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工作室第11期
語文課堂
《莊子》二則教學感言
文/陳孟醒
莊子和《莊子》
本次教學採用複習課的方式,對於文言詞語的文體知識沒有佔用時間。課堂開始,重點介紹莊子,強調他哲學家的身份。莊子的作品被人稱為「文學的哲學,哲學的文學」。這樣的認知可提示學生關注文章語言中的思想性。我穿插介紹的幾個寓言故事,如莊周化蝶、莊子陪葬均體現出莊子「道法自然、大道至簡」的思想。
教材明確指出,善於運用寓言故事說理,想像雄奇瑰麗,是《莊子》一書最大的特色。魯迅先生對莊子十分推崇:「其文則汪洋闢闔,儀態萬千,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
《北冥有魚》
第一則《北冥有魚》,是《逍遙遊》的節選。全篇內容莊子表達的是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鯤鵬高飛,憑藉風力,野馬塵埃,以息相吹,無論大小,皆有所待。斥鴳學鳩受認識所限,大椿彭祖雖然比朝菌蟪蛄長久,仍然受時間所限。列子能御風而行,也得靠風,飛行距離受限。總之,凡有所待之物,均不是逍遙遊。正所謂,無己,無功,無名。不分有無之用,順應自然,擺脫外在限制和內在心靈束縛,才是真正的逍遙遊。全文將抽象說理寄寓形象之中,想像奇特,似若汪洋大海。
課文內容著重點在於鯤鵬這一形象,意在窺斑全豹,讓學生體會莊子文中思想、形象文化意義和浪漫主義的情懷。文中庄子引用記載怪異事物的《齊諧》一書來描述大鵬由北海遷往南海的情形。還指出微小的「野馬」和「塵埃」也需要有生物用氣息吹動;而大鵬體形如此碩大,也需要藉助「六月海動」大風的力量飛往九萬裡的高空。作者用他奇特的想像描繪了一個志存高遠、追求自由的生動形象。他文筆奇幻,所描繪的圖景壯麗;同時對自然萬物觀察極其細緻。「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散發深刻哲學意味。現在我們知道,天空的藍色其實是大氣層的顏色。太陽光是七種光組成。陽光通過大氣層時其中的綠、青、藍、紫四種光大部分被散射,再加上紫色光和紫外線大部分被臭氧層吸收,剩下的以青藍色為主,所以天空呈現出藍色。莊子透過事物的表象去深入研究引發思考,這種對待生活辯證思考的方法值得今天的我們學習。文章最後轉換成大鵬鳥的視角,從九萬裡高空向下也會因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人們在飛機上看陸地,同樣因視力所限,目不能及。文章極富哲理性卻不抽象枯燥,這是文學性與思想性的極大融合。大鵬形象對後世影響深遠,尤其是文化史上,學生整理出很多學過或知曉的化用大鵬的作品。李白詩云「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易安詞曰:「九萬裡風鵬正舉。」嶽飛字鵬舉,也正是取大鵬展翅,一飛沖天之意。現在我們男孩取名多用「鵬」字,表達志向高遠的期望。
《莊子與惠子遊於濠梁之上》
講述第二則「濠梁之辯」時,以莊子與惠子「視權貴如腐鼠」的典故導入,學生從中看到莊子喜歡運用寓言故事說理的特點。惠子和莊子在散步時,看見水中歡快的遊魚,莊子不禁感嘆:你看這魚自在地遊動多快樂啊!惠子是名家著名人物,「名」就是概念和邏輯。惠子馬上抓到莊子的問題,強調「子非魚」怎麼能知道小魚的快樂?兩個人開始了一段機智的爭辯。從邏輯上說,惠子的觀點沒有一點問題,每個人都沒有辦法了解另一個人的精神世界。何況人對魚?莊子沒有辦法反駁惠子的觀點,最後採用了另一種智慧的方式——「詭辯」來回答他。從邏輯上說,惠子是勝利的一方。可是從境界上看卻是莊子勝。因為我們不僅要從邏輯的科學的眼光看世界,有時更要從審美的境界的角度來看待。如果單純按照惠子的方法去質疑,用這個觀點看待整個世界的話,很多美好的事物,尤其美好的詩句都會消失。李白詩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如果有人提出「山怎麼會看你呢?」那麼就失了境界。同樣的,辛棄疾有一句「我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看我應如是」也好像成了胡說。只有用詩意的眼光看待世界,才能發現世界處處充滿了生機和樂趣,我們的心變得快樂。當把這個感情投射到自然、投射在遊魚身上,魚也是快樂的。智者們於日常生活中的一次議論告訴我們人生不僅有苟且、有邏輯,更有詩和遠方。經典古文教學,就應該多帶學生體悟作者思想精華部分,幫助學生更好的對待日後的生活,這點在本堂教學中貫徹的很好。
文言文教學與語文核心素養
《莊子》一書中,多用卮言議論,寓言、重言講述故事,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蘊含豐富的哲理。對於這些傳統文化,我們要取其精華,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多補充一些課外閱讀材料,進一步理解莊子的思想性和語言特點。
文言文教的不僅是文言,也包含文學和文化。在教學中,不僅是知識的學習,也是文化的薰陶,思想的積蓄,文學審美的提升。而且,節選古文在部編教材中佔據很大比例,作為老師,應該有全局意識,在充分領會編者意圖的基礎上,在作家思想系統中讓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認識形象中領略作家思想,在領略思想中,學習古代優秀文化,在文化薰陶中培養審美觀念。這樣,也許可作為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一條小路吧。
THE END
在學習與反思中成長
在研究與探索中進步
語文工作室
第11期
文字:陳孟醒
圖片:源於網絡
編輯:夏書傑
語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