情投射到自然、投射在遊魚身上,魚也是快樂的。智者們於日常生活中的一次議論告訴我們人生不僅有苟且、有邏輯,更有詩和遠方。經典古文教學,就應該多帶學生體悟作者思想精華部分,幫助學生更好的對待日後的生活,這點在本堂教學中貫徹的很好。

文言文教學與語文核心素養

《莊子》一書中,多用卮言議論,寓言、重言講述故事,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蘊含豐富的哲理。對於這些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多補充一些課外閱讀材料,進一步理解莊子的思想性和語言特點。

文言文教的不僅是文言,也包含文學和文化。在教學中,不僅是知識的學習,也是文化的薰陶,思想的積蓄,文學審美的提升。而且,節選古文在部編教材中佔據很大比例,作為老師,應該有全局意識,在充分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在作家思想系統中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認識形象中領略作家思想,在領略思想中,學習古代優秀文化,在文化薰陶中培養審美觀念。這樣,也許可作為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一條小路吧。

THE END

在學習與反思中成長

在研究與探索中進步

語文工作室

第11期

文字:陳孟醒

圖片:源於網絡

編輯:夏書傑

相關焦點

  • 閱讀課堂|陳孟醒:記閒事,繪妙景,靜境入情 觀遊魚,溯源流,樂悲由心...
    實驗學校 陳孟醒教學設計設計理念:通過對課文的品讀,理解文段的基本意思,理解作品所抒發的感情,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寫作意圖,正確分析句子的含義及作用學情分析:八年級學生對文言文已有一定了解,有獨立藉助註解或者工具書翻譯淺易文言文的能力,但是本文中一些重點字詞,學生自主翻譯困難,需要教師做重點提點。文章的思想主旨,學生自己難以理解,通過分析句子的含義及作用,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閱讀感受,進而理解作品所抒發的感情,此點應做重點分析。
  • 四年級下冊《文言文二則》教師筆記重點:掌握方法,理解意思
    《文言文二則》選編了晉朝人車胤和大詩人李白的兩個故事,告訴了我們只有堅持不懈地勤奮學習,才能取得成就的道理。小學生接觸文言文較少,學起來會覺得有難度,所以讓學生學會這一類文章的方法很重要。本課重點是學習運用藉助注釋、組成詞語、聯繫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 部編版小學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單元單元教學分析
    《守株待兔》是文言文,語言精練,不僅讓學生讀懂故事,而且讓學生感受文言文文體的特點和魅力;《陶罐和鐵罐》、《獅子和鹿》是童話,語言生動活潑。其中《陶罐和鐵罐》以人物對話形式展開,展示人物性格特點,《獅子和鹿》中鹿的語言以及心情變化描寫生動。《池子與河流》將人物對話變成簡練的詩歌形式。本單元教學中,在讓學生讀懂寓言,明白寓意的同時,要注重朗讀、複述等語文能力的培養。
  • 隆回縣第九中學首屆「青藍杯」教學競賽落幕
    12月4日下午,隆回九中2020年首屆「青藍杯」教學競賽總結表彰典禮在多功能報告廳舉行,為本屆「青藍杯」教學競賽畫上句號。縣教育局基礎教育股股長金龍永、學校校長隆建華等校級領導和有關教師近150人出席典禮。
  • 課堂教學展風採,教學比武促提升——南充市嘉陵區實驗小學語文高段...
    譚老師從「教材內容和內容解析、教學目標及目標解析、學情分析、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反思」六個方面展開了說課。本次說課的內容《寫信》是在寫留言條、通知、啟事等基礎上,繼續培養學生用應用文進行日常交流的能力。通過練習寫信,讓學生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寫作後,再引導學生根據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修改,培養了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體現了「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教學思想。
  • 這8篇重要的文言文,為何近十年中考未出現?今年呢?附|閱讀篇目
    哈爾濱中考文言文閱讀佔語文分值8-10分,每年的考試篇目一直備受考生的關注。 根據2020年中考指南,文言文閱讀篇共計16篇。其中刪減一篇《與朱元思書》;新增2篇,《莊子二則》之「北冥有魚」和《禮記二則》之「大道之行也」。
  • 黨建引領促教學,黨員示範展風採
    前言為促進黨建引領與教育教學的深入融合,充分發揮黨員教師的先鋒示範作用,帶動潭口鎮小學教育教學水平上新臺階,2020年12月7日至11日,贛州市潭口中心小學黨總支部牽頭、學校教導處協同舉行「黨建+教學競賽」暨潭口鎮小學第三屆「玉潭杯」教師課堂教學競賽活動。
  • 初中語文《桃花源記》教學設計
    相關推薦:教育綜合基礎知識速記刷題班2021教師招聘速記·巧思課堂教育綜合基礎知識19天速學班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文言知識。2.通過朗誦,小組討論的方式,梳理文章大意,理解文章內涵。3.感受陶淵明文章創作特點,體會作者對現實生活的不滿及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學習文言知識,理解文章大意。
  • 黔西南第五屆特殊教育教學研討會暨特殊教育教學技能大賽舉行
    為提高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促進全州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成長,11月27日至29日,黔西南州第五屆特殊教育教學研討會暨特殊教育教學技能比賽在興義市特殊教育學校和興義市皇冠酒店舉行。來自全州的九個特殊教育學校的校長及參賽教師百餘人參加了本次研討會,本次研討會(比賽)內容包括演講、手語翻譯、課件展示、班主任技能大賽、優質課(無生教學)評比五大項目。11月28上午九點,舉行了隆重的開幕式。
  • 聚焦教學|這些有關漢字教學的秘笈請收好!
    這些教學難點最初著實讓我傷透了腦筋。」馮思雨說。 如何讓學生對漢字產生興趣 為了讓漢字課堂獲得學生的青睞,馮思雨決定嘗試「漢字+」的教學方式,即在漢字教學中注入其他元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 同心協力推進澳大利亞漢語教學
    徐孝公參在發言中指出,當前,中澳關係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中文的教學和學習應該得到進一步的推廣。他對全澳的漢語教學工作者表示感謝,並表達了對澳大利亞中文教育未來的美好祝願。 在兩天的大會上,來自亞太地區的38位與會代表向大會做了34專場報告,研討的主題包括國際漢語教學、語言評估與課程開發,語言、文化與多媒體,語言教學中的新技術應用等。
  • 閱讀教學的四重境界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佔據了語文教學絕大部分時間。雖然統編教材新穎實用,也對教師進行了大量培訓,但閱讀教學效率不高、效果不佳仍是不爭的事實。閱讀教學體現著一位語文教師的聰明才智和教學藝術,如果從閱讀教學在課堂呈現出來的內容看,閱讀教學體現出四重境界。
  • 八下丨《〈莊子〉二則》課文研讀
    背負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間城郭」,也都源自《莊子》中的大鵬形象。除此之外, 「鯤鵬展翅」「鵬程萬裡」「扶搖直上」等成語也都活躍在我們的書面和口頭表達中。2.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這個故事在《莊子》一書裡顯得別具一格,它雖然由莊子和惠子的辯論構成,但輕鬆、閒適,讓人感受到日常生活中的詩意,並深受這種詩意的感染。
  • 部編版3年級語文《司馬光》一等獎教案(含教學反思)
    本文非常簡短,雖然是文言文,但很多詞語的意思與現代文基本一致,再加上故事本身流傳甚廣,學生學習起來並不會感到困難,反而比較容易找到文言文與現代文的共通之處,初步體會文言文言簡義豐的文體特點,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教學時,教師要著重引導學生通過誦讀感受文言文的語言表達特色,通過注釋、查閱工具書及以往的閱讀經驗了解文言文的大意,在此基礎上展開想像,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講故事,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 教師招聘考試文言文——《學記》中的教學思想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一般認為它是由思孟學派孟軻的學生樂正克所著,它不僅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論述教育教學的論著。《學記》全文1229個字,其語言精練、見解精闢,系統而地闡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教學的制度、原則及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等內容。
  • 教學原則與教學方法
    5)循序漸進原則(6)因材施教原則(7)理論聯繫實際原則(8)量力性原則【考點三】教學方法(1)講授法的含義講授法是教師通過口頭語言系統連貫地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方法。(2)講授法與注入式教學講授法並不等同於「注入式」教學。注入式也叫「填鴨式」或「滿堂灌」,是指教師從主觀願望出發,不考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接受能力,把學生看成消極、被動的客體,向學生灌輸知識,要求死記硬背。
  • 那些年的奇葩文言文翻譯,語文老師深呼吸,文言文翻譯給我這樣學
    關注語文教學發展,解決語文學習困惑。 文言文翻譯是語文考試中的難點,小學階段的文言文有部分是從課文中選取,同學們學過,基本出錯率是很低的。到了中學,文言文的出處就不光是課本裡的課文了,同門學發揮了文言文翻譯直譯的最高精神,讓譯文和原旨大相逕庭。
  • 教師資格證高中語文《歸去來兮辭》教學設計
    中公教師考試研究院為大家提供了較為詳細的教學設計,以供參考。一、教學目標1.了解抒情小賦這種文體的特點,總結文體規律和寫作特點。2.掌握文中的重點實詞和虛詞的含義及用法。3.感受本文感情真摯、發語真誠的特點,領會作家的感情和志向,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 權作留影|語法教學與教學語法的關係對於語文教學的啟示
    針對此一問題,教育界人士始終在攻堅克難的道路上不懈探索,語法教學(及由此產生的教學語法)便是人們對訓練重複式題海教學的消極慣性產生了深刻認知的情況下,做出的嘗試性改變——以明晰的理論,在學生的心目中樹立起明確的結構性語法知識,而非以千次萬次的訓練與刷題,去樹立起飄渺的「語感」。
  • 西安網評:老師「安利」肖戰,教學自由權需設邊界
    老師向學生「安利」肖戰是否妥當,老師如何在教學中把握好教育自由權,提升課堂新鮮度和可學習性,這些問題,顯然需要給出清晰的答案。  通常情況下,老師教學是按照教學大綱來進行的,但這一過程當中,老師仍然可以有自己的教學自由權。如有的老師把精深的文言文變成RAP,或者把艱澀難懂的高數變成歌曲,把經濟學原理變成段子。通過不同的教學方式,來呈現內容相同、形式多樣的教學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