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區歐陽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
成立時間:2019年6月
地址:上海市虹口區蔣家橋路25弄1號甲
概況:工作人員3名,下轄18個居委級退役軍人服務站,現有登記在冊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2590人,重點優撫對象233人。
在上海虹口區蔣家橋路這條安靜的馬路上,坐落著歐陽路街道第五市民驛站,在驛站門口就能看到歐陽路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醒目的標誌。
★★★★
歐陽路街道坐落於上海中心城區虹口區的中心位置,區域面積1.672平方公裡,戶籍人口6.88萬人,是人口稠密的居住區。在這6.88萬人口中,現有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2590人。
穿上軍裝的他們為保家衛國作貢獻,脫下軍裝的他們永葆本色,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添磚加瓦。街道牢固樹立「以服務軍人為中心」的理念,細心、貼心、暖心地推進退役軍人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而廣大退役軍人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紛紛投身社區工作和服務中。
一、以細心推進工作
服務退役軍人,需要將工作做細、做實,真正將他們放在心上。
在服務站的建設中,街道打造了「2+18」服務體系,即以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第五市民驛站為平臺,打造兩個嵌入式的街道退役軍人服務站;同時,在十八個居委會設立退役軍人服務站,設置專門辦事工位,使之真正成為退役軍人「家門口」的服務站。
服務站懸掛了統一標識,在醒目位置公開了退役軍人服務站機構設置、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圖、街道和居委站點分布圖、服務項目等,設置了工作人員聯繫卡,公開工作人員的姓名、聯繫電話及辦理事項,辦理各項退役軍人事務,接受群眾監督。
在此基礎上,退役軍人服務站採集轄區內退役軍人的信息,細心地為退役軍人和其他優撫對象建立了一人一檔,實現精準到人的服務工作。
服務工作不僅僅涵蓋退役軍人的物質需求,還十分重視他們的精神需求。依託祥德路國防教育街,通過張貼宣傳海報、出黑板報、播放宣傳視頻等形式開展宣傳。依託「虹口歐陽」微信平臺,發揮其覆蓋面廣、傳播速度快、圖文並茂的優勢,做好退役軍人思想政治引領,在全社會營造尊崇軍人、擁軍愛軍的良好氛圍。
二、以貼心服務對象
要服務好退役軍人,就要想之所想,急之所急,懷著責任感和使命感,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貼心的服務方式。
走進服務站,就能看到牆壁上懸掛了「尊崇英雄,關愛功臣」的標語,並張貼了十大英模掛像、退役軍人風採和榮譽照片等展示「軍」文化的圖片,這裡除了專門的辦事場所外,還有活動場所及體現軍人特色的談心室、圖書角、功臣健身房、軍人親子啟慧園、擁軍電影觀看室等。退役軍人可以來這裡組織和參加各種活動。
圖書角放置了優秀軍旅文化題材書籍、報刊、雜誌,還有一些記錄了過去時光的老照片和老物件,這些往往能夠讓退役軍人回憶起往昔的崢嶸歲月;擁軍電影觀看室每周都會播放紅色電影,讓他們在家門口享受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
活動場所既會在節日舉辦座談會、聯誼會,也會在平時舉辦一些活動。今年在先行建成的歐四退役軍人服務站舉辦了一場高齡老兵集體生日會,讓老兵們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關懷,他們表示會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發揮好餘熱。
在舉辦各種活動充實退役軍人的精神以外,服務站還全力完成服務退役軍人的本職工作。退役軍人服務站借用街道的平臺,聯合勞動保障所和司法所,長期為轄區內的退役軍人提供就業創業服務和法律諮詢服務。同時,服務站還藉助市民驛站的場地,優先為退役軍人提供理髮、小修小補等便民服務。
三、以暖心回饋社會
退役軍人不單是接受幫助的受眾,他們也是提供服務的主體之一。他們從未躺在功勞簿上,而是繼續在社會建設、社區服務中發光發熱。
在學「四史」的過程中,很多街道機關幹部、社區工作者退役軍人受到啟發,在北外灘地區舊改衝鋒號吹響之際,來自歐陽路街道的支援幹部隊伍硬核出徵,空軍轉業的景啟鵬同志是第二徵收所第一項目部群眾工作組的組長,也是歐陽此次支援隊伍的隊長。接到支援任務後,他積極投入政策學習,做好與相關居委的對接,第一時間帶著工作組組員走訪了具體負責的8個舊改地塊熟悉情況,展現了退役軍人的使命感和擔當。
為了給退役軍人提供更多回饋社會的機會,街道發起了很多志願服務活動,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組織退役軍人志願者59人參加社區抗疫、清明節網上祭掃英烈等。在退役軍人中,湧現了榮獲虹口區「最美退役軍人」稱號的龔難先、「疫情防控傑出志願者」邱偉等先進典型,為全區退役軍人爭光添彩。
現在,歐陽路街道仍在探索退役軍人服務工作的新思路、新做法,全心全意做好退役軍人服務工作,奮力開創退役軍人事務工作新局面,營造全社會尊崇軍人的濃厚氛圍。
★★★★
資料來源:虹口區退役軍人事務局
上海市退役軍人事務局
原標題:《虹口區|歐陽路街道從「心」出發服務退役軍人》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