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炒股高手大多清心寡淡,對市場的理解會比較自我,只相信自己和市場,完全容不下第三者。股票歸股票,生活歸生活,即使結識的另一半也是炒股高手甚至比自己厲害,在股市上能否交流那要看造化。
正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在股市上也是一樣的。如果自己的交易模式與另一半的交易模式風格完全不同,那麼在炒股上儘量少交流,雞同鴨講沒有多大意義,特別是在盤中完全沒有交流的必要。風格不同,交流越多,交易行為會越亂。
如果炒股的交易模式大致相同,可以進行交流,但必須建議在自己的基礎上去重新認識提升,如果把自己的認知拋下,很大的可能會誤入歧途。實際上,一個人是無法完全拋下自己的認知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學得很雜。若學習的東西太雜了,做精便會很難,特別是炒股。做交易盤前盤後很重要,但是盤中臨時應變更重要,如果學習的太雜擾亂了自己的交易系統,就多了一份猶豫,做不到乾脆利落,即使百劍在手,也不如一刀精緻。
著名遊資趙老哥也說過,不同交易系統的人儘量少交流,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把一招鮮練好了,這個市場總會有適合自己的機會。交易模式相似互相溝通是一種提升,好比如令狐衝練了獨孤九劍,少林方丈給了他《易筋經》的心法,最後以陽克陰,戰勝了練《闢邪劍譜》的嶽不群。嶽不群很厲害,但達不到東方不敗那樣的成就,因為之前在華山練的是《紫霞神功》,這兩種功夫是相衝的,闢邪劍譜如果有《九陰真經》加持的話,怕是東方不敗也不是嶽不群的對手。這裡只是做個比喻,炒股也跟練功一樣。
我的交易以超短線為主,就我個人而言,我在盤中一般不會交流。短線講究的是情緒,盤中交流很容易情緒化,比如自己看的某隻股票盤中大漲或者大跌,突然有人就跟你說哪只股票怎麼怎麼樣了,是會影響操作的。
在這之前我與我的一個炒股的朋友嘗試交流過,但是永遠都對不到點,他是以中線為主,我以短線為主,雖然我也做中線但是邏輯上完全是不一樣的。互相給對方選票,不會像周瑜和諸葛亮赤壁之戰那樣,都在自己的手掌上寫個「火」字,而是互相嫌棄。我嫌棄他的選的票太慫,他嫌棄我的票太激進。最後,決定不交流股市,現實生活中卻非常友好。
同樣的,如果自己的炒股水平很高,另一半的炒股水平更高,如果模式不同儘量少交流。炒股是一個人的事情,越簡單越精緻越好,簡單的事重複做。畢竟除了股市,還有生活!
評論點讚,腰纏萬貫!添加關注,好運常伴!