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石融通》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賞石公眾平臺
高端觀賞石 | 交易 | 金融 | 展覽 | 鑑賞 | 中國石譜雲
北京保利十五周年慶典拍沸騰之夜
「十面靈璧山居」是美國極為重要的私人收藏之一,上世紀90年代起,十面靈璧山居主人專攻東方藝術,醉心收藏中國御窯瓷器、古代書畫、古典家具,其收藏主要從世界頂級古董商之手購藏。其名源自主人於上世紀80年代以121萬美元入藏之吳彬《十面靈璧圖卷》,該作品創下當時中國古代書畫拍賣世界紀錄。2020年10月18日晚,在以「致敬·收藏」為主題的北京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拍賣會現場,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激烈出價,吳彬名作《十面靈璧圖卷》最終以加佣金共計5.129億元拍賣成交,再次刷新中國古代藝術品拍賣成交世界紀錄,一舉成為2020年度最貴中國藝術品,同時亦是全球最貴古代書畫。
吳彬名作《十面靈璧圖卷》
這場萬人矚目的「十面靈璧山居藏書畫賞石專場」最終以6.46565億元的價格收官,其中有十幾方高價成交的賞石亦是值得關注。
清,靈璧石,長23cm寬13cm高24cm,帶底座高29cm,成交價1345.5萬元。
靈璧石細膩堅硬,質若黑玉,白脈宛然,膩光欲滴。其形團圞,尚有大孔洞二,周圍若環,故名「鎖雲」石。其上題銘隸書「鎖雲」二字。一側有題記:「此石峰奇妙品,覆舊刻分書『鎖雲』二字,甚古無款,能作案頭清供,餘頗愛之。乾隆癸卯春月,錢塘黃易。」落印「小松」、「黃氏珍藏金石」。黃易為清中期藏石名家。另一處剔刻:「光緒丁酉冬日,此石得之於淮山市中,耘圃記。」落印「夏氏」「夏氏耘圃」。黃易(1744-1801),字小松,號秋煮、秋影煮主、蓮宗弟子、散花灘人等,浙江錢塘人,官山東充州府濟寧運河同知,其父工篆隸,通金石。黃易繼父業,以篆刻著稱於世。精於博古,喜集金石文字,廣搜碑刻。撫印為丁敬高弟,有出藍之譽,與丁敬並稱「丁黃」,為「西泠八家」之一。附清中期根瘤狀底座,獸蹄足。
十面靈璧山居主人舊藏的清代靈璧石「鎖雲」,以1345.5萬元的價格一舉成為世界最貴文人賞石。
紫檀鑲大理石大座屏,長108cm寬36.8cm高93cm,862.5萬元成交。
臥屏,尺寸巨大,應為廳堂陳設巨案上者。屏心寬度近乎高度之倍,平闊古拙,如畫卷展開,尚有宋代屏風畫意趣。大理石板皮殼蒼古,因年久地子已呈黃灰色,山巒兩重,恍若屏列,可謂「重屏」,山勢鬱鬱蔥蔥。層次起伏變化。充塞其間者,雲氣也,瀰漫幻化。蒼古雄渾,令人心曠神怡。背面平素。邊框闊綽,紫檀皮殼乾爽,牛毛紋顯現,溫和自然,看面隱起素混面,兩邊有圓潤陽線壓邊,轉角內外施圓角,製作精緻,造型大氣。底座絛環板甚高,上有三個鏤雕變體如意雲紋的委角長方形卡子花,兩端有岔角花。底座下設披水牙板,浮雕變體如意雲紋和雲雷紋。站牙為變體夔龍紋式。座墩拱橋狀,兩端上翹,看面浮雕變體獸面紋。各處圖案雕刻宛如琢玉,工藝細膩,打磨極精,質感如玉似珀,典型乾隆紫檀工。雙層山峰式紋路的大理石板,是明人選石特徵之一,典型器如明代上海朱守城墓出土的黃花梨鑲大理石硯屏。此屏大理石意趣,正是如此,其皮殼狀態亦甚老,唯其底座為乾隆宮廷手法,故推測是乾隆時以明代遺石製作。大理石產雲南大理而得名,其紋黑白分明,頗合畫意,尤近米家山水,故甚受文人青睞,認為是超越丹青的自然神筆。大理石開採,目前所知資料,最早始於明景泰年間,甚為貴重,曾作為珍奇異寶進獻宮廷者。乾隆皇帝有《瀛臺大理石屏歌》《題大理石屏》等御製詩,其中有「白質青文潤以腴,高低溪壑天然圖」句,正是對大理石的形象描述。此屏尺寸寬逾一米,是目前的所知最大的案上用紫檀橫屏。在案上陳設的插屏中屬大型,可能是廳堂正中陳設者。整體保存極為完整。由於大理石越大,保存的難度就越大,故而大型大理石插屏絕少,與之可類比的僅一例:故宮博物院所公布的插屏中,較大的案屏只有一件高不足50釐米的鑲大理石紫檀插屏(見《故宮博物院藏明清家具全集》)。
清,千枚巖山子,長42cm寬14cm高63cm,帶底座高64cm,845.25萬元成交。
石質變化較多,或瑩潤如玉,或如礫石堆迭,山腰處可見白色質地石頭。形若枯木一段,嵖岈四出,若縝潤削成如珪瓚者,廉稜銳劌如劍戟,形若弓腰,欲去還留。附清早期隨形木座,足外撇而翹,沿邊起陽線,頗有意趣。
清,黃太湖山子,長41cm寬24cm高82.9cm,帶底座高85cm,成交價287.5萬元。
質黃白色,隱有紅色石斑,瘦、皺、露、透,經典太湖石造型,質地光潔瑩潤,膩光欲滴。其形嫋繞,作宛轉嶮怪勢,有嵌空穿眼,密布孔洞,其上孔竇委曲相通,不知其始,不知其終。玲瓏婉轉,勾連往復,紛若亂雲,極盡奇巧變化之能。若焚香其下,大有一竅入而百竅出之感。附清紅木水浪狀座。
清,千枚巖山子,長34.5cm寬11cm高33.5cm,帶底座高37cm,成交價247.25萬元。
石質地堅硬,裙褶紋甚多。形若積雲,層層迭迭,若隔壁古堡之風化,幾將乘風而行。巉巖無盡,意向無窮。又配有底座可橫置,呈現出波折輪廓,滄桑無比,形態卻有現代雕塑意味。附清中期二木座,一為傳統樣式,癭瘤狀裝飾,下附小矮足。另一為瘦長形,甚簡練,橫峰所用。
清,靈璧石立峰山子,長35cm寬24cm高60cm,帶底座高65cm,成交價138萬元。
靈璧石山子黑灰色皮殼,上有黃、白色石脈,皮殼老辣,膩光欲滴。形若鯉魚躍淵,若飛鳥揮翼,飄飄然。一石兀立,山腰處漸生「枝杈」,兩峰甚近,溝壑深邃,有藏雲之勢,主峰去而復留,若鷹嘴般勾回,不得不慨嘆造物之神奇。下附雕為樹根樁的清中期紅木座,鏤雕兼圓雕而成,頗富匠心。
清,靈芝山子,長29.2cm、寬13.2cm高21cm帶底座高21cm,成交價115萬元。
若貝木靈芝一塊,為一大芝附若干小芝,層次豐富。表面塗有黑漆,以作保護處理。芝壽千年,靈芝不但是名貴藥材,而且自古以來就被視作祥瑞、吉兆,屋生靈芝則吉,且多以靈芝紋為裝飾題材,而作為案頭陳設的靈芝,除了吉祥寓意外,也因此造型優美,層次變化豐富,頗受青睞。
清,天然木山子,長20cm寬12cm高30cm,帶底座高34cm,成交價103.5萬元。
木山子,近柏木,選癭瘤而成,棕紅色,包漿油亮,膩光欲滴。形若大樹,又若煙霧嫋繞而起,形體飄逸,若拔地欲飛狀。上方有孔洞若天邊掛月,或是生長時包裹石頭而成。下方細而挺,頗為險峻,擱置案頭,若靈芝生發。下承木座,上方一雕作癭瘤狀,下方臺幾式,小矮足。
清,戈壁石山子,長6.5cm寬5.5cm高12.4cm,帶底座高14cm,成交價82.8萬元。
黑褐色,有雜條紋,局部為白色,光澤瑩潤,有玉化感。其形兀立,倒立三角形,其勢雄偉,山根有嵌空一處,宛如仙人洞窟。山腰轉折,體積變大,至頂上化作兩峰,U字形溝壑,褶皺連連,頗有宋人筆下千裡江山意趣。附隨形枝杈狀木座。
清,「靈芝」木供山子,長54cm寬26cm高70cm,帶底座高74cm,成交價78.2萬元。
木供一段,形若靈璧賞石,得瘦、皺之妙,皮殼油亮,包漿瑩潤,黃紅色,極老辣。形為兩峰並峙狀,高低不同,形各畸側。向背不同,一側如山石,有核桃殼紋,一側如靈芝數朵,層層迭迭。整體形態,又若麒麟回首望天,若蟠螭攫爪,極為靈動。附有須彌座式底座。此物原為原美國古典家具博物館舊藏,該館為第一個以中國家具為主題的博物館,其收藏於1996年經佳士得拍出,創造了古典家具拍賣的世界紀錄。該館收藏有精品黃花梨、紫檀等家具數十件,木供僅此一件,可見重要。
清,戈壁石山子,長21cm寬15.5cm高40cm,帶底座高45cm,成交價78.2萬元。
石質肌理甚豐富,灰色質上有綠色斑塊,由波浪狀的薄片狀層組成,夾著淺色層。形若枯木一段,嵖岈四出,裙褶紋遍布。自山根往上,山腰半數中斷,只餘一側嫋繞而起,又化作數峰,或下探,或豎挺,溝壑無盡。綠白色質地,宛若瀑布掛於蒼山。此石氣象極為雄渾險峻,皮殼為其亦增色不少。附清早期髹漆木座,小龜足,風格極古樸。
清,孔雀石山子,長8cm寬5cm高10.5cm,帶底座高14cm,成交價75.9萬元。
孔雀石是一種名貴寶石,主要成分為鹼式硫酸銅,古稱「綠青」「石綠」或「青琅軒」,因其石質絢麗優美,色如孔雀羽毛璀璨,故名。石質若玉,綠而有深淺雜色斑紋,若脂欲滴,一側質地較粗,有雜色斑點。形如積雲一朵,又如靈芝,嫋繞而起,山根極秀,折而成峰,欲去還留,具動態變化之美,與靈璧石、太湖石形態接近。附清癭瘤狀木座,皮殼老辣,下端小足方正端莊。
清,戈壁石山子,長8cm寬6.5cm高9.8cm,帶底座高13.8cm,成交價70.15萬元。
戈壁石種類繁多,多發現在戈壁、沙漠,因年久風吹等自然力的侵蝕,形成形態各異、造型奇詭多變的形態,質地也多玉化,溫潤可人,多為小型團圞狀石。此戈壁石質近黃蠟,膩光欲滴。石形若太湖,內裡孔洞相連,得皺、露、透之美,若青芝一朵,若菡萏初綻。附清紅木癭瘤座。
清,天然木山子,長22.5cm寬9.5cm高13.5cm,帶底座高17cm,成交價69萬元。
木山子,取癭瘤而成,皮殼老辣,包漿瑩潤。筆架山狀,形若群芝生發,又若兩獅爭搏,瘦皺透露,肌理變化豐富,氣象萬千。附清硬木座,亦雕作樹根瘤結狀,形工皆佳。
清,靈芝山子,長24cm寬22cm高38.5cm,帶底座高42cm,成交價64.4萬元。
本專場收錄數件靈芝形清供,以此件造型最為獨特,若煙雲嫋繞而起,頗有風姿,上方菌蓋若傘。又若木癭瘤一段,或蟠螭爬附,或瑞獅爭鬥,莫可名狀。表面髹有黑漆,以作保護。下附核桃木底座,上部鏟挖痕宛然,若木瘤,下部飾一周回紋。靈芝寓意千年長壽,回紋亦然。
清,英石山子,長6cm寬5.5cm高10.5cm,帶底座高13cm,成交價47.15萬元。
英石豎峰,坑窪遍布,有灰白色石脈,膩光欲滴。其形嫋繞而起,如虯如鳳,若跧若動,將翔將踴,如鬼如獸,若行若驟,若老者躬腰,若蟠螭折身,面面不同,山勢甚為險峻。附有仿樹瘤狀木座,有趣的是木座下另附凸凹相合的木座,以增其固。
清,黃楊木供山子,長13cm寬6.5cm高11.4cm,帶底座高15.7cm,成交價34.5萬元。
黃楊木是一種高檔硬木,在我國以之製作器具的歷史甚為悠久,因其生長緩慢,有「黃楊歲長一寸,逢閏則退」之說,故其難有大材。其質地細膩,最易雕刻,不受橫豎木紋阻礙,有「假象牙」之稱。此處取天然黃楊木一段,利用其屈曲變化的滄桑外表,稍加整治,形成若案頭賞石般的形態。作山峰一座,向一側懸空挑出,頗得險峻之妙,兼以黃楊木細密溫潤的質感,頗可賞玩。清代木座,懸峰對應處凸起,以作呼應,表面加工為癭瘤狀,下為獸蹄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